(請滑動觀看)
3月22日天氣:
哈爾濱 晴 -06/10℃
加格達奇 晴 -10/11℃
佳木斯 晴轉多雲 -12/08℃
黑河 晴 -06/12℃
齊齊哈爾 晴 -04/10℃
綏化 晴 -04/07℃
大慶 晴 -03/11℃
伊春 晴 -12/08℃
鶴崗 晴 -11/08℃
雞西 晴轉多雲 -05/10℃
牡丹江 晴 -07/11℃
雙鴨山 晴 -05/09℃
七臺河 晴 -08/09℃
綏芬河 晴 -08/10℃
最近,杭州蕭山一位姑娘意外的發現,用熱水燙洗過的蘋果,居然會滲出點點滴滴的紅色「血珠」,看起來有點「驚悚」。
究竟是怎麼回事?
近日,蕭山網友「醜八怪的誘惑」發帖說:
熱開水泡過的蘋果冒「血珠」是什麼情況?
平時喜歡吃水果,買的蘋果都是蛇果,剛才中午餓醒,起來想直接啃蘋果,又怕冷,就把蘋果泡在剛燒開水的盆裡,然後吃了個午飯回來,蘋果就如下圖……
嚇得我一愣一愣的!擦乾淨過後,又會冒出來紅的……
把泡過的和沒泡過的放一起比較了下,顏色淡了很多。
有沒有懂的人,給我分析下這是什麼情況?
現如今,大家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關注。蘋果洗了個「熱水澡」後,居然會「流血」,這一奇怪的現象,很自然地會讓人產生聯想。
有網友回帖說:「這是被無良商家染色了嗎?」也有網友說:「這是蘋果打蠟了吧?」
還有網友調侃:「蘋果被你殺死了,她在吐血……」
紅色的液體究竟是什麼?對人體有沒有害?蘋果還能吃嗎?
正常現象,花青素降解的表現
網上隨手一搜即可發現,全國多地網友都有過類似的「意外發現」和質疑。
其實,這種「冒血」現象是正常的,是蘋果皮裡的花青素在高溫條件下被降解的表現。
蘋果的花青素主要存在於果皮中,也是果皮顏色形成的重要物質。
花青素屬於一種非常重要的天然色素,但是該色素經過高溫和冷置會被析出。一般情況下,顏色較紅的蘋果,花青素含量較高,所以容易析出。
與染色無關,很容易辨認
據相關科普資料介紹,如果蘋果打過蠟,表皮的顏色會出現很大的變化,變得十分漂亮。即便是打蠟,也只是為了增加蘋果的亮澤,沒人會打紅色的蠟。
另外,如果是人為染色,未入水前用手摸,很容易脫落,這也很容易辨認。
小科普:關於蘋果的幾大傳言
新聞說蘋果上能刮出半斤蠟,真的沒問題嗎?
蘋果打蠟目的是保鮮(防蟲防菌防失水);最常用的棕櫚蠟和蟲膠都是所謂的「天然產物」,也用於糖果等食品;規範使用的食品蠟及添加成分不產生安全問題。
早上金蘋果,中午銀蘋果,晚上毒蘋果,是真的嗎?
這種說法純屬瞎扯。
事實上,只要吃進東西,消化系統就會開始運作,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不受我們定義的「作息時間」所限制。
真正值得大家注意的不是吃水果的時間,而是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前一餐吃得非常飽,一點都不覺得餓,當然就不必要增加這額外的「負擔」了。
自來水不能直接喝,蘋果不能直接吃,為什麼自來水洗的蘋果卻可以吃?
洗蘋果殘留的自來水和直接喝一口自來水的區別是很大的。
我國的自來水沒有達到直飲水的標準,不管是直接飲用未經煮沸的自來水,還是食用自來水清洗過的水果,這兩種方式都可能攝入病原體,不過,病原體的數量存在顯著的差別。
水果經過自來水清洗之後,可以大大減少原本殘留在表面的灰塵、農藥和病菌等,水果表面殘餘的自來水更是少到可以基本忽略。
蘋果皮更有營養,吃的時候最好別削皮,是真的嗎?
蘋果皮中,有些營養素的含量確實比較高,比如一些有抗氧化功能的多酚、黃酮和原花青素等。
但一個蘋果的蘋果皮才那麼一點,通過吃蘋果皮攝入的這些營養素的量很少,不會對健康起到很顯著的作用。
蘋果是農藥殘留比較多的水果,為了身體健康,最好是將蘋果洗乾淨、削皮再吃。
網友評論:
偽裝的蛤蟆:
汗血蛇果,厲害!
蕭內第貳帥:
嚇的我趕緊去買了袋蛇果泡開水裡。
ctz1:
你是白雪公主嗎?這個蘋果是不是王后給你的?
來源:都市發現、蕭內網蕭山論壇、錢江晚報、果殼網、丁香醫生
向原創致敬,如侵權請聯繫我們
責編:崔力文
審核:趙國輝、杜貴波、宋毅君
《新聞在線》熱線:0451-828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