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雲仙 本報記者 陳建 黃珠慧子 文/圖
上饒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病房裡住了一位特殊病人,她就是103歲高齡的老紅軍姚樹蘭。姚樹蘭1933年12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入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她曾三次爬雪山、兩次過草地,親歷了舉世聞名的長徵,先後參加了延安保衛戰,解放西安蘭州戰役,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積極貢獻。離休後,她仍心繫社會,多年來累計向社會捐款15萬元,資助失學兒童16名。2000年以來,連續2次被南京軍區評為「先進離休幹部」,2009年被評為「全軍先進離休幹部」。
姚樹蘭有老年痴呆、冠心病、帕金森症候群、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病史。今年8月底,她出現發熱、咳嗽、精神差等問題,家人立馬將她送醫治療。哪料想姚樹蘭病情一度加重,甚至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一場守護老紅軍生命的「保衛戰」在市人民醫院打響……
8月29日,姚樹蘭入院進行身體全面檢查,初步考慮重症肺炎。隨後,院長戴軍組織相關科室主任進行全院擴大會診,最終診斷為重症肺炎合併感染性休克、高滲性昏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功能IV級、慢性腎功能不全、阿爾茨海默綜合症、帕金森病。這一下,家人都慌了神,心想得進重症監護病房了。但經過幹休所領導、專家醫生、家人等多方討論,考慮到姚樹蘭年紀大,抵抗力弱,擔心重症監護病房會引起交叉感染,特將她安排住在全科醫學科內治療。在給予抗感染治療後,姚樹蘭的發熱、痰多症狀得到緩解,病情得到了控制,醫生和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可在9月1日傍晚,姚樹蘭吃飯時不小心嗆到了,令病情突然加重,一時間呼吸困難、血壓低至十幾mmHg。「當日的情況非常緊張,必須爭分奪秒。多器官功能出現衰竭,任何一種病對常人來說都是重症,更何況100多歲的老人。」全科醫學科副主任鄭文回想起當時的情況:「醫院立即從其他科室調劑排痰儀、血濾儀器等搶救設備,組成臨時性的微型ICU,剛從外地開完會回來的副院長、南大一附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聶成還未來得及放下行李,馬上投入一線參與救治,指導參與氣管插管及呼吸機輔助通氣,通氣改善後,姚樹蘭生命體徵趨於平穩。」鄭文表示,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醫院決定的每一項搶救措施,對老人和醫生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幸運的是,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姚樹蘭的生命體徵逐漸恢復正常,病情慢慢穩定下來。
「老紅軍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一定要想盡辦法給她最好的治療!」幹休所領導和醫院上下對老紅軍的病情極為重視,為使姚樹蘭住院期間能夠得到最優質的治療與護理,院長戴軍再次組織全院擴大會診,並請聯勤保障部隊第908醫院專家參與會診。與此同時,醫院成立「老紅軍姚樹蘭病情救治小組」,戴軍院長任組長,副院長柴振華、聶成任副組長,醫務科、護理部、全科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心內科、ICU等科室負責人及骨幹醫護人員為救治小組成員。並在老人病房內配備微型ICU,呼吸機,排痰儀器,血濾儀器等必要的搶救設備。由於姚樹蘭年事已高,病情較重,主診醫生、24小時特護隨時記錄老人病情變化,匯報治療情況,各相關專業救治小組專家每日到病房查看詢問病情。醫院還特意為老人安排了護工,進行24小時陪護,並為其子女安排了一間空病房提供休息,免費解決其子女及護工在醫院用餐等困難。
高齡、臥床、護理難度大等困難並沒有使「白衣天使」退縮。近日,記者在人民醫院住院部的病房單間內見到姚樹蘭的時候,她正在特護組小組成員護師支媛和全科醫學科護士長楊水風的指導下活動手部,精神特別好。「奶奶,你學我這樣做……」「奶奶你真棒!」支媛和楊水風每天都會圍在姚樹蘭身邊,照顧她、陪伴她,時不時還逗得姚樹蘭開懷大笑。「想的比兒女還細,做的比兒女還好。」這是姚樹蘭女兒鄭曉媛對她們的評價。
作為老紅軍的家人,鄭曉媛切實感受到國家對老紅軍的重視,她感激地說:「我非常感謝軍地各級領導對母親的深切關心,感謝人民醫院的專家和救治小組對母親的全力救治,沒有他們,我母親這關不一定能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