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國家是由一群島組成的,他們的資源匱乏,在外1945年左右,國家的石油就快用完了,我們知道,當時日本和西方法西斯國家走在一起同仇敵愾,日本仗著這個後盾,大肆爭奪其他國家的國土,號稱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那為何會突然和美國發動戰爭,在資源不足,國力有明顯差距的時刻?
首先,我們已經提到「石油」,沒有石油,日本不能啟動海艦,而且日本臨海,別的國家來攻打日本的時候,日本就會沒有還手的能力。1941年,日本為了實現北進策略,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大肆進攻東南亞。但是東南亞這個地方當時屬於殖民地,美國等國家的勞動力等資源都是從這個地方掠奪的,日本現在進攻東南亞,影響了他們的利益。
美國為了威脅日本,想要讓日本給他們提供其他資源,讓日本聽他們的話,就向日本方面宣布不再提供給他們石油。日本方面算了算自己國家的資源,石油只夠用兩年了。這個時候,美國只有兩種選擇,但是只有一種結果。第一種選擇是向日本妥協,第二種是向日本發動戰爭。第一種選擇,日本就淪為三流國家,以後在國際上就抬不起頭了,第二種選擇,日本在國力軍事方面是明顯沒有美國強大,肯定會輸,到保住了臉面。那麼日本的選擇是哪種呢?
同年,日本表示可以談一談,但是美國表示堅決不談,同一時間,美國還有其他想法,美國還想借著日本的這件事,表示自己的絕對主權。這不是閉著日本低頭嗎,日本人經過一番討論後,表示堅決不能低頭。日本人會有這樣的選擇很正常,如果現在不向美國發動戰爭,那麼三年後,日本資源在消耗完的時候,還能不能保全自己。而且日本這個國家是一個戰鬥民族,他們骨子裡是不向人屈服的,他們的信仰也不允許他們屈服。
日本現在的資源已經不多,他們的戰略資源只能夠支撐兩年,開戰後怎麼才能最小的減少資源的浪費,這都需要商量好策略,所以日本在開戰前進行了兩個月的軍事演習。日本當時的首相東條英機說「如果為了生存而戰,那麼我們必須準備開戰,即便預見到最後的粉身碎骨也義無反顧。」這更加激發了日本全國人的鬥志。
夏威夷時間12月7日凌晨7點50分,日軍偷襲珍珠港,此次偷襲很成功,讓美國損失慘重,隔天下午一點,美國總統羅斯福,表示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是美國的霸權主義,一方面是各國資源爭奪,這都會引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