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道德經」綜合消息,3月1日起,德國新移民法正式生效。這部法規被稱為「為專業人才量體打造」,放寬、取消了申請者此前面臨的大量限制,使得德國大門進一步向擁有專業技能者敞開,堪稱具有劃時代意義。
當下,德國不僅在醫生、工程師等崗位上存在人才缺口,也缺少大量接受過職業培訓的熟練工人。但到目前為止,如果沒有大學學位,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專業技能擁有者很難在德國落腳。他們只能去做一些「極度缺人」的工作,且勞工局還要進行「優先審核」,確定沒有正在待業的德國或歐盟公民勝任這些工作。而這一切,都在3月1日改變了。
誰可以來?
來自非歐盟國家、接受過職業培訓的人,以後可以在尚無僱主的情況下申請直接進入德國找工作,並拿到6個月的找工作籤證。當然,前提是要會說德語、能夠自行負擔在德生活費用、且所接受的職業培訓的內容和級別必須符合德國要求。
此前的「歐盟求職者優先」審核如今被取消。只要求職者和僱主達成一致,就可以籤合同申請籤證。成功找到工作的人,可以拿到4年期的工作籤證。籤證到期時如果該人仍有工作、且已經繳納了48個月的養老保險,則可獲得長期居留。針對德國急缺的IT人才,條件可以放寬,只要具有至少3年專業經驗、且找到月薪高於4020歐元的工作即可。
如果申請移民者超過45歲,則在德月薪必須超過3700歐元,或者證明自己已經攢足了養老金,退休後不會變成低保領取者。
誰是德國現在最需要的人?
根據聯邦政府的說法,最大的人才缺口出現在電氣工程師、金屬工人、機電工程師、廚師、護士、程式設計師和軟體開發人員等領域。現在,熟練工人的短缺已成為德國經濟的巨大風險。新勞動者從哪來?德國看好亞洲和南美。
家人怎麼辦?
工作移民申請者可以攜配偶及子女一同遷居德國,前提是其需要證明,自己的經濟能力能夠承擔家人在德國的生活,且能為家庭成員提供足夠的生活空間。各聯邦州對月生活費和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的規定可能不同。
企業可以做什麼?
在德企業可以藉助外國專業人才職介中心(ZAV)來尋找合適的非歐盟國家員工。ZAV會向其他國家的合作機構提交人力需求,同時也會提供本國的崗位信息。另外,德國政府製作的網站「Make it in Germany」上也有一些實用信息和海外應聘者簡歷。
德國移民局的辦事效率一直被人詬病。以後,在應聘者全權授權企業的情況下,企業可以直接代其向移民局要求加速處理,費用為411歐元。
如何推廣新移民規定?
在原籍國提供語言培訓、打廣告、開宣講會……德國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招攬移民。聯邦政府發言人Steffen Seibert最近表示,德國在與其他國家競爭:「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人們不要充滿幻想地來到德國。」這不是一種威懾,因為在2015年前後來到德國的移民,有些確實抱有「完全被誤導了的期望」。
波恩已經建起了一個新的諮詢中心,負責解答所有關於新移民程序的問題。顧問們會通過電話、郵件或聊天軟體,為身在非歐盟國家的專業技能擁有者提供建議。例如,顧問們可以解釋哪些文件是辦理手續必需的、或如何認證相應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