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壺百科全書,一鍵關注本帳號
宜興的獨特材質——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他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和一件件留存於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品質的證明。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
一把紫砂壺到底是怎麼定價的呢?
為什麼同樣號稱宜興原礦的紫砂壺,有的上百,有的上千,有的上萬,更有甚者百萬千萬,這當中到底有什麼玄妙?
其實,所有紫砂壺的價格波動都離不開以下這10點!
要明白的是,一把壺的價格,並不完全受泥料價格影響,泥料在一把壺的總成本上只佔一部分。
除了那些頂級的、稀缺的好泥料,對價格的影響會相對多一點,比如4號井的泥料等。
因為這些泥料封礦20多年,存世量稀少,價格自然偏貴一些。
一把壺整體的形態和美感,非常影響收藏價值。
如果你對於自己的藝術審美不太自信,那麼只需信奉一條——「越時髦越容易被淘汰,越經典越不容易過時」。
一般來說,收藏一隻傳統造型的壺,比收藏一隻造型奇特的壺,要穩妥的多,轉手變現的機率也會更大。
所以,經典器永遠都是紫砂中的主流,也是市場流通的價值保障。
衡量一隻壺的工藝優劣,拋開藝術水準高下,剩下的就主要是考察壺的成型難易度——難度大,對制壺師的技術要求就高,製作的時間也更長,壺的成本和價值自然就上去了。
比如純手工做僧帽壺,數十片泥片手工鑲接而成,難度之大,做好一把僧帽最快也需要一周。
行話說,一方抵十圓。也就是說,方器價格一般會比圓壺高一點。
古人云:壺隨字貴,字隨壺傳。
陳曼生把詩、畫、文與紫砂器結合後,確立了文人紫砂器的時代。
他和楊彭年合作的作品,每一把都在幾百萬、上千萬,其中陳曼生銘刻的字畫佔到了很大的比重,可見陶刻對壺品價值的影響。
近現代一些紫砂作品,如果有名家刻繪,也會增值不少。
印款、篆刻是一門大學問。
一方面,印款可以用來鑑定紫砂器作者,一方面印款本身的好壞,也會左右紫砂器的收藏價值。
歷史名人的印章,能給一把紫砂壺加分很多。
收藏品,殘一分則貶九分。
古董有了殘破,價格立馬掉一半兒不止;而現當代作品一旦有了殘缺,基本就歸入瑕疵品行列了,要轉手是難上加難的事。
一把壺的製作時間對作品價格的影響是很直接的。
如某作者在70年代做了一款壺,而最近又複製了這一款壺。即使這兩把壺外觀十分相像,價格也會是雲泥之別。
沒有其他因素幹擾的話,70年代留存至今的那一把,一定是更值錢的。
物以稀為貴,在市場經濟裡是永恆不變的法則。
有的紫砂藝人不懂得縱覽全局,只知道賣壺多賣一把就多賺一筆錢,無限制複製自己的作品,導致他的作品鋪天蓋地、人手一把,那麼他的壺當然就賤價了。
這裡的原創,指的是制壺師獨立開發出來的全新品種,而不是在傳統樣式上稍微調整比例、調整部件位置就稱得上是原創。
真正有能力原創的藝人並不多,原創出來還能被大眾認可的,更是鳳毛麟角。
所以,原創性很影響紫砂壺價格。
有一些玩壺時間長的壺友,可能已經不太在乎藝人的知名度和職稱了,因為他們更能從壺本身辨別出壺的好壞。
可是對於紫砂的初級愛好者而言,作者的名氣和職稱卻是判斷一把壺價格適當與否的重要參考指標。
在不是很懂行的狀態下,紫砂藝人的職稱倒是一項不錯的判斷憑據。
希望這10條紫砂壺定價評判標準,能夠為各位壺友在購壺時提供一些參考價值。也希望壺友能夠積極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些您自己在購壺時的心得和經驗~
名 | 壺 | 賞 | 析
往 | 期 | 精 | 彩
• 紫砂壺適宜泡什麼茶?和壺型、大小有關嗎?
• 紫砂器型解說大全,還有不認識的嗎?
• 紫砂壺,壺該如何清洗?要不要開壺?養壺,要不要用茶葉浸泡?包漿可否快速形成?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