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在宜興紫砂人家聘任客座教授,毛國強大師接受聘任

2020-12-11 宜興城市映像

6月18日下午,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朱慶葆一行出現在宜興紫砂人家,在宜興市丁蜀鎮通蜀路上的毛國強紫砂藝術館,聘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毛國強為江南大學客座教授。聘任儀式簡潔卻透著莊重,朱慶葆書記為毛國強教授頒發聘書並佩戴校徽,體現了江南大學對受聘對象的重視與尊崇。

毛國強紫砂藝術館,由年近百歲的國學泰鬥、西泠印社社長饒宗頤題寫館名。展館佔地面積八千餘平方米,主體建築兩層三千餘平方米,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院院長王建國設計規劃,建築風格既具中西合璧的恢弘大氣,又體現獨具匠心的精緻典雅。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黨委書記邱建平主持儀式,毛國強在接受聘書後作了發言。當天,在毛國強紫砂藝術館出席活動的江南大學方面的領導還有江南大學黨委常委、黨辦主任朱飛;江南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倪松濤;江南大學江南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煥明;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魏潔等。江蘇省有關方面及宜興方面的人士有省政府辦公廳文史處處長丁駿;宜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江蘇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廠長徐建榮以及吳鳴、鮑建生、程同德、史昶、鄭春和、查元康、蕭子君等。毛國強大師的兒子、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毛國強紫砂藝術館執行館長毛子健和毛國強大師的女兒、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毛文杰,一同出席了主題活動。

據史俊棠會長介紹,毛國強大師生於宜興蜀山南街陶藝世家,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宜興近代七大老藝人之一、紫砂陶刻聖手任淦庭。從藝60多年來,毛國強大師以刀為筆,在工具和泥色的運用上也進行了有益的改革創新,開闢了紫砂陶刻的新途徑。60多年來,毛國強對紫砂藝術和書畫藝術上下求索,擅長在紫砂壺、瓶、盤、盆、杯、條屏、陳設件上鐫刻真、草、隸、篆、鐘鼎等各體書法,又精於刻繪山水、人物、動物、花卉、禽鳥,構圖精當,韻味雋永,作品無不顯示雄渾灑脫,淋漓恣肆的藝術魅力,展示作者翰墨茹砂、文心鑄陶的文化追求。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大展及博覽會大獎,被中南海紫光閣、天津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以及美國洛杉磯藝術館收藏和展示。近年來,毛國強大師致力於傳承和發揚傳統紫砂技藝,悉心培養弟子,經過毛國強大師的精心教導,各自在紫砂藝術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在宜興市丁蜀鎮上,毛國強紫砂藝術館是典型的紫砂人家,傳承有序。據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廠長徐建榮介紹,毛國強的父親毛順生先生早年創辦的紫砂陶號「毛順興」聞名江南,毛順興陶器行作為民國時期宜興紫砂商號,主要經營紫砂茶壺和茶具,並長期和上海著名古董商「鐵畫軒」等合作。前年,毛國強與兒子毛子健將此百年老店重新開張,並承諾秉承百年老店精神風範。如今,毛國強紫砂藝術館館藏豐富,各個展廳中展陳的作品有毛國強大師個人從藝以來的紫砂代表作及書畫佳作,有毛國強與與當代書畫界名家如沙曼翁、陸儼少、唐雲、程十髮、韓美林、範曾等合作的30多件紫砂藝術精品。毛國強紫砂藝術館設有4個工作室,為毛國強大師及其子女毛子健、毛文杰、毛文淵及弟子的紫砂陶藝創作場所。

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朱慶葆在當天舉行的聘任儀式上表示,近年來,江南大學與宜興共建江南大學宜興校區,目前已經從一紙藍圖進入到了實際建設的階段。同時,各學院不斷推動與宜興在人文社科、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對接合作,也加速了雙方在產學研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毛國強大師集工匠精神與人文精神於一身,正是江南大學及設計學院發展設計與教育所十分渴求的本土高層次人才,對毛國強大師今後能夠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學科發展、人文研究等發揮作用滿懷期許。目前,江南大學設計學院以致力於創新型、國際化、研究型設計教育的一流設計學院為建設目標,是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全國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學協作組副組長單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單位等。(江南晚報記者何小兵/文 徐鋼、王奕南/攝)

相關焦點

  • 毛國強師徒紫砂作品展在江蘇宜興舉行
    此次展覽匯聚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毛國強先生及其徒弟的眾多紫砂藝術精品,均為毛國強師徒多年來的代表之作,完美展現了紫砂文化的厚重底蘊和迷人魅力,詮釋了宜興紫砂與時俱進的工藝追求和形式表現,為紫砂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們奉獻出一場精彩紛呈的紫砂藝術盛宴。 「舉行『毛國強師徒紫砂作品展』暨『毛順興陶器行百年慶典』,我心情十分激動。
  • 「藝海一粟 匠心碩果」毛國強師徒紫砂作品展在宜開展
    中國江蘇網10月18日無錫訊 10月17日下午,「藝海一粟 匠心碩果」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毛國強師徒紫砂作品展在宜興市毛國強紫砂藝術館開幕。展覽薈萃了毛國強從藝60年來的悉心創造,以及毛國強40多位徒弟的精品力作。
  • 宜興紫砂壺大師這有就這67位
    紫砂壺大師級人物每年的作品僅二三十把,有的甚至一壺難求,而市場上刻著大師名字的紫砂壺隨處可見,而且很多冒充假大師出來行騙的,比如早段時間報導的江壺騙子!深圳茶博會假大師高價售賣紫砂壺被扒皮!下面來看看官方公布的真正的大師名單,宜興就這67位稱為大師,其他都是冒牌貨,請轉走告訴其他壺友。
  • 百年景舟與宜興紫砂南京特展在寧舉辦
    本次活動還得到了江蘇省文化產權交易所、南京大學校友紫砂文化俱樂部和中國紫砂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大力支持。出席本次活動的有江蘇省委原副書記,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顧浩、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徐承雲中將、新華日報社社長周躍敏、總編輯劉守華、副社長劉文平,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高以儉、江蘇省收藏家協會會長徐湖平、宜興市副市長尹志華、中國陶協副會長兼宜興市陶協會長史俊棠、紫砂大師代表徐漢棠、顧紹培、毛國強、吳鳴、談躍偉、徐維明等、紫砂股份董事長姜擊波
  • 上海文史研究館在宜興設紫砂研習基地
    中國江蘇網1月21日訊 上海文史研究館工美研究社在宜興設立紫砂文化研習基地,基地揭牌儀式昨天在宜興市荊溪紫砂藝術院進行。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受聘擔任該研習基地名譽主任,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毛國強以及宜興畫家杭中吉、紫砂藝人杭傑受聘成為上海文史研究館工美研究社特聘研究員。
  • 紫砂界目前最權威的15位國大師你了解多少?
    徐秀棠-陶塑匠宗徐秀棠,1937年12月出生於宜興蜀山紫砂陶藝世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任無錫市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江南大學客座教授,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宜興市美協副主席,現任中國紫砂博物館總工藝師,宜興方圓紫砂工藝有限公司、宜興紫砂工藝廠總工藝師。
  • 徐州收藏家協會紫砂專會馬清彥會長、陶都宜興訪師、探砂問泥……
    筆者曾親自聆聽徐漢棠大師說:目前,他亦在花巨資回購自己早期創作的、流傳在上海盆景圈子裡紫砂陶器,用專制的櫥櫃陳列起來,作傳家、傳承之用。前不久,徐漢棠大師九十壽誕暨眉壽永康紫砂盆景展在宜興紫砂賓館舉行。徐州收藏家協會紫砂專委會會長馬清彥先生在古彭徐州遙向祝賀!
  • 中國紫砂陶刻大師排名,除了任淦庭您知道的還有哪幾位?
    紫砂壺是文人墨客薰陶情操、怡情雅玩的絕妙佳品,但好的紫砂刻繪,離不開陶刻大師的手,那麼,從古至今中國歷史都有哪些比較有名氣的陶刻大師呢?一,陳曼生:本名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老曼、曼壽、曼公、別稱夾谷亭長、胥溪漁隱、種榆仙客、種榆道人,是著名書畫家、金石家、篆刻家,為"西泠八家"之一。
  • 當宜興紫砂與海上書畫相遇,上海閔行展「翰墨金砂」
    江蘇宜興紫砂和上海書畫藝術的交流有深厚的傳統。歷史上,以顧景舟為代表的老一輩宜興紫砂大師很早就與吳湖帆、江寒汀、唐雲等老一輩海上書畫名家合作,他們合作完成的各式文人壺,至今仍為紫砂壺製作的典範。來自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及工藝美術研究社多位特聘研究員的紫砂與書畫作品昨天起在上海古美藝術中心開幕的「翰墨金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藝術作品展」對外展出。
  • 民國時期的紫砂壺商號
    也有紫砂製作高手自身開讓燒窯的,其中有很多是地主從事陶業的。從辛亥革命至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宜興的陶業生產包括紫砂業緩慢恢復和發展,整個陶區包括紫砂業,其燒造的龍窯從1919年的40餘座,增加到1929年的63座,成為這一時期宜興陶業最盛的一年。民國4年(1915),缸業公所、黑貨業公所、黃貨同業公所、砂貨同業公所、紫砂同業公所、溪業同業公所相繼成立。
  • 劉適蘭受聘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客座教授,探索國象高校平臺建設
    近日,中國西洋棋協會副主席、深圳棋院院長劉適蘭正式受聘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後簡稱「深北莫」)客座教授。任職期間,劉適蘭將面向全校師生舉辦各類西洋棋學術講座,指導學校國象社團建設,帶領學校在國象領域做更多合作和探索,搭建國象高校國際交流平臺。
  • 旅遊:紫砂之都——宜興丁蜀鎮,青山綠水型江南古鎮
    大家好,我是瘋瘋沙哈,今天我們聊聊紫砂之都——宜興丁蜀鎮!丁蜀鎮作為陶都,是紫砂文化的發祥地。1976年,宜興紅旗陶瓷廠在施工中發現了紫砂古窯遺址,有力地證明了宜興陶瓷生產始於新石器時代。紫砂陶作為宜興特有的陶瓷產品,是陶瓷產品中的精品,具有唯一性。丁蜀鎮的紫砂行業主要有紫砂泥生產與紫砂工藝品生產,而紫砂工藝品主要有紫砂雕塑和紫砂茶具兩大類。紫砂茶具以造型古樸、質地細膩、色澤渾厚、雕鏤精細著稱。
  • 功夫在「壺」外,新生代紫砂精品亮相南京美術館
    除了制壺,紫砂還能製作出哪些精美的藝術品?10月29日,「遊藝問陶」紫砂書畫展在南京美術館開幕,這場由近30位來自陶都宜興的新生代年輕紫砂人參與的作品聯展也許會刷新人們對中國傳統紫砂工藝的認知。這些作品均出自於一批年輕的新生代紫砂人之手,他們大多生於紫砂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有較紮實的工藝基礎,同時接受過良好的文化藝術方面的高等教育。他們熱愛紫砂,同時對紫砂文化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做了許多新的探索和嘗試。
  • 紫砂名家名師錄:中國紫砂十二精英
    桑黎兵,2010年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1960年生於宜興,「中國紫砂十二精英」之一,現為江蘇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兼職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茶文化研究會兼職教授,河北省紫砂陶藝協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紫砂藝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江蘇陶藝專業委員會會員
  • 展覽:張正中當代紫砂藝術展在臺灣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辦
    展覽取名「琢器」,不僅僅是展示了張正中老師的一件件精品力作,同時也呈現出紫砂藝術與當代觀念相結合的新面貌。開幕式現場,張正中老師表達了舉辦本次展覽的初衷,尤其感謝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的培養和師長的培育。
  • 約克大學校長B.CANTOR受聘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約克大學校長B.CANTOR受聘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www.zjol.com.cn 2004年05月25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陶刻江湖,一筆十年,宜興陶刻界「三把名刀」是怎樣煉成的
    學陶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長的學習過程,熟悉紫砂陶刻的人,都知道宜興有「三把刀」:毛國強、譚泉海、鮑志強。看陶刻界這三位大師的藝術經歷,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研究紫砂刻繪,所刻之字辨識度極高,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在內。了解過後,你就會對陶刻有更深的理解了。
  • 《宜興紫砂珍賞》出簡體字版,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講述紫砂史
    宜興紫砂是中國傳統茶文化與陶文化結合的產物。現代考古發現宜興丁蜀鎮周圍有豐富的新石器時代以及各代陶器遺存,羊角山的發掘,更證實了從北宋初期一直到明初,當地已經有用紫砂制陶的工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在《紫砂陶史概論》中寫:「從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殘器可知,其器物的用途與明清乃治現代的紫砂器有較大區別。
  • 宜興:大覺寺、徐悲鴻、紫砂壺
    因為要帶女兒趕往大覺寺,在遊玩太湖之後匆匆從無錫趕往宜興這座以紫砂壺為代名詞的江南古鎮。無錫到宜興就一個小時的車程,大巴在雨中行進,離開喧囂的城市我又遊走在煙雨濛濛,山巒翠綠,湖河交織,稻花荷香的江南了。現代工業的發展是以損失傳統和生態為代價的,恐怕只有在偏遠的農村還存在著傳統的遺蹟和生態的原始,所以我喜歡鄉下喜歡山村。
  • 陝西科技大學舉行釀酒工程研究院劉榮剛院長聘任儀式
    按照校黨委關於加強酒行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辦好釀酒工程專業等系列要求,陝西科技大學釀酒工程研究院院長聘任儀式於6月24日上午舉行,該校校長李志健出席並向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96屆校友、陝西絲路智釀葡萄酒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榮剛頒發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