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普愛思高價收購「莆田系」醫院 標的公司成本、費用預測令人生疑

2020-12-17 和訊股票

紅周刊 記者 | 王宗耀

泰州醫院的資產是令人擔憂的,其資產質量不僅沒有收購報告給出的美好,且對未來發展也存在一定虛假美化。此外,標的公司在治理上也是「劣跡斑斑」,涉及醫患糾紛、環境問題、消防問題,以及非法行醫等諸多問題,並為此受到過多項處罰。

剛剛從上市公司原大股東手中高價獲得控制權,莎普愛思(603168,股吧)新「掌門人」就急著想將旗下資產高溢價賣給上市公司,如此打算,一方面,莎普愛思主營業產品莎普愛思滴眼液三年期限的「一致性評價」即將到期,新股東或許對該產品最終能否通過審核缺少信心,急於注入新的資產,以應對萬一審核不通過可能帶來的業績大幅下滑風險;另一方面,因從莎普愛思原股東手中拿到控制權而花費了巨額資金,新控制人不排除有通過將手中資產高價出售給上市公司,存在將花出去的錢「掙」回來的想法。

然而問題在於,上市公司現金收購很容易,但因新控制人所出售的標的所涉業務與莎普愛思原有業務大相逕庭,收購完成以後的經營、管理等整合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就變得很關鍵,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以下簡稱「浙江證監局」)接連對其下發了問詢函進行問詢。在此前,《紅周刊(博客,微博)》也發表了題為《跌下神壇的莎普愛思原股東套現離場,「莆田系」掌門人高溢價收購旗下資產》文章,對此次收購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然而此前分析的問題還不過是此次收購中諸多疑點的冰山一角。結合莎普愛思問詢函答覆內容,《紅周刊》記者發現其併購方案中所存在的很多問題依然無解。

高管「大換血」,穩定性令人擔憂

對於莎普愛思此次擬以現金收購實際控制人林弘立、林弘遠控制的泰州市婦女兒童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州醫院」)100%股權,上交所在此前的問詢函中對其完成收購後,新業務與現有業務如何發揮協同效應,如何控制及管理風險提出問詢。

在問詢函答覆中,莎普愛思表示,「標的公司與上市公司目前均屬同一實際控制人下屬企業,雙方在管理方法、企業文化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認同感,收購完成後,上市公司能夠通過行使股東權利對標的公司實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整合難度較小。」事實真的如公司表述的那樣「後續整合的難度較小」嗎?

資料顯示,莎普愛思是一家以生產、研發和銷售化學製劑藥和中成藥為主要業務的醫藥製造企業。其化學製劑藥主要產品包括苄達賴氨酸滴眼液(即莎普愛思滴眼液)、大輸液和頭孢克肟產品等,中成藥主要產品為複方高山紅景天口服液、四子填精膠囊等。從收入構成看,2019年其滴眼液的收入佔到了公司當年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45.15%,這意味著其應是以化學製劑中的滴眼液為核心業務的。然而,此次收購的泰州醫院為二級甲等專科醫院,是以婦科、產科、兒科、不孕不育科等醫療科室為主的醫院,兩者主營業務差別很大,因此,企業的組織模式、財務管理與內控、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研發管理、業務合作等方面也自然有很大不同,由此也凸顯出兩者之間的整合是有一定難度的。

雖然兩家公司為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但實際上,莎普愛思新老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是在今年5月28日才完成過戶登記的,也就是說林弘立、林弘遠兄弟真正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至今尚不足5個月,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新的管理制度想要制定好並完美推行顯然有一定難度,更何況企業文化是在企業長時間運營管理中逐漸形成,若以「雙方在管理方法、企業文化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認同感」就認為「整合難度較小」的說法,怎麼看都有些欠妥。

更重要的問題在於,莎普愛思目前發生變更的並非只有實際控制人,其管理層也進行了「大換血」。根據莎普愛思8月29日的公告披露,莎普愛思的公司副總經理胡正國、董事會秘書吳建國、財務總監張群言分別提交了辭職報告。其中,胡正國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吳建國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張群言辭去財務總監職務。同時,聘任胡建輝為公司總經理,聘任江建斌、姚志強為公司副總經理,聘任王金茹為公司財務總監,聘任溫玄為公司董事會秘書。

而在此前的8月13日,莎普愛思的董事長陳德康、總經理王友昆、常務副總經理陳偉平、董事劉林遞交了辭職申請;三位獨立董事徐萍平、董作軍、崔曉鍾也相繼辭職;此外,同時辭職的還有該公司的監事會主席時亮、監事繆躍英。而更早之前的7月1日,其證券事務代表、董秘辦主任董叢傑也宣布辭職。也就是說,莎普愛思的「董監高」大部分已經換人。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實際控制人變更後,換上自己信任的管理團隊本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公司元老們大多辭職走人勢必會對公司的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新的管理層對於公司的了解程度不足,在員工中的威望也有限,即使是整個接手原公司管理,恐怕在短時間內也難理順,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實際控制人卻急著要想將主營業務並不相同的泰州醫院融合進來,如此情況下,整合難度不可謂不高,一著不慎,很有可能會導致公司運營不穩,給經營造成風險。

標的公司成本變化異常

根據莎普愛思披露的兩份問詢函的答覆內容顯示,泰州醫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7月其實現營業收入的金額分別為16744.72萬元、17229.09萬元和8401.04萬元;淨利潤分別實現1907.11萬元、2879.02萬元和1773.7萬元。

對於泰州醫院 2020年1~7月數據,上交所是有所質疑的,因為泰州醫院預測的2020年營業收入為14642.77萬元,同比下滑約15%,而預測的淨利潤則為3108.04萬元,反而同比增長了近8%。此外,2020年其預測銷售及管理費用同比分別下降44%和30%。

對此,莎普愛思在問詢函答覆中給出了解釋:主要系職工薪酬以及廣告宣傳費用支出減少所致。其還表示,公司2020年通過線上宣傳替代線下社區公益活動推廣及公司採取長期優化管理戰略,對銷售人員精簡使銷售人員工資薪酬支出及廣告費用支出減少。據披露,截至2020年7月31日,其醫護人員較2019年末精簡了27人、銷售人員較2019年末精簡了24人、管理人員較2019年末精簡了3人。

如果說泰州醫院2020年大幅精簡員工數量,導致了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大幅下降,那麼2019年又如何呢?從上文數據不難看出,其2019年營收比2018年增加了480多萬元,同比增長2.89%,淨利潤增加遠超營收,新增金額達970多萬元,增幅為50.96%。淨利潤淨增加金額竟然遠遠超出收入淨增加額,這樣的經營效率著實令人詫異,反過來也意味著公司的成本費用應該有很大幅下降才合理。

確實,其2019年的銷售費用比2018年下降了將近400萬元,下降幅度達27.33%,管理費用比2018年下降了370萬元,下降幅度也有11.3%。這種情況下,難道說其2019年也是線上宣傳替代了線下推廣,導致2019年也有大量精簡員工行為發生?

根據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泰州醫院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分為門診收入和住院收入,其中2019年其門診就診人次為319830人次,相比2018年的295351人次增加了24479人次;住院業務方面,2019年為9674人次,比2018年的10081人次減少了407人次。總體來看,其兩項業務的服務人次2019年是有所增加的,而其當年營業收入也有小幅增加。如果其2019年也存在大幅精簡員工的情況,那麼在服務人次有所增加的情況下,其是如何能保證醫療服務質量的呢?如果沒有精簡人員,那麼其2019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大幅下降又是如何實現的呢?

此外,根據答覆函內容,泰州醫院2019年營業成本為9280.63萬元,與2018年的9258.45元相比,變化不大。不過從營業成本明細來看,其2019年的房租費為258.37萬元,相比2018年的318.35萬元反而有所減少,對於房租費減少的原因,恐怕也需要公司予以解釋。

另外,在此次交易中,根據交易雙方籤署的業績承諾,目標公司2020 年、2021年、2022年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108.50萬元、3778.50萬元、4113.00萬元,累計淨利潤不低於11000萬元。按照該業績承諾金額來看,其上述年度要實現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為7.97%、21.55%和8.85%。有意思的,根據其答覆函披露的信息,其在上述年份,預測的營業收入金額分別為1.46億元、1.7億元和1.87億元,營業收入的增長率則分別為-15.01%、16.28%和9.92%。也就是說,根據其預測,其2020年和2021年的營業收入增長幅度均遠遠低於淨利潤的增長速度,這意味著其這兩年的淨利潤增長需要著落在降低成本費用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的增長上。

我們拿其披露的2022年預測數據與2019年實際已經發生數據對比來看。2022年泰州醫院的預測營業收入比2019年增長了8.63%,而其預測的淨利潤數據則增長了42.86%。收入增長不高,但利潤增長表現卻不錯。而其營業成本中,2019年的工資性支出為4518.46萬元,2022年則為4521.96萬元,該項支出基本沒有變化。

根據上文中其披露的截至2020年7月31日的員工精簡信息可知,其當期醫護人員比2019年末精簡了27人,而披露的截至2020年7月31日的員工人數中,臨床相關、醫技相關、護理相關的醫護人員合計數量為365人,因此可推算出其2019年末的醫護人員數量應當為394人;而其答覆函中披露的2022年末預測的醫護人員數量為395人,相比2019年,人數基本也沒有變化。問題在於,正常情況下,企業員工的工資是逐年增加的,因此人工成本保持不變明顯是不合理的,難道泰州醫院打算未來四年都不給醫護人員增加收入了?

期間費用預測不合理

除了上述疑點,泰州醫院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預測情況也有一定疑點。2019年,泰州醫院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為1050.45萬元和2906.75萬元,而其預測的2022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金額則分別為770.23萬元和2405.56萬元,相比之下,其預測的2022年的兩項費用分別比2019年減少了26.68%和17.24%。

具體來看其兩項費用中的明細,2019年實際發生的銷售費用明細中的工資性支出金額為435.39萬元,2022年預測金額為323.6萬元,2022年預測金額竟然比2019年實際發生金額下降了25.68%;而2019年實際發生的管理費用中的工資性支出金額為915.57萬元,2022年預測金額則為845.67萬元,該項金額同樣下滑了7.63%。當然,如果其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數量有所下降的話,工資性支出下降也是有可能的,可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其在問詢函答覆中表示,截至2020年7月31日,其銷售人員較2019年末精簡了24人、管理人員較2019年末精簡了3人,而其披露的截至2020年7月末的除醫護相關人員的人數為66人,由此可知其2019年的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合計應該為93人,而根據其披露的預測數據,2022年的管理人員數量為64人,銷售人員數量是30人,合計為94人,與2019年相比,兩項總人數基本保持不變,既然如此,其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資性支出為何沒有增加,反而出現大幅下降呢?難道其計劃在未來幾年中要大幅下調員工工資?

此外,就連管理費用中的物業保潔費在2022年的預測中都調減了36.26%,作為一家婦幼為主的醫院,如果真的大幅下調此類費用,其衛生狀況恐怕就該令人擔憂了。

從上述分析來看,莎普愛思披露的泰州醫院對未來成本費用的預測均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性,既然如此,其想要在僅小幅增加收入的情況下,通過控制成本、費用來大幅提高淨利潤的做法就顯得很不靠譜。

標的公司「劣跡斑斑」

在上期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過,莎普愛思新的實際控制人與「莆田系」有莫大(博客,微博)的關係,而此次併購的泰州醫院為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資產,其雖然表示此次併購,兩家公司的整合難度較小,但從其管理的泰州醫院的情況來看,其管理方面暴露出的問題諸多。

據莎普愛思問詢函答覆內容來看,泰州醫院近年來的被處罰和被起訴的情況也屢屢發生,可謂是「劣跡斑斑」,從醫患糾紛、環境問題、消防問題等應有盡有。

如在2017年6月份和2018年10月份,公司就因放射診療設備問題被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處罰。此外,因存在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和未取得執業資質行醫的情況,其也分別於2019那年3月和同年12月份,分別被泰州市姜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泰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進行過處罰。而因亂排廢水、環保設施未驗收即投入使用等環保問題,還連續被泰州市環境保護局處罰。消防方面,同樣也因多次違反相關規定而遭到處罰。

從泰州醫院遭受到的諸多處罰內容不難看出,其管理方面暴露出的問題相當的多,而在此基礎上,莎普愛思新控制人卻迫不及待地要將其以高溢價方式出售給上市公司,如此行為實在是令人擔憂的。

【紅刊招聘季 正式啟動!】

金九銀十,你是否在尋求一份乾貨滿滿的優質offer?是否在尋求一個能展示個人能力的舞臺?

證券市場紅周刊誠招證券新聞記者、高級推廣運營,邀你一同深入價值投資領域,與投資大師面對面!詳情可私信聊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莎普愛思易主「莆田系」 巨額費用或由患者買單
    莎普愛思易主「莆田系」 巨額費用或由患者買單 2020
  • 莎普愛思併購泰州醫院引質疑,莆田系轉型新賽道?
    「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以這句廣告詞聞名的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莎普愛思),日前遭遇證監會的問詢。根據其公告,證監會質疑其現金收購泰州醫院股權一事。證監會要求說明莎普愛思的實控人是否有其他控制的醫院,從事的業務與泰州醫院是否具有競爭關係,泰州醫院併入公司後是否導致存在同業競爭。
  • 拉上莆田系打掩護,別讓莎普愛思跑了!
    拉上莆田系打掩護,別讓莎普愛思跑了!  最終,口碑的徹底淪陷,也反過來讓莆田系自身的發展深受其害。  而此次接盤的林氏兄弟據媒體報導,也是如假包換的莆田系「四大家族」正統後輩。  想想這畫面有多美:莎普愛思和莆田系兩家代表見面,還未落座,啪啪一陣打袖聲:  「相見恨晚,前輩!」  「相見恨晚,賢侄!」
  • 「莆田系」林氏資本局:賣掉新視界後接手眼科「神藥」莎普愛思
    連續兩年主營虧損「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曾憑藉「洗腦」廣告家喻戶曉的莎普愛(603168.SH)思跌落神壇後,業績一落千丈。現年69歲的原創始人陳德康因此套現離場,將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至更擅長營銷且飽受爭議的福建莆田系的林氏家族。
  • 莎普愛思「90後」老闆開啟資本運作 作價5億擬將「莆田系」醫院...
    原標題:莎普愛思「90後」老闆開啟資本運作 作價5億擬將「莆田系」醫院注入上市公司    在「莆田系」林弘立、林弘遠兄弟(以下簡稱林氏兄弟)入主的情況下
  • 莎普愛思將易主 新實控人有莆田系背景
    此外,標的股份的轉讓價格為17.80元/股,交易對價合計為4.16億元。上述交易完成後,公司的控股股東將由陳德康變更為養和投資,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由陳德康變更為林弘立、林弘遠兄弟。值得注意的是,林氏兄弟有莆田系背景,二人父親為林春光。
  • 「莆田系」四大家族又出手了,一下手就收了莎普愛思2300萬股
    轉讓完成後,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養和投資,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林弘立、林弘遠兄弟。事實上,陳德康的退意萌生已久。早在2018年底,他就向養和投資轉讓了3115.4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份(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9.66%),如今又要把多年心血徹底拱手相讓,接手方還是口碑不佳的「莆田系」。這番行為與他當年所述的「40年莎藥夢想,一個方向一條心」正在背道而馳。「莆田系」入主意欲何為?
  • 洗白「莆田系」
    隨著林家掌控的泰州婦兒醫院注入莎普愛思,「莆田系」A股的資本大戲或隨即拉開。 5億收購婦兒醫院 剛剛入主莎普愛思,「莆田系二代」林弘遠、林弘立兄弟就開始了新的資本布局。
  • 莎普愛思的「莆田式」交易:「神藥」褪色之後 斥資5億元進軍婦幼醫院
    《華夏時報》記者就莎普愛思收購泰州醫院的原因採訪了董秘辦,對方回應「收購泰州醫院是為上市公司探索新的戰略方向」。當記者提問是否有進一步計劃吸收實控人其他醫院資產轉型成線下醫療連鎖機構時,對方回應目前不方便透露。
  • 莎普愛思白內障神藥為什麼會落入莆田系醫療大佬林春光的手中?
    來源:一波說近日,莎普愛思公告,實際控制人陳德康擬以股份轉讓+表決權放棄,將公司控制權轉讓給莆田系林氏兄弟控制的養和投資,引發市場極大關注。當各路媒體紛紛起底神秘的莆田系醫療大佬林家時,有誰細究:莎普愛思白內障「神藥」為什麼會落入莆田系醫療大佬林春光手中?
  • 莎普愛思白內障神藥為什麼會落入莆田系醫療大佬林春光的手中?
    來源:一波說近日,莎普愛思公告,實際控制人陳德康擬以股份轉讓+表決權放棄,將公司控制權轉讓給莆田系林氏兄弟控制的養和投資,引發市場極大關注。當各路媒體紛紛起底神秘的莆田系醫療大佬林家時,有誰細究:莎普愛思白內障「神藥」為什麼會落入莆田系醫療大佬林春光手中?
  • 莎普愛思的傷心:莆田系哪會做眼藥水?
    事實上,莎普愛思早在2016年丁香園質疑前,就已經委託一家CRO公司開始了一致性評價工作,並完成了前期工作。然而真正開始進入臨床再評價,卻是2019年8月份的事情了。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情。曾經計劃打造「百年莎藥」的陳德康,將9.66%的公司股權轉讓給了莆田系的養和投資。
  • 莆田系A股退與進:新視界眼科「洗白」全身而退,莎普愛思大限將至...
    公開資料顯示,林春光出生於1970年,不僅擔任上海市福建商會副會長、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上海常務副會長,還是「莆田系」商人的代表人物。除了新視界眼科外,他還是上海明愛醫療集團董事長,旗下有四家醫院,主要覆蓋內科、外科、婦科、不孕不育、婦產、口腔科、皮膚等科室,這些專科共同點是:低風險、高利潤、非醫保。以上海天倫醫院為首,都是飽受詬病的典型莆田系醫院。
  • 莎普愛思業績下滑實控人離場 莆田系林氏兄弟上位
    中國網財經2月27日訊(記者裡豫 李冰巖)2月26日晚間,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03168.SH,下稱莎普愛思)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德康先生籤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養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養和投資)將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 莎普愛思實控人擬變更:接手方疑為莆田系林氏家族
    原標題:莎普愛思實控人擬變更:市值僅剩30億,接手方疑為莆田系林氏家族來源:可燃科技炣燃科技1月9日訊 莆田系吹響了進軍A股市場的號角。天眼查顯示,養和投資設立於2015年6月,註冊資本5000萬元,法人代表兼執行董事為自然人林弘立,持股比例70%,另一自然人林弘遠持有該公司30%股權。進一步追溯,林弘立名下計有7家公司,林弘遠名下有5家公司,其中由兩人共同控股的上海渝協醫療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渝協」),名下多家公司疑似屬於莆田系醫院。
  • 告別神壇的神藥:莎普愛思扣非連虧兩年,老闆套現10億莆田系接盤
    報告顯示,莎普愛思一季度營業收入6789.48萬元,同比下降53.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70萬元,同比下降97.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226.69萬元,同比下降207.90%。對於業績下滑,莎普愛思解釋,主要系本期終端消費需求大幅減少,公司兩大主營業務「滴眼液」和「大輸液」產品銷售量同比下降所致。
  • 莆田系來了!其林氏家族90後兄弟或實控莎普愛思
    莆田系來了!據莎普愛思此前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書顯示,林弘立出生於1993年,多方資料顯示,擬接手莎普愛思的養和投資,與莆田系頗有關聯。莎普愛思易主公告顯示,莎普愛思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陳德康於擬將其持有的公司23365557股股份(佔總股本的7.24%)轉讓給養和投資或其指定關聯方;同時,陳德康擬將以不可撤銷的方式放棄所持上市公司剩餘70096671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1.73%)之上的表決權。早在本次股份轉讓之前,養和投資已經是莎普愛思的股東之一。
  • 神藥大戲:莎普愛思實控人要棄殼而去 莆田系大佬接盤
    實控人要棄殼而去,接盤的是莆田系大佬「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憑藉火遍大江南北的魔性廣告,莎普愛思曾被視為資本市場上的明星。不曾想,2017年末被媒體曝光「不看療效看廣告」後,公司經營一蹶不振。如今,一手打造莎普愛思的實際控制人陳德康選擇賣掉公司,接盤的是莆田系大佬。
  • 辭任光正集團副董事長 莆田系林春光要轉戰莎普愛思
    ⊙記者 張雪 ○編輯 全澤源   8月8日,光正集團公告透露,莆田系重要人物林春光已辭去光正集團副董事長、董事職務。此外,光正集團從林春光手中收購而來的新視界眼科也免去林春光總經理職務,後者的經營權已從創始人手中完全交接給光正集團。據悉,林春光如此退讓,實際上是已經有了新徵程。
  • 各位,莆田系快要洗白了啊
    這條回答,將兩家巨頭公司拖下了神壇: 百度,從BAT的領頭羊,日漸淪為一家在第二梯隊掙扎的暮年公司; 而另一個主角,莆田系,卻更加深不可測:自始至終,它一直深藏在鎂光燈的背後,低調得好像人間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