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健全大病醫保和救助制度 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負擔

2020-12-21 新華網客戶端

從泉州市醫保局獲悉,今年來,泉州市醫保部門通過落實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擴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集中救治病種、精準實施醫療救助等三大惠民便民舉措,提升城鄉居民大病醫保保障水平,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負擔。

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

泉州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起付線調整為上一年度統計部門公布的泉州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即由原來的18606元降低為18044元,降低了562元)。同時,原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第一段的報銷比例從原來的55%提高到60%,第二段、第三段報銷比例保持65%、75%不變。

此外,還加大大病保險對貧困人口的支付傾斜力度,貧困人口起付線再降低50%,即由18044元降為9022元,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面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封頂線,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

增加貧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種,擴大「先診療後付費」實施人群

泉州市醫保局聯合市衛健委、民政局、扶貧辦、殘聯下發通知,進一步擴大國定、省定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範圍,在已開展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心病、食管癌、胃癌等31個病種大病專項救治的基礎上,再增加膀胱癌、卵巢癌、腎癌3種大病專項救治疾病,全市貧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種數達到34種。

同時,進一步擴大「先診療後付費」實施人群,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重度殘疾人等困難對象,全面實施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減輕困難群眾就醫負擔。今年1-11月,全市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共救助58478人次,醫保支付6303萬元,報銷比例達99.42%。

實施精準醫療救助政策,防止困難群眾因病返貧

為破解低收入「邊緣人群」救助問題,醫保部門主動作為,進一步精準識別扶助,拓寬認定對象範圍,提升醫療救助水平。

惠安東嶺湖埭頭村民吳先生患慢性腎臟病多年,一年的醫療費用近10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後,個人自付的費用還有兩萬多。對於收入不高的吳先生一家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醫保部門通過醫保大數據,主動對一次性定額救助對象進行搜索,經核查,吳先生為低收入家庭中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符合認定標準及救助條件。惠安醫保管理部及時通知吳先生申請一次性定額救助。經過審核,吳先生被認定為第三類醫療救助對象,給予一次性定額救助4400多元,吳先生個人自付16000多元,實際報銷比例達到82.7%,提高了約5個百分點。對於像吳先生這樣可能因病致貧的參保患者,當醫療費用扣除各類補助後仍達到重特大疾病救助起付線的,可再次申請救助。

1-11月,泉州市醫療救助達48.21萬人次,救助金額10715.18萬元。同時,已認定「一次性定額救助」和「重特大疾病」補助對象987人,補助金額319.06萬元,進一步提升醫療救助水平,提高醫療救助對象醫保獲得感。

責任編輯: 孫慧

相關焦點

  • 醫療丨國家醫保局:職工大病患者符合條件將納入救助範圍
    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職工或因高額醫療費用負擔致貧返貧的困難職工均可申請獲得相應救助。目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救助對象年度救助限額內個人自付住院費用救助比例達到70%左右。國家醫保局明確,下一步,將在統籌完善醫保支付機制中,加快健全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促進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等與基本醫保在保障範圍上密切銜接,有針對性滿足參保大病職工基本保障之上、醫保目錄外費用保障需求。這位政協委員還提出「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的基本醫保制度」的建議。
  • 什麼是大病救助?報銷的比例是如何計算的?
    一、什麼是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大病醫療救助制度是指針對因患有嚴重疾病而導致醫治與家庭生活困難的城鄉居民,提供醫療政策優惠,並提供一定資金進行救助,以減輕困難群眾的經濟壓力的政策。二、如何計算大病醫療救助的報銷比例大病醫療補助的報銷比例在城鎮職工居民與農村地方在計算上是有所不同的。
  • 醫療救助:讓困難群眾告別「看不起病」 解燃眉之急
    哪些人能獲得醫療救助?  「經過調查與核對,我們確認老陳的家庭情況符合醫療救助標準,可列為三類救助對象。」王江涇鎮民政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嘉興醫療救助制度適用於戶籍在市本級範圍內、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基本醫療保險」)的居民。
  • 威海市文登區2020年度慈善大病困難救助工作方案
    為做好2020年度慈善大病困難救助工作,切實減輕大病患者的醫療負擔,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救助對象及標準  救助對象:戶口為文登區的居民,對當年住院產生的醫療費,扣除各種醫療保險、商業保險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後,因患病造成實際用於日常基本生活消費支出低於當地低保標準
  • 國家醫保局:醫保財政補助標準人均新增40元,一半用於大病
    同時,《通知》還要求各地改進管理服務,推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保障制度「一站式」結算,鞏固完善異地直接結算,為城鄉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四、做好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工作立足現有制度,採取綜合措施,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全面落實資助困難人員參保政策,確保將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人員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以下簡稱大病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 大病救助範圍有哪些大病救助報銷比例是多少?
    大病的醫治一般需要花費巨大的醫療費用,這對於低收入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在我國,低收入的家庭或困難家庭是可以申請大病救助的,那麼大病救助範圍有哪些?大病救助報銷比例是怎樣的?大病救助報銷比例1.門診統籌鄉、村補助比例分別提高到65%、75%。2.一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在400元以下者,不設起付線;二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提高到75%~80%。3.三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提高到55%~60%。;省三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提高到55%。
  • 什麼是大病醫療救助?申請大病醫療救助的條件和形式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生病後產生的醫療費用,大部分會因患者繳納了醫療保險而被直接報銷,剩餘部分如果數額較大的話可以申請民政部門的大病醫療救助,可是申請大病醫療救助的條件有哪些?大病醫療救助的形式有哪些?大多數人不知道,今天咱們就此進行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城鄉居民醫保大病報銷提至60% 個人繳費增至每年250元
    此外《通知》還要求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並於2019年底前實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並軌運行。據國家醫保局介紹,城鄉居民醫保按照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實行定額籌資辦法。近年來,各級政府持續提高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2007年人均補助40元,到2018年增至490元,對減輕參保群眾繳費負擔起到了重要作用。
  • 商洛貧困人口邊緣人口醫保制度全覆蓋 參保率達100%
    ,解決貧困人口就醫負擔和少跑路問題,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邊緣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範圍,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邊緣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住院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三重保障」80%-85%的預期目標。
  • 「不能讓一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上海將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政策
    近年來,上海著力建設「9+1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這是一個「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為基礎,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受災人員救助和臨時救助為補充,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等專項救助相配套
  • 教育部談大學生納入醫保:健全體系 提高健康水平
    然而,近些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以及民辦高校的快速發展,目前大學生實行的公費醫療制度面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多數公辦高校財政撥付的公費醫療經費不足,學校自籌經費壓力較大;二是民辦高校學生不能與公辦高校學生同等享受醫療待遇;三是學生住院和門診大病保障水平低,少數患大病的學生更是負有較重的經濟負擔。
  • 農村大病救助如何申請?大病救助能補多少錢?
    以前許多貧困的農村朋友因為看不起病,生病都是忍著或者用些土方子,但現在不同了,除了可申請醫保報銷外,還可申請醫療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主要是對因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過重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難以維持,其他社會救助無法覆蓋,由民政部門對這種困難家庭或者個人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的救助。那農村大病救助如何申請?申請書咋寫?
  • 中山市民政局:「中山市大病困難幫扶中心」運行4月餘效果顯著
    中心融困難居民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臨時困難救助、慈善救助為一體,採用「政府專項資金+社會慈善資金」的運作模式,主動發現、精準救助大病困難群眾。據市民政局介紹,幫扶中心的成立,通過臨時困難救助,實現雙低家庭對象大病患者自付費用限額內100%補貼。自費費用補貼提高到限額以內90%以上,普通困難支出型補貼自費和自付費可達到80%以上。
  • 水滴籌平臺0服務費,減輕大病患者負擔
    癌症、白血病等重疾一直是人民關注而又害怕的,一旦不幸降臨,那整個家庭都將背上沉重的負擔。對無法承擔高額治療費用的患者家庭來說,水滴籌的出現成為最後的救命稻草。截至2020年12月底,水滴籌已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得超過370億元的醫療救助款,3.5億愛心人士支持了平臺的救助項目,共計產生超過11億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深入挖掘水滴籌快速成長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其背後的邏輯。眾所周知,幫助大病患者發起個人求助其實是一件對風控有極高要求的事情。
  • 職工醫保改革擬實行門診統籌對你有什麼影響?你的醫療費用負擔是...
    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現在的職工醫保政策 現在的職工醫保制度是以保住院為重心
  • 北京市大病職工高額醫療費用可「二次報銷」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5月21日,記者從北京市醫保獲悉,市醫保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的通知》(京醫保發〔2020〕20號),建立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長效機制,大病職工高額醫療費用可「二次報銷」,單位和個人不繳費,減輕大病職工高額醫療費用負擔
  • 安徽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9%
    ■ 全省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覆蓋範圍■ 整合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種制度,統一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待遇■ 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每年約為參保患者和醫保基金節約20.23億元12月4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深化改革、提升服務,醫療保障在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成果。
  • 關於大病醫保,最新政策來了!
    3月16日,全省醫療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發布,今年遼寧省將進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救助對象精準識別機制,全面實行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結算。2019年,遼寧省醫療保障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領域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 徽評:醫保扶貧,灑向人間都是「愛」
    近年來,我省持續健全醫保扶貧工作機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影響,不斷把醫保扶貧工作做細做實,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貧困問題是幾千年來一直困擾人類社會的頑疾,是世界性的難題。在脫貧攻堅進程中,「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如何不讓「病根」變「窮根」,這是一個現實問題。
  • 【必看】關於大病醫保,最新政策來了!
    【必看】關於大病醫保,最新政策來了!,今年遼寧省將進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救助對象精準識別機制,全面實行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