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馬梯田美景
    人民網上思11月5日電 層層疊疊的金色「稻毯」依山鋪開,遠遠望去像金山半露,異常壯麗。田間,遊人在往來穿梭拍照;田邊,身著民族服飾的瑤族姑娘在舞臺上翩翩起舞,舞臺周圍人頭攢動,氣氛熱情。這是11月4日,廣西上思縣南屏鄉常隆村第一屆梯田文化節的景象。
    常隆村百馬屯的百馬梯田,現有規模200多畝。據該村幹部介紹,該屯還有約400多畝梯田因為勞動力不足等原因而荒廢。因為處於十萬大山深處,通屯水泥路還未修建之前這裡交通閉塞,信息不暢,致使百馬梯田「藏在深閨無人知」。如今水泥路直通村屯,加上上思縣大力宣傳,百馬梯田的名氣日盛,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
    今年該村舉辦自發籌辦第一屆梯田文化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還是吸引許多媒體和遊客前來採風、遊玩。
    常隆村第一書記嚴華向介紹,本次梯田文化節只是嘗試性地舉辦,目的是積累經驗、擴大百馬梯田的影響力以及評估梯田的吸引力,本次活動的效果已達到預期。
    未來該村將不斷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修建觀景臺和觀光道路等,以不斷提升遊客體驗;繼續擴大文化節的規模,吸引更多的有人來觀光,發展旅遊經濟,帶動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發揚瑤族祖先披荊斬棘、開山造田的吃苦耐勞精神,激勵廣大貧困群眾立起脫貧志,勇拔窮根,共赴小康。(彭遠賀、黃國一、陳冠君)
    
    百馬梯田美景
    人民網上思11月5日電 層層疊疊的金色「稻毯」依山鋪開,遠遠望去像金山半露,異常壯麗。田間,遊人在往來穿梭拍照;田邊,身著民族服飾的瑤族姑娘在舞臺上翩翩起舞,舞臺周圍人頭攢動,氣氛熱情。這是11月4日,廣西上思縣南屏鄉常隆村第一屆梯田文化節的景象。
    常隆村百馬屯的百馬梯田,現有規模200多畝。據該村幹部介紹,該屯還有約400多畝梯田因為勞動力不足等原因而荒廢。因為處於十萬大山深處,通屯水泥路還未修建之前這裡交通閉塞,信息不暢,致使百馬梯田「藏在深閨無人知」。如今水泥路直通村屯,加上上思縣大力宣傳,百馬梯田的名氣日盛,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
    今年該村舉辦自發籌辦第一屆梯田文化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還是吸引許多媒體和遊客前來採風、遊玩。
    常隆村第一書記嚴華向介紹,本次梯田文化節只是嘗試性地舉辦,目的是積累經驗、擴大百馬梯田的影響力以及評估梯田的吸引力,本次活動的效果已達到預期。
    未來該村將不斷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修建觀景臺和觀光道路等,以不斷提升遊客體驗;繼續擴大文化節的規模,吸引更多的有人來觀光,發展旅遊經濟,帶動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發揚瑤族祖先披荊斬棘、開山造田的吃苦耐勞精神,激勵廣大貧困群眾立起脫貧志,勇拔窮根,共赴小康。(彭遠賀、黃國一、陳冠君)
    
    瑤族姑娘與梯田構成美麗畫卷
    人民網上思11月5日電 層層疊疊的金色「稻毯」依山鋪開,遠遠望去像金山半露,異常壯麗。田間,遊人在往來穿梭拍照;田邊,身著民族服飾的瑤族姑娘在舞臺上翩翩起舞,舞臺周圍人頭攢動,氣氛熱情。這是11月4日,廣西上思縣南屏鄉常隆村第一屆梯田文化節的景象。
    常隆村百馬屯的百馬梯田,現有規模200多畝。據該村幹部介紹,該屯還有約400多畝梯田因為勞動力不足等原因而荒廢。因為處於十萬大山深處,通屯水泥路還未修建之前這裡交通閉塞,信息不暢,致使百馬梯田「藏在深閨無人知」。如今水泥路直通村屯,加上上思縣大力宣傳,百馬梯田的名氣日盛,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
    今年該村舉辦自發籌辦第一屆梯田文化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還是吸引許多媒體和遊客前來採風、遊玩。
    常隆村第一書記嚴華向介紹,本次梯田文化節只是嘗試性地舉辦,目的是積累經驗、擴大百馬梯田的影響力以及評估梯田的吸引力,本次活動的效果已達到預期。
    未來該村將不斷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修建觀景臺和觀光道路等,以不斷提升遊客體驗;繼續擴大文化節的規模,吸引更多的有人來觀光,發展旅遊經濟,帶動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發揚瑤族祖先披荊斬棘、開山造田的吃苦耐勞精神,激勵廣大貧困群眾立起脫貧志,勇拔窮根,共赴小康。(彭遠賀、黃國一、陳冠君)
    
    遊客在梯田裡遊玩
    人民網上思11月5日電 層層疊疊的金色「稻毯」依山鋪開,遠遠望去像金山半露,異常壯麗。田間,遊人在往來穿梭拍照;田邊,身著民族服飾的瑤族姑娘在舞臺上翩翩起舞,舞臺周圍人頭攢動,氣氛熱情。這是11月4日,廣西上思縣南屏鄉常隆村第一屆梯田文化節的景象。
    常隆村百馬屯的百馬梯田,現有規模200多畝。據該村幹部介紹,該屯還有約400多畝梯田因為勞動力不足等原因而荒廢。因為處於十萬大山深處,通屯水泥路還未修建之前這裡交通閉塞,信息不暢,致使百馬梯田「藏在深閨無人知」。如今水泥路直通村屯,加上上思縣大力宣傳,百馬梯田的名氣日盛,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
    今年該村舉辦自發籌辦第一屆梯田文化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還是吸引許多媒體和遊客前來採風、遊玩。
    常隆村第一書記嚴華向介紹,本次梯田文化節只是嘗試性地舉辦,目的是積累經驗、擴大百馬梯田的影響力以及評估梯田的吸引力,本次活動的效果已達到預期。
    未來該村將不斷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修建觀景臺和觀光道路等,以不斷提升遊客體驗;繼續擴大文化節的規模,吸引更多的有人來觀光,發展旅遊經濟,帶動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發揚瑤族祖先披荊斬棘、開山造田的吃苦耐勞精神,激勵廣大貧困群眾立起脫貧志,勇拔窮根,共赴小康。(彭遠賀、黃國一、陳冠君)
    
    遊客在梯田裡拍照
    人民網上思11月5日電 層層疊疊的金色「稻毯」依山鋪開,遠遠望去像金山半露,異常壯麗。田間,遊人在往來穿梭拍照;田邊,身著民族服飾的瑤族姑娘在舞臺上翩翩起舞,舞臺周圍人頭攢動,氣氛熱情。這是11月4日,廣西上思縣南屏鄉常隆村第一屆梯田文化節的景象。
    常隆村百馬屯的百馬梯田,現有規模200多畝。據該村幹部介紹,該屯還有約400多畝梯田因為勞動力不足等原因而荒廢。因為處於十萬大山深處,通屯水泥路還未修建之前這裡交通閉塞,信息不暢,致使百馬梯田「藏在深閨無人知」。如今水泥路直通村屯,加上上思縣大力宣傳,百馬梯田的名氣日盛,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
    今年該村舉辦自發籌辦第一屆梯田文化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還是吸引許多媒體和遊客前來採風、遊玩。
    常隆村第一書記嚴華向介紹,本次梯田文化節只是嘗試性地舉辦,目的是積累經驗、擴大百馬梯田的影響力以及評估梯田的吸引力,本次活動的效果已達到預期。
    未來該村將不斷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修建觀景臺和觀光道路等,以不斷提升遊客體驗;繼續擴大文化節的規模,吸引更多的有人來觀光,發展旅遊經濟,帶動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發揚瑤族祖先披荊斬棘、開山造田的吃苦耐勞精神,激勵廣大貧困群眾立起脫貧志,勇拔窮根,共赴小康。(彭遠賀、黃國一、陳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