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在加快建設山青水秀美麗日照的生動實踐中,日照在涵養水源、興修水利工程的同時,敢於下「重拳」、動「刀子」,向河湖違法行為「亮劍」,全力打造「山青、水秀、岸綠、景美」的河湖,悉心守護城市「水安全」。
亂佔、亂建、亂堆、亂排、亂採,是河湖清違整治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日照聚焦問題癥結,精準發力,將集中清違行動與常態化監管緊密結合,加快拆違整治進度,聚力建設全域生態河湖。
去年3月22日,日照啟動「深化河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專項行動,各級水利部門不等不靠、迅速行動,以任務目標倒逼工作開展,打響河湖清違清障突擊戰、攻堅戰。在40多天的行動中,共排查核查河湖「亂堆亂佔亂建亂採」問題1620項,經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1620項問題全部整改銷號,做到了不留尾巴、不留後患。
「本次專項行動,在組織、排查、整改上全面發力,堅決清除河湖治理『頑疾』,暢通了河道,美化了環境,造福了群眾,為今年的防汛工作奠定了基礎。」市水利局局長王均波表示,在今年的河湖清違工作中,水利部門加大河湖「四亂」問題督查暗訪力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辦整改,充分發揮河湖長製作用,掀起「深化清違整治 構建無違河湖」水務新攻勢。
良好的河湖生態體系,離不開長效管護機製作保障,河湖清違清障,效果不會一勞永逸,必須常態化、持續化開展。為進一步鞏固河湖清違、問題整治成果,日照開展水汙染防治和「清河行動」「清河行動回頭看」「清四亂行動」「深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行動等,創新建立了河湖長制六項工作制度,推動河湖管護科學化、規範化、長效化。
出臺《縣鄉河湖長工作評估辦法》,抓住河湖長這個「關鍵點」。通過科學設計評估標準,按照管護實際工作量分AB兩類,對縣、鄉級河長進行評估排名,並將評估結果直接掛鈎各區縣管護資金,調動了河湖長的積極性。
出臺《河湖管理員管理辦法》,抓好河湖管護最後「一公裡」。加強河道管護隊伍建設,明確河管員聘任制度、培訓制度、考核辦法,明確經費保障,年均補貼1.1萬元以上,讓河湖管理員真正「專下來」。
出臺《四級聯席會議制度》,實現上下溝通「直通車」。充分發揮市縣級河湖長協調解決能力強、鄉鎮和村級河湖長掌握情況多的優勢,切實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
出臺《河湖長述職制度》,讓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看得見」。通過述職,既讓縣級河湖長履職情況得到全面呈現,又讓河湖長自身履職情況得以梳理。
出臺《河長制湖長制重點工作通報制度》,強化督查「合力管」。將河湖長製作為重點工作,實行每季度一通報,通報內容包括河湖長履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情況。
出臺《群眾監督舉報獎勵辦法》,實現全民管護「大聯合」。公開舉報方式,細化舉報獎勵金額和獎勵標準,明確舉報信息的受理、交辦、查處、終結等流程, 確保每一件舉報都能查實處理,實現水汙染長效治理。
河湖清違清障工作是生態河湖建設的重中之重,日照不斷完善河湖長工作制度,分級分類建立工作檯帳,壓緊壓實各級河湖長責任,聚力解決河湖「四亂」等突出問題。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體系,共落實河長2585人、湖長1170人,全力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轉變。
河湖的問題,表現在水中,但根源在岸上。嚴格管護、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的同時,提升工業、生活垃圾收集率、汙水處理率,強化農藥、化肥等面源汙染治理,刻不容緩。日照充分發揮各級河湖長綜合協調能力,有效調動各方力量,啟動實施主城區水環境治理行動,對主城區進行雨汙分流改造,新建改造汙水管網,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就是民之所願、政之所向。
日照將河湖清違清障工作,放在全域生態河湖建設中綜合考量,推動與美麗鄉村、鄉村旅遊、特色產業等同步發展,將沿河兩岸生態景觀、現代休閒農業項目等穿珠成線,在河道沿線規劃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彩色苗木基地等富民產業,用實際行動引領美麗河湖建設,加快山青水秀美麗日照建設步伐。
全媒體記者 裴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