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五交四直」特高壓全面投運 「外電入魯」接納能力超2700萬千瓦

2020-12-21 海報新聞

本報濟南1月4日訊 7點58分,山東—河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環網工程臨沂—石家莊段正式投運,標誌著「十三五」期間山東「五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圓滿完成。至此,山東電網接納「外電入魯」能力超過2700萬千瓦,將為我省城鄉電力可靠供應、新舊動能轉換注入「綠色引擎」。山東是全國特高壓電網建設的主戰場。2014年以來,已累計開工建設「五交四直」九項特高壓工程,包括錫盟—山東、榆橫—濰坊、濰坊一站一線、臨沂一站一線、山東—河北環網工程五項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上海廟—山東、扎魯特—青州兩項落點山東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和錫盟—泰州、晉北—南京兩項過境山東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山東—河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環網工程於2018年5月29日開工,是華北特高壓交流受端網架的關鍵工程,其建成標誌著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網架結構最強的華北特高壓交流骨幹網架基本形成。該工程對於大幅提升山東及華北電網內部電力交換能力和接收區外來電能力,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水平,滿足電力負荷不斷增長的需要,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五交四直」特高壓電網建成後,山東電網形成了以2個特高壓直流落點深入負荷中心,5個交流落點為重要支撐,34條500千伏線路落地聯入的「強交強直」特高壓骨幹網架,外電接納能力達2700萬千瓦以上,約佔2019年山東電網最大負荷的三分之一。2019年,山東電網全年接納外電約934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約2981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25.3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約7783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約22.07萬噸。

相關焦點

  • 國網「三交三直」特高壓全面復工(新基建)
    同時,陝北-湖北工程(湖北段)開工,不僅拉開了湖北未來3年新增近3000千米輸電線路、1400萬千瓦輸電能力的特高壓工程建設大幕,也標誌著國網國網「三交三直」特高壓全面復工。目前,國網正加快建設1000千伏蒙西-晉中、駐馬店-南陽、張北-雄安特高壓交流工程和±800千伏青海-河南、雅中-江西、陝北-湖北特高壓直流工程,計劃2020-2021年建成投運。
  • 河南新投運4座500千伏變電站
    12月13日,工人在國家電投河南電力有限公司沁陽發電分公司2×100萬千瓦機組項目工地上施工。該項目總投資78.3億元,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在河南投資建設的首個大型火電工程項目。
  • 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資訊-北極星電力會展網-電力行業...
    兩項工程輸電能力均為800萬千瓦,原計劃於2019年核准開工,但由於工程沿線部分省(市)對「電力分配方案」存在分歧,導致兩項工程未能如期核准。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復函重慶、四川兩地,敲定了「白鶴灘水電站外送方案」,為工程核准開工創造了條件。
  • 七大特高壓直流運能閒置超三成
    文丨本報記者 朱妍「僅為總設計輸送能力的65%,嚴重製約西部和北部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外送」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稍早前發布的《中國「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研究》顯示,「十三五」是特高壓建設高峰期,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四交五直」及酒泉-湖南、準東-皖南等直流項目建成投運。
  • 記者調查:七大特高壓直流運能閒置超三成
    「僅為總設計輸送能力的65%,嚴重製約西部和北部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外送」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稍早前發布的《中國「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研究》顯示,「十三五」是特高壓建設高峰期,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四交五直」及酒泉-湖南、準東-皖南等直流項目建成投運。
  • 山東電力行業2014年度十件大事揭曉 交易電量78.18億千瓦時
    錫盟-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  錫盟到濟南、內蒙古上海廟到臨沂、陝西榆橫到濰坊的「外電入魯」三條特高壓大通道前期工作全部展開,11月4日,錫盟-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正式開工。
  • 特高壓知識問答
    根據有關研究結果,如果僅考慮在本省內的風電消納能力,2020年全國可開發的風電規模為5000萬千瓦左右;通過特高壓跨區聯網、構建「三華」同步電網以及加大調峰電源建設,可以大幅增加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全國風電開發規模有望達到1.5億千瓦。特高壓試驗示範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實踐表明,發展特高壓技術可行,現已具備全面加快推廣應用的條件。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800萬千瓦運行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7月24日,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的特高壓直流——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皖直流),輸電功率由600萬千瓦提升到800萬千瓦,是全國目前在運的26條特高壓線路中功率最大的,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 中國海外首個特高壓輸電項目投運 鋪就巴西「電力高速公路」
    原標題:中國海外首個特高壓輸電項目投運,可滿足2200萬人年用電需求  鋪就巴西「電力高速公路」    本報記者 陳效衛攝  當地時間12月21日,由國家電網公司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聯合中標的巴西±800千伏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一期工程(以下簡稱「一期」)投運儀式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埃斯特羅託換流站現場舉行。巴西總統府秘書長、總統特別代表莫雷拉·佛朗哥,礦產與能源部部長費爾南多·科埃略,中國駐巴西大使李金章以及參建項目代表等共200餘人出席投運儀式。
  •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五站五線」新能源匯集工程正式投運
    日前,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五站五線」新能源匯集工程正式投運,將把錫林郭勒盟豐富的風電資源通過特高壓線路送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大氣汙染防治和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力量。
  • 內蒙古打通電力輸送「大動脈」 綠色風電直供京津冀魯蘇
    內蒙古打通電力輸送「大動脈」 綠色風電直供京津冀魯蘇2020/12/23 12:01: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中新網錫林浩特12月22日電 (記者 李愛平 張林虎)22日7時41分,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寶力根變電站內一片歡騰。
  • BP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
    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307億元,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清潔能源項目。對於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綠色發展、引領技術創新等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
  • 「武漢設計」參與,世界首條新能源輸電大通道投運
    長江日報訊(記者龔萍 通訊員許斌 胡金)2021年新年到來之前,由「武漢設計」企業參與的世界首條新能源輸電大通道正式投運,1587公裡長的線路,全面投產後每年可向河南輸送清潔電能400億度,約佔當前河南省年用電量的1/8,佔河南全省高峰用電負荷的12%。
  • 國家電網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一期項目投運紀實
    >  2017年12月21日,由國網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所屬巴西控股公司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聯合中標的巴西±800千伏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一期項目(以下簡稱「美麗山一期」)投運儀式在線路受端伊斯特雷都換流站現場成功舉行。
  • 全球電壓等級最高、距離最長的特高壓線路投運,能同時點亮4億盞30...
    9月26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官網發布消息稱,全球最長輸電線路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下稱準東-皖南特高壓工程)正式投運。據《國家電網報》旗下微信號電網頭條稱,準東-皖南特高壓工程輸送容量1200萬千瓦,相當於可同時點亮4億盞30瓦電燈,滿足中國經濟發達的華東地區5000萬家庭的用電需求,每8小時20分鐘就可以輸送1億千瓦時電能。
  • 滿足401個集中式和28萬個分布式新能源項目併網需要!國網發布...
    建成投運準東~皖南、上海廟~山東,開工建設張北~雄安、青海~河南等特高壓交直流工程。通過換流站安裝調相機、推動風電場耐壓改造等措施,進一步提高祁韶、魯固、靈紹、昭沂直流輸送能力至500、560、720、400萬千瓦。落實提升輸電通道利用率行動計劃,國家電網經營區11回特高壓直流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提高397小時。
  • 「十四五」期間湖南省電力儲能需求達1000萬千瓦
    「十四五」期間湖南省電力儲能需求達1000萬千瓦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彭雅惠 2020-12-11 09:33:39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輸電能力再升級 居全球第一
    7月24日,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直流工程——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皖直流),輸電功率由600萬千瓦提升到800萬千瓦,成為全國目前在運的26個特高壓工程中輸電功率最大的工程,輸電能力居全球第一。
  • 溪浙直流特高壓工程大負荷試驗成功,投運在即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6月23日訊,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6月20日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為期兩天的雙極大負荷及過負荷試驗圓滿成功,送端最大負荷達到840萬千瓦,工程投運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