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進去一個又一個」 下聯看了有點滲人

2020-12-12 白駒歷史

中國是如今僅存的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底蘊。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數不勝數的優秀文化,有很多都傳承下來,滋養著我們,比如說對聯文化。

說起對聯,大家都很熟悉。對聯無非是一個人出上聯,另一個人對出下聯。但是這個下聯並不是隨便能對的,必須要與上聯對仗工整,符合平仄,如果在意境上壓上聯一頭的話,那就能稱為佳對。

現如今,對聯文化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比如說我們過年貼的春聯就是對聯的一種。還有些店鋪,商店門口,為了招攬生意,也會貼一些有趣的對聯。

古人也很喜歡對聯,他們才華橫溢,經常用對聯來逗趣,趣味無窮。比如說北宋文豪蘇軾還有他的好友佛印和尚,兩人晚年相識,志趣相投,性格相合,很快便成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一言不合就用對聯互懟。

一天,天氣甚好,蘇軾與佛印相約乘舟遊於湖中。在船上,蘇軾吹噓自己才華無限,佛印覺得自己智慧超群,二人相互不服氣。突然,蘇軾看到了河邊有一條狗在啃骨頭,來了靈感,想懟一下佛印和尚,隨後便用手指著岸邊的那條狗。

佛印不知道蘇軾又打著什麼歪主意,往那邊一看,頓時明白了,這是蘇軾給我出了一個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這個蘇軾可真夠損的,自己也不能落入下風。

在思考片刻後,佛印也有了主意,立即把手中題有蘇東坡詩詞的扇子丟入河中,暗指:水流東坡詩(屍)。蘇軾當然也明白佛印的意思,隨後兩人同時大笑起來。

還有一次,蘇軾來金山寺找佛印玩,佛印正好不在,蘇軾想逗一下佛印身邊的小沙彌,問道:禿驢何在?

沒想到小沙彌立即回答:東坡吃草。蘇軾哭笑不得,沒想到佛印身邊的小沙彌都如此有智慧,自己佔不到一點便宜。

蘇軾晚年官場不如意,但是遇到佛印這樣一個知己,度過了一段輕鬆悠閒的時光。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十分有趣的對聯,是貼在一個火葬場門口的,上聯是:進去一個又一個

確實,不論你是家財萬貫,還是一貧如洗;不論你地位有多高貴,或是普通老百姓,都逃不過生老病死這個自然規律。每個人在世上走了一遭,無論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都要來到人生終點站。

而下聯同樣十分經典:出來一盒挨一盒。咋一看有點滲人,但是寫得很現實。出生時,我們一絲不掛來到世間。去世時,我們也帶不走任何東西。無論你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最後都要來到一個小盒子裡。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希望所有人都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一生。

相關焦點

  • 「火葬場」門口一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看了更是滲人
    對聯首先要求對仗工整,意思就是上聯的詞要與下聯的詞相對應,詞性也要相同,上聯和下聯還不能重字。 其次,還得意境相合,意思就是下聯表達的意境要與上聯有相通之意,如果能壓上聯一頭的話,那就更好了。 所以說,寫一幅好的上聯,並不是那麼容易。
  •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看了很滲人!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看了很滲人!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文化積蘊十分深厚,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的我們可不是能被人小看的,在這之中,對聯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所以說對聯也可以稱得上是喜慶和吉祥的代表了,但是只要有門的地方,大多數都會有對聯。因此,對聯偶爾也會被貼在不吉利的地方,比如說陵墓和火葬場。貼在墓地的對聯大多數都是在悼念亡者,可是火葬場的對聯就未必是這樣了,有些火葬場的對聯十分的令人恐懼,簡直不想讓人再踏進去一步。
  • 「火葬場」門口一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看了更是滲人
    對聯首先要求對仗工整,意思就是上聯的詞要與下聯的詞相對應,詞性也要相同,上聯和下聯還不能重字。 其次,還得意境相合,意思就是下聯表達的意境要與上聯有相通之意,如果能壓上聯一頭的話,那就更好了。 所以說,寫一幅好的上聯,並不是那麼容易。
  • 火葬場門口一對聯,堪稱絕對,上聯:進去一個又一個
    其中,對聯便是這些流傳下來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的一例。明朝,曾有一個非常愛顯擺的秀才,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寫一些打油詩來彰顯自己有著相對於一般人更多的文化。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位老農挑著兩籃花賣,他眼珠一轉,便有了些靈感,走到老農面前,搖頭晃腦的說:「小籃是籃,大籃也是籃,小籃放大籃,兩籃同一籃。」
  • 火葬場大門一上聯:「進去一個又一個」,下聯看了挺滲人
    紀曉嵐走了過去和鐵匠攀談了起來,閒聊中發現,因此地偏僻,生意很差,一年到頭有時候連溫飽都是問題,紀曉嵐一聽,頓時心生憐憫,當即對鐵匠師傅說道:「師傅,我看你手藝精湛,這樣吧,我給你寫一副對聯,你看如何?」
  • 火葬場門前的對聯,看著挺滲人,說的很實在!
    肯定應該有很多的人都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習俗對聯,在生活當中,我們也是隨處可見的。每逢過節,我們都會在看到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會貼著春聯,其實對聯這個起源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可能很多的人都覺得對對子是非常的輕鬆的,也覺得自己非常的了解。
  • 火葬場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火葬場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真是太經典了!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留下的傳承,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貼對聯。對聯已經成為中國人過年的印記。在一些古風存留的建築物上,也會有對聯,一般是雕刻上的對聯,表明人的感受或者對景物的讚嘆。
  • 火葬場門口有副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看完下聯太精彩了
    ,其中一個和火葬場有關,話說火葬場門口有副對聯:&34;,看完下聯太精彩了,下聯究竟是什麼呢?但是火葬場作為一個十分獨特的地方,要時常和屍體打交道,死亡這件沉重的事情,在火葬場並不少見。與此同時針對這種情況火葬場門口還有幅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說的正是生老病死是一種人生常態,無論你多大年齡其實最終還是逃不過死亡這一關,而處理屍身想要火化,自然要前往火葬場。那麼下聯究竟是什麼呢?原來是先到後到先後全到,其實也是指代死亡。
  •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下聯讓人看了心驚肉跳!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下聯讓人看了心驚肉跳!對聯從古代開始流傳至今,體現著我們中國的文化風採,在每年春節前夕,大家奔波一年,都會在新年來到之前,準備很多的雞鴨魚肉,犒勞辛苦一年的家人和自己,也會在新年之際,把家中從裡到外打掃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並且會在自家的門前貼上一幅寓意好的對聯,迎接新一年的來到。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個火葬場門前一幅對聯的故事,很多人在看到下聯之後心驚肉跳!
  • 火葬場門上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要來」,下聯挺滲人卻無法反駁
    火葬場門上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挺滲人卻無法反駁文/老揚歷史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關於對聯的古今趣事。說到孝道,從古至今「孝」一直是一種傳統美德,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父母。古時候有一個老爺,他有十個女兒,按理來說是非常幸福的,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嘛!但他卻感覺非常不幸福,不是說女兒有多麼不孝順,而是嫁人後很少回娘家看他,他覺得非常孤獨。想必做父親的人都能理解,本來家裡有十個女兒圍繞著老父親轉,如今都嫁人了,可不是冷冷清清的嘛。於是他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女兒們看到都感到慚愧。
  • 火葬場門前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是什麼?嚇人又實在!
    火葬場門前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是什麼?嚇人又實在!每到過新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自家門前貼上春聯,以祈求好運,帶來平安。所以,我們會貼上帶有願望祈禱的對聯,但是並非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會貼上這種祈禱性的對聯。
  • 火葬場門前一下聯:「先到後到先後全到」,上聯看了挺滲人
    在今天,敏兒繼續來為大家講一講對聯的故事,對聯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對聯文化對人們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毫不誇張的講,對聯文化已經成為我們所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 火葬場門口的一副對聯,看了讓人感慨萬千,一語道出了人生真諦
    說起對對聯,在現在的一些古代題材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中,都會有這樣的場景,比如《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中,就有大量的對對聯的鏡頭,這說明,對聯在古代時候,也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情感的方式,而現在雖然人們不經常沒事就像古代人一樣吟詩作對,但現在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來表達祝福。
  • 火葬場掛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則讓人不太舒服
    一般來說,上聯要貼在右,而下聯便貼在左,這與古人寫字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當然,什麼場合什麼環境都有對應的對聯。火葬場掛的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有」,大家猜猜下聯是什麼。一、遲早都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到今中國孕育出了不少的文化。文化的力量,能使人在這國度富有精神的生存。關於對聯,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 火葬場門口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下聯不敢看,橫批更霸氣
    今天上遊新聞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對聯的故事,講的是火葬場門上有一副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你絕對想不到,橫批更霸氣。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我們的大中國經歷了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洗禮,有著豐富的資源和文化傳統,這都是經過歲月的累積和沉澱,帶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 火葬場門口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道出了人生真諦!
    在宋朝時期,就有一個對聯招親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黃燕,她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兒。黃燕從小就冰雪聰明,她的父親黃大戶就她一個女兒,也不像平常人家那樣要求女兒做女紅,反而是找了一個教書先生來教黃燕讀書。經過幾年的學習之後,黃燕儼然已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才女。
  • 火葬場門前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是什麼?嚇人又實在!
    火葬場門前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是什麼?嚇人又實在!每到過新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自家門前貼上春聯,以祈求好運,帶來平安。所以,我們會貼上帶有願望祈禱的對聯,但是並非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會貼上這種祈禱性的對聯。
  • 葬場門口的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看完下聯服了!
    葬場門口的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看完下聯服了文/歷史界知名美少女在中國大地的孕育下,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文化,不同時期的文人墨客,更是一代比一代厲害。在他們的業餘生活,有一項很有趣的活動,就是對對聯。在一個晴朗的天氣,約上三五個好友,選一間不錯的茶館,喝杯茶、賞賞遠處的風景,大家對著對聯,好不雅致啊。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紀曉嵐的故事,在影視劇中,他與和珅兩個人,就是乾隆身邊的活寶。
  • 火葬場霸氣又有深意對聯,上聯:「先到後到先後全到」,下聯絕了
    火葬場霸氣又有深意對聯,上聯:「先到後到先後全到」,下聯絕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流傳至今很多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尤其是中國文學,從古代的詩詞歌賦,到如今的有創意。古代的文人,地位是很高的,而文人傳承的,是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 火葬場的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讓人覺得不舒服
    但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被禁止了,這其中,對聯就被一直好好地流傳了下來。每當新年的時候,人們便會摘下掛了一年的就對聯,換上精心挑選的新對聯。當然,所有的門口都會貼對聯,這是一種好的寓意,並不會專門避諱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