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有過在鬧市無人問津的階段,也有過在偏遠地區卻總有朋友來訪的階段。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朋友有時多有時少,其實都正常。但是在老趙看來,與其在意朋友的數量,不如在意朋友的質量。朋友雖少,開心就好。
老趙年輕的時候喜歡交朋友,能夠時候覺得朋友越多,越有面子。後來,老趙因為某些事情欠錢了,然後那些朋友就全跑了。換你你覺得生氣嗎?老趙就很生氣,平時大家推杯換盞的互稱兄弟,結果遇到一點事情就:「誰是你兄弟?」後來,老趙漸漸地想開了,在酒桌上面喊的比誰都大聲的朋友充其量是酒肉朋友罷了。可以共富貴,卻不能一起吃苦。
老趙那個時候就一直覺得自己的朋友很少,所以三教九流,只要能說得上話的,老趙都把他們當朋友。但是,後來遇到事情卻發現,朋友這種東西不是越多越好。當你的朋友太多的時候,你就很難去關注那些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人。在老趙看來,人這種東西是很敏感的,你對大家都好,大家都覺得很正常,也不會對你太好。但是如果你只對幾個人好,那這幾個人就會覺得你很好,並且也願意對你好。
後來,老趙也明白了,交朋友這種事情急不得,要學會慢慢來。於是老趙開始很慎重地交朋友,不會像以前一樣,是個人都可以作為自己的朋友。當老趙認為這個人是自己的朋友時,老趙就會偏向他。也不是護短,只是大家都需要老趙幫忙的時候,老趙會先幫朋友。再後來,老趙的這些朋友也把老趙看作朋友,有需要的時候也不會含糊。老趙很感謝這些朋友,也感謝那些曾經的經歷讓老趙知道了怎麼交朋友。
老趙這個時候明白了:朋友雖少,但是很好。老趙覺得啊,這交朋友就跟喝飲料一樣。酒肉朋友那就像汽水,剛喝的時候很帶勁,喝久了就很厭煩。當你稍微碰撞一下,那些氣就全跑了,只留下水。然而好朋友就像茶水,很淡,但是不澀,雖然感覺不是很濃烈,但是喝完後卻感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即使再劇烈的碰撞,他們依舊在那裡。
對於交朋友,老趙覺得你怎麼交朋友,就看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以前有人跟老趙說,你是什麼人才能選擇什麼圈子,比如活蹦亂跳的人就很難跟一個喜好安靜的人成為朋友。但是老趙卻想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要去選擇什麼樣的圈子。你想成為一個樂觀活潑的人,可以跟一個樂天派交朋友;你想成為一個穩重的人,可以跟一個老成的人交朋友。不要讓那些別人給你帶上的標籤束縛住你。
在老趙看來,交朋友要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朋友,喜歡你選擇的朋友。朋友雖多,亦會惆悵;朋友雖少,開心就好。最後,老趙希望大家都能交到值得自己深交的朋友。大家覺得,要怎麼交朋友才是最好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