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國限制出口糧食後,義大利大米進入中國!袁老表態……

2020-12-11 中油網

摘要:14國限制糧食出口後,義大利大米獲準入華、越南也恢復大米出口……

|越南恢復大米出口

【中油網】訊:近一個月裡,14國為了保障自身糧食安全,陸續加入到限制糧食出口的行列中。其中越南在限制大米出口後,很快就反悔了。

要知道,在多國宣布限制糧食出口後,國際大米價格大幅上漲。面對這一賺錢的好機會,越南大米出口商們都不太願意低價向國家交付大米。

近日,越南總理阮春福宣布恢復大米出口,國內大米囤積已超過70萬噸,預計出口總計約80萬噸的大米,一月裡將通過海運、空運和鐵路先行運輸40噸大米供應出口。

而後,中國糧油信息網4月23日報導,越方決定將4月白大米的出口配額從40萬噸上調至50萬噸。此外,越南還指定了5月的大米出口份額。

|義大利大米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大米消費國和進口國,一直是多個大米生產國的目標。近年,不少國家向中國尋求大米出口的機會,比如義大利。

據悉,義大利是歐洲地區最大的大米生產國,2017年義大利稻穀播種面積達23.43萬公頃;早在2018年,義大利出口品牌Riso Scotti集團就對外表示希望能儘快開拓中國市場;2019年,義大利農業部表示正在計劃向中國出口大米。

近日,義大利終於「心想事成」,獲得中國市場的認可。

4月23日,據金十數據消息,我國發布了關於義大利大米輸華檢驗檢疫要求的議定書。規定稱,自公告發布日起,義大利生產的符合中國檢驗檢疫的大米被允許出口至中國市場。

|袁老給出「定心丸」

另一方面,如上述所說,多國為了確保本國糧食供應,限制了糧食出口。因此世貿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不要採取過度的限制措施,否則會出現糧食供應危機。

此外,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全球衛生緊急情況的大流行造成了一些地區出現饑荒的情況;至少有33個非洲國家採取了隔離措施,使農民無法向市場運送糧食,援助的糧食也受影響。

聯合國糧農組織強調過,全球糧食危機不代表全球都會出現糧食短缺。那麼中國會受到影響嗎?

中油網了解到,全球有33個國家能在糧食上自給自足,中國就是其中之一。近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穩定在6.5億噸以上,實現了口糧完全自給。

值得一提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接受採訪時表示,以現在中國擁有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來說,中國不會出現糧荒現象。

袁隆平院士的話打消了部分人的疑慮,這也給國人吃下了「定心丸」。

(版權說明:本文由中油網編輯G,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添加上方關注。希望大家在閱讀後踴躍評論和點讚,也可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以示對我們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最新:義大利大米獲準進入中國市場!越南56000噸大米也獲批出口
    來源:金十數據作為世界最大的大米消費國和進口國,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各大大米生產國的重要目標市場。比如,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均是我國主要大米供應國。事實上,由於中國需求強勁,近年來還有不少國家正在向華尋求出口大米的機會。
  • 14國限制糧食出口後,我國積極保障供應:6049噸俄羅斯玉米來華
    來源:金十數據自今年來,受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驟然縮緊,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和大米、玉米等糧食作物成為每個國家格外重視的重要物資。近一個月時間裡,世界範圍內有14個國家已陸續宣布限制糧食出口。而作為糧食進口大國的中國,不僅明確表示過主糧供應充足,目前仍有國家在向華出口糧食產品。為了在疫情期間更好地保障國內市場糧食供應,中國南通海關正在積極推動海外農產品的進口。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17日最新報導稱,近日南通海關完成了有關6049噸俄羅斯產玉米的口岸放行工作。
  • 越南大米率先漲價!12個國家停止出口部分糧食,中國傳來好消息
    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3月31日援引相關人士報導,由於乾旱導致大米重要出口國——泰國和越南的產量降低,國際大米價格暴漲,而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恐慌性搶購也導致供應緊張。泰越2國大米漲價!泰水稻產量還將下降50%?
  • 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開始限制糧食出口
    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上的27個國家正處於糧食危機的風口浪尖,作為全球小麥第一出口國的俄羅斯備受關注。 日前,俄羅斯政府頒布命令,要求俄經濟發展部就實行糧食出口配額管理事宜向歐亞經濟委員會作出通報,並向歐亞經濟委員會提議,對歐亞經濟聯盟糧食出口採取臨時性數量限制措施。
  • 泰國計劃調低大米出口目標 糧食價格有望受到提振
    來源:證券時報網據媒體報導,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將召開會議,對此前既定的今年泰國大米出口目標750萬噸一事做具體討論,初步計劃將從既定基礎上減少100萬噸至650萬噸,為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協會高管表示,減少出口量主要受泰銖升值、乾旱及泰國米價高於其他競爭國等相關因素影響。
  • 外國限制糧食出口,對中國影響有多大?|一帶一路·觀察
    來源: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3月份,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範圍爆發之後,部分國家陸續出臺措施限制糧食出口。聯合國糧農組織也發布警告,稱疫情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或將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糧食安全。4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媒體提出的有關問題。民以食為天,對於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而言,糧食問題一直受到中國公眾的高度關注。中國的糧食產量有多高?能否自給自足?中國糧食對外依存度有多高?外國限制糧食出口,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 糧食危機!多國紛紛禁止糧食出口,食品將成新商機
    疫情的蔓延導致各行各業都遭到了巨大損失,特別是造成了糧食減產。 全球重要的小麥麵粉出口國哈薩克斯坦,幾天前宣布禁止了小麥麵粉、胡蘿蔔、糖和土豆等農產品的出口。 越南也宣布暫停籤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塞爾維亞停止了葵花籽油和其他農業物資的出口。 俄羅斯方面也表示將每周評估最新情況來決定是否出臺出口禁令。
  • 鹿野:多國禁止糧食出口,某些經濟學家們哪去了?
    僅截止到三月底,就有至少六個國家發布了關於糧食或食品出口的禁令:【首先,哈薩克斯坦貿易和一體化部部長在社交網站上宣布,自3月22日起哈薩克斯坦限制出口11種農產品,其中包括麵粉、白砂糖、葵花籽油等。緊接著,3月24日,越南海關宣布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 越南恢復大米出口,搶購大米的人後悔了
    前段時間,世界各國因受疫情影響,民眾開始囤積糧食和日用品等生活物資,多國政府也相應地開始限制或禁止糧票出口,以保障國家糧食供給。越南和哈薩克斯坦開始限制主要糧食的出口,越南率先宣布停止大米出口!國內很多人得知這個消息後,就開始瘋狂囤積糧食!有網友在朋友圈發文,不知哪來的風聲,爹媽紛紛搶購大米!
  • 越南禁止出口糧食後,如今大米卻無人問津?網友:自作自受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對資源的需求非常大,因此我國和其他國家開始了貿易合作,但在兩國的合作中,有些國家因為甜蜜和不誠實等其他因素,最後他們不再與我國合作,越南作為農業大國,禁止向中國出口糧食後,現在美國沒有人感興趣,這就是冒犯中國的結果嗎?越南的小算盤確實很精明,但中國並不是特別缺米,也不缺合作對象。因此,越南的糧食禁令對中國沒有太大影響。中國直接尋找其他合作夥伴,花錢購買大量糧食。
  • 全球新增1.3億飢餓人口,各國限制糧食出口,中國:夏糧豐收創新高
    這些災難一同聚首,讓全球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其中一個巨大的考驗就是糧食安全問題。民以食為天,如果就連最基礎的糧食都無法保障,那後續必然會出現更多的問題。聯合國已經在今年發出了多次預警,提醒各國應該一起應對即將到來的糧食危機。在肯亞最大的貧民窟,為了能夠獲取食品援助。人們在看到分發糧食後就蜂擁而至,成千上萬的人為了食物大打出手。
  • 俄羅斯帶頭限制糧食出口,5國緊跟腳步,中國糧庫有所保障嗎?
    眾所周知,這段時間世界各國都受到了危機的影響,現在全世界已經有多個國家宣布封城,並且還取消了國家的貿易往來,然而在出現危機後,囤積糧食就成了常態,如今,俄羅斯帶頭限制糧食出口,隨後5國緊跟俄羅斯腳步也宣布了停止糧食出口的決定,那你知道我們國家的糧庫有所保障嗎?
  • 疫情引發糧食危機?越南埃及多國禁止出口,資金瘋狂「囤米」,A股這...
    市場人士認為,基於傳統思維和歷史規律,部分投資者將歷史上的疫情與饑荒套搬到現代世界,炒作大米股票,同時疫情期間部分國家限制大米出口也加劇資金湧入糧食股。據央視報導,當地時間3月28日,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內文賈梅決定,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這也是繼糧食主要出口國越南、哈薩克斯坦之後,又一國家宣布禁止糧食出口了。
  • 別被糧食卡脖子:受疫情影響,越南禁止出口大米,打的什麼主意?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而這次越南禁止出口大米令下發之後,也是給我們敲響警鐘——千萬不能在糧食上被人卡住脖子。3月24日,越南海關總署發布禁令:「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自3月24日零點起,禁止出口任何形式的大米產品。」此政策一出,立刻引起很多人討論。會不會因此被卡住脖子?越南為什麼要禁止出口大米?
  • 泰國大米價格飛漲,俄羅斯等4國停止糧食出口!中國如何端緊飯碗
    其實在很久之前聯合國就已經拉響了糧食危機的警報,大家也都知道,泰國大米的價格一直代表著國際市場的價格,最近泰國大米的價格一直飛漲,這說明全球大米的儲量已經不能夠滿足國際消耗了,而俄羅斯在內的4個國家也已經停止了糧食的出口,所以大家也在擔心中國如何才能夠端緊飯碗。
  • 3國同時出手,192萬噸越南大米已抵達中國,澳洲面臨「缺米危機」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最大的進出口市場之一。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哺育著14億人口,雖然中國農耕面積廣大,但對於人口糧食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中國的自產自需也早已無法滿足,中國不僅對外出口到各種糧食,同時也需要進口到大量的糧食來滿足需求。
  • 世界排名第一的大米出口國,竟然是這個彈丸小國?
    據越南食品協會(VFA)的數據,自7月中旬以來,越南大米的價格不斷飆升,目前部分用於出口的大米品種已超過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拿下「全球最貴大米」的寶座。自聯合國糧食組織再次提醒「全球可能遭遇50年來最大糧食危機」以來,各國政府紛紛採取措施,增加糧食儲備,避免疫情過後又發生饑荒。
  • 越南大米出口遭限制,出口商損失慘重:大量大米滯留港口
    越南政府上月宣布暫停大米出口,令這個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國的上百家出口商損失慘重,大量大米滯留港口近一個月,已經開始變質。作為越南最大大米出口商之一,阮光華(音譯)如今因出口限制而面臨破產風險。
  • 新冠帶來糧食危機 義大利如何應對?
    因此,急需對相關領域提供支持,包括採取措施確保糧食供應和流動性,運用歐洲農業政策中的相關資源向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採取更好的倉儲管理措施,制定激勵和保護計劃…… 世界貿易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貿易額將減少32%。同時,為了應對內部緊張局勢,約旦等國家已經關閉了出口渠道。
  • 越南、俄羅斯等禁止出口糧食,近日惡劣天氣又來襲
    編者按:此次新冠狀病毒來襲可謂禍不單行,在多國疫情處於爆發之期,相關的產糧國尤其是出口糧食國博也進行了一些政策上的限制,比如包括越南,印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甚至是塞爾維亞,都宣布了某些農作物的出口限制,其中越南限制出口大米,哈薩克斯坦則限制出口多種糧食,尤其是小麥,塞爾維亞俄羅斯則是限制出口葵花籽油包括大豆,而這也造成了國內相當一部分民眾的恐慌,搶糧大戰甚至已經出現在超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