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縣磁州水墨園。 劉佳琪攝
人民網石家莊9月23日電 從天保寨、爐峰山到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體驗山水生態之旅;親近北朝考古博物館、水生態博物館,走一段充滿驚喜的文化之旅;走進邯鄲方特國色春秋,開啟高科技探秘之旅;在花駝村129師兵工廠追尋紅色記憶,暢遊紅色之旅……
以承辦2020年邯鄲市第五屆旅發大會為抓手,河北省磁縣加快旅遊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山水磁縣、人文磁州」旅遊資源優勢,把城鎮、景區和鄉村景點串珠成鏈,從過去「一山一水」到如今「勝景連片」,該縣全域旅遊大格局完成了美麗的嬗變。
培育新珠 優化布局驅動新模式
過去,磁縣景區景點單一分散,外地遊客來到這裡只有「一山」爐峰山,「一水」溢泉湖。2019年以來,磁縣把籌辦旅發大會作為頭等大事,推進重點旅遊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服務功能全面提檔升級。
在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建設中,磁縣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進行規劃打造,深挖文化建設項目,堅持全產業融合,利用獨特的磁州窯、北朝、紅色、詩詞、山水以及民俗等文化資源,通過舉辦旅發大會建成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項目。堅持全景打造,圍繞三大旅遊片區,同步跟進景區周邊交通道路、基礎配套設施的編制規劃,留足未來發展空間,提升景區承載能力,全力打造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位於磁縣的邯鄲方特國色春秋主題樂園。 閆洪圖攝
同時,磁縣將旅發大會觀摩景區、景點等在建項目進行全方位精細化管理,實施「創A」工程,發揮後發優勢,加快推進磁州水墨園、北朝考古博物館、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水生態博物館、天保寨景區等一批文旅項目建設。加快爐峰山、天保寨、溢泉湖等創「4A」步伐,打造一批河北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和示範性的標杆景區、「網紅」景點。依託鼓樓、城隍廟等傳統建築,打造一批古色古香的特色街區。圍繞三大片區和重點觀摩景區,加快規劃建設一批酒店、民宿、廁所、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滿足遊客全方位、個性化需求。
根據不同的文化特色,對原本布局零散的旅遊景點進行整合規劃,有效發揮產業聯動效應,目前天保寨景區、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磁州水墨園、北朝考古博物院、水生態博館等景點、景區孕育而成。
串珠成鏈 全域旅遊邁出新步伐
溢泉湖水倒映新村美景,青磚石圍顯得優雅精緻,白牆灰瓦喚起片片鄉愁……從磁縣縣城出發,沿著連通東西的磁興大道,途經集忠義採摘園、險峰渡槽驛站、20個美麗新農村等1個小時的車程,沿途美景讓人大飽眼福。
公路通到哪裡,風景就延伸到哪裡。著力破解旅遊交通瓶頸,讓「藏」在深閨的美景加速展現,是磁縣強化提升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
磁縣的旅遊盤山公路。 史晟全攝
以景點為「珍珠」,以公路為「珠鏈」,磁縣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地形、特色亮點,合理規劃,把當地獨特風情融入其中,新建5條道路、改建3條道路,總投資10.15億元,歷時10個月把磁縣縣城至方特國色春秋、開河馬頭、磁州水墨園、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險峰渡槽驛站、天保寨等12個精品旅遊項目,串點成線,形成景景相連、路路相通的「珍珠鏈」,使遊客進入縣城後,可自主選擇旅遊公路前往目的地,讓條條公路成為推動山區振興、促進全域旅遊的民心路、景觀路、生態路、幸福路。
一路一風景。磁縣大力整治城鄉公路路域環境,實施公路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實現全域是景區,沿途是風景,隨處有美景。在注重旅遊景點升級打造的同時,該縣對全縣鄉村進行組團式、片區化改造,並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常態化開展生活垃圾治理、廁所改造等農村環境整治,使條條旅遊路與全縣新農村整治串連,並對沿途房屋進行立面改造,濃鬱磁州風情,彰顯人文特色。
磁縣美麗鄉村輝水村。 劉佳琪攝
為放大旅遊優勢,磁縣全面實施「旅遊+」戰略,通過「旅遊+文化」「旅遊+城鎮」「旅遊+科技」「旅遊+工業 」等,不斷培育新產品、新業態,讓更多行業搭上旅遊業發展的順風車。
在全域旅遊發展格局中,磁縣全面整合旅遊資源、全域布局景區景點、全面創新旅遊產品,藉助旅發大會,依託旅遊項目、旅遊景點、美麗鄉村,不斷增加鏈上景點,完善旅遊服務配套設施,把珍珠鏈上的旅遊景點打造成形,把每顆「珍珠」打磨成旅遊嚮往的勝地,讓遊客看到處處是風景、處處有服務接待。
另外,磁縣大力加強旅遊推介,致力把蘊含文化印記與濃濃鄉愁的旅遊產品打入市場,整體策劃,串聯成線,成立縣域旅遊開發公司,加快推進旅遊產品開發,大力培育磁州窯文化品牌,扶持磁州酒、磁州童裝、白蓮藕、鮮粉皮、小雜糧等地方特色產品,帶動磁縣旅遊產品創品牌、上檔次,持續向市場要客源、要知名度、要經濟效益。
珠耀冀南,客奔磁縣。今年以來,磁縣已接待遊客10萬人次以上,全域旅遊正逐漸成為磁縣現代服務業的龍頭和核心「增長極」。(楊文娟、董建華、齊雄、沃倩倩)本文轉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