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從城市到鄉村、從車站到學校、從廣場公園到居民家中,1日上午,我市各界群眾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收看閱兵盛況,共同見證祖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多人自發地貼上國旗臉貼、穿上「中國紅」服裝,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當威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列隊經過天安門廣場,當精良的武器裝備展現在世人面前,恢弘的氣勢、強大的陣容,讓每一個中國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大家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感到驕傲與自豪。
1
衡水學院
「這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衡水學院專門在2號教學樓內安排了4間教室,便於師生們收看直播。上午10時,相關教室內座無虛席,近千名師生聚精會神地收看閱兵盛況。
當標兵們昂首行進,腳步鏗鏘似奏響樂章,師生們肅然起敬。隨後,一個又一個的受閱方陣激情飽滿、鬥志昂揚,更讓廣大師生群情振奮,教室內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2019級城市管理專業學生蔡鳳怡表示,從昨天開始,她的朋友圈就陸續被「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字樣和圖片刷屏,今天又和同學們一起收看閱兵式更加激動,「這個時刻大家的心思一致,那就是愛國!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銘記歷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青春和力量。」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王菲說:「組織觀看國慶大閱兵,能夠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這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1
市圖書館
近300名讀者一同收看直播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當天上午不到10時,市圖書館一樓大廳和學術報告廳內就聚滿了群眾,近300人在這裡觀看了直播盛況。座位不夠,大家就站在走廊上,當國歌奏響時,全場起立,大聲唱起了國歌。
市民劉女士經營著一家門店,為了帶孩子過來看直播,特意停業一天。她感慨地說:「場面真是太壯觀了!尤其是在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我激動地想流淚,覺得作為一名中國人特別驕傲。」
市民侯豔靜是一名教師,她準備在假期結束後,結合今天的閱兵,給孩子們上一節愛國教育課,「一定要讓孩子們從小萌發愛國情感,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1
衡水北站
候車旅客用手機觀看盛典
上午10時,在衡水北站候車大廳,許多旅客捧著手機聚精會神地觀看閱兵盛典,興奮、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帶著女兒回山東老家的黨淑芳,通過手機看到軍容嚴整、軍姿威武的受閱方隊有序通過天安門廣場,母女倆不約而同地發出陣陣歡呼。特別是當兩名女將軍帶領女兵方隊,颯爽英姿亮相的那一刻,黨淑芳嘖嘖讚嘆,她告訴女兒:「看,多瀟灑!這可是國家首次在徒步方隊安排女將軍受閱!」
高中生趙若淇與三個同學圍在一起,頭擠著頭,盯著放在拉杆箱上的一部手機,屏幕上正是國慶閱兵實況。他們買的是11時30分左右的車票,9時多就到車站了。「趁著候車的這一個小時看會兒閱兵,這可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大事,絕對不能錯過!」當地面徒步方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出現在屏幕上,他們個個激動不已,不時發出「太帥了」「燃爆了」的讚嘆。他們還不時交流,看到首次亮相的先進武器裝備,忍不住大讚「祖國威武」!由於沉浸在激動人心的閱兵直播裡,泡好的方便麵都顧不上吃。趙若淇心中一直有個軍旅夢,看了當天的閱兵,更堅定了他參軍的信念,「高考時,我想報考軍校,穿上軍裝,報效祖國!」
很多旅客都沉浸在閱兵的震撼中,聽到候車廣播提醒檢票,才急忙拖著行李往檢票口走去,還有部分旅客因為看得太專注,險些誤了車。
1
鄉村
歡歌笑語慶盛世
武強周窩音樂小鎮
衡水高新區大麻森鄉東桃園村的村民們,敲起鑼鼓跳起舞,歡聚一堂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8點整,在村委會大院內,村裡的黨員、村民代表、婦聯、學雷鋒志願服務隊的成員們,舉行了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升旗儀式結束後,村民們聚在一起自發組織了鑼鼓表演和舞蹈表演,以最淳樸的形式,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熱愛。
隨後,參加慶祝活動的村民們集中收看了閱兵,不時爆發出熱烈掌聲。村黨支部書記劉順青激動地說:「中華盛世,國泰民安。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圍繞『富民強村』總目標,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村容整潔、村風文明的目標。觀看了閱兵式後,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念,今後,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努力地為村民服好務,增強大家的幸福感、獲得感,帶領全村百姓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奮鬥。」
在武強周窩音樂小鎮,不少人來到音樂中心演播大廳,通過大屏幕收看閱兵場面,很多人直呼:太精彩了!看著大屏幕上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來自天津的李女士興奮地拿出手機,連連拍攝。她說:「當我舉著小國旗和並不相識的同胞一起為祖國歡呼的時候,感覺像是親密的一家人一樣!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能在景區為祖國慶祝,這個記憶會永遠留在心間。」
1
曾參加國慶20周年觀禮的李省
「蹭」電視也要看閱兵式直播
收看國慶70周年大閱兵,對於我市七旬老人李省來說,是萬萬不能錯過的。她不但是共和國的同齡人,還參加過國慶20周年觀禮。由於剛剛搬家電視信號還沒有接通,她就來到鄰居家「蹭」電視,只為完成這一心願。
上午9時許,李省老人就等候在鄰居家的電視機前,為了看清每一幅畫面,她把椅子搬到了離電視機很近的地方。「50年前,我還是一名高中生,有幸被邀請參加國慶20周年觀禮,特別自豪。18名衡水地區代表中,我是年齡最小的。當時我們國家的各項事業處於起步階段,沒有今天這麼盛大的閱兵場面。」老人一邊回憶往事,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屏幕。當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時,老人情不自禁地起身站立,難掩激動。
「你看,這整齊劃一、堅定有力的步伐,走出了咱中國軍人的氣勢,這嘹亮震天的口號,喊出了咱中國軍人的氣魄!」李省感慨,歲月滄桑,她由年輕姑娘變成了古稀老人;日新月異,偉大的新中國飛速前進。「祝願國家越來越強大,祝願人民越來越幸福!」
1
商場
只顧看閱兵忘了購物
國慶大閱兵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1日上午,主城區各大商場和家電賣場利用店內大屏幕或者電視機專櫃對閱兵儀式進行了直播。
在主城區蘇寧電器的家電賣場中,每一個電視品牌專櫃都在最顯著的位置直播著閱兵式。儀式開始後,越來越多的顧客聚集過來,每個專櫃都被觀看閱兵的人群擠滿,一些售貨員也忘記介紹商品,紛紛加入觀看的隊伍。
當國旗護衛隊護送國旗走過金水橋,一個不到3歲的小朋友學著護衛隊員踢起正步,大家看到後紛紛給予鼓勵的掌聲。市民張先生原本陪同家人來購物,可一進商場大門就被閱兵式吸引,再也移不開腳步。
來自深州市高古莊鎮盧家莊的盧伍奎是專門來商場看閱兵儀式的。盧伍奎是新中國的同齡人,已經70歲的他在主城區一家醫院做保安。因為宿舍裡沒有電視,他就利用休息時間帶著老伴兒來商場看閱兵,一邊看,一邊給老伴兒講解,「這是火箭軍,這是戰略支援部隊,還有聯勤保障部隊……這些都是今年閱兵新增加的兵種,以前可沒有。」說起閱兵來,盧伍奎頭頭是道,「閱兵展示的是咱們國家的軍事實力,特別能凝聚民心,衷心祝願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富強。」
1
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女兵方隊成員王菊
「為中國軍人的風採點讚!」
當年王菊所在的女兵方隊
今年32歲的王菊是衡水日報社的一名組版編輯。10年前,她作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三軍女兵方隊的一員,光榮走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我入伍第一年就被選中參加閱兵式,當時心裡充滿期待,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訓練,層層篩選終於留到了最後。」
退伍後,王菊始終關注國家的軍事發展。「今年的閱兵式中,電子對抗裝備、無人作戰方隊等新型裝備應有盡有,再也不用出現70年前開國大典閱兵式上,飛機飛兩遍的情況。這是國家的鋼鐵軍魂,更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堅強支柱。」王菊興奮的話語裡,充滿了軍人的自豪,更飽含了濃濃的愛國情懷。
1
道德模範
牢記共產黨員身份 踐行為民服務使命
1日上午,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河北省道德模範、「河北好人」、市道德楷模郝宏銀,河北省道德模範、中國好人、衡水好人網站長史振平,分別觀看了國慶閱兵式。
當天,郝宏銀穿戴整齊,特意佩戴上自己獲得的各類獎章,端坐在座位上,目光專注,生怕錯過每一個精彩瞬間。當一排排戰士、一列列裝甲車出現在屏幕上時,郝宏銀紅了眼眶,他曾經是一名軍人,一看到閱兵的場面,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練兵場上。「這次閱兵,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國家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安定的條件,讓我們能夠踏踏實實搞建設。我年齡大了,不能再去扛槍保衛祖國,那就好好工作吧!我要牢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心中有黨、心中向黨,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觀看完閱兵式後,史振平激動地說:「人民軍隊是威武之師,有了強大軍隊的保護,我們才能安居樂業。接下來,我將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帶領廣大志願者們,勇往直前。就像受閱部隊一樣,永遠充滿力量,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把志願服務搞得紅紅火火。」
1
原空軍地勤兵 康丙振
殲20見證了國家軍事發展
閱兵開始後,在主城區體育休閒廣場和人民公園,正在休閒鍛鍊的市民放緩腳步,在電子屏幕前駐足觀看。不少市民臉上貼著五星紅旗臉貼,手中揮舞著國旗,許多人拿出手機記錄下這莊嚴的時刻,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激動而幸福的笑容。
看到空中護旗梯隊懸掛國旗率先飛過天安門,衡水健步走協會的康丙振深有感觸。他1977年參軍,是空軍地勤兵,和戰鬥機打了七年交道。「那時候,咱們的裝備是『轟五』飛機,是仿製前蘇聯的,比較落後。」今年的國慶閱兵,他最關注的是接受檢閱的國產軍事裝備。「軍事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還研製出「殲20」這樣世界一流的飛機,不簡單啊,說明我們的國防科技水平在不斷進步,正在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武裝力量體系。」
1
扶貧工作隊
在鄉村振興路上發揮光和熱
當天上午,武邑縣龍店鄉黃家口村村委會裡既熱鬧又喜慶,建設銀行衡水分行駐武邑縣黃家口村扶貧工作隊的隊員們,和村兩委班子、群眾代表圍坐在一起,收看國慶閱兵,大家手持鮮豔的五星紅旗,會議桌上擺著由黃口大棗組成的「國慶」兩個大字,用豐收的喜悅為祖國獻禮。
2016年2月,建行衡水分行與黃家口村結成幫扶對子,幾年來,他們幫助村裡建起了黨員活動室和農民圖書室,成立了土雞養殖合作社,發展大棗和無花果特色產業……在工作隊的努力下,2018年底,黃家口村戴了30年的貧困帽子終於甩掉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
「看到祖國昌盛,我感到無比高興,我們一定做好本職工作,在脫貧路上不落一人,在鄉村振興路上繼續發揮光和熱。」作為扶貧工作隊隊長兼駐村第一書記,於虹深感重擔在肩,也深受鼓舞,對未來黃家口村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1
養老服務中心老人
好好活著享受新生活
在安平縣春暉園養老服務中心,生活在這裡的130餘位老人也集中收看了國慶閱兵,他們當中年齡大的超過90歲,小的也有60多歲,親歷和見證了新中國的發展,老人們為祖國繁榮強大由衷地感到驕傲。
春暉園養老服務中心是集「醫、護、康、養、樂」於一體的新型醫養結合示範機構,免費集中供養了29名特困戶,還有部分離休幹部。國家的好政策,讓這些老人實現了老有所養,安享晚年。「幾十年來,我看到國家越來越興旺,人民生活也越來越富裕,我感到很幸福。我一定好好活著,好好享受這新時代帶來的新生活。」1965年參軍的王佔普代表養老中心的老人們,道出這樣的心聲。
來源:衡水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