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金雞山公園的休閒道上漫步。資料圖
信步山間,聽鳥鳴,聞花香。在福州,每個縣(市)區都有這樣一條綿長的城市步道和一座「高山低谷」,它們或盤山而踞或淺藏城市中心,在擦亮「清新福建」金字招牌的同時,也為市民樂享生活提供了公共休閒空間。
到去年底,168個市民家門口的串珠公園建成開放;隨著老舊小區整治,更多的公共空間被梳理被拓展……在福州人心中,身邊的每一次改變都藏著個體的小幸福,每個方寸的變化都透著民生的大福祉。
福州晚報記者 張維璟 張旭/文張旭陽/攝
大公園藏著小幸福
夜色漸濃,華燈初上。雖已入冬,可在福州軟體園大腹山步道上依然人流不息,有的拖家帶口閒庭信步,有的揮汗如雨盡情奔跑,他們都在享受著福州獨有的舒適。
大腹山的白天雖沒有野花爛漫的景象,可美人樹的粉紅花朵也同樣扮靚著山間美景。在梅峰山地公園,福道入口處的那10多米路程,兩側火紅的水杉夾道而立,將福道裝扮成一條「紅色的福道」。「看到福州晚報的報導,就想約一兩個好友來拍照!」市民林小姐說。
無論是大腹山步道還是梅峰山地公園的福道,它們只是我市12條休閒步道的縮影。
2016年10月,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工作部署,要求各個縣(市)區加快建成有規模、有品位、有特色的休閒步道。馬上就辦、真抓實幹,歷時3個多月的一線攻堅,12條休閒步道(一期)均如期完成任務,於2017年春節前向市民開放。
這12條休閒步道,已成為福州市民休閒的好去處;去年春節開放的12座生態公園,又帶來全新的「生態福利」。
市城投集團下屬單位城鄉建總市政工程二部副經理林慶貴說,每逢周末,晉安公園都人潮如織,人數之多已經遠超設計之初的預想。它的建設不僅改變了該片區的生態環境,同時也給全體市民帶去了生態福利和更多的休閒空間。
林慶貴說,該公園建設前,場地內有一座建築殘料和棄土堆起來的渣土山,土方數量巨大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在建設中,通過抗滑加固、整平密實、植被恢復、人工造林等手段,那座渣土山重新煥發了生機,成為該公園山水軸線重要的景觀背景。
鼓樓區福山(郊野)生態公園、臺江區光明港生態體育公園、倉山區高蓋山生態公園……一座座生態公園,是福州給予人們更多公共休閒空間的一個寫照;一座座生態公園,是政府致力於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民心工程。身在有福之州,徜徉於風景獨好的公園裡,許多市民都情不自禁為宜居宜業的福州點讚。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