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去往北京旅遊的好處就是可以不用那麼隨人潮,去哪個景點都可以寬鬆一點,但也不至於到「無人」的地步,春節期間的北京城,熱門景區之地,依然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蜂擁至此,但比起平日,已經好很多了。2017年的春節假期,七天的時間,我在北京度過,我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遊覽了故宮,雖然不是很盡興,但已然足夠見識了紫禁城的宏偉。第三天,我把時間留給了遠在北京延慶郊區的八達嶺長城,畢竟,要觀看到較為完整的明長城,在北京的八達嶺是個最佳之地。這真是一次神奇的體驗,在2月的北京,來此的前兩天天空都是一種混沌的狀態,好像還未拉開的窗簾,令人鬱悶;可是就在遊覽八達嶺的當天,天空放晴,天空的藍與長城的灰交織一起,勾勒了一幅山河壯麗的美麗畫卷。
從北京城區去往八達嶺長城一定要提前做好旅遊攻略,不然在莽撞以及不知情的情況下坐上黑車,被宰就划不來了。因為自己已經想要在北京有一周的旅遊時間,所以早早的就在火車站辦理了北京一卡通,坐公交搭地鐵打折都很便捷。從你的出發地前往德勝門,在德勝門附近有個公交站場,找到877路公交車就可以直達八達嶺。這是正規的公交車,票價好像十幾塊,公交卡可以打折,找到人潮排隊最密集的就是了,不確定就問穿制服的人(雖然他們的態度都很爛),避免坐上不合法的黑車。行程大約一個多小時,臨近景區時,還會有導遊在車上給你閒扯幾句,講講八達嶺的過往以及推銷一些商品。總之,能夠輕鬆安全地坐到目的地就沒問題了。另外,如果時間充裕,從八達嶺長城遊玩之後可以在景區內直接坐上前往十三陵的公交車,不是很遠,不過由於當天我的行程緊張,就放棄了這個景區。
其實,在公交車還未到達八達嶺之時,你就能夠從車窗外看到長城的一些影子了。去往八達嶺就一定會經過居庸關,八達嶺長城是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所以,第一次來的遊客可以先忽略居庸關。八達嶺長城之險峻,只有真正身臨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在景區現場購票之後(現在已經實行網上預約購票了),前往登城口,有北城和南城兩個方向,南城可以到達毛主席題寫的好漢碑,就是那句「不到長城非好漢」;我當天重點是走了北城。
從好漢碑折回來,又走上了北城方向。走在城道之上,時而寬闊,時而狹窄;時而階梯漫步,時而陡峭光滑。遊客要是不藉助一旁的輔助欄杆,恐怕都很難攀登上去。幸虧當天的人流量不是很多,要是那種密密麻麻的人頭,擠在中間,一定會讓你懷疑人生,後悔來到此地。長城的建造本就是建在山勢險要之地,而且多是山脊之處,放眼望去,層巒疊嶂之間,彎彎曲曲,像一條巨龍匍匐在山頂之上,蔚為壯觀。遊客之中不少是外國人,他們見到此景,不要說他們,連我這種第一次來的中國人都會感嘆不已。
不過,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喜歡在美麗的山河題詞造句,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精彩的古詩文湧現,但是放在現代文明,早已不需要那種把整座泰山都刻滿了字的行為舉止了。在八達嶺長城,還是有很多牛人自以為是地把自己的「到此一遊」與驚天動地的誓言刻畫在磚頭上,有些還特別「深刻」,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樣了,是否依然無比金堅的在一起。外國人也不例外,當天我就有見到幾個外國人不顧一旁「請勿坐臥」的標語,依然坐在低矮的城牆上,旁若無人。但不能否認,現在人們的旅遊文明已經改善許多了,畢竟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也在進步。
「不到長城非好漢」,當然,到了也不一定就成為「好漢」了,但至少你的眼界放開了、閱歷增加了。從書本走到現實,這種視覺的衝擊還是非常震撼的。雖然已過去近三年的光景,但那種身在長城之上的想像迴旋,直到現在,依然歷久彌新,回味無窮。
十月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