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小兵張嘎是怎麼樣?這裡有靠譜的說法

2020-12-23 覃仕勇講史

《小兵張嘎》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重量級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張嘎的原型是誰,他老人家最有發言權。

補充一下,徐老出生於1925年,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第二年,即1938年,才年方13歲的徐老就參加了八路軍。而電影裡的小兵張嘎也是13歲參加的八路軍。因此,曾經有人認為小兵張嘎的原型就是徐老本人。

但是,2005年5月6日,記者就這個問題採訪已經八十高齡的徐老時,他矢口否認,異常認真地說:「我雖然是13歲當的八路,但我這個人是非常刻板的,很守規矩,全無靈動之氣,也沒有創立過可以名垂史冊的功勳,完全不能和張嘎相比。」

徐老說他沒創立過「可以名垂史冊的功勳」,那是謙虛之語。

徐老13歲就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但親歷了抗日戰爭,還一名軍人的身份親歷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做過特務營戰士、鋤奸科幹事,還做過新華分社駐野戰軍的記者,1947年畢業於華北聯大,1953年畢業於中央文學研究所,擔任過河北省文聯主席,在文學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徐老的長篇小說《平原烈火》是共和國成立後正式出版並引起巨大反響的第一部抗戰題材小說,中篇小說《小兵張嘎》更是與同名電影一起成為文學殿堂級裡的經典。

不過,他說他的性格「刻板」,全無張嘎的「靈動之氣」,那倒是真的。

為什麼他一個性格「刻板」的人會如此成功傳神地刻畫出一個充滿「靈動之氣」的小兵張嘎呢?

徐老語氣有些沉重地說,「嘎子」的誕生其實是源於一場悲劇。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心情非常壓抑,壓抑到像是得了抑鬱症那種。他說他不止一次想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幸好,那時候,剛剛讀了一本《普通心理學》。書中說,人受了巨大的刺激之後,容易產生精神分裂症,如果自己不控制,後果不堪設想,控制之法是八個字:集中精力,轉移方向。

怎麼轉移方向呢?

徐老想到自己的特長就是寫文章,於是,就考慮寫文章,「寫一部讓自己開心的小說,可以逗著我樂,使我精神放鬆」。

本來,讓徐老在二十出頭就飲譽文壇的長篇小說《平原烈火》,已經成功地塑造了周鐵漢、錢萬裡、三生、羅鍋子、丁虎子等一批生動的人物形象,但徐老一直感到有些美中不足,因為,他還想在書中好好刻畫一下張嘎這個人物的,但最終未能如願。

於是,這次有心要寫一本「可以逗著我樂,使我精神放鬆」的小說,他就決定單獨為張嘎這個人物立傳了。

諾,中篇小說《小兵張嘎》的創作動機就是這麼產生的。

不過,《小兵張嘎》創作手法和《平原烈火》截然不同。

徐老說,《平原烈火》所述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這部小說其實更像報告文學,文中除了人名、地名是虛構的,其它的幾乎都是真實的」。

《平原烈火》的開筆時間,徐老清楚地記得,那是1949年7月7日,抗戰爆發紀念日。那一天,他請了假,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裡,把犧牲的司令員的像掛在眼前,洗手、展紙、沉思,然後創作,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

徐老說:「《平原烈火》裡面的許多情節我都是流著淚寫出來的。」

而創造《小兵張嘎》的過程相當有趣。

徐老說,他先找來一張紙,然後回憶自己經歷過和聽說過的各種「嘎人嘎事」,把它們羅列在紙上,再按人物的幼稚程度到成熟程度排列:摔跤輸了咬人、堵老鄉煙囪、棗刺扎車帶、鳥窩藏真槍……單子列完了,「嘎子」的形象也就樹立起來了。

徐老快活地說:「形成『張嘎』的大量材料,都是在我的生活儲存中一點一點挖出來的。」

從徐老這句話不難看出,從嚴格意義上說,張嘎是沒有獨立的原型人物的。

不過,徐老也坦承:「關於『張嘎』原型的問題,我很想談兩個小人物,他們也是抗戰中最先引起我激奮和感佩的,他們是趙縣縣大隊的兩個小偵察員,一個叫『瞪眼虎』,一個叫『希特勒』。儘管他們的事跡和我筆下的張嘎根本掛不上鉤,但他們的名聲很響,不僅在趙縣很有名,而且在鄰近的幾個縣也聲名遠揚,是當時已經帶有英雄色彩的人物了。」

最後,徐老說:「想來,如果說我的『張嘎』有原型,就是『瞪眼虎』和『希特勒』。因為當我這個寫作願望產生時,他倆就蹦了出來。但也可以說他倆不是原型,因為我並沒有採訪過他們,也並非根據他倆的事跡創作了『張嘎』。」

由此可見,「瞪眼虎」和「希特勒」只是激發了徐老的創作衝動,而不是寫作人物的原型——人物性格、事跡,根本對不上號嘛。

相關焦點

  • 動畫版《小兵張嘎》尷尬面對市場
    《小兵張嘎》去年8月榮獲了中國動畫電影的最高榮譽獎——電影華表獎,但該片卻一直卡在「發行」的問題上,發行部門給投資商的論證中說:「現在中國電影市場的行情非常不好,這個動畫片不可能收回成本。」    孫立軍告訴記者,他的製片人和投資商已經談了幾個月,但毫無進展,他只好自己又開始披掛上陣,去扮演營銷的角色。
  • 孫立軍:小兵張嘎不輸奧特曼
    動畫版《小兵張嘎》的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的回答是:作為首部演繹「紅色經典」的動畫片,我們的《小兵張嘎》雖然沒有發達國家的大製作,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持,但是我們有我們自己民族的特色,有一種充滿激情的民族精神,有我們全體工作人員歷經6年創作的心血……奧特曼、阿童木、白雪公主、獅子王……現在的孩子熟悉的大都是美國或者日韓動畫片中的「洋偶像」。
  • 廣水審計的「小兵張嘎」
    「小兵張嘎」,這耳熟能詳的螢屏人物,早已深入人心。而今,在廣水市城郊街道辦事處的石橋村,也有一位被貧困戶親切稱之為「小兵張嘎」 的人,他就是廣水市審計局派駐石橋村第一書記程歡歡。因他年輕,中等個兒,臉上還有三分稚氣,如當年小兵張嘎一樣為人民服務,所以村民親切稱他「小兵張嘎」!「小兵張嘎來了,給我家帶來了好日子,感謝共產黨!」51歲的貧困戶周傳友逢人便說。周傳友家中有患精神分裂症的妻子和一對正在讀初中的女兒,他是家裡的頂梁柱,程歡歡到任後將其列入自己的重點結親幫扶對象。
  • 《小兵張嘎》在抗日題材劇中算什麼級別?
    前幾年的電視劇了,在我看來《小兵張嘎》在抗日題材中屬於中等級別的。雖然很多人因為這部劇而火,但這並不是評價這部劇的唯一依據啊。,70、80年代雖然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技術但是卻拍出了現在都無法匹及的經典電影電視劇,像《殭屍道長》之類的,《小兵張嘎》讓人看著總是還是心平氣和的,情節設計的也比較合理讓人看得時候明白我們是在看歷史,而不是再看電視劇。
  • 回憶《小兵張嘎》
    感覺有很多很多年沒有看過電影了,影片《第一次的離別》發布了「久別盼重逢」版定檔海報片,喜歡看電影的年輕人可以約了。電影中有意義的畫面,叩擊人們的心弦,發人深思。記得小時候扛起小板凳兒,去看露天電影,比過年還要高興。
  • 導演崔嵬親身教授《小兵張嘎》拼刺刀
    電影《小兵張嘎》,是新中國電影歷史上一部傳世的紅色經典作品,而作為該片的導演崔嵬,則是這部優秀作品的靈魂人物。可以說,沒有崔嵬,就沒有電影《小兵張嘎》!在劇組起初選擇《小兵張嘎》嘎子的這個演員時,劇組人員是按照上面這個圖片按圖索驥進行尋找的,給果找了一個多月,面試了100多個孩子都沒有結果,回來就向崔嵬進行了匯報。崔嵬一看這張圖片就樂了,說:「錯了!這根本就不是河北白洋澱的孩子,這是西北孩子的打扮!白洋澱的孩子的頭巾是向後戴,西北的孩子的頭巾是面前打結的!
  • 回憶過去,小兵張嘎
    想起之前小時候的一些電視劇依然記憶猶新,像什麼還珠格格,烏龍闖情關,快樂星球等等的神劇,耶包括各種的動畫片西遊記,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之類的,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前段時間看大家都在吐槽抗日神劇,但是之前卻有一部抗日神劇在我們這代人的心中深深地紮根,那就是小兵張嘎。
  • 兒童劇《小兵張嘎》主唱何芸希 聲音純淨獲青睞
    搜狐娛樂訊 「白洋澱,水連天,美景無邊望……」 經過長期緊張籌備,大型多媒體兒童劇《小兵張嘎》正式登上螢屏,一首主題曲《水清歡》清爽婉轉,瞬間為廣大師生繪出一幅美麗自然的風光,得到了廣大師生一致好評。
  • 去白洋澱尋小兵張嘎
    白洋澱,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境內,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由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匯水而成,有大小澱泊143個。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有「北國江南」之美譽。白洋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聞名,想必你也知道「荷花澱派」,白洋澱現又劃入雄安新區,你想去看一看嗎?你最好夏季去,因為那時你會看到最美的白洋澱,品嘗白洋澱的美食。我去白洋澱是在夏季。提前預約了白洋澱內的農家樂,小住了兩天。
  • 小兵張嘎的原型人物是誰?廣播劇《白洋澱故事》揭曉答案
    小兵張嘎的形象深入人心。新華網原創手繪提起電影《小兵張嘎》,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部深受老中青觀眾歡迎的影片。影片中的主人公張嘎子,既詼諧、充滿童真童趣,又是那麼憎愛分明、勇敢機智。新華網原創手繪那你可知道,電影《小兵張嘎》是有原型的,他就是民兵抗日英雄趙波。據記載,趙波出生於1922年,1939年白洋澱抗日武裝雁翎隊成立,趙波擔任偵察員。雁翎隊是水上抗日遊擊隊。之所以叫「雁翎隊」,是因為遊擊隊的武器落後,只有獵槍「大抬杆」和魚叉、大刀等。「大抬杆」是裝火藥和砂子射擊的,為了防止槍膛裡的火藥沾水受潮,就在點火眼上插上一根大雁毛一一雁翎。
  • 61名長治少兒演繹經典故事《小兵張嘎》
    日前,由長治藝澤藝校出品的長治首部大型公益少兒愛國舞臺劇《小兵張嘎》在潞州劇院上演,整場演出座無虛席,小演員們的精彩表演贏得在場觀眾陣陣掌聲。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藝澤藝校在《小兵張嘎》原著故事線索的基礎上,改編出一部適合小朋友演出的少兒愛國舞臺劇《小兵張嘎》。
  • 《小兵張嘎》裡嘎子沒火,英子也沒火,他們「父子倆」的人氣最高
    2004年熱播的《小兵張嘎》,相信許多80後和90後的朋友都不陌生。嘎子哥,英子,佟樂樂,胖墩等小夥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於其他的抗日題材電視劇,《小兵張嘎》從演員演技再到劇情,沒什麼可以挑剔的,這也就造就了當時《小兵張嘎》幾乎人盡皆知的知名度。
  • 河北白洋澱,這裡沒有小兵張嘎,但有蘆葦蕩,有好吃的鹹鴨蛋!
    位於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從北、西、南三面接納瀑河、唐河、漕河、瀦龍河等九條較大的河流入湖,通過湖東北的洩洪閘及溢流堰經趙王新河,匯入大清河。(資料來自百度)白洋澱歷為戰國燕趙、宋遼邊界,爭戰不斷;民國以前白洋澱是溝通保定、天津之間的重要航道。
  • 河北白洋澱,這裡沒有小兵張嘎,但有蘆葦蕩,有好吃的鹹鴨蛋
    位於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從北、西、南三面接納瀑河、唐河、漕河、瀦龍河等九條較大的河流入湖,通過湖東北的洩洪閘及溢流堰經趙王新河,匯入大清河。這是去年去的時候拍的,上了一個島,裡面有表演節目的,看客挺多的
  • 《小兵張嘎》中的白洋澱如是今這個樣子,承載的都是回憶
    在我們的童年都看過一部電視劇,那就是《小兵張嘎》,人小鬼大的嘎子總是把小鬼子玩得團團轉。在劇中除了人們對嘎子記憶猶新外,還有白洋澱想必大家也是銘記於心,全局都劇圍繞白洋澱發展,白洋澱就是中心,它承載著我們的回憶。
  • 驚豔全球的中國木偶肢體劇《小兵張嘎·幻想曲》即將「兵臨」鄭州!
    論經典指數論突破指數驚豔全球的中國木偶肢體劇《小兵張嘎
  • 小兵張嘎的故鄉,河北白洋澱煙波浩淼,水村掩映下的生態美景
    白洋澱風景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白洋澱由堤防圍護,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蕩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靚麗的生態美景。
  • 謝孟偉鍾於抗戰劇,張一山最愛《小兵張嘎》,這部經典影響太多人
    隨著建國70周年慶典的來臨,娛樂圈中的明星們也紛紛開啟了「為國慶祝」的行動,其中讓小編感觸最深的,是《小兵張嘎》主演謝孟偉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對於童年的我們來說,小時候看不懂那些嚴肅題材的抗戰劇,儘管也會被《地道戰》《鐵道遊擊隊》中英勇無畏的八路軍感動並產生由衷敬畏,但真正讓孩子們了解並愛上革命年代,產生親切感的,還是同為孩子的謝孟偉、張一山、王莎莎等主演的《小兵張嘎》。
  • 《小兵張嘎》演員現狀,嘎子還在抗日,英子大變樣,樂樂最紅火
    《小兵張嘎》演員現狀,嘎子還在抗日,英子大變樣,樂樂最紅火哈嘍大家好我是娛樂小小編,很高興的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的你們忙不忙啊,當然啦,忙也要看小編我的推送不是,小編我愛你們哦,現在請你們拿好小板凳,準備好爆米花,小編我要開始進的推送啦
  • 小兵張嘎的原型:蘆葦蕩裡的雁翎英雄趙波
    澱上的船工至今說起雁翎隊和雁翎英雄趙波的故事來,仍是如數家珍:「趙波是俺們安新縣趙北口趙莊子人,1939年參加了冀中第九分區白洋澱雁翎隊,當過戰士、偵察員、分隊長、大隊長,後來到冀中縱隊三十八團七連當了連長。」船工豎起大拇指:「他是雁翎隊的『水上飛將軍』。」  2007年,86歲的趙波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