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福爾斯·甘是因為英語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讓我們去看一部英文電影,哪一部都行,然後寫一篇讀後感。很老套的作業,千篇一律,沒有新意。
在挑選電影的過程中,首選的肯定是科幻,動作,愛情或是懸疑片。但挑來挑去,都沒有什麼特別想看的,後來冥冥之中,我點開了《阿甘正傳》。故事是插敘的方式播出的,開頭是一張椅子和兩個人。一個是阿甘,另一個是一位等車的人。開頭便是一個經典的畫面和話語,出自阿甘:「我媽媽經常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個會拿到什麼味道的。」
年幼的阿甘雙腿有問題,於是母親帶他去裝了假肢,路人紛紛嘲笑這個走路走不利索,甚至有些痴傻的孩子。但是他的母親卻告訴他:「你不是傻瓜,只有做蠢事的人才是傻瓜。」年幼愚笨的阿甘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卻牢牢的記住了它。
上學後的阿甘遇到了珍妮,那個在他心裡像天使一樣的女孩子。那時的阿甘經常被小熊孩子欺負,卻因智力以及雙腿行動不便無法反抗。後來在珍妮的鼓勵下,阿甘成了他們學校跑的最快的孩子,再後來成了一位橄欖球球員。
在大學畢業後,阿甘又應徵入伍去了越南。在那裡,他有了兩個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長官鄧·泰勒上尉。這時,珍妮已經不是那個純潔無瑕的她了,阿甘一直愛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在戰爭結束後,阿甘作為英雄受到了詹森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和平集會上,阿甘又遇見了珍妮,珍妮是個不會為誰停留的人,所以她選擇了離開阿甘。在「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阿甘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他結識了許多美國的名人。他告發了水門事件的竊聽者,作為美國桌球隊的一員到了中國,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勞。貓王和約翰·列儂這兩位音樂巨星也是通過與他的交往而創作了許多風靡一時的歌曲。最後,阿甘通過捕蝦成了一名企業家。為了紀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並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自己去做一名園丁。阿甘經歷了世界風雲變幻的各個歷史時期,但無論何時,無論何處,無論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純樸而善良。
阿甘經歷了這麼多,卻依然還是想念珍妮。珍妮得了絕症,選擇回到了阿甘身邊。珍妮離世了,卻給了阿甘一個孩子,一個他和珍妮的孩子。
故事到這裡已經是結尾了,難以置信,我盡然哭的不能自已,為自己,也為阿甘。阿甘只是那個大時代背景下的見證人,見證了美國那個時期的種種。可在珍妮面前,他只是阿甘,從來就沒有變過的阿甘。
很慶幸當時的我選擇了這部電影,在某些方面來說阿甘救贖了那時候的我。這時應該有一杯咖啡,讓我坐下來,再重新品味《阿甘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