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素有「世界水晶之都」的美譽,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縣、新亞歐大陸橋西行第一縣,淮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交叉輻射區。
東海縣位於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北緯34°11′~34°44′,東經118°23′~119°10′。東與連雲港市新浦區、海州區接壤,西達馬陵山與山東省郯城縣分界,南與沭陽縣為鄰,北與山東臨沭縣交界,東北沿新沭河與贛榆縣相望,西南與新沂相連。東海縣總面積2037平方公裡。
東海縣總人口124萬,轄19個鄉鎮(場)、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區和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2019年GDP526.29億元,比2018年增長31.87億元,增長率為6.4%。
東海縣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擁有「石、泉、湖、井、畫」等五張特色名片,先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級生態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觀賞石(水晶)之鄉、江蘇省級園林城市、百湖之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先後培養出南朝詩人鮑照、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當代版畫家彥涵等歷史文化名人。
交通運輸
東海縣已形成水陸空兼備的立體交通網絡。東隴海鐵路貫境內,境內有3個火車站、4條鐵路專用線。開往徐州、濟南、廣州、北京等一些城市。東海縣道路總裡程1769.4公裡,310國道、204國道以及連霍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等東西南北大動脈均在縣境交匯,境內縣鄉村道路全面暢通。
礦藏資源
東海縣迄今已發現各種礦藏37種,其中水晶、石英、金紅石、蛇紋石、白雲石等29種非金屬礦藏具有工業開採價值;東海縣水晶總儲量約30萬噸,石英儲量約3億噸,儲量、質量均居全國之首。
水晶之都
東海水晶聞名世界,是世界水晶集散地。2003年,東海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冠名為「中國水晶之都」。東海縣有1500平方公裡的地域,儲有豐富的水晶和石英,石英儲量約3億噸,水晶儲量約30萬噸,存儲量佔全國70%以上,矽含量高達99.99%,儲量和質量均居全國之首。東海已經成為著名的世界水晶集散地和東方石英中心,擁有全國最大的水晶交易市場。
風景名勝
東海溫泉
東海溫泉早在明清年間就有「冬夏如湯」的記載,更有學者著《溫泉銘》贊之為「名區勝境」。1963年,東海溫泉被收入英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並被命名為佛矽複合型醫療熱礦水,是中國難得的返老還童泉。這經上億年流淌出來的熔巖水,長年自流,日湧量達5000立方米 ,出井水溫達82℃,四季如湯,可浴療飲療,水質透明滑潤,富含鈣、鈉、鉀、鋅、氟、氡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被國內外旅遊、康療專家譽為「華東第一溫泉」。
亞洲第一井
亞洲第一井是繼前蘇聯和德國之後第三個超過5000米深的科學深鑽,也是全世界穿過造山帶最深部位的科學深鑽。該工程建成了亞洲第一個深部地質作用長期觀測實驗基地,也是亞洲第一個大陸科學鑽探和地球物理遙測數據信息庫,亞洲第一個研究地幔物質的標本巖心館和配套實驗室,使我國超高壓變質帶和地幔物質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西雙湖
西雙湖位於東海縣城西部,東西長3.2公裡,南北寬2.65公裡,湖區總面積約8.1平方公裡,庫容量超過1200萬立方米。西雙湖是以「溼地城市」為發展理念,集合了文化旅遊、休閒娛樂、商務服務、生態住宅四大元素,有水晶廣場、南湖碼頭、雙湖夕照、水晶塔、十七孔橋、賞花島等景點。
海陵湖
海陵湖,原名石樑河水庫,是在著名的石樑河與大沙河(舊名廟灣子河,源自山東郯城縣,東流經大沙河鎮,東入海。)河道基礎上開掘而成,位於新沭河中遊,地處連雲港市贛榆縣、東海縣交界處,西臨山東臨沭,東距連雲港市區約35公裡。最大庫面積91平方千米,最大庫容5.31億立方米,防洪庫容3.23億立方米,興利庫容2.34億立方米,死庫容0.32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5365平方千米。遊區內現有入口廣場、海陵廣場、十裡長提、水上娛樂區等景點。
安峰山烈士陵園
安峰山烈士陵園坐落在東海縣城西南約16公裡處的安峰山上。為紀念「安峰山事件」中死難的烈士而建。在這塊幽靜肅穆的土地上,年年歲歲,當地黨政軍民來此掃墓、獻花,祭奠民族忠魂,寄託無盡思念;春夏秋冬,全國各地群眾時常來謁陵、瞻仰,緬懷英雄業績,表達崇敬心情。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20日,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39。
2020年5月,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8月,被授予2019年「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稱號。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