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的詞作者喬羽2019年元宵晚會上,90歲高齡的歌唱家郭蘭英再次唱響《我的祖國》
近日,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首席提問官胡歌發出第一個提問,邀請知友們參與討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眾多網友不約而同選擇了一首歌——《我的祖國》。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難忘的記憶,封存在內心深處。只待一個密碼,頃刻激活。對於中國人來說,《我的祖國》這首歌,就是一個激活集體記憶的「密碼」。「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人們會情不自禁跟著唱起來,眼眸清亮,脊梁筆直。
喬羽用「一條大河波浪寬」
說「祖國」並非抽象概念
《我的祖國》這首歌,跟電影《上甘嶺》緊密相關。《上甘嶺》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還原了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之殘酷與壯烈。在激烈的戰鬥間歇,狹窄的地下坑道內,志願軍衛生員唱起了《我的祖國》這首歌,鏖戰多日、傷痕累累的志願軍戰士們,在歌聲中昂起頭來。歌還沒唱完,美軍的炮火就停了,志願軍們齊刷刷站了起來——又要衝鋒了。
喬羽
這首歌的詞作者是喬羽,曲作者劉熾,首唱者是郭蘭英。
生於1927年的喬羽,已經92歲了,基本謝絕訪客。據媒體之前對他的報導:每每說起電影《上甘嶺》,說起《我的祖國》,喬羽都會激動,仿佛半個世紀前的一景一幕猶在眼前。
1956年,電影《上甘嶺》的攝製接近尾聲。喬羽原以為這部電影只是打仗一類的單一內容,但在看過樣片後,他被感動了。他問導演沙蒙:「對歌詞有什麼要求?」沙蒙說:「只希望將來片子沒人看了,而歌卻能流傳下來。」喬羽陷入了沉思。
這是他寫過的一千多首歌中最犯難、壓力最大的一首。苦「憋」十幾天後,他終於思如泉湧,一口氣寫下了三段歌詞。他把稿子交給沙蒙,沙導演反覆看了十幾分鐘,一語不發,最後大聲說了一句:「行,就它了!」
第二天,沙導演拿著稿子又回來了,問喬羽,為什麼不寫成「萬裡長江波浪寬」,這不更有氣勢嗎?喬羽想了想說,對大多數人來說,「祖國」並不是一個抽象概念,在這個詞背後永遠是記憶中家鄉門前的那條河,一望無際的田野,辛勤勞作的親人,而河上發生的事情與生命息息相關,寄託著一方百姓的喜怒哀樂。如果開頭用「萬裡長江」,那麼就會失去很多很多的人,在長江邊上住的人畢竟是少數啊。沙導聽後,連聲說:「對,對,就『一條大河』!就『一條大河』!」
一批歌唱家試唱不理想
郭蘭英把大家唱哭了
《我的祖國》 創作過程中有很多趣事,也折射出老一輩文藝工作者全心投入、孜孜以求的態度。
據報導,1956年,沙蒙請劉熾為《我的祖國》作曲。劉熾為了讓人們喜愛這首歌,調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們喜歡唱的歌曲,從中選出十首歌曲反覆傾聽,最後從其中一首《盧溝問答》 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國》開始的半句。劉熾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小白樓創作時,為了避免外界的幹擾,在門上貼了「劉熾死了」的條子。
當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請了一批歌手來試唱《我的祖國》,都不太滿意。後來喬羽提出請郭蘭英來唱,郭蘭英試唱後,長影便選定她作為歌曲的演唱者。
這首歌最後的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棚進行的。郭蘭英深情的演唱使在場的人聽哭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率先播放了這首歌曲,這時電影《上甘嶺》還未公放。因此,《我的祖國》 先於電影紅遍全國。隨著《上甘嶺》的熱映,《我的祖國》也成為全國人民膾炙人口的金曲,而且一直流傳到現在。
在今年2月19日的元宵晚會上,90歲高齡的歌唱家郭蘭英攜手青年歌唱家張也、周旋,再次唱響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我的祖國》。舞臺上,90歲的郭蘭英依然精神矍鑠,舉手投足之間,彰顯了老藝術家的風範與魅力。再一開口,全場掌聲不止,仿佛穿越了時空。臺下有白髮老人、青少年觀眾都跟著合唱起來。
楚天都市報記者也曾多次在武漢琴臺音樂廳,見證《我的祖國》壓軸各種音樂會的震撼場面。2017年第六屆琴臺音樂節,中國民族廣播樂團在著名指揮彭家鵬的帶領下帶來「我的祖國」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在音樂會的尾聲,樂團將這首作品以管弦樂的形式再現,幾乎所有觀眾都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一曲終了,掌聲如雷,彭家鵬三次謝幕,掌聲和喝彩聲依舊不肯停歇。
殘酷戰爭誕生優美歌聲
中國式旋律剛柔相濟
《我的祖國》 在抗美援朝歷史背景下感動人心,如今和平年代,仍然扣人心弦,經久不衰,這首歌在藝術創作上的秘訣是什麼?
中國音協理事、湖北省音協副主席、作曲家方石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說,《我的祖國》是領唱合唱作品。剛剛獲得「人民藝術家」的郭蘭英當年首唱該曲,聲情味堪稱一絕,讓人百聽不厭。幾十年來許多歌唱家都翻唱過這首歌,比如李谷一,可以說各有千秋。讓人們念念不舍,最想聽的還是郭蘭英的版本。
方石認為,這首歌歌詞的妙處在於,上甘嶺戰役可謂史上最殘酷的戰爭,在殘酷的戰爭中誕生出這樣優美的歌曲,唱歌的人遍體鱗傷,但整首歌並沒有寫跟戰爭有關的任何東西,對比強烈。
《我的祖國》採用對比兩段式寫法。第一段是女聲領唱,抒情、委婉;第二段是混聲合唱,激情、堅毅。歌曲描寫大中有小,小中見大。在唱腔上,第一段領唱旋律富有五聲性風格,音調上一般不出現「發」和「西」,這是中國式旋律的特點,因此讓人感覺親切樸實,是故鄉的音調。
「而正是因為第一段的柔美,才有了第二段的剛強。第二段以混聲合唱抒發出集體意志,高昂的旋律、鏗鏘的節奏,配合上第一段就產生了剛柔相濟、盪氣迴腸的感覺。」方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