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永遠讓人熱淚盈眶,來聽聽這首歌創作背後的故事

2020-12-16 楚天都市報

《我的祖國》的詞作者喬羽2019年元宵晚會上,90歲高齡的歌唱家郭蘭英再次唱響《我的祖國》

近日,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首席提問官胡歌發出第一個提問,邀請知友們參與討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眾多網友不約而同選擇了一首歌——《我的祖國》。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難忘的記憶,封存在內心深處。只待一個密碼,頃刻激活。對於中國人來說,《我的祖國》這首歌,就是一個激活集體記憶的「密碼」。「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人們會情不自禁跟著唱起來,眼眸清亮,脊梁筆直。

喬羽用「一條大河波浪寬」

說「祖國」並非抽象概念

《我的祖國》這首歌,跟電影《上甘嶺》緊密相關。《上甘嶺》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還原了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之殘酷與壯烈。在激烈的戰鬥間歇,狹窄的地下坑道內,志願軍衛生員唱起了《我的祖國》這首歌,鏖戰多日、傷痕累累的志願軍戰士們,在歌聲中昂起頭來。歌還沒唱完,美軍的炮火就停了,志願軍們齊刷刷站了起來——又要衝鋒了。

喬羽

這首歌的詞作者是喬羽,曲作者劉熾,首唱者是郭蘭英。

生於1927年的喬羽,已經92歲了,基本謝絕訪客。據媒體之前對他的報導:每每說起電影《上甘嶺》,說起《我的祖國》,喬羽都會激動,仿佛半個世紀前的一景一幕猶在眼前。

1956年,電影《上甘嶺》的攝製接近尾聲。喬羽原以為這部電影只是打仗一類的單一內容,但在看過樣片後,他被感動了。他問導演沙蒙:「對歌詞有什麼要求?」沙蒙說:「只希望將來片子沒人看了,而歌卻能流傳下來。」喬羽陷入了沉思。

這是他寫過的一千多首歌中最犯難、壓力最大的一首。苦「憋」十幾天後,他終於思如泉湧,一口氣寫下了三段歌詞。他把稿子交給沙蒙,沙導演反覆看了十幾分鐘,一語不發,最後大聲說了一句:「行,就它了!」

第二天,沙導演拿著稿子又回來了,問喬羽,為什麼不寫成「萬裡長江波浪寬」,這不更有氣勢嗎?喬羽想了想說,對大多數人來說,「祖國」並不是一個抽象概念,在這個詞背後永遠是記憶中家鄉門前的那條河,一望無際的田野,辛勤勞作的親人,而河上發生的事情與生命息息相關,寄託著一方百姓的喜怒哀樂。如果開頭用「萬裡長江」,那麼就會失去很多很多的人,在長江邊上住的人畢竟是少數啊。沙導聽後,連聲說:「對,對,就『一條大河』!就『一條大河』!」

一批歌唱家試唱不理想

郭蘭英把大家唱哭了

《我的祖國》 創作過程中有很多趣事,也折射出老一輩文藝工作者全心投入、孜孜以求的態度。

據報導,1956年,沙蒙請劉熾為《我的祖國》作曲。劉熾為了讓人們喜愛這首歌,調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們喜歡唱的歌曲,從中選出十首歌曲反覆傾聽,最後從其中一首《盧溝問答》 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國》開始的半句。劉熾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小白樓創作時,為了避免外界的幹擾,在門上貼了「劉熾死了」的條子。

當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請了一批歌手來試唱《我的祖國》,都不太滿意。後來喬羽提出請郭蘭英來唱,郭蘭英試唱後,長影便選定她作為歌曲的演唱者。

這首歌最後的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棚進行的。郭蘭英深情的演唱使在場的人聽哭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率先播放了這首歌曲,這時電影《上甘嶺》還未公放。因此,《我的祖國》 先於電影紅遍全國。隨著《上甘嶺》的熱映,《我的祖國》也成為全國人民膾炙人口的金曲,而且一直流傳到現在。

在今年2月19日的元宵晚會上,90歲高齡的歌唱家郭蘭英攜手青年歌唱家張也、周旋,再次唱響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我的祖國》。舞臺上,90歲的郭蘭英依然精神矍鑠,舉手投足之間,彰顯了老藝術家的風範與魅力。再一開口,全場掌聲不止,仿佛穿越了時空。臺下有白髮老人、青少年觀眾都跟著合唱起來。

楚天都市報記者也曾多次在武漢琴臺音樂廳,見證《我的祖國》壓軸各種音樂會的震撼場面。2017年第六屆琴臺音樂節,中國民族廣播樂團在著名指揮彭家鵬的帶領下帶來「我的祖國」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在音樂會的尾聲,樂團將這首作品以管弦樂的形式再現,幾乎所有觀眾都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一曲終了,掌聲如雷,彭家鵬三次謝幕,掌聲和喝彩聲依舊不肯停歇。

殘酷戰爭誕生優美歌聲

中國式旋律剛柔相濟

《我的祖國》 在抗美援朝歷史背景下感動人心,如今和平年代,仍然扣人心弦,經久不衰,這首歌在藝術創作上的秘訣是什麼?

中國音協理事、湖北省音協副主席、作曲家方石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說,《我的祖國》是領唱合唱作品。剛剛獲得「人民藝術家」的郭蘭英當年首唱該曲,聲情味堪稱一絕,讓人百聽不厭。幾十年來許多歌唱家都翻唱過這首歌,比如李谷一,可以說各有千秋。讓人們念念不舍,最想聽的還是郭蘭英的版本。

方石認為,這首歌歌詞的妙處在於,上甘嶺戰役可謂史上最殘酷的戰爭,在殘酷的戰爭中誕生出這樣優美的歌曲,唱歌的人遍體鱗傷,但整首歌並沒有寫跟戰爭有關的任何東西,對比強烈。

《我的祖國》採用對比兩段式寫法。第一段是女聲領唱,抒情、委婉;第二段是混聲合唱,激情、堅毅。歌曲描寫大中有小,小中見大。在唱腔上,第一段領唱旋律富有五聲性風格,音調上一般不出現「發」和「西」,這是中國式旋律的特點,因此讓人感覺親切樸實,是故鄉的音調。

「而正是因為第一段的柔美,才有了第二段的剛強。第二段以混聲合唱抒發出集體意志,高昂的旋律、鏗鏘的節奏,配合上第一段就產生了剛柔相濟、盪氣迴腸的感覺。」方石說。

相關焦點

  • 這首歌整整火了63年!如今還有很多人一唱起它,就熱淚盈眶
    對於中國人來說,《我的祖國》這首歌,就是一個激活集體記憶的「密碼」。歌詞背後的故事《我的祖國》這首歌,跟電影《上甘嶺》緊密相關。《上甘嶺》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還原了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之殘酷與壯烈。
  • 《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兩首愛國歌曲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了解其背後的故事和創作者抒發的情懷。下面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歌唱祖國》:這是由32歲的王莘作詞、作曲,由14歲的鋼琴手靳凱華和19歲的男高音王巍首彈首唱的一首愛國歌曲,創作於1950年。1950年9月15日,第一個國慶節前夕,王莘從天津到北京去購買樂器。返程路過天安門時,他忍不住下車,欣賞被金色晚霞籠罩的天安門廣場。
  • 就因為這首歌,八四年春晚永遠能讓人熱淚盈眶
    原標題:就因為這首歌,八四年春晚永遠能讓人熱淚盈眶 你記得春晚的第一個小品嗎?你知道運動員也會在春晚上一展競技風採嗎?你還記得《難忘今宵》是哪一年首唱嗎……回溯春晚中那些我們熟悉的藝術形式,都離不開那一年的初次嘗試,這些「第一次」,你都可以在1984年的春晚中找到印記。
  • 《丁香花》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原來那麼悽美
    『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麼憂鬱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相信不少80、90後都聽過這首網絡歌曲,這首是由唐磊填詞編曲的《丁香花》一夜之間火遍全國,不少女孩被它悽美的歌詞感動的熱淚盈眶,唐磊也憑藉著這首走紅網絡的校園民謠,拿到了2004年第十二屆東方風雲榜「香特莉之夜」
  • 毛不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為何動人心弦,惹人淚下?
    每一首音樂背後都帶著一個「不為人知」故事,有些時候也許他的經歷和你的經歷很相似,從而碰撞出那一朵「火花」,小編我本就是喜歡音樂的女孩子,並且對於音樂有著「謎一樣的嚮往「,音樂帶給我們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可以給我們心靈的藉慰,也能帶給我們新的希望。
  • 看完這三首歌背後催人淚下的故事,網友都哭了!
    我們發現在音樂圈中有很多歌手都是自己去創作歌曲,很多歌曲也是非常的打動人!為什麼能夠創作出那麼感人的歌曲呢?這其中就是因為創作者們依據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者感同身受的真實故事來進行創作的。也就使得歌曲能夠扣人心懸!那麼現在就請大家準備好紙巾,我們就來聊聊那些歌曲背後的故事。
  • 這首歌背後有什麼故事?讓省委書記深情講述
    記者 朱殿勇「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乾兒壯守望著北疆……」4月1日,在鄭州舉行的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省委書記王國生給與會文藝工作者代表深情講述了軍營歌曲《小白楊》創作背後的故事
  • 《我們有歌》復刻祖國70年旅遊發展史 揭秘爆紅歌曲背後的故事
    由五糧液獨家冠名播出的音樂創新節目《我們有歌》,第七期「難得有情人」的甜蜜還歷歷在目。第八期以「唱著歌兒出發吧」為主題的節目已蓄勢待發。在本期節目中,主講述人DJ馮喬站在音樂的角度,結合時代的變遷,帶著觀眾一起尋找「我們為什麼旅行?」的答案。
  • 今天分享:關於《天亮了》這首歌背後的真實故事
    這首天亮了,是由韓紅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 這首歌的背後,還有一個關於偉大母愛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在貴州麻嶺風景區,200多名遊客在馬嶺河峽穀穀底唯一的纜車乘坐點,等待乘坐纜車去山頂吃中飯。
  • 那些歌背後的故事,聽完這首歌,仿佛過完了一生
    其實,在某些歌曲的背後,有著一段段令人感動的故事,如果你足夠幸運,你會找到屬於與自己的那一首歌,也許你剛開始沒有聽出來,但總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原來那首歌是這樣的啊……接下來就讓小枝來揭開那些歌曲背後的故事。
  • 分享一下這首歌背後的故事
    形成的歌曲形式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可以說每個人都知道它,現在可以說是歌曲的頂峰期,網際網路共享的年代,傳播變得很簡單。所以現在的歌曲產出真可謂是五花八門。每首歌的創作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故事背景的,我來分享一下這首歌的故事以及我的小小感悟吧。《光輝歲月》這首歌是beyond黃家駒的歌。這是beyond 90年去非洲回來寫的歌。
  • 《漂洋過海來看你》這首歌的背後,故事讓人難以理解
    金智娟,藝名娃娃,中國臺灣人,歌曲《為何夢見他》曾紅遍大街小巷,是臺灣搖滾女歌手第一人,現主要從事音樂製作的幕後人。曾有一次在某個音樂綜藝節目中,曾見到她,人真的老了,但所唱歌曲依然讓人動心。《漂洋過海來看你》這首歌曲非常的特別,背後的故事讓人蹉嘆不已。
  • 這首歌背後的故事這麼心酸?
    《修煉愛情》收錄於2003年林俊傑發行的專輯《因你而在》中,這首歌背後其實是一段悲傷的愛情故事,真實的發生在林俊傑身上,對於林俊傑來說,這首歌蘊含了對好友離去的心酸,以及對好友的思念之情。這首歌的mv以動畫的形式描述了在愛情裡失去一個人的心痛,最強悍的第三者不是別人,而是命運,當那個愛自己的人離開的時候,原來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
  • 最美的景孕育最美的歌:親歷者講述《我和我的祖國》歌詞創作過程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記者阮周圍)10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最美的景孕育最美的歌:親歷者講述〈我和我的祖國〉歌詞創作過程》的報導。整個創作過程不到20分鐘。時任大庸文化館副館長的楚德新,參加了這次採風活動。至今,他清晰地記得張藜當時興奮的樣子。他告訴大家:「我一打開窗戶,突然來了靈感,自然而然地說: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 你們從近1000首歌裡選了這5首,來聽聽它們的故事
    他表示,10首入圍作品均具有接地氣的鮮明特點,利於傳播:「脫貧攻堅是一個大主題,但文藝作品的切入點要小,切忌泛泛而談。此次徵集活動的10強作品都做到以小見大,無論歌詞還是音樂語言都非常接地氣。」他評價,本次活動第二名《我知道你也想我》把大主題落實到小處,歌詞觸動觀眾心弦;另一首獲獎作品《山與山的擁抱》講述了廣東佛山與其對口幫扶地區——四川涼山的故事,「這首歌的切入點新穎,讓人一聽就有畫面感」。
  • 絕美山水「飛」出絕唱——《我和我的祖國》歌詞創作與張家界的故事
    由張藜作詞、秦詠誠作曲的《我和我的祖國》,自上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30多年傳唱不衰。今年新中國70華誕,這首歌更是唱遍大江南北。 鮮為人知的是,這首經典絕唱的歌詞創作靈感來自於擁有絕美山水的張家界。這首歌如何與張家界結緣?張家界如何激發歌詞作者的創作靈感?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番探尋。
  • ...馨悅採訪《可可託海的牧羊人》作者王琪,講述歌曲背後的故事~
    提起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富蘊縣的可可託海,會想到牛兒成群在廣袤穿的草原上盡情地沐浴陽光、滑雪愛好者心馳神往的雪場、掛滿霧凇的白樺林,白雪覆蓋的小村莊,被積雪堆成蘑菇的小木屋,額爾齊斯大峽谷、三號礦坑、伊雷木湖......這裡不僅風景吸引遊客,也是放牧,養蜂的好地方,於是在音樂人王琪創作的《可可託海的牧羊人》這首歌裡,我們聽到了牧羊男和養蜂女美麗又憂傷的愛情故事。
  • 《我和我的祖國》看得他們熱淚盈眶,《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
    談到「我和我的祖國」,每個人內心都會變得柔軟,腦海裡閃現出一些專屬的高光時刻,進而講述出一段段濃情故事。我相信,她的喜悅會比參加了閱兵還要多。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從一開始的被動服從到主動承擔,飽含對崗位的盡職,對祖國的熱愛。艾青曾說過「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每一個人,都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高二年級 官鳳逸《我和我的祖國》從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小人物的視角,串起了七個祖國的歷史時刻。
  • 歌曲《歌唱祖國》誕生記
    為什麼這些歌曲,即便很久沒聽,旋律一響,仍會熱淚盈眶?    因為這歌聲中有家國,有她的篳路藍縷,有她的艱辛曲折,有她的拼搏奮鬥,有她的欣欣向榮;因為這歌聲中有風雲,有一代代人的血和淚,有無數人的悲與歡,有一個民族的屈辱與自信,有一個國家的光榮和夢想。    這是歷史之歌,也是未來之歌。
  • 我翻開了歌背後的故事,不禁潸然淚下……
    每首歌背後或多或少都有一個秘密,一個故事,聽一首歌,讀背後的故事,不禁潸然淚下......在這裡,我想和大家一起去讀讀《烏蘭巴託的夜》背後的感人故事。第一次聽《烏蘭巴託的夜》是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歌手譚維維深情的演繹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譚維維邀攜當今國際音樂節舞臺上最富盛名的中國樂隊杭蓋樂隊助陣,幽怨的馬頭琴聲配上神奇的呼麥將歌曲中的蒼涼之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每每情到深處,哽咽到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