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遠:古詩詞裡的「春雨之歌」

2020-12-23 南國文化傳媒

古詩詞裡的「雨之歌」

唐寧遠

網圖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一般自每年2月18日或19日始,在中國元宵節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24節氣的雨水。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網圖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雨水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捕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草木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網圖

因雨水節氣時,年味尚留餘韻。所以,民間要舉行鬧社火、鬧花燈、舞龍舞獅、採蓮船等活動。這些活動是希望人們順天時動起來,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生命注入力量。雨水節氣有「拉保保、女婿送節、回娘屋、佔稻色」等民間風俗。「拉保保」就是為了讓兒女健康成長認個乾爹,有「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女婿送節」即給嶽父嶽母送節,祝嶽父嶽母長壽安康之意。「回娘屋」是出嫁的女兒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佔稻色」就是通過爆炒糯穀米花,來佔卜當年稻穀收穫的豐歉。至今,雨水習俗還在一些地域保留。

網圖

雨水節是一個浪漫、溫暖、富有詩情畫意和人情味的節氣,自古文人多情,遇上雨水,便會在心底蕩出漣漪,演繹一首首「春雨之歌」,用古詩詞向我們娓娓道來。這其中,或百感交集,或灑脫自如,或大氣磅礴……

最喜慶而溫柔的雨景是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這是杜甫走出「安史之亂「的困境,在成都草堂晴耕雨讀,種菜養花,與老百姓交往,又因對春雨情有獨鍾,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網圖

據《雲仙散錄》中記載,晚唐詩人張籍是杜甫的鐵桿粉絲,曾把杜詩一首首燒掉拌上蜂蜜,每天吃三匙,以期能有老杜詩才。而最讓後世傳頌的,是他和韓愈的師生情誼。張籍經孟郊結識韓愈,拉開了兩人長達28年的親密情誼,至死不渝。「伯樂」韓愈稱讚張籍詩文「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引薦張籍進士及第,後又推薦張籍出任水部郎中。當年早春,韓愈邀張籍去曲江邊看春景遊,張籍卻用事忙年老推遲,所以韓愈便作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描述初春最溫馨的雨。寫完這組詩的第二年,韓愈因病離世,年方57歲。不知張籍是否後悔當時推遲恩師的踏春邀請呢?

網圖

人生短暫,生命無常,且行且珍惜。有「詩佛」之稱的王維格外重視朋友情誼與離別儀式,面對最眷戀的春雨,寫下《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它是送別的不朽驪歌,是千古絕唱作曲作畫中不竭的靈感來源。詩中講述1200多年前一個離別故事,當時大唐長途主要靠牛、馬、船,短途主要靠腳,沒有飛機、高鐵、汽車,也無自行車。安西在新疆境內,平時從敦煌上報到長安的軍情急報,需8天時間,一般官員從長安到敦煌也約需兩個月,而安西比敦煌還要遠。男兒惜別自然離不開酒,「兄弟,再幹一杯!」離別之情都融入酒中,出了這陽關就是陌生的西域,再難見老朋友了。兄弟啊,珍重!

網圖

唐詩與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璀璨明珠,宋詞關於雨水節氣的詩詞不勝枚舉。最愜意的雨景是宋代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充滿生活氣息,頗具禪意,將那份閒適、從容表現得淋漓盡致。

網圖

最纏綿的雨景是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時空轉換之間,馳騁的是詩人無盡的思緒,寄託的是無盡的思念。

最悠閒的雨景是宋代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梅雨季節,細雨濛濛的下著,鄉村的池塘傳來陣陣蛙鳴,客人久候不到,百無聊賴之際,只好輕輕敲打旗子,來打發這閒散的時光。

網圖

最灑脫的雨是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因「烏臺詩案」貶到黃州的第三年春天寫下的。三月七日,他和朋友們外出遊玩,遭大雨淋溼,朋友們都覺得狼狽,而蘇軾認為無論人生起落沉浮,無論成敗得失,都要坦然以對、心平氣和,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了詩和遠方。千百年來,蘇軾的詩詞文章乃至他的人格魅力,對後世產生巨大的影響。

網圖

雨從天而降,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最孤寂而失意的雨是陸遊的《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公元1186年春,62歲的陸遊已在家賦閒五年。這年春天,奉詔入京,接受嚴州知州的職務。赴任前,住在西湖邊上的客棧裡聽候皇帝召見。他在表面的昇平氣象和繁榮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聵,寂寥落寞中消散著未酬壯志,崇高的愛國形象也呼之欲出,讓我們肅然起敬。

網圖

毛澤東也從雨中獲得不少靈感與情思。最有希望的雨要數《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春雨象徵著生機,象徵著革命帶來的希望。

最有氣勢和最給力的雨是《七律二首·送瘟神》,毛澤東則借春景抒發了其博大的情懷。詩云:「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詩中的春風楊柳,紅雨青山,都仿佛具有了靈性,因為「六億神州盡舜堯」驚天動地,「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瘟神已無處容身,天上地下,一片光明。在紅綠相間的春意裡,映襯出一幅希望的畫卷,也宣揚了戰勝疫情必勝的信念。

雨水時節,宜詩宜景。天將化雨舒清景,萌動生機待綠田。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我們沒有更多條件外出踏春迎春光沐春雨,就讓我們打開窗戶,讓目光與心靈投入這無邊絲雨中,和春天來場約會。唯願「春滿人間百花吐豔,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編輯 | 夏巖,正文圖片來自網絡】

————————End—————————

作者簡介:唐寧遠,男,廣西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桂林市政府某部門。學生時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早年從事新聞工作。文學作品與理論文章在全國、省級徵文賽中榮獲一些獎項。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散文》《隨筆》等報刊。

相關焦點

  • 唐寧遠:端午詩詞裡的家國情懷
    端午詩詞裡的家國情懷文 | 唐寧遠端午歷來就是一個富有詩意和愛國傳統的節日,家國情懷是端午最美的文化底色,穿越雋永的古詩詞,赴一場千年之約,品一場文化盛宴,別有一番情趣。之說。宋代詩人鄭剛中有《重五》詩云:「煮酒無尋處,草蒲在水中。」《詩經》「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描寫人們採摘車前草的歡快情景。「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描繪隱居家鄉的陸遊在端午節忙著儲藥、配藥方的景象。
  • 10首含雨的古詩詞,春雨意蘊豐富,秋雨蕭瑟悽涼,篇篇精彩
    本期關鍵詞:雨中國古詩詞中經常寫雨,寫春雨的可愛,也有突遇雨的尷尬,更有秋雨帶來的蕭瑟悽涼,可謂是篇篇精彩。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寫的是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春降小雨,潤澤萬物。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代: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唯美春雨古詩詞8首,細雨綿綿,滿滿的詩情畫意!
    唯美春雨古詩詞8首,細雨綿綿,滿滿的詩情畫意。1、《春盡》韓偓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這首詩是寫惜春、傷春之情,但是表面卻「不著一字」,含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細水浮花歸別澗」一句,表面不說春已暮,但花落水中,並隨涓涓細水流入別澗,「春暮」之意已在其中矣。「斷雲含雨入孤村」一句,寫殘斷之雲隨風吹下一陣細雨之景,暗示的正是南方春盡的節候。這首詩所用的「細」、「浮」、「別」、「斷」、「孤」五字,都有令人頓生悲涼的感情色彩。
  • 讀詩|古詩詞裡的幸福是……
    幸福就像古詩詞的句子:1.幸福是一種對美好的期待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的《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4.是心心念念,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意料之中春秋 《詩經·國風·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 當古詩詞和古建築相遇時,真是美到沒朋友!
    我國古建築和古詩詞從來都是是分不開的,那麼詩人們筆下的古建築有多美,且來看:一:古詩詞中的亭1、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蘇溪亭》唐 · 戴叔倫2、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3、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 嚮往春天:品味古詩詞裡的春天,領略不一樣的風景
    宅家的日子,不妨讓我們帶著對春天的嚮往,一起去品味古詩詞裡的春天,一起去領略詩人們筆下的風景,以及他們或清新、或瑰麗、或哀傷、或灑脫的別樣情懷。《絕句》[唐] 杜甫其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先寫江碧鳥白、山青花紅,以瑰麗的色彩極盡春天之美。接下來筆風一轉,好景終將去,春歸人未回的鄉愁躍然紙上。正所謂,美到極致的春天,卻非吾鄉吾屬,徒惹愁情已矣。
  • 古詩中的春雨:十位詩人十首詩詞,不知哪一首觸動您的心弦?
    春天是古詩詞的季節,春雨是春天的經典意象,在詩人筆下,春雨的美令人陶醉,也惹來愁緒萬千,以下十首古詩詞,不知哪一首觸動您此時的心弦?一、 小樓一夜聽春雨: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是哪一句古詩詞,讓你一下想起這座城?
    北京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古稱幽州,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西安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古詩詞裡的常德,源遠流長,鍾靈毓秀
    今天,就請大家隨果爸一起,去欣賞古詩詞裡的常德風光。李白: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望木瓜山》(唐)李白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木瓜山,在常德府東七裡。木瓜生食味酸。李白對朝廷本無一心,糊裡糊塗捲入李氏政權內部鬥爭,居然成為囚犯,心裡無限酸楚,面對味酸的木瓜更不是滋味。原本寂寂無名的木瓜山,因為李白之詩聞名遐邇。
  • 【詩詞鑑賞】十首最美古詩詞,在古詩詞裡的體驗冬日的魅力!
    十首最美古詩詞,在古詩詞裡的體驗冬日的魅力! 冬日平泉路晚歸 唐-白居易 節裡人家笑語饒,日高猶自燭光交。 霜林遮眼八九葉,露竹出牆三四梢。
  • 尋找古詩詞裡的完美安徽
    從「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皖南宣城,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皖東馬鞍山,再到「我家曾住赤闌橋,鄰裡相過不寂寥」皖中合肥,和「小黃城外芍藥花,十裡五裡生朝霞」的皖北亳州……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新安晚報安徽網攜手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聯合開展「一詩一城尋找古詩詞裡的完美安徽」評選活動,為安徽16個地市選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古詩詞,為這個城市「代言」。
  • 喝最烈的酒,唱最狂的歌——15句寫酒的古詩詞,講述詩與酒的故事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座高峰,後世難以逾越。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先賢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詩詞。在古詩詞的眾多意象中,「酒」不得不提。尤其在詩仙李白的詩歌中,「劍」與「酒」是最為常見的兩個意象。酒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男兒與酒之間有說不完的故事。
  • 從地攤經濟,探尋古詩詞裡的人間煙火
    此時,我便想起陸遊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只覺此詩甚是應景。從地攤經濟,探尋古詩詞裡的人間煙火,品味古人筆下的地攤文化。賣花聲裡香風四氳紫豔紅苞價不同,匝街羅列起香風。無言無語呈顏色,知落誰家池館中。
  • 一滴春雨暖塵世 一泓春水遠深情 願你在詩詞的雨裡活成最美的模樣
    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春天象徵著生發、成長;雨水,正是生命之源。古人說「遇雨則吉」,開春以來的第一場雨,無聲地滋養人的心田,也孕育著萬物的新生。雨水,也就成了吉兆,飽含生命的希望。
  • 2018重慶小學語文必背古詩詞:敕勒歌
    2018重慶小學語文必背古詩詞:敕勒歌   敕勒歌   公元4到6世紀,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誦讀:   情緒要明朗豪放。
  • 2018春雨過後好心情的說說 春雨後的空氣讓人歡喜的感慨句子說說
    一場春雨後,院裡的春色突然明亮起來,丁香和泥土的味道在溼氣裡氳散,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了。最喜枝頭楊柳色,襯得花色俞動人。在春雨過後很多的人的心情也被清洗了般,素淨輕盈,仿佛能唱一首歌。下面八寶網的小編為大家分享2018春雨過後好心情的說說,春雨後的空氣讓人歡喜的感慨句子說說大家一起來看吧。
  • 6首春景古詩詞,品味春光裡的詩情畫意!
    6首春景古詩詞,品味春光裡的詩情畫意!春代表著一年四季的開始,是大自然萬物重新煥發勃勃生機的季節。所以在一年最為美好的春光裡,人們可以看到嫩芽破土而出,更有鮮豔的花朵爭相開放,一切都是那麼欣欣向榮,令人倍感驚喜。
  •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與元宵節有關的古詩詞
    以下是新東方在線高考網小編整理的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11、 周端臣(宋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  12、 周邦彥(宋代)解語花·上元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13、 趙時春(明代)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14、 蘇軾(宋代)蝶戀花·密州上元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15、 王磐(明代)古蟾宮·
  • 夜讀丨古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端午
    古詩詞中的端午節,既是一幅內容豐富的民俗圖,又是一曲悼念屈子的歌;品讀端午節詩詞,既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節日喜慶氛圍,又能讓人沉浸在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深深緬懷之中;它給你一份歡喜雀躍,也給你一種深沉靜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品讀幾首關於端午的古詩詞。
  • 三月裡會有哪些花開放?這些古詩詞告訴你
    三月裡都有哪些花兒開放?今天,我們就藉助幾首古詩詞,來感受濃濃的春意,聞一聞三月花開的馨香。如果說《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桃花謠》等是桃花的讚歌,那麼古人在詩詞歌賦中則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和寄託。花之貴妃——海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