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公裡的繞道,香港足足耗了30年

2020-12-1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上世紀80年代提出構想,1993年啟動第一期工程,2002年批准「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但直到今年的1月20日,這條全長4.5公裡、車程5分鐘的香港中環灣仔繞道,才實現首階段通車。

在這耗費近30年發光陰中,中環灣仔繞道工程歷經多番波折:保護海港、填海官司、清拆天星碼頭、死守皇后碼頭、以及一連串的司法覆核,讓該工程延誤多年,造價也從最初預計的80億港元(69億元人民幣),飆升至360億港元(311億元人民幣)。

大公報專欄作家屈穎妍用內地不久前開通的「雅康高速」與之對比,稱這被譽為築路界的「珠峰」,施工難度大卻僅用時5年,投資230億元人民幣,她為此質問說,「西方式民主真的能利民嗎?」而見證繞道通車儀式的民建聯立法議員葛珮帆則感慨說,「大型基建政治化,以司法覆核阻撓基建,全社會都要付出沉重代價」。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中環隧道出入口(圖自中新網)

4.5公裡、5分鐘車程,耗了30年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是一條橫跨香港殖民地時代和特區時代的工程項目。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由於港島主要幹道經常堵車,香港政府已提出「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以興建中環灣仔繞道及多條擬建的鐵路支線,並於1993年起啟動第一期工程。

2002年12月,香港行政會議批淮「中區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填海面積為23.11公頃,以提供興建繞道的土地。

但在2003年,「保護海港協會」以臨時填海工程受《保護海港條例》監管為由,提出司法覆核,指稱繞道工程的填海「面積過大」,並稱城市規劃委員會當時通過的「灣仔填海計劃」第二期工程違反《保護海港條例》。

之後法院裁定政府敗訴,使得「灣仔填海計劃」第二期的工程批淮被迫取消。法官在判詞中還明確指出,除非有凌駕性公眾需要才可以填海,事前政府還須諮詢公眾。

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司法覆核官司。經過多次博奕,雙方互有輸贏……

2005年香港政府為此修訂中環灣仔繞道設計及建築方案,並向公眾諮詢。根據當年的方案,該工程原本預計在2010年完工。但在此期間,除了填海爭議、司法覆核,還曾引起數次群眾運動。

為了配合填海需要,香港政府在2006年決定,把有著48年歷史的舊中環天星碼頭及中環天星碼頭鐘樓拆卸作道路和商廈用途,此舉引發香港部分民間團體的不滿,他們通過靜坐示威以阻止拆卸,後還演變成警民衝突。

後一年,香港政府又決定清拆殖民地建築——中區皇后碼頭。儘管聲明中一再強調,把皇后碼頭拆卸後會另覓地方重建,但以朱凱迪為首的保育人士深感不滿,甚至在碼頭髮起絕食抗爭,為此引發了一系列糾紛。

為了平息這些爭議,香港政府在2008年重啟填海範圍的公眾諮詢。最終在2009年工程才得以拍板動工。但此時,方案經修改後的造價,已經由原來預計的80億港元(下同),激增至328億元,2013年更是增至360億元。

林鄭:體會到在港推展基建並非易事

在今年1月20日早上8時,香港中環灣仔繞道首階段開通,首日便吸引了不少車輛試行新路。全長4.5公裡中,有3.7公裡為隧道,繞道實施雙程三線行車,主幹道限速為每小時80公裡,連接路限速則為每小時50公裡,駕駛人士可免費使用。

繞道通車後,駕車來往中環及北角東區走廊只需約5分鐘,有效紓緩幹諾道中、夏愨道和告士打道的交通擠塞情況。預計每年節省4000萬行車小時,減少1.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種植48萬棵樹。

在正式通車前一日的儀式上,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還與一眾官員及議員,乘坐開篷巴士進行體驗。

林鄭月娥在致辭時感慨,她對繞道通車百感交集,足足三十年,終於到今日通車。她還提到,自己曾兩次參與繞道的建設,包括2003至2004年擔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時,處理填海爭議及官司,以及2007年以發展局局長身份向公眾解說為何要遷拆皇后碼頭,這讓她體會到在香港推展基建並非易事。

「但為了香港的長遠利益,我們須迎難而上;我們也需換位思考,嘗試去了解反對者所持的理由,看看有沒有化解的方法」,林鄭月娥認為,香港面對大型基建和土地發展帶來的種種問題,應該仍然以「迎難而上」、「求同存異」的精神,全力讓香港能向前發展。

港媒:兩條公路的反思

當天見證繞道通車儀式的民建聯立法議員葛珮帆感嘆說,繞道工程延誤多年,各行各業因塞車浪費大量時間,經濟損失不可估量,還加深了空氣汙染情況。「如果當年沒有填海官司故意刁難工程,繞道在數年前便應落成通車。」

葛珮帆表示,希望各方都吸取經驗教訓,「明白大型基建工程和跨境基建對本港發展非常重要,既能促進對外聯繫,有利經濟民生,還能製造就業機會。大型基建政治化,以司法覆核來阻撓基建,全社會都要付出沉重代價。」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發文表示,原先圍繞繞道的爭論,比實際興建更加費時失事。「這個橫跨殖民地時代和特區時代的繞道工程,反映了香港政府施政時存在的制肘,如舉步維艱,導致成本上漲,最終付出的代價是大家的血汗錢。」

大公報專欄作家屈穎妍則用在內地前不久開通的「雅康高速」與之進行對比。屈穎妍指出,這段全程135公裡、屬川藏公路雅安至康定段的公路,是全國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路段之一,被譽為築路界的「珠峰」。

沿途有129座橋,44條隧道。當中一個隧道口更處於海拔2000米的懸崖,一段9公裡山路更有24個髮夾彎……

「如此浩瀚艱巨的工程,連開山劈石鑿隧道,僅用了五年時間,總投資230億人民幣」,屈穎妍質問說,香港拖了30年、花了360億港元才建成車程5分鐘的填海繞道,這「就是香港人追捧的西方民主速度嗎?誰利民?誰虛耗?不言而喻了吧?」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正式通車(圖自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首階段通車 短短4.5公裡、5分鐘車程卻耗了30年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上世紀80年代提出構想,1993年啟動第一期工程,2002年批准「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但直到今年的1月20日,這條全長4.5公裡、車程5分鐘的香港中環灣仔繞道,才實現首階段通車。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全面通車 (2/3)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全面通車3) "← →"翻頁 2月24日上午,耗資360億港元的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正式全面通車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全面通車 (1/3)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全面通車3) "← →"翻頁 2月24日上午,耗資360億港元的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正式全面通車
  •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舉行通車儀式 (4/4)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舉行通車儀式 (4/4) "← →"翻頁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通車 林鄭月娥坦言:得來不易
    【解說】全長4.5公裡的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將於1月20日正式通車。當地時間1月19日,通車儀式在繞道中環隧道出入口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出席通車儀式。  【解說】上午11時左右,一眾主禮嘉賓乘坐開篷雙層巴士經隧道到達會場。林鄭月娥在致辭中稱,首次體驗感覺非常便捷。
  • 香港特區中環及灣仔繞道1月通車
    人民網香港12月28日電 香港特區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將於1月20日通車,繞道全長4.5公裡,其中約3.7公裡為行車隧道,連接中環林士街天橋和北角東區走廊,為港島北岸主幹路,通車後將大大紓緩港島北交通擠塞情況。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道路正式通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9日在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通車儀式上致辭(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1月19日,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開通儀式在繞道中環隧道出入口處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
  •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首階段通車 車主試行新路大致順暢
    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中環灣仔繞道20日早上8時首階段開通,首日吸引不少車輛試行新路,體驗5分鐘內駕車來往中環與北角東區走廊。儘管20日下午在中環機場快線香港站出口,交通一度出現擠塞,但綜觀全日繞道交通大致順暢。有運輸業界人士擔心,21日首個工作日或會出現交通擠塞情況。香港警方亦嚴陣以待,將派出大批警員應對。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20日通車 來往中環北角只需5分鐘 (1/3)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20日通車 來往中環北角只需5分鐘 (1/3) "← →"翻頁
  • 百公裡氣耗30.49公斤!老司機開豪瀚N7G運鮮奶跑一公裡燒氣不到1元
    2020年中國重汽(國六)燃氣車節氣挑戰賽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由於此次比賽用戶在實際運營中就可以完成比賽,因此吸引了許多卡友報名參賽,來自新疆巴州的馬國仁就是其中一位。馬國仁開車也有近30個年頭,平常感覺開得還不錯,這次報名想跟其他卡友切磋一下,看看自己開車的技術到底怎麼樣。
  • 計程車繞道9公裡?回程比去程車費貴了25%?……真相是這樣的
    視覺中國 供圖計程車繞道9公裡?真相:乘客要求最快抵達11月9日早上6點多,莫女士從汽車西站附近出發,打了車牌號為浙ATXX52的計程車去濱江連連大廈,計價器顯示車費93元。莫女士撥打「12345」投訴計程車繞道。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濱江大隊接到「12345」交辦件後,立刻調取事發時計程車行駛軌跡。該車實際行駛路線是西溪路—紫之隧道—之浦路—之江大橋—彩虹快速路時代高架—連連大廈,相比地圖推薦的經濟路線西溪路—靈溪隧道—九裡松隧道—五老峰隧道—虎跑路—錢江一橋—江南大道—連連大廈,確實遠了9公裡。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全面通車
    人民網香港2月25日電(辜雨晴) 香港特區中環至灣仔繞道24日全面通車,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繞道首日整體情況順暢。25日為繞道全面開通後首個工作日,他提醒市民上班前多留意交通消息。
  •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24日全面通車
    人民網香港2月19日電(辜雨晴)香港特區政府18日公布,中環及灣仔繞道將於24日上午7時全面通車,駕駛者離開繞道後可直接前往西區,或經西隧前往九龍。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署發言人表示,繞道全面開通後,由東區前往西區或西區海底隧道的駕駛者離開繞道中環出口前可選用中線或快線,直接通往林士街天橋西行,其間無需再經幹諾道中掉頭。 中環隧道出口設有路牌展示四條行車線,分別通往機場快線站、中區、西區和九龍(西)。
  • 外地人到太原打車被繞道 去程回程相差10公裡
    原標題:外地人到太原打車被繞道 去程回程相差10公裡   今日上午,臨汾市民陳先生給本報新聞熱線打來電話,稱他於9月1日在太原搭乘計程車,遭遇的哥「繞道」,氣憤之餘就給太原市客運辦投訴熱線打了電話,本只想發洩一下,沒想到客運辦工作人員認真受理了投訴,在調查落實後做出了處理。
  • 計程車繞道9公裡?回程比去程車費貴了25%?認定計程車司機無責!真相...
    有投訴計程車繞道的,有投訴同一段路回程比去程車費貴了25%的,有投訴計程車拒載的,最終都判定計程車司機無責,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計程車繞道9公裡?莫女士撥打「12345」投訴計程車繞道。杭州交通運輸執法部門濱江大隊接到「12345」交辦件後,立刻調取事發時計程車行駛軌跡。該車實際行駛路線是西溪路—紫之隧道—之浦路—之江大橋—彩虹快速路時代高架—連連大廈,相比地圖推薦的經濟路線西溪路—靈溪隧道—九裡松隧道—五老峰隧道—虎跑路—錢江一橋—江南大道—連連大廈,確實遠了9公裡。
  • 臺商:80年代辦臺胞證需繞道香港 辦證要等5天
    原標題:臺商:80年代辦臺胞證需繞道香港 辦證要等5天   《新聞1+1》2015年6月15日完成臺本   ——臺胞免籤:說來就來!其實在今年的5月3號,國民黨的主席朱立倫來大陸訪問的時候,也表達了這方面的意思,我們聽聽那天他的說法。   中國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我們應該讓兩岸和平紅利,讓兩岸交流成果,惠及更多的民眾,大家能夠來享用。
  • 自重低至8.5噸!百公裡氣耗23升!歐曼LNG重卡全系產品發布
    福田戴姆勒汽車研發副總裁穆斯塔法表示:「歐曼LNG重卡經過全球數百工程師精心打造,近4萬小時臺架試驗,1160萬公裡「三高」全工況,全環境道路適應性驗證,等效120萬公裡耐久試驗等充分驗證,確保將完全成熟可靠的產品交付用戶,讓用戶運輸路更安心、更省心。」
  •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整體運作順暢 運輸署將優化路面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整體運作順暢 運輸署將優化路面 2019-01-22《文匯報》報導,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21日迎來首階段通車後的首個工作日,特區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繞道整體運作順暢,但承認車輛進入中環時的確出現問題,相信所有工程完成後,問題可解決。
  • 4,5天穿越——香港麥理浩徑
    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是香港一條郊野徒步線路,以前香港總督麥理浩命名。全程100公裡,共分為十段。這條路線是非常成熟的郊野徒步路線,每隔500米就有一個標記柱。陸續拉了兩位美女JJ和YY,我們三人在2016年11月17日到21日,用4.5天走完了麥理浩徑全程。
  • 臺北的士為何沒有拒載、繞道問題?
    為何不會繞道? 「繞道划不來,不如多撿個客!」  臺北的士司機會不會故意繞道?「故意繞道划不來,不如多撿個客!」在臺北已經開了20多年的士的林丙章司機如此回答。  他算了一筆帳:臺北的士1.2公裡起步價為70元,超過1.2公裡後每250米跳5元,等紅綠燈每100秒跳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