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疏勒縣:在張騫博物館感受漢代歷史文化風雲

2020-12-11 新疆人文風物

當站立於這片土地上,我在冥冥之中仿佛回到了漢代的疏勒古地,這裡是現代的疏勒縣,與古代的三十六城邦諸國之一的疏勒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如今的疏勒縣就是古疏勒屬地,只是在後來的歷史變遷中,將這裡設置為與古疏勒相同的名字了。

疏勒縣城距離喀什市區七公裡左右。從喀什市出發,沿315國道前往莎車、葉城、和田等地,疏勒縣是必經之地。從古絲綢之路南道來看,疏勒的位置剛好扼守在絲路上的重要地段。得天獨厚的交通地理位置,造就了疏勒縣各方面的發展。

既然疏勒縣是古疏勒國的一部分,那麼這裡的人文歷史具有厚重的優勢,儘管疏勒縣境內遍布歷史遺蹟,但那些土築的遺蹟早已坍塌和消失,留給後人的只有無盡的歷史記憶。

自古以來,很多著名歷史人物都曾到過疏勒,並在這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西漢張騫就是出使西域打通古絲路的著名人物,而東漢的班超更是在這裡建功立業,揚名西域各城邦諸國,以及後來的歷代人士,無不對疏勒充滿著嚮往。

特別是張騫,作為出使西域的第一人,他在西域長途跋涉、風餐露宿,還被匈奴人囚禁,儘管如此,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沒有忘記漢武帝的諄諄囑咐,最終兩次出使西域,為漢朝統一西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疏勒縣,值得我們探訪的是張騫公園,這裡還設置了張騫紀念館、疏勒歷史博物館、科技文化中心、博望(張騫曾被封為博望侯)邦臣酒店等。主題公園分為:歷史文化區、民俗風情區、兒童娛樂區三個功能景區,主要體現了張騫出使西域為漢朝做出的功績。

走進張騫公園,迎面就是張騫高大的塑像,園內還有不少人物塑像,代表了疏勒國的歷史發展典故,公園裡的建築風格以漢風為主,真正彰顯了疏勒厚重的文化氣息。來到張騫紀念館,首先看到的又是張騫騎馬的雕像,其次一幅巨大的浮雕展現在面前,上面用人物為線索,敘述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足跡。

無論是浮雕與畫卷,還是一些文字的介紹,我們都能從中詳細地了解張騫在西域足跡,這對我們熟知西域的歷史有很大幫助,最重要的是證明了西域自西漢以來已成為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領土。其實,在西漢之前,西域就有了從中原過去居住和經商的人,而隨著歷史的變遷,那足跡尚未留下完整的文字記載而已。

古絲綢之路的開闢,早已在西漢之前形成,中原的絲綢和茶葉,通過河西走廊源源不斷地被運到西域,乃至中亞和歐洲國家,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近百年來的考古證明,在新疆、中亞和歐洲一些國家出土的文物,再次見證了絲綢之路曾經的繁華和悠久。

頓足於張騫公園,我們可以漫步於各種展廳,瞻仰了張騫紀念館,還可以領略疏勒歷史博物館,展廳內對疏勒古國的歷史,進行了詳盡與詳實的介紹,其中還有考古發掘出的各類文物,從刀、槍、劍、戟到服飾、生活用具等,主要體現了兩千多年來,作為絲綢之路上重鎮的疏勒,在戰爭、商業、經濟等方面留下的遺物,有力地見證了疏勒古國風雲變幻的歷史。

當看完這些歷史足跡後,可以靜靜地走在張騫公園內,仰望著上空的藍天和白雲,眺望著遠處高聳的雪山及茫茫大地,不由得感慨:古人的偉大,不在於他歷盡多少艱險,而在於他內在的可貴精神。他們這種精神和意志,在歷史的延續中轉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史,是值得我們後人尊崇和學習的,因此,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歷史上的人物,更不能忘記歷史為我們遺留下的文化內涵。這就是所謂的「國之根本,國之大計」,如果忘記了歷史,那就是背叛了民族和國家。

由張騫、班超、耿恭等歷史人物,我想到了今天有一些人,他們為了獲得某種利益,不擇手段地損害著民族和國家的利益,如果一個人拋棄了原則和底線,終將會成為歷史的罪人。我想,一個人的偉大之處,不在於他能為民族和國家做多少事情,而在於他是否有一個愛國與赤子之心。

如果真正參觀了張騫公園及他的紀念館、疏勒歷史博物館,我們都會從內心深處反省自己。雖然我們每個人猶如一滴不起眼的水珠,但只要有團結一心、齊心協力的凝聚力,就會匯聚成大海,那麼還有誰能阻擋住偉大中國前進的道路呢?!

在疏勒縣,除了張騫公園外,還有努爾蘭風情園、百果生態園、牙甫泉沙漠胡楊林等人文自然景觀,這些都值得我們去目睹新疆絢麗多彩的人文之地。如果路過或在疏勒停留,一定不要錯過了不一樣的風景,也不要錯過了探知文化古地的神秘。

疏勒縣就在南疆,就在古絲綢之上,這裡有張騫、班超等歷史人物,他們在此靜靜地等候著你的到來,「不見不散」的承諾,我們今生必定會在疏勒相遇,在千年古地來一場盛大的文化宴會。

相關焦點

  • 新疆疏勒縣:在張騫博物館感受漢代歷史文化風雲
    當站立於這片土地上,我在冥冥之中仿佛回到了漢代的疏勒古地,這裡是現代的疏勒縣,與古代的三十六城邦諸國之一的疏勒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如今的疏勒縣就是古疏勒屬地,只是在後來的歷史變遷中既然疏勒縣是古疏勒國的一部分,那麼這裡的人文歷史具有厚重的優勢,儘管疏勒縣境內遍布歷史遺蹟,但那些土築的遺蹟早已坍塌和消失,留給後人的只有無盡的歷史記憶。
  • 暢遊疏勒丨疏勒縣秋冬季旅遊升溫
    遊客在香妃湖花卉莊園感受熱帶風情9月17日,在疏勒縣香妃湖花卉莊園、烈士陵園、張騫紀念館·疏勒博物館、雙擁展館等地,來自澤普縣的旅遊團正在觀光旅遊,欣賞各種熱帶植物、花卉,了解革命英烈感人事跡,聆聽絲路文化源遠流長,體悟疏勒軍民魚水情深。
  • 東營市文化交流團赴新疆疏勒縣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12月7日至10日,東營市「情滿疏勒話交流、魯喀情深促團結」文化交流團赴新疆疏勒縣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喀什地委副書記、山東援疆工作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張成偉參加活動,東營市文聯和疏勒縣文藝界有關同志參加活動。
  • 「文化潤疆」東營在行動|「魯喀情深」東營文化交流團走進千年古城...
    為深入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關於「文化潤疆」的有關精神,落實「文化潤疆、齊魯先行」戰略要求、加強東營、疏勒兩地文化交流,12月7日至11日,東營市文化交流考察團赴新疆疏勒縣開展了「情滿疏勒話交流、魯喀情深促團結」主題文化交流活動。交流團成員主要來自東營市美協、書協、攝影家協會以及東營各主流媒體。
  • 「展非遺促傳承」疏勒縣非物質文化展示活動精彩紛呈
    近日,疏勒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此次活動,不僅能為疏勒縣從事非遺傳承藝人們搭建一個交流和展示的平臺,也將提高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參與感和自身的獲得感。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疏勒縣張騫公園非物質文化遺產觀摩點擺放著各類民間樂器
  • 新疆文化:探訪喀什古城,感受文化氣息
    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這樣稱呼喀什古城為「博物館」,其實一點都不誇張,應該說是一座「活著」的博物館,因為它延續著歷史,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用一種敬畏和親近的方式,熱愛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在探尋文化之旅中,我沿著這條古絲綢之路,沿著張騫、班超、玄奘等漢唐將士和僧侶的足跡,穿過古驛站阿圖什市,我們抵達了曾經是西域重鎮的喀什市(漢代疏勒城),此刻,內心變得異常地亢奮和激動。
  • 新疆文化:千年古地的莎車縣,魂牽夢縈的人文之地
    莎車縣,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諸國之一莎車國的延續。在兩千多年來的歷史長河裡,莎車從不缺席,一直在歷史的舞臺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到東漢班超在西域叱詫風雲,再到清代平定阿古柏,最後到新中國成立,莎車縣在新疆的地位,始終被世人關注和矚目。
  • 新疆喀什地區:中國西部邊陲歷史文化厚重的人文古地
    對於喀什地區,我內心有著深深的遺憾,因為自己的足跡還未踏遍這塊充滿歷史厚重的文化地域。至今,我只到過喀什市、疏附縣和塔什庫爾幹,其他縣域只是匆匆而過,並未真正地目睹他們真實的容顏。而今天,我要從歷史中翻閱它們延續的文化印痕,向世人展示它新時代風採。
  • 時光穿梭 在新疆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
    我國有16個國內得到學術界認可的「恐龍之鄉」,其中新疆就佔有3個,所以許多遊客到新疆都會選擇到恐龍博物館逛逛,其中知名的有昌吉恐龍博物館、克拉瑪依市新疆石油地質陳列館、吉木薩爾文化館。講解員為遊客描述克拉瑪依博物館內文物背後的故事。
  • 【雲遊新疆】時光穿梭 在新疆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
    博物館內的闢邪神獸。圖 /吐魯番博物館新疆古代西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的重要場地樓蘭博物館,展示神秘的樓蘭古城總能勾起遊客的興趣。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和西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到重要作用。
  • 阿克蘇博物館的陶器,是龜茲歷史文化發展的實物佐證
    近日,我們走進新疆阿克蘇博物館,目睹著這些不同時期的陶器,思想穿越千年之外,踏著歷史的足跡,探尋古代人類歷史文明發展的印痕……中原文化對西域的影響原則上說是從漢代開始的,張騫出使西域就證明這一點,畢竟這是一種官方行為,其實比漢代還早的時期就有內地的商旅及探險家到西域了,那時他們已對西域或多或少都產生了影響,只是在漢代逐步奠定了中央對西域的統治,唐代達到高峰,如今這些陶器就能佐證一切。
  • 新疆篇:喀什
    喀什地區地處新疆西南部。東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東北與柯坪縣、阿瓦提縣相連,西北與阿圖什市、烏恰縣和阿克陶縣相連,東南與皮山縣相連,西部與塔吉克斯坦相連,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
  • 新疆疏勒縣:粽情飄香過端午 義診貼心保健康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新疆疏勒縣疏勒鎮陽光社區與轄區「大黨委」共建單位華東醫院攜手組織開展「共建融情愛在端午 健康同行」為主題的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活動。
  • 文明新風吹拂新疆喀什疏勒縣洋大曼鄉:鄉親們越來越自信
    2018年三八婦女節那天,再乃普古麗所在的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洋大曼鄉阿克亞2村有了第一家美容美髮店,店名就叫「靚髮屋」。「每次進來化妝打扮一番,感覺自己都變美了。」再乃普古麗說,自打「靚髮屋」開張,生意越來越紅火。 記者到村裡的「靚髮屋」採訪時,碰上疏勒縣婦聯的工作人員正在發放美發工具。
  • 古今輝映耀天山:新疆4個歷史文化傳承最好的縣城
    神奇新疆,大美新疆;所有的讚美都說不盡新疆之美,尤其是新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更是難以詮釋天山南北的古往今來當中的點點滴滴。從東西漢開始,到隋唐盛世,歷史風雲數千年,中原文化都是在一條絲路古道中與西域風情密不可分的。因此說,新疆的歷史風物絕不是一個異域風情就能闡述的清楚的。
  • 探索雲龍歷史文化 感受「行走的力量」
    □ 本報記者 張耀文 □ 通訊員 範薇 尋古蹟、聽講解、習漢禮、傳非遺、嘗美食、尋根文化……連日來,雲龍區文體旅局充分發揮轄區豐富的文物資源優勢,與雲龍區教育局共同開展「探索歷史文化,感受行走的力量」旅遊研學系列活動,帶領學生們探索「楚風漢韻,山水雲龍」的嶄新畫卷,通過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 新疆喀什疏勒縣融媒體中心阿依帕夏·圖拉普:搬出幸福來
    原標題:新疆喀什疏勒縣融媒體中心阿依帕夏 圖拉普:幸福,在這裡綻放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好。我現在是在葉城阿克塔什鎮和大家來分享我的故事。這個鎮,是全疆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區之一,而在故事中我的身份也從一名記者變成了扶貧駐村幹部。 那年立春,我開始了三年掛職當駐村幹部的經歷。
  • 張騫出使西域奠基了中國「一代一路」的文化印記,發展到演變至今
    中華文明歷經幾千年的歷史沉澱,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文明也在不斷傳播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屬於文化印記,這些印記是一脈相承,連續出明顯的階段性,仿佛一條把它們的關聯點串起來,使中華文明生命力不絕、延續至今。
  • 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感受文明交往與民族交融的歷史印記
    站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藏品《「人首馬身」紋「武士」像燈籠褲》前,希臘籍記者愛娃·帕帕茲激動地向同行的記者分享道。12月2日,中外記者走進位於烏魯木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在這裡感受文明交往與民族交融的歷史印記。在新疆歷史文物陳列展廳裡,各個時期的器具、織物、雕塑、貨幣、繪畫琳琅滿目,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靜靜地訴說著一段塵封的歷史,令記者們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