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語音報站又有新花樣了,網友:啥時候成都話版本安排上?

2020-12-16 紅星新聞

「磨子橋到了,有到四川大學、成都七中的乘客請在本站下車……」8月19日,成都市民徐琿驚喜地發現,地鐵語音播報有了新內容,「報站的時候順帶告訴乘客附近有哪些地標可去,既方便本地市民出行,也方便外地遊客了解成都!」網友表示「這聲音,愛了愛了」,還有不少網友留言,「希望出方言播報」「啥時候成都話版本安排上」「能加上成都話報站就更好了」。

8月2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軌道集團下屬成都地鐵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地鐵傳媒)獲悉,為進一步提升成都地鐵服務水平,成都地鐵語音播報開啟「聲」入人心新模式,即在常規報站語音提示之上,增加對學校類、公園類、城市形象、商業中心等內容的公益播報100餘條。此外,成都地鐵同步在20輛地鐵列車上線弔旗廣告展位,「花式」打造城市新記憶。

花樣報站打造成都「專屬記憶」

「窗含西嶺千秋雪,成都大邑提醒你,前方到站孵化園……」此前,成都地鐵以「詩歌報站」的形式,對成都大邑進行城市形象推介,取得不錯反響。

「繼『詩歌報站』之後,公益語音播報將成為促進城市文化宣傳,提升城市形象的新方式。」成都地鐵傳媒負責人介紹,此前,成都地鐵站內語音播報以到站提醒、上下行扶梯提示等內容為主,今年,為增強乘客出行體驗,成都地鐵傳媒特地錄製公益出行提醒,取得不錯反響。

那麼,公益語音播報內容在選擇上有哪些考慮?一是就近「取材」,方便乘客出行。成都地鐵傳媒聯合教育局、衛健委、公園城市局等機構,在成都地鐵所有開通網線,對地鐵站周圍的學校、醫院、公園等進行語音報站。

同時播報內容還會結合成都地鐵線網,打造城市「專屬記憶」。2020年成都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地鐵線路隨城市發展逐漸鋪開,串聯起成都範圍內著名景點、公園、學校等。在地鐵語音播報內,添加富有成都記憶點的內容,便於市民、遊客更好地了解成都,形成串聯起城市地標的「專屬記憶」。

「在相對封閉的地鐵空間內,乘客對語音播報的注意力會大幅上升,高頻重複聲音讓乘客記憶深刻。」成都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好成都地鐵公益語音播報,既能提升乘客出行體驗,提高城市公共運輸服務水平,又能做好城市宣傳,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提供支撐。

弔旗廣告加入地鐵「朋友圈」

「大運號」「青春快線」「TOD號」……近年來,在成都地鐵列車上,充滿新意設計的視覺元素為市民出行增色不少。其中,主題列車正加速成為成都地鐵的精品IP。

最近有細心的乘客發現,在地鐵列車上,還多了一位新「朋友」——弔旗。小巧的身形,精緻的設計,「居高臨下」的位置能迅速搶抓乘客的眼球。

弔旗相對於主題列車來說就比較「迷你」了,但它又多了靈活與矚目的屬性,小小身軀也可以成為列車上最靚的風景。

目前,成都中心城區1000萬人口中,每天超過四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人,會選擇地鐵出行。成都軌道交通加速成網,隨著6、8、9、17、18號線的陸續開通,更多人將加入「地鐵圈」,地鐵也將在成都人的日常出行中,變成更重要的存在。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林聰 圖據成都地鐵官方微信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成都地鐵報站夾帶廣告引爭議 官方回應:已暫停該廣告
    據四川在線消息,「今天乘坐地鐵2號線到達東門大橋站,常規的標準報站後與以往不同,硬生生加了句『有到XX麻辣烤魚的乘客在此下車……』」國慶節後,網友通過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反映地鐵報站夾帶廣告讓人尷尬。近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回覆:經過調查,目前已暫停該廣告。
  • 成都小夥自製四川話版「地鐵報站名」走紅網絡 網友:好耍!這個可以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訊(記者 韓雨霽)「歡迎神坐成都地鐵,本次列車終點站為成都醫shop萬,列車運行中,請站穩掌好,前方到站澆腳寺藍路……」2月18日,一段「成都地鐵3號線用四川話報站名」的視頻在微博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評論,從未在成都聽過四川話版報站,直呼好耍的同時,也在各方詢問拍攝地點到底在哪?
  • 地鐵報站時加塞擾民廣告,公共利益和商業利益是可以平衡兼顧的
    文丨若夷「今天乘坐地鐵2號線到達東門大橋站,常規的標準報站後與以往不同,硬生生加了句『有到XX麻辣烤魚的乘客在此下車……』」國慶節後,網友通過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反映地鐵報站夾帶廣告讓人尷尬。近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回覆:經過調查,目前已暫停該廣告。
  • 地鐵報站「吃麻辣烤魚請在本站下車」,你怎麼看?
    對於成都地鐵報站夾帶廣告,你怎麼看?有網友認為「早該這樣了」成都地鐵一直被網友視為一股清流,原因就是,成都地鐵站、地鐵車廂乾淨整潔,站(車廂)內廣告相對較少,同時報站也未植入廣告。但現在成都語音播報也開始植入廣告了,對此,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地鐵報站時加塞擾民廣告,公共利益和商業利益是可以平衡兼顧的
    文丨若夷「今天乘坐地鐵2號線到達東門大橋站,常規的標準報站後與以往不同,硬生生加了句『有到XX麻辣烤魚的乘客在此下車……』」國慶節後,網友通過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反映地鐵報站夾帶廣告讓人尷尬。近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回覆:經過調查,目前已暫停該廣告。
  • 滬公交下月全推滬語報站 地鐵縮短報站時長或留伏筆
    之後,巴士公交的11路、49路、69路、118路,浦東公交的980路以及松江24路等線路也先後加入滬語報站,但在公交和地鐵上的整體推進進程仍舊緩慢,還引發了部分網友的質疑。  為此,市交港局長孫建平表示:「我也是一個老上海人,對地方方言也有很深刻的感情。」不少市民提出滬語報站的數量還不夠,但這需要給系統調整以一定的時間。
  • 深℃丨銀川公交出現語音廣告,網友抱怨「太吵了」!
    第 1010篇文章  最近一段時間,網友們反映在銀川的公交車上出現了語音廣告,不僅聲音巨大,而且影響報站語音提示。這讓不少乘客感到不滿,「在利用廣告收入維持運營的同時,是否也該照顧一下乘客的乘車體驗?」
  • 地鐵報站夾帶廣告沒啥大不了
    「今天乘坐地鐵2號線到達東門大橋站,常規的標準報站後與以往不同,硬生生加了句『有到××麻辣烤魚的乘客在此下車……』」國慶節後,網友通過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反映地鐵報站夾帶廣告讓人尷尬。近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回覆:經過調查,目前已暫停該廣告。
  • 網友「挑刺」成都地鐵方言牆:有些字傻傻分不清
    我求解  貴報4月7日報導的地鐵3號線通風口上的成都話,上面好像有些是錯別字。比如「去貓黑」,是不是應該寫成「黢貓黑」?  「去貓黑」還是「黢貓黑」?「賴格寶」還是「賴疙寶」?這些成都話的書面寫法,傻傻分不清。  4月6日,由本報報導的成都地鐵3號線通風口繪方言一事,引發讀者大討論。
  • 公交3條線路試點「上海話」報站
    785路兩輛車試點一天反響較好 11路、松江24路也將試點對於公交增加滬語報站,絕大多數網友表示了支持。有網友表示下班就要去坐785路,更有網友建議其他公交線路以及地鐵也能跟進。但有專家表示,保護滬語文化不應該由公交來承擔。公交車是公共場所,應該首先做到規範用語,將報站信息提供完整。
  • 上海將實現公交滬語報站 下月起新語音系統陸續上線
    下個月起,新的語音報站系統將陸續上線,上海公交車將全部實現滬語報站。  【滬語報站實況】下一站,洪山路昌裡路,請準備從後門下車……乘客們,老北門到了,請配合從後門下車,開門請當心。  親切的滬語報站,受到不少市民乘客歡迎。
  • 聽《鎮魂》朱一龍語音報站,高鐵管家APP玩出新花樣
    用戶使用高鐵管家APP購票,在APP內「我的行程」中,開啟朱一龍語音報站後,在列車檢票、發車、經停站、列車到站的過程中,「鎮魂男孩」的語音報播一路伴隨。高鐵語音報站功能是高鐵管家APP上的一個創新功能,通過及時的提醒旅客檢票、進站、到站下車,來避免誤車或者坐過站的情況。
  • 成都公交車英文報站雷人:NOW!清江東路站到了
    成都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不標準的地方正在糾正,市區公交車年內全部採用GPS報站  「NOW,清江東路站(音),到了」「NEXTSTOP,水碾河路(音)」……成都公交報站時,中英文夾雜引來不少網友關注,網友把各條線路的「雷人」報站拿出來洗刷了一番。
  • 公交車下月起全部增滬語報站 地鐵暫不加入"滬語"計劃
    下一站是……」去年12月5日,浦東公交785路率先推出滬語報站,讓不少上海市民感到十分親切。之後,巴士公交11路、49路、69路、118路,浦東公交980路以及松江24路等線路先後加入滬語報站,但在公交和地鐵上的整體推進進程仍嫌緩慢,引發部分網友吐槽。  「不少市民提出,滬語報站的數量還不夠,但系統調整需一定時間。
  • 成都工匠 |陳玉文:追求完美,用創新助力一線生產
    」、2016年成都市「技術能手」、2016年地鐵公司「先進個人」、2016年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先進個人」、2016年成都市百萬職工技能大賽第一名。作為成都地鐵的一名「老兵」,陳玉文全程參與了1號線南延線新車的監造、整改、調試和新員工培訓,以及新班組的組建工作,為1號線南延線的開通做出了貢獻。
  • 地鐵滬語報站再起波瀾:網友測試稱不導致報站耗時過長
    近日,有網友對地鐵報站時間進行測試,認為並不存在該問題。  網友@弄堂裡向近日攜帶數碼設備乘坐地鐵1號線進行研究,發現全線28站中,列車平均每站行駛2分12秒,普通話報站平均27秒,英語報站平均11秒,餘1分34秒。剩餘時間最少的是陝西南路到常熟路,行駛1分37,報站45秒,餘52秒。
  • 【新春走基層】方言報站、川劇變臉 成都春節開行30條假日旅遊公交線
    成都公交將開行30條假日旅遊公交線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0日訊(記者 戴璐嶺)成都方言語音報站,車上畫的川劇變臉、蓋碗茶……你沒見過沒聽過的成都公交車來了,帶你春節期間「耍」成都!成都公交將開行30條假日旅遊公交線  串聯公園、景區 便利直達城市「會客廳」  成都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有效解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帶來的旅遊消費升級與旅遊出行供給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市公交集團針對無地鐵直達的文創景區、農家樂、公園等市民遊客觀光休閒熱門區域,利用公交線路將地鐵網絡和各熱點旅遊消費場景有效串聯
  • 滬地鐵報站該不該增設上海話? 語委稱違反法規
    網友「哈皮豬豬」日前建議上海公交和地鐵增加上海話報站,是出於對本地老年人的照顧。「哈皮豬豬」說,「現在7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在非尖峰時段免費乘坐公共運輸,這一措施也帶來了很多老年的乘客。但是很多年紀大的乘客小時侯都是說各地方言為主,沒學過普通話,自然就都聽不懂,即使能聽懂,也是要費盡心思。」因此他建議上海公交車和地鐵用普通話和英語播報站名,同時也能用上海話再報一次。
  • 7條公交線路已有滬語報站 網友:是否來得及報
    「11號線2期通車,上海人希望的滬語報站仍不聞音訊,普通話、上海話、英語三語報站真那麼難嗎?用上海話報站有文化底蘊,有海派特色!」日前,有著「王小毛之父」之稱的「滑稽王小毛」節目編輯、導演、上海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葛明銘的一條微博引起熱烈反響。
  • 上新30條春節旅遊公交專線帶你玩轉成都
    大熊貓做塗裝今天記者乘坐的這趟春節假日旅遊公交專線是錦城觀光1號線,將途經武侯祠(錦裡)、天府廣場、青羊宮、杜甫草堂等多個成都市區內著名景點。這輛車以熊貓文化為特色,將蓋碗茶摻茶技藝、川劇變臉、舞獅等熊貓造型融入車身塗裝設計,憨態可掬的「圓圓」「滾滾」,展現了成都熱情、樂觀、包容的城市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