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瑞士冰雪小鎮楠達興旺啟示錄

2020-12-19 光明日報

在瑞士少女峰景區的福斯特懸崖步道上,遊客欣賞阿爾卑斯山冬季景色。新華社發

楠達鎮上的咖啡屋。何農攝/光明圖片

幾名中國遊客在瑞士中部伯爾尼州因特拉肯地區的少女峰景區超級冰宮內遊覽。新華社發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會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巴赫時表示:「我們將以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契機,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同時大力發展群眾體育,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在此次訪問中,習近平主席還提出,中方願同瑞方加強在冰雪運動方面的合作。在中瑞「冰雪奇緣」開啟一周年之際,本報駐瑞士記者深入瑞士冰雪勝地走訪,探尋該國冰雪運動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奧秘。

在沿阿爾卑斯山國家中,瑞士位於山脈中部,全國共有約150處冬季冰雪運動勝地。以冰雪運動為代表的冬季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文化,在瑞士社會中佔有什麼位置?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如何影響著瑞士人?作為一個產業,在瑞士的經濟發展中起著什麼作用?

日前記者來到了瑞士瓦萊州海拔1600多米的楠達鎮,採訪了包括生產冰雪運動設備的企業家、負責體育和旅遊項目的民選議員、旅遊行政部門的管理官員、滑雪教練等相關行業人士,以這個尋常普通、發展歷史不長、發展多樣化的山地小鎮為切入口,管中窺豹,力求對瑞士以冰雪運動為代表的冬季體育運動以及相關旅遊事業發展,做一個探究。

編輯手札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至2017年冰雪季,我國冰雪旅遊市場規模達到1.7億人次,冰雪旅遊收入約達2700億元。2022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給我國的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冰雪運動日益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的冰雪運動和產業起步晚、底子薄,與世界冰雪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要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不僅需要大力發展、持續推進冰雪運動,也需要向世界各國汲取寶貴經驗。瑞士是舉世聞名的冬季體育大國和冰雪產業強國,瑞士的冰雪成就不僅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冰雪自然條件,更重要的是冰雪人才的培養、冰雪產業的完善、冰雪文化的創建,這對於起步中的中國冰雪事業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張斐曄)

化自然優勢為競爭優勢

楠達鎮雪期較長,雪融化較慢,再加上人工造雪,使冰雪旅遊季最長從7月中旬延續到來年5月底。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仍能保證有足夠厚的雪供遊客滑雪、玩雪,這是楠達鎮巨大的優勢。楠達鎮所在的瓦萊州「四山谷」地區,共有412公裡長的滑雪道,其中初級藍道107公裡,中級紅道202公裡,高級黑道103公裡。再加上適於「自由式高山滑雪」愛好者們發揮的野雪道,所有雪道垂直落差近2000米。雪道品質優良,高度級差較大,各種水平的雪道較豐富。優美的山地風光和品質優異的高山滑雪雪道,是楠達鎮吸引冰雪愛好者的寶貴資源。

楠達鎮的第一條登山滑雪索道建於1958年。在此之前,這裡是不折不扣的農業畜牧業小鎮,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登山索道的修建,給楠達鎮帶來了旅遊客人和滑雪者,最終徹底改變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第一條索道修建後的10年之內,冬季運動就發展起來了,歷經幾十年長盛不衰。如今,楠達鎮每年接待66萬間夜的遊客,冬季客人的間夜數量佔全年的70%左右,旅遊收入是整個楠達鎮1.7億至2億瑞士法郎全年總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登山索道公司是當地最大的企業,總經理佛朗索瓦·富尼耶說,全瑞士的登山索道中,只有大約10%是贏利的。而在楠達鎮所在的「四山谷」地區,所有67部登山索道總體上都能夠贏利,這在整個瑞士都比較少見。據分析,主要是因為規模較大,承載人數較多,持續時間較長。冬天滑雪就不用說了,在春夏秋三季,也可根據需要開放,以滿足客人旅遊、飛滑翔傘、騎山地車、爬山、遠足、打獵等各種活動的需要。前不久,楠達鎮和「四山谷」地區的另一個滑雪小鎮聯合,協調發展戰略,共同投資登山索道、纜車以及人工造雪設備的現代化改造,共投入2300萬瑞郎,目的就是保持競爭力,保持吸引外來遊客的魅力。據有關調查,瑞士並非是在登山設備改造上投入最多的國家,在沿阿爾卑斯山國家中,義大利近年來在這方面投入最多,其次是法國、奧地利和瑞士。也就是說,楠達鎮的競爭對手,不僅有瑞士境內的諸多滑雪、旅遊勝地,還有成本低得多而風光、設施等又相差無幾的周邊鄰國。

楠達鎮的歷史學家伊萬·富尼耶告訴記者,現代意義上的高山滑雪運動19世紀末從斯堪地那維亞國家開始,後來由英國人帶到歐洲大陸。當時國力強盛的大英帝國的子民,懷著徵服整個歐洲全部4000米以上高峰的雄心來到瑞士,也帶來了最為時髦的高山滑雪運動。楠達人的第一個滑雪俱樂部創建於1927年。在嘗試用現代意義上的滑雪板滑雪之前,當地人能夠滑雪的工具就是雪橇。當然雪橇也不僅是娛樂用的,更主要是用作交通工具。一戰期間,瑞士人開始用滑雪的手段訓練士兵體能,強迫士兵滑雪,為滑雪成為瑞士人強身健體和冬季娛樂的主要形式打下基礎。

見到從中國來的記者,伊萬非常自豪地介紹,他的哥哥作為人工造雪專家,目前正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地崇禮「為中國貢獻微薄之力」。記者發現,楠達鎮並沒有瑞士其他滑雪勝地常見的奢侈品牌商店。伊萬認為,這說明這裡的顧客群體是家庭式的,而且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主,也說明這裡吸引外來客人的主要內容是雪道的多樣化和高質量。

讓冰雪產業靈活多樣

達尼是楠達鎮一個出租滑雪板和滑雪靴的小商店老闆。他的這個商店已經開了6年,以前他曾經在瑞士國家滑雪隊負責滑雪器材的保養修理。他的小店有大約300雙滑雪靴、450副滑雪板,還出租雪橇、頭盔等,規模不算大。在整個楠達鎮的五家同類商店中,他是最小的一家。據介紹,這個小店年營業額大概在25萬到35萬瑞郎之間,營業時間只是從每年9月到來年4月底。在其他時間,他還有另外一份工作,就是專門修理保養瑞士特殊的木質房子的房頂。

像大多數瑞士人一樣,達尼對運動充滿興趣。他和夫人都從事體育用品銷售,他夫人有一個專門賣體育服裝的商店。因為聽到人們議論這些商店就是利用往來客人賺錢,除了稅收,對當地也沒什麼太大的貢獻,他的家族決定創辦一個國際性的山地長跑比賽來體現社會責任。這個山地長跑比賽分為16公裡、30公裡和70公裡山地越野三種。每種距離的參賽者,在跑步過程中翻越的相對高度都要超過3500米。賽手來自世界各地,都是業餘的。國際山地長跑比賽名氣越來越大,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手。在上一屆的70公裡山地越野賽中,冠軍僅用7個多小時就跑完了70公裡的路程。這名冠軍是個高手,在整個瑞士乃至全世界同道者中都享有盛名。達尼的家族作為比賽組織者完全是志願性質的,不掙一分錢,只為吸引更多人到瓦萊州來,到楠達鎮來。

另外一家綜合性的體育用品、餐飲公司的老闆佛萊德,則有另外一種經營方式。他通過多種經營實現規模效應。這個他自己創建的公司已有近30年歷史,共有4家租售體育器材的商店、1家餐廳、1家酒吧以及3所滑雪學校。公司有專職員工約30人,還有很多兼職僱員,最忙的時候有120人在各個崗位上班,年營業額在400萬到500萬瑞郎之間。在他的商店裡,客人可以按小時、按天、按周甚至按整個冬季租用各式器材設備。租用期限靈活、租用品種多樣,這是瑞士此類企業的通常做法。他的公司一年四季都在忙碌。而他本人曾經想走職業滑雪運動員的道路,後來才轉向經營企業。

讓-呂西安經營著一家位於海拔2200米的山頂餐廳。這家餐廳每天的客流量在2500到3000人,年營業額大約在100萬瑞郎左右。由於是楠達鎮周圍眾多山峰中較大的山頂餐廳,又有母公司——索道公司的客源保障,他的經營壓力應該不大。山頂餐廳周圍風景優美,但氣候卻變化無常,曾遇到過時速150公裡的大風,也曾有過零下23度的低溫。每年,除4月底到7月初期間關門歇業外,呂西安的餐廳每天都根據索道的開放時間向顧客敞開大門。

楠達的第一所滑雪學校是1962年創建的,創建者之一迪迪·巴萊斯維爾至今還在擔任滑雪教練,70多歲了依然精神矍鑠,他應該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高齡滑雪教練。他參與創建的這個學校目前已有約120名教練,佔整個楠達鎮5所滑雪學校共300名滑雪教練中的一小半。學校年營業額約100萬瑞郎。他介紹說,每天學3個小時、連續5天的集體(7~8人)滑雪教學的價格為每人208瑞郎。而一到兩個人的私課,一個半小時需要105瑞郎。相對而言,最受顧客歡迎的還是組合教學課。據他們統計,初學者一般要經過6~9個小時的課程,加上自我練習,才能滑上「藍色道」。

現任校長傑尼卡介紹,在瑞士,要想成為一個滑雪教練,需要通過2到3年的學習加實習,考下國家文憑後,才有資格在滑雪學校任職。現在的發展趨勢是,滑雪教練不僅教滑雪的技巧,也陪練、陪滑。

搞職業運動不忘文化課學習

弗裡德裡克·佛拉利爾從2005年以來一直是當地居民選出的本地議員,負責旅遊經濟部門。據他介紹,整個楠達鎮總共有大約2000個工作崗位,絕大多數都與旅遊、冬季運動相關。

記者住宿飯店的老闆娘娜塔莎,曾是一名高山滑雪項目職業運動員。1992至1997年,在她17到22歲期間,曾多次參加歐洲以及世界的青少年錦標賽,最好成績曾排進歐洲前十名。後來,因為傷病她退出職業滑雪,繼承了父親創建的飯店生意。現在,她15歲的兒子和13歲的女兒也都在向職業滑雪運動員的方向發展。在瑞士,體育特長不能作為升學、入職的任何「加分項」。娜塔莎說,即使名冠全球的網球名將費德勒,也得在打網球的同時,認真地把該讀的書讀好。如果考試成績夠不上升級,拿再多的網球冠軍也還是升不了級。立志專門吃「體育飯」、想成為職業運動員的孩子們,在平常的上學過程中必須利用業餘時間參加訓練,而且全部費用由父母承擔。在瑞士,不可能因為練某一個體育項目成績很好,就能在文化課成績上被網開一面。無論孩子在專業運動員的道路上有無發展前途,對家長而言,優先的考慮事項還是文化課學習。

娜塔莎經營的這家小旅店有10個房間或公寓,能住28~29個人,全年平均出租率在40%到45%之間,年營業額不超過20萬瑞郎。除了冬季的滑雪旺季能夠住滿以外,平時也就是在周末客人稍微多一點。娜塔莎的弟弟則繼承了父親的餐館生意。現在,這家餐館已經是楠達鎮最負盛名的美食餐廳。餐廳除了提供當地特色的奶酪美食之外,也根據客人需求提供諸如海鮮等許多與本地風味兒完全不同的餐飲。餐廳有60到75個餐位,年營業額能達到140萬瑞郎,遠高於姐姐娜塔莎經營的小旅店。

另一個曾經的職業選手理察·阿瑪肯,從一歲半起開始學滑雪。這是記者在採訪中碰到的最早開始學習滑雪的運動員。他說,當地孩子到10-12歲時,就可以單獨與朋友出去滑雪玩了。阿瑪肯本來立志要做高山滑雪的職業運動員,但到17歲時,他發現成績很難提升。從19歲開始,他轉向自由式高山滑雪。自由式高山滑雪就是在沒有人工雪道、沒有人工標誌的大自然中滑雪,又被稱作「滑雪加雜技」,比拼的是膽量、空中控制能力、空中造型能力等。最終,他成為這一項目中的佼佼者,曾經獲得自由式滑雪世界盃五站比賽中的一站冠軍,總排名一次第3名、兩次第8名。現在,阿瑪肯冬天在一家滑雪俱樂部打工,做滑雪教練,同時自己還開辦了一個專門培訓自由式滑雪的俱樂部。夏天的幾個月,在幾乎沒有滑雪客人時,他就去一家建築公司,當粉刷建築物的油漆工。這個前世界冠軍有時還為一些體育服裝或用具做形象廣告。

要冰雪運動持續「熱起來」

大眾化、幾乎全民參與的冬季體育運動的發展,帶來了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社會和民生的變化。楠達鎮是瑞士同類小鎮中人口增長最多、最快的城鎮之一。從2005年至今,常住人口已經從1200人增長到了6600人。但從2014年開始,聯邦實施的《韋伯法》對外國人在瑞士置業提出了諸多限制,一定程度使其常住人口增長趨勢減緩。

在楠達鎮,純粹的農民,即只從事與農業有關的勞作、不做其他任何事情的農民,僅剩下70人。其他農民往往還有第二份工作,比如滑雪教練、登山索道管理員等。而屬於農民的土地,春夏秋三季用於放牧,冬季成為滑雪等運動的雪場。瑞士政府以及雪場管理公司要為佔用土地給予相應補償。

楠達鎮旅遊局的索尼亞表示,為在新的形勢下保持和提升人們參與冬季運動的熱情,當地體育管理部門著眼長遠,採取了各種措施。譬如,不久前,當局恢復了12到16歲的初中學生每年至少要有三天滑雪課程的規定。這樣,鎮裡160名初中生都要學會滑雪。同時,楠達鎮政府聯合周圍其他市鎮,開展一項鼓勵孩子們參與滑雪的促銷活動,每人每小時只需付15瑞郎,就可享受包括一名教練帶領七八個學生、纜車票以及器材租用等。

楠達鎮目前正在努力發展冰雪項目和旅遊項目的多樣化。佛拉利爾議員說,以前客人來這裡的唯一目的就是滑雪,現在,滑雪的時間可能只佔他整個旅遊時間的一半,甚至更少。他們還會去參觀、旅行、品嘗品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樣化的需求也造就了多樣化的服務。楠達鎮年輕的旅遊局長巴布蒂斯塔·康斯坦丁告訴記者,當地政府鼓勵居民通過各種手段美化自己的居住環境,譬如保護老建築、在有一定景觀價值的地點設置或修建各種設施等,政府都會給予一定獎勵,以此來不斷美化當地的旅遊景觀。

冰天雪地,是高緯度地區人們千百年生活中的常態。但是,與現代冰雪運動有關的冰雪文化、冰雪經濟、冰雪生活方式,卻是近百年來的事。以楠達鎮居民為代表的瑞士人,把現代冰雪運動以及與之相關的冰雪文化產業發展到了一個相對超前的高度,為冰雪事業的後來者開出了一條條可供借鑑和前行的「雪道」。

(本報日內瓦1月18日電 本報駐日內瓦記者 何農)

相關焦點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近幾年,黑龍江省不斷提升規划水平、創新旅遊發展方式,增強優質產品供給,創建全域旅遊精品,努力讓「冰天雪地」成為黑龍江的「金山銀山」。冰天雪地成為新發展優勢黑龍江冰天雪地的獨特魅力,吸引著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 「東方瑞士」阿爾山 冰天雪地中挖掘「金山銀山」
    &nbsp&nbsp&nbsp&nbsp素有「東方瑞士」「童話小鎮」之稱的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最近成了「網紅」。隨著當地第十三屆中國·阿爾山國際養生冰雪節的開幕及阿爾山雪村、冰雪雕塑園、白狼旅遊扶貧產業園等景區的開園,這個如今氣溫已達-30℃的慢生活小鎮,卻因國內外遊客的追捧而火熱起來。
  • 豐富冬季旅遊產品,變「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
    我區以冰雪資源為依託,豐富冬季旅遊產品,變「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幾場大雪過後,北疆各地銀裝素裹,分外美麗。12月1日,東方航空開通了北京經西安 至 阿勒泰的新航線,一大批北京、西安遊客搭乘這趟航班前來「人類滑雪起源地」滑雪賞雪,滑雪愛好者騰雪峰:「第一次來到阿勒泰,主要來這兒是滑雪的,希望在這兒玩得開心。」
  • 承德: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承德推動冰雪運動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這是舉辦過第三屆全國雪地摩託越野錦標賽的承德御道口牧場。2019年冰雪進農村——冰雪冬令營、冰雪進社區——社區冰雪嘉年華、輪滑推廣——社區輪轉冰輪轉滑和冬季旅遊嘉年華等系列主題活動,讓冰雪運動走進平常百姓家,為冬季旅遊市場添把「火」。
  • 黑龍江雪鄉旅遊景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原標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來自黑龍江雪鄉旅遊景區的報導↑雪鄉景色。光明圖片/視覺中國↑在雪鄉體驗狗拉爬犁。光明圖片/視覺中國↑用手機拍下雪景。光明圖片/視覺中國↑霧凇美景。光明圖片/視覺中國↑體驗冰上馬車項目。
  • 劉非:大力發揮吉林冰雪優勢 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在下午進行的冬博會主旨演講中,劉非發表了「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為主題的演講,詳細介紹了吉林市的冰雪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 附:主題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賓、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吉林作為冰雪城市,非常感謝參加這次盛會,同時也感謝主辦方給我們提供這個機會。
  • 把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吉林省吉林市大力發展冰雪經濟促轉型
    4月中旬,吉林省吉林市的桃花已經綻放,但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場仍是一片冰雪世界。記者來到滑雪場,看到一群孩子正在開心地進行滑圈訓練。教練錢福全告訴記者,他們都是利用業餘時間來學習滑雪的冰雪愛好者。  近年來,吉林省吉林市大力發展冰雪產業,以此促進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 築夢冰天雪地,共享金山銀山,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神奇的夢幻王國
    作為哈爾濱旅遊與文化的名片、黑龍江省冰雪旅遊的代表之作,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始創於1999年,是由哈爾濱市政府為迎接千年慶典神州世紀遊活動,而隆重推出規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藝術精品工程,集天下冰雪藝術之精華,融冰雪娛樂活動與一園,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冰雪藝術景觀最多、冰雪娛樂項目最全、夜晚景色最美、活動最精彩的「冰雪迪斯尼樂園」。
  • ...如何變成「熱經濟」——看東北三省怎樣將冰天雪地打造成金山銀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東北三省冬季寒冷而漫長,降雪量大,積雪期長。大自然的給予十分珍貴,但如何充分利用好這豐富的資源,發展冰雪經濟,打造冰雪文化,把「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遼寧本溪水洞霧凇景觀。
  • 吉林 冰天雪地漸成金山銀山(人民眼·冰雪經濟)
    作為世界有名的粉雪基地,吉林省坐擁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但在較長的時期內,當地冰雪旅遊發展不溫不火。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強調「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的獨特資源和優勢,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吉林撫松:冰雪「冷資源」帶動「熱經濟」
    近年來當地依託生態資源發展綠色產業,把綠水青山變成了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產業總產值佔全縣GDP的七成以上。2020-12-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在撫松縣魯能勝地山地滑雪場,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正體驗著滑雪的樂趣。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停伐後,務林人不但沒有「餓肚子」,反而錢袋子更鼓了、致富路更寬了——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11月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山林靜悄悄,白雪鋪滿了山體,仿佛一切都靜止了。克一河林業局有限公司食用菌培植戶王傑家中,卻是一派熱鬧非凡的場景。王傑和丈夫站在雪地裡,為準備明年種植食用菌的原材料而忙碌著。
  • 多地巧打冰雪牌 讓冰天雪地變金山銀山
    本文轉自【人民網】;原標題:【[網連中國]多地巧打冰雪牌 讓冰天雪地變金山銀山】「今年雪場預售最早從8月就零星開始了,我們對這個冬季的銷售充滿期待。」說起今冬冰雪旅遊的熱度,遼寧一名雪場經營者的臉上綻開了自信的笑容。根據攜程發布的數據,11月以來,滑雪主題的旅遊產品預定量增長超350%,其中滑雪的門票及玩樂產品的訂單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 體育旅遊: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
    體育旅遊: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 發布時間:2020-04-16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王裕雄 字體:
  • ...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吉林省撫松縣:「村民下山,遊客上山」 冰雪...
    11月28日,「趣吉林·滑唄」中國超級滑雪俱樂部新雪季開板大會在撫松縣啟動,來自世界各地的冰雪運動愛好者共赴冰雪盛宴。這一場冰雪盛宴只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依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的積極探索之一。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內蒙古「冷資源」發展成「熱產業」
    結合旅遊業、文化產業和冰雪運動,內蒙古的冰雪產業正在喚醒越來越多的「貓冬」人,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吃上「冰雪飯」,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一名騎手在雪原上馴馬。記者 劉磊 攝冰雪+旅遊:人在山水畫中遊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內蒙古的冬季,是一片「惟餘莽莽」的冰雪畫卷。
  • 《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0)》發布
    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戰略所韓元軍博士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0)》,報告分為1個總報告、冰雪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冰雪旅遊投融資報告、冰雪旅遊目的地競爭力評價報告3個分報告以及冰雪旅遊小鎮報告、寒地冰雪經濟發展報告2個專題報告。
  • 黑河試車撬動冰天雪地裡的「金山銀山」
    不畏嚴寒、笑傲冰雪的黑龍江人,又撬動起一座「金山銀山」——寒區試車。在北部邊陲黑河市,臥牛湖試車基地,漂移的車影、疾駛的車輪,捲起一陣雪霧……10日,黑河首屆寒區試車節啟幕,開始上演寒區「速度與激情」。
  • 冰雪資源帶火烏魯木齊縣旅遊產業
    我市以冰雪資源為抓手,立足從單極冰雪旅遊向文化、體育、民宿、美食等多極拓展,不斷優化供給,延伸產業鏈,讓冰雪遊釋放出良好的市場消費潛力,成為帶動農牧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水西溝鎮的閒來小鎮最近也明顯熱鬧起來。遊客們在小鎮內逛街、品美食,十分愜意。閒來小鎮招商經理蔣倩說:「隨著南山附近的滑雪場陸續開業,閒來小鎮的客流也越來越大,大家滑完雪都會順道來閒來小鎮吃一吃,看一看。」
  •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大力發展冰雪經濟
    以開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為契機,堅持解放思想,加快轉變觀念,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做大做強冰雪產業,大力發展冰雪經濟,培育壯大遼寧經濟增長新動能,助推遼寧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綠色發展理念體現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辯證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