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一樣,在沒來香港之前,香港在我眼裡就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交通方便經濟又發達,當時很羨慕能生活在這裡的人。直到自己來這裡之後才發現,香港確實是一個生活水準很高的地方,可是相應的生活壓力也是特別的大。我剛來這裡的時候,就是租在20幾平的鴿籠房裡,而且還是好幾戶人合租,那日子真的很不好過,更別談什麼享受生活了。所以那時候的目標就是買一套房子,不過香港的房價也是眾所周知的貴,普通一點的地段房價都炒到10萬了,更別提地段好的地方了。好在這些年生意也算做的順利,終於在香港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別看房子只有49㎡,也是花了快七百萬才買下來的。裝修以實用為主,儘量不浪費半平米的空間,搗鼓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新家完工了,再通風了半年入住進來了。入住的心情既幸福又有安全感,那是租房子給不了的感覺,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在網上有很多人曬房子,不過曬香港的好像不是很多,今天我也跟跟風曬曬我的家。
先來一張小區外景圖,從樓下往上面拍的,香港這邊的房子大多數都是沒有陽臺的,我的房子買在6樓,中高層採光通風都不錯。這邊地段也是比較普通的,比較好的是晚上會稍微安靜一些,離我工作的地方也不遠。
大門進來就是餐廳了,沒有設計所謂的玄關,太浪費空間了。在靠牆處設計了一個餐邊櫃,底下用來當鞋櫃,上面用來收納東西,柜子做到頂,不浪費一點的空間。餐桌椅也是買的小巧一些的,夠用就行。
客廳就這麼點大,電視牆面還是不規則形的,於是電視櫃也設計成不規則形的,形成一個互補。窗戶那邊設計了一個小飄窗,放上抱枕看著還是不錯的。空調大部分都是窗式的,為了不影響空調的正常使用,就在窗簾那邊剪開了一個洞。沙發我鍾愛皮質的,看著有檔次,坐著也舒服。
因為沒有陽臺,洗衣機只能放廚房,好在這邊的櫥櫃吊櫃做了很多,收納也是足夠了。牆面也做了一些掛鈎,用來掛廚房零散的小東西,不會讓廚房顯得太亂。
衛生間也不大,才5㎡的小空間,洗手臺就擠在馬桶旁邊,黑色的柜子白色的臺面看著還比較時尚。好在有一個窗戶,可以通風,洗完澡後溼地板不用多久就會幹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進了房就上床」,意思就是指臥室放了床之後,就沒有其他多餘的空間了,一進門就可以上床了。稍微有點誇張,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我房間還做了一個柜子,用來放自己的衣服。床兩邊環窗,就都掛上了窗簾,遮光能力還是很強的。
這就是我在香港的家了,雖然花的錢多,不過在內地來看也就是很簡陋的一個房子,但我還是心滿意足的,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上一套房,也算圓了我人生中的一個大目標了。大家覺得我這房子裝修怎麼樣,還能有改善的空間嗎?歡迎留下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