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人稱「山莧菜」,過去被農民當雜草,殊不知價值很高,遇見請珍惜。
農村的植物資源特別的豐富,山上和荒野有各種各樣的植物,有的植物能結果實,成為農村娃的日常零食;有的植物能用來編織農具,成為農民眼中的寶貝;有的植物能入藥,可以用來治病;還有的植物沒有價值,只能當作雜物被除掉。
筆者在農村生活了30多年,認識的植物也數不勝數,對一些植物的特性也有所了解,讓我印象深刻的有這樣一種植物,人稱「山莧菜」,在莊稼地裡生長,過去被農民當雜草,見到就想方設法將其除掉,殊不知其價值很高,而且現在的數量很少,如果遇見請珍惜。
這種植物是啥呢?它被農民稱為「山莧菜」,其實它真正的學名叫做牛膝,牛膝為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70~100釐米,每年7~9月為花期,10月為結果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甚至有些地方現在還有人工種植牛膝的基地,多生長於山坡、林地,作為一種草本植物,它有什麼用處呢?
雖然它的學名叫牛膝,也被農民稱為「山莧菜」,但實際上它與牛的膝蓋沒有半點關係,和咱們平時常吃的莧菜也沒多大關係,唯一有關係的是它屬於莧科。過去農民了解植物特性的渠道十分有限,主要是靠傳幫帶,因此很多實際上有用處的植物都被忽略了,直接當做雜草被除掉,實在是有點可惜,牛膝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的高速流通以及農民自身意識的提高,過去很多被農民當雜草的植物現在卻被農民當寶貝一樣看待,牛膝的作用正是這樣被發掘出來的。牛膝的主要作用是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是一種十分珍貴的中草藥,牛膝在冬季莖葉枯萎時整株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曬乾後可入藥。據《本草綱目》記載,牛膝對久瘧寒熱,五淋尿血,莖中痛,下痢等有很大的幫助。過去因為農民對其不了解,見到牛膝就除掉了,導致牛膝的數量銳減,現在知道了它的作用,但野生的數量卻不多了,如果遇見請珍惜。
雖然野生數量太少,而市場上對牛膝的需求量很高,因此國內有些地方的農民開始人工種植牛膝,在人們的眼中,人工種植的沒有野生的好,但不得不承認,人工種植的牛膝在市場供需平衡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實際上人工種植的牛膝和野生的牛膝區別不大,市場對人工種植的牛膝也挺受歡迎的。
如果有朋友想在農村做點事情,種植牛膝應該是不錯的項目,大家不妨去多多了解。大家了解牛膝嗎?覺得牛膝還有哪些用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