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西遊記中有很多地方被取鏡拍成了電影大片,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女兒國》等,在這裡面我們發現有一個很好的題材,但就是沒有拍成大片電影,是的,就是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了,小時候的我們對這集印象很深刻,金翅大鵬打到了西天如來的大雷音寺,眾羅漢都沒有制服他,最後還是如來佛祖出手,你是否還記得呢
在西遊記原著中曾這樣描述獅駝嶺,那老者笑道:「這和尚不知深淺!那三個魔頭,神通廣大得緊哩!他手下小妖,南嶺上有五千,北嶺上有五千;東路口有一萬,西路口有一萬;巡哨的有四五千,把門的也有一萬;燒火的無數,打柴的也無數:共計算有四萬七八千。這都是有名字帶牌兒的,專在此吃人。」 可以看出這是個很好的電影題材,妖怪眾多,場面宏大,打鬥精彩,情節扣人心弦。
但就是這麼好的一個電影題材,卻並沒有人想要把它拍成電影,這個是為什麼呢?
看過西遊記的我們都,獅駝嶺是群妖之都,這裡有三個大妖精,金翅大鵬,青獅,白象,手下有妖精好幾十萬,原著中曾提到把周圍的人都吃光了了,可以想像一下賣肉的,吃飯的,都是反過來的。我們人類吃豬牛羊雞鴨魚,而在妖怪這裡反過來,不論是天上飛的海裡遊的地上爬的,都來吃我們!可以再展開豐富的想像力,把殺魚宰雞的場景聯想成妖怪們要吃人的場景,或許會是開膛破肚,或許是生吞活剝,或者做成各種美味小吃,切成片,油炸紅燒,這場景不可想像,想要拍成大片,不僅會很燒錢,而且這個場景這麼可怕,估計也沒有人敢看吧,再一個就是這種場景國家肯定也是不允許的,拍了也就成禁片了,也是白白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
讓我們再來看看原著對師徒四人初到獅駝嶺看到的場景「攢攢簇簇妖魔怪,四門都是狼精靈。 斑斕老虎為都管,白面雄彪作總兵。 丫叉角鹿傳文引,伶俐狐狸當道行。千尺大蟒圍城走,萬丈長蛇佔路程。 樓下蒼狼呼食伴,亭前花豹作人聲。 搖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鋪盡山精。 狡兔開門弄買賣,野豬挑擔幹營生。 先年原是天朝國,如今翻作虎狼城。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翽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幹焦晃亮如銀。真箇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 」
原著中描述的很詳盡,這的確是妖怪之都的樣子,讓人看著很恐怖,如果把這個拍成電影的話,一定會動搖我們心中的經典,畢竟86版西遊記一直是大家公認的經典之作,如果按照這個原著來演,那就是風格大變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獅駝嶺三妖的來歷:
青獅——獅駝洞老妖,原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成精下凡。它手執一把明晃晃的鋼刀,曾在南天門前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用力吞將去,唬得眾天兵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一口曾吞十萬天兵。
白象——獅駝洞二怪,本是峨眉山普賢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手使一柄長槍,身高三丈,臥蠶眉,丹鳳眼,美人聲,匾擔牙,鼻似蛟龍。若與人爭鬥,只消一鼻子捲去,就是鐵背銅身,也就魂亡魄喪。
金翅大鵬——獅駝洞三魔,本體只大鵬金翅雕,名號雲程萬裡鵬,手使畫杆方天戟,又有陰陽二氣瓶,心計狡詐。他的陰陽瓶若把人裝了進去,一時三刻就會化為膿水。
這樣一看我們會發現,青獅和白象是佛教兩位菩薩的坐騎,也就是說他們屬於佛教的,作為菩薩的坐騎,在下界吃了那麼多的人,佛教講求不殺生,菩薩的坐騎不僅破戒而且足以說是罪惡滔天了,作為主人肯定是要對這個事負責的,如果把這個拍成電影的話,對佛教的形象還是影響很大的,然後是金翅大鵬,孫悟空上西天找如來佛祖的時候,
如來曾這樣說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裡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按照如來佛祖的說法,他和金翅大鵬還是親戚呢,想到金翅大鵬曾吃掉獅駝國一國的人,如來卻沒有管,拍成電影這對如來的負面影響也很大,可能佛教的形象就這樣毀了。
所以總的來說,獅駝嶺按照原著來拍電影的話是沒有可能了,不過劇情改變一下,拍一下正常的場景,打三個大妖怪的各種艱難險阻等還是可以的,至於會不會拍成電影,也是有希望的,讓我們先好好的期待一下吧,說不定到時候會讓我們眼前一亮呢,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