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學毛筆字,老師安排他練習「上善若水」。他卻不明白什麼意思,就去問老師。老師沒有明說,只是告訴他,多寫多練,直到把字寫好了,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中華文字真的就那麼博大精深嗎?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就是指的作者內在精神與書法風格契合,不僅僅是外表的淺層次,更是內在的精神性格和字相合,這就是真正的「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更確切地說是,字如其心,字為心畫,通過書寫的線條、運筆節奏可以感受到作者寫字的時候的心境。
這不禁讓我想起達文西的老師為了鍛鍊達文西的觀察能力,提高繪畫技能,讓達文西天天畫雞蛋,還告訴他一千個雞蛋裡沒有兩個雞蛋完全一樣。達文西後來不僅是用手畫,而且用心靈去畫,後來成為一代大師。
朋友師選了「上善若水」這幾個字,應該是用心良苦,不僅練練字,而且練練心。
「上善若水」,說的是水德,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善利萬物」,是說水滋養萬物,無私奉獻。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文明之母。人類自古以來都是傍水而居,四大文明古國都是發祥於江河之濱。中華文明發祥於黃河和長江流域,所以稱黃河和長江為「母親河」。
「不爭」,是說水柔順無形,不張揚,不得意忘形,柔弱勝剛強,就像水滴石穿一樣。
「處眾人之所惡」,是說水處下,低調謙卑。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是老子提出的七條實踐方法。提醒我們不居高地,心胸像江海一樣博大包容,真心關愛別人,講究誠信,適時約束自己,能放能圓,發現機會,順其自然地去做。
關於水的名言還有很多。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意思是不貪、知足)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意為經常運動的 東西不易被侵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形容水之寬容和兼收並蓄)
水靜則清,人靜則明。
據《光明日報》 報導,2015 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生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贈送給他一件生日禮物,親手用中國書法書寫的四個漢字「上善若水」。
歐巴馬收到禮物時驚喜不已,並問潘基文:「這是你親筆所作?」他還指著「水」字說,「我知道這個字是water的意思」,並表示感謝。
這是歐巴馬第一次收到書法作品,而且由聯合國秘書長親自書寫的。
他既高興又感動,特地讓白宮攝影師為兩位舉著這份禮物留影紀念。
潘基文,詳細地給歐巴馬解釋了這個名句的豐富內涵,歐巴馬聽後,對漢字所蘊藏的信息容量驚嘆不已,僅僅四個字,竟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生活哲理。
南懷瑾老師曾在《老子他說》的第八章說到: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使萬物因它獲益,而不要求回報。上善若水可以說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一個人如果要效法自然,無私做善行,必須要有水一般的至剛、至淨、至柔、至善之情,還要有寬容的胸襟與氣度,這是一個至善之人所必備的。
上善若水深受大眾喜愛,很多人以此作為人生處世準則,並將其作為家居辦公裝飾的首選。
觀水之德,可以帶給我們面對生活和工作的靈感與啟發,連結心靈,化解痛苦、困惑。
寫字的過程也是磨練心性的過程,在不斷的寫的過程中體會文字的內涵。練字與練心兩者相輔相成。以字煉心,以心寫字,將自己的積累落在紙上,也在寫字的過程中收穫內心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