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無關生死無關政治,看本屆世界盃最「磨人」的球隊怎麼說

2020-12-11 行之見遠

每次克羅埃西亞的加時賽最後階段我都不敢看。10年前,08年歐洲杯補時最後時刻被土耳其絕殺拖入點球,魔笛罰丟,辣雞罰丟。從天堂到地獄。16年歐洲杯對陣葡萄牙,最後時刻被誇雷斯馬殺死比賽。這次還好還好。

小組賽就說了,魔笛天下第一!

隨著這個只有400萬人口的小國家闖入世界盃決賽,這支隊伍漸漸進入我們的視野(小組賽就曾3:0阿根廷)。我們說足球無關生死,足球高於生死,足球無關於政治。而在克羅埃西亞身上並不是這樣,在克羅埃西亞國家隊的組建過程中其實充滿了政治色彩。這個故事得慢慢說來。

第一個:

1990 年 5 月 13 日,南斯拉夫聯賽有一場重要的比賽:薩格勒布迪納摩隊坐鎮主場迎戰貝爾格勒紅星隊。這兩支南斯拉夫聯賽中的老牌勁旅一支代表了克羅埃西亞足球的最高水平,而另一支則代表了塞爾維亞足球的最高水平。比起眾所周知的紅星與遊擊隊的德比,紅星與迪納摩的德比可能更具火藥味,因為這兩個球隊代表了兩個一直較勁的加盟國、兩個不同的民族,甚至兩種不同的宗教。

在這場比賽開始的十天前,圖季曼領導的獨立傾向政黨「克羅埃西亞民主聯盟」在克羅埃西亞首次多黨選舉中脫穎而出,獲得了議會多數席位。這無疑讓當時本就岌岌可危的南斯拉夫形勢雪上加霜。

比賽當天,大約 3000 名紅星隊的球迷來到薩格勒布,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有組織的民族主義者。開賽後,客隊的極端球迷在看臺上喊起了民族主義口號: 「Zagreb is Serbian」或「We'll kill Tuman」. 這樣的挑釁當然引起了主隊球迷的不滿,於是大規模的衝突開始了。從互扔石塊到大規模械鬥,戰場也從看臺蔓延到球場上。大批的警察進入球場維持秩序,但主隊球迷認為塞族的警察執法有失偏頗,他們更加針對克羅埃西亞人。於是,警察的介入非但沒能平息衝突,反而使衝突愈演愈烈。

衝突發生後,紅星隊的球員很快就在警察的保護下回到了球員更衣室,而一部分迪納摩的球員仍然留在了場地中,隊長博班就是其中一員。為了保護一位正被警察毆打的迪納摩球迷,博班用一個飛踢的動作將警察踢倒在地。因為這個行為,博班受到了當局襲警的指控和足協的禁賽。這次禁賽也讓他錯過了 1990 年義大利世界盃。

博班在 19 歲就成為了迪納摩的隊長,他保護球迷的行為也確實對得起自己的隊長袖標,這一記飛踹讓博班成為了整個克羅埃西亞的民族英雄。而這個動作也成為了克羅埃西亞一個文化符號,廣泛出現在塗鴉、繪畫、紋身等各個領域。

二. 黃金一代

時光回溯到 1987 年,南斯拉夫隊參加了在智利舉行的世青賽。那一屆的南斯拉夫青年隊匯集了許多天才球員:米賈託維奇、普羅辛內茨基、博班、蘇克、賈爾尼…...堪稱南斯拉夫足球的黃金一代。這支球隊的表現也確實對得起他們的天賦。小組賽中每場比賽都狂灌對手四球(小組賽對手包括後來進入四強的東道主智利隊),淘汰賽中先後戰勝巴西隊、東德隊和西德隊,最終獲得了世青賽的冠軍,也讓南斯拉夫足球第一次受到世界的矚目。

隊中的克羅埃西亞球員在那一屆的比賽中大出風頭,其中普羅辛內茨基、博班分別獲得了金球獎和銀球獎,而蘇克則憑藉五個進球拿走了銀靴獎。南斯拉夫隊奪冠的過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場比賽是四分之一決賽對陣巴西隊的比賽。巴西青年隊是之前兩屆世青賽的冠軍,1987 年的比賽他們自然也是奪冠熱門。比賽中,巴西隊率先進球,並一直保持領先。直到比賽第 60 分鐘,米賈託維奇接到博班精準的助攻,頭球將比分扳平。最終,憑藉著普羅辛內茨基在比賽最後一分鐘的直接任意球絕殺,南斯拉夫隊才涉險過關。

在這屆比賽中,米賈託維奇和博班各自為南斯拉夫隊打入了三粒進球,此後他們分別成了塞爾維亞隊和克羅埃西亞隊的核心,也分別在皇馬和 AC 米蘭這兩家豪門俱樂部證明了自己。米賈託維奇在回憶 1987 年對巴西這場比賽時認為這是他人生的重要時刻,他的進球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更多的要歸功於博班的助攻。而若干年後,當博班接受採訪回憶起這場比賽,回憶起這屆比賽時,卻沒有米賈託維奇這樣心潮澎湃。

博班接受採訪時冷淡的態度令人唏噓,我想他給出這種態度的原因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是出於對南斯拉夫以及塞爾維亞的厭惡。在 18、19 歲時他們還是很好的隊友,他們一起努力,他們甚至一起奪得了世界冠軍。可幾年之後,他們卻成為了陌路人,甚至成為了仇敵,這大概也是政治對體育的影響。

三. 世界盃絕唱

1990 年,義大利仲夏。世界盃發生在薩格勒布那場著名的球迷騷亂之後,南斯拉夫國內的政局已經非常糟糕,但這不妨礙南斯拉夫國家隊被視為那屆世界盃最有可能成為黑馬的球隊。雖然博班被禁止參加這屆世界盃,但南斯拉夫隊的中場仍然有斯託伊科維奇、普羅辛內茨基、薩維切維奇、蘇西奇等等一眾才華橫溢的大師。

小組賽中南斯拉夫隊兩勝一負,有驚無險的進入 16 強。八分之一決賽對陣老牌強隊西班牙,南斯拉夫隊在場面劣勢的情況下,憑藉核心斯託伊科維奇的兩粒精彩絕倫的進球,通過加時賽,以 2 比 1 戰勝西班牙隊進入八強。斯託伊科維奇現在是廣州富力隊的主帥,他年輕時技術細膩、球風飄逸,在歐洲足壇叱吒風雲,被稱為「東半球的馬拉度納」。

在之後的八強戰中,兩位馬拉度納相遇了,南斯拉夫對陣強大的阿根廷。比賽開始前,南斯拉夫隊的主力後腰卡塔尼奇懇請教練員不要把自己派出場,原因是他收到了來自斯洛維尼亞國內的死亡威脅。與克羅埃西亞一樣,斯洛維尼亞也是南斯拉夫各加盟國中獨立傾向比較強烈的盟國。比賽中,失去了主力後腰卡塔尼奇的保護,中衛薩巴納佐維奇犯下錯誤,他在防守馬拉度納的過程中兩次吃到黃牌,比賽僅僅進行了 30 分鐘就被罰下。此後少打一人的南斯拉夫隊在 120 分鐘內頑強地 0 比 0 逼平了阿根廷,在點球大戰中 2 比 3 敗下陣來,結束了黑馬之路。(點球大戰中兩位馬拉度納先後罰丟點球)

卡塔尼奇退賽事件只是當時南斯拉夫國家隊中種種憂患的一個小小的體現。因為政治原因和民族問題,這支球隊還存在著很多用足球無法解釋的問題。比如在紅星隊如日中天的三個火槍手:克羅埃西亞人普羅辛內茨基、馬其頓人潘採夫和黑山人薩維切維奇沒有一個人能在這支國家隊坐穩主力位置,比如隊中的克羅埃西亞籍球員蘇克、博格西奇、賈爾尼被牢牢按在板凳上幾乎沒有出場紀錄,再比如能力一般的波赫老將武約維奇可以一直霸佔主力中鋒的位置......當時的主帥 Ivica Osim 在若干年後的回憶中也承認當時國家隊的選人和用人需要考慮到很多政治因素,比如每個球員來自哪個地區。

設想一下,如果教練員可以自由地選拔和使用球員,如果場上的球員可以心無芥蒂的踢球,如果卡塔尼奇可以參加同阿根廷的比賽,如果足球不用被政治影響,也許,這支南斯拉夫隊會踢出不一樣的足球,雖然我不相信他們有奪冠或者晉級決賽的實力,但是也許他們可以創造奇蹟走的更遠一點。

四. 分裂與制裁

經過 1990 年世界盃八強和 1991 年紅星隊奪得歐冠,雖然國內的形勢越來越差,但南斯拉夫球員的水平卻日漸成熟。他們在 1992 年歐洲杯的資格賽中勢如破竹,一路取勝。1991 年 5 月 16 日,這一天是「克羅埃西亞獨立公投」的前一天,在這一天南斯拉夫隊在歐洲杯資格賽中以 7 比 0 大勝法羅群島,隊中的克羅埃西亞球員博班、蘇克和普羅辛內茨基都打入了漂亮的進球,但這也是他們為南斯拉夫隊打入的最後的進球,因為在這一天之後,克羅埃西亞的球員全部退出了南斯拉夫國家隊。

事實上早在半年之前,克羅埃西亞國內就已經組建了「克羅埃西亞國家足球隊」,但這隻國家隊未被官方承認。這支未被承認的國家隊曾經在薩格勒布的馬克西米爾體育場以 2 比 1 戰勝過美國國家隊,這場政治意義完全高於體育意義的比賽可以算作是克羅埃西亞國家隊歷史上的第一場比賽,或者說這只是一場政治秀。而被國際足聯所承認的克羅埃西亞國家足球隊也在 1992 年 6 月正式組建,同年同月,斯洛維尼亞國家隊也被國際足聯承認。此後,馬其頓國家隊和波赫國家隊也相繼成立,至此,南斯拉夫足球隊與這個國家一起土崩瓦解。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克羅埃西亞人退出資格賽後,南斯拉夫隊並沒有因此消沈,在之後的歐洲杯預選賽中他們取得了全勝,並以 7 勝 1 負的總成績順利殺入 1992 年瑞典歐洲杯的決賽圈。歐洲杯開賽前,前文提到的南斯拉夫隊的波赫主帥 Ivica Osim 宣布辭去國家隊主帥一職,他給出的原因是:「這是我能對我的故鄉塞拉耶佛做的唯一的事情。」 事實上,歐洲杯開賽前,波赫戰爭已經開始,而這一階段的戰爭也正處在塞族部隊攻打塞拉耶佛的穆斯林與克族部隊的階段。

失去了主帥的南斯拉夫隊士氣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球員們如期來到斯德哥爾摩。他們格外珍視這屆比賽,尤其是在國內戰爭已經打響的情況下,球員們渴望用足球上的勝利給國內飽受戰爭摧殘的人們一些安慰。但事與願違,就在比賽開始前十天,因為聯合國的禁令,歐足聯主席約翰松宣布禁止南斯拉夫隊參加本屆歐洲杯。歐足聯只給了南斯拉夫的隊員和工作人員 24 小時的時間離開瑞典,連申訴和抗議的機會也沒有留給這支球隊。

後來的故事就是眾所周知的「丹麥童話」了,以替補身份參加了歐洲杯的丹麥隊最終爆冷奪冠。要知道,丹麥隊在預選賽中可是被南斯拉夫淘汰出局的球隊。人們在回顧這段歷史時往往只能記得美好的童話故事,23 年後的今天,在哥本哈根的酒吧裡這依然是個我已經聽膩了的日常話題。但在童話故事的背後還隱藏著其他一些人的傷痛。米賈託維奇曾回憶這段往事。

就這樣,因為政治的原因,南斯拉夫的球員錯過了 1992 年歐洲杯,不管是克羅埃西亞球員還是塞爾維亞球員,都失去了創造歷史的機會。與此同時,南斯拉夫其他體育項目也都遭受到了制裁,在 1992 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南斯拉夫的運動員也被禁止代表國家出戰,而只能以個人名義參賽。

此後的 1994 年世界盃,身為歐洲區預選賽種子隊的南斯拉夫再次遭到國際足聯的禁賽,失去了前往美國參加世界盃的資格。1996 年的歐洲杯,南斯拉夫隊同樣遭遇禁賽。另一方面,剛剛成立的克羅埃西亞國家隊和斯洛維尼亞國家隊也因為加入歐足聯時間較晚而錯過了 1994 年世界盃的預選賽。回想一下,1987 年南斯拉夫的黃金一代在 1992 年是 24 歲,在 1994 年 26 歲,1996 年 28 歲。這是一個足球運動員最黃金的年齡,但是因為政治,他們在實力最強的年紀無法參與任何國際足球賽事。很多人說體育是一片淨土、體育與政治無關、體育是純潔的、體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強。但是事實上,當體育遇到了政治,它真的只能算一個附屬品。

五. 國歌

故事的主角博班因為南斯拉夫國內的禁賽錯過了 1990 年世界盃,因為國家的分裂錯過了 1994 年世界盃。1998 年,已經 30 歲的博班終於迎來了自己第一次世界盃之旅,他與同樣年過 30 的蘇克、普羅辛內茨基、賈爾尼和斯蒂馬奇參加了法國世界盃。這些參加過 1987 年世青賽的「黃金一代」們帶領球隊連克羅馬尼亞、德國和荷蘭,最終獲得了世界盃季軍的好成績。蘇克獲得了那屆世界盃的金靴獎而普羅辛內茨基憑藉著小組賽對陣牙買加時的進球和三四名決賽中對陣荷蘭的進球,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代表兩支不同國家隊在世界盃上取得進球的球員。而他們的老隊友米賈託維奇和米哈伊洛維奇也在這屆杯賽中也代表南斯拉夫隊取得進球,年過 30 的黃金一代依舊勇猛。

1999 年,南斯拉夫隊在時隔八年之後終於回到了歐洲杯資格賽的舞臺上。巧合的是,他們被分在了資格賽第八小組,同組的對手包括克羅埃西亞和馬其頓這兩支前南加盟國球隊。8 月 18 日,南斯拉夫隊在貝爾格勒紅星體育場迎來了克羅埃西亞隊的挑戰,這是兩隊歷史上的第一次交鋒。

克羅埃西亞隊的球員對這裡再熟悉不過,因為這裡也曾是他們的主場,他們也曾在這裡接受過球迷們的歡呼。曾經的隊友如今各為其主,成為了對手甚至敵人。南斯拉夫國歌和克羅埃西亞國歌先後在紅星體育場響起,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瞬間。當然,兩方的球員對這國歌有著完全不同的態度。米哈伊洛維奇覺得當大家還是隊友時,沒有一個人敢說南斯拉夫國歌不是自己的國歌;而博班則針鋒相對:「那從來沒有成為我的國歌」。

兩個月後,兩隊在薩格勒布馬克西米爾體育場進行次回合比賽,這也是歐洲杯資格賽最後一輪生死戰,克羅埃西亞隊只有在主場取勝才可以晉級歐洲杯正賽。南斯拉夫的國歌和球員們一起受到了現場球迷最刺耳的噓聲和謾罵。

比賽的過程十分火爆,紅黃牌滿天飛,上半場還未結束南斯拉夫隊就被罰下一人。在層出不窮的暴力場面中,現場導播捕捉到了米哈伊洛維奇與蘇克相視一笑並擊掌互相鼓勵的鏡頭,這一刻,我相信體育是凌駕於政治之上的。最終,米哈伊洛維奇的任意球先後助攻米賈託維奇和斯坦科維奇破門,南斯拉夫頑強地戰平克羅埃西亞,將世界季軍擋在了歐洲杯決賽圈之外,而自己則時隔 16 年重回歐洲杯。

在歐洲杯決賽階段的比賽中,南斯拉夫隊首場比賽就遭遇到前南的另一隻加盟國斯洛維尼亞隊。在比利時這個中立的地區,南斯拉夫國歌再一次遭到了無情的噓聲,當然這種情況也是司空見慣,在 1990 年之後,只要比賽的區域不是塞爾維亞,不管比賽是主場還是客場或是中立地區,南斯拉夫國歌總是會遭遇這種噓聲。

這場南斯拉夫與斯洛維尼亞的比賽踢得盪氣迴腸,憑藉扎霍維奇的兩射一傳,斯洛維尼亞早早地以 3 比 0 領先南斯拉夫。比賽進行到第 60 分鐘,南斯拉夫隊中後衛 Albert Na與對方球員發生衝突,隊中的老將米哈伊洛維奇為保護自己的小兄弟,立即出手將對方推到在地,米哈也為自己的不冷靜付出了代價,被紅牌罰下。米哈的罰下非但沒有影響球隊的士氣,反而激發了南斯拉夫隊的鬥志,他們在少一人的情況下,最後 25 分鐘內連扳三球將比分定格在 3 比 3。在我的看球經歷中,見證過很多次的大逆轉,但這場比賽的精彩程度和戲劇性是獨一無二的。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重溫一次這場比賽:2000 歐洲杯小組賽 南斯拉夫 VS 斯洛維尼亞

那屆比賽中,南斯拉夫隊還留下了許多經典。比如三度領先西班牙的情況下被對手三度扳平並在補時中被絕殺;比如四分之一決賽中被荷蘭 6 比 1 屠殺。就這樣,南斯拉夫這個國家最後一次世界大賽的經歷在遺憾中結束。

2002 年 10 月 16 日,貝爾格勒紅星體育場,南斯拉夫隊憑藉科瓦切維奇和米賈託維奇的進球 2 比 0 戰勝了來訪的芬蘭隊,這是南斯拉夫這個名字最後一次出現在足球比賽中。

2003 年 2 月 12 日,黑山的波德戈裡察體育場,來訪的亞塞拜然隊的對手已經不是「南斯拉夫」,而是「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全場球迷高呼「Yugoslavia」,但也無法阻止那個時代的一去不復返。

2006 年 6 月 21 日,慕尼黑安聯球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隊 2 比 3 負於象牙海岸隊,塞蒙隊以三戰全負的歷史最差戰績告別了德國世界盃,也告別了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這個國名。事實上在這屆世界盃開始之前黑山就已經宣布獨立。

2006 年 8 月 18 日,捷克烏赫爾堡,一支名為塞爾維亞的國家隊第一次在國際比賽中出場,他們在客場以 3 比 1 戰勝了捷克隊。塞爾維亞隊也成為了歷史上的南斯拉夫國家隊最正統的繼承人。隊中的斯坦科維奇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代表三個國家參加過世界盃的球員:1998(南斯拉夫)、2006(塞蒙)和 2010(塞爾維亞)。

六. 新希望

2015 年世青賽上,塞爾維亞隊在決賽中以 2 比 1 擊敗了巴西隊,神奇的問鼎了 2015 世青賽。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與 31 年前的奪冠一樣,比賽的對手也是巴西隊,比分又是 2 比 1,又是最後時刻的絕殺。誰又能確定現在這些年輕的面孔中不會出現另一個博班、另一個米賈託維奇、另一個普羅辛內茨基或者另一個蘇克呢,誰又能確定這些球員不會延續南斯拉夫足球的輝煌呢?

決賽就要上演了,克羅埃西亞能否捧起大力神杯呢?

我還是想說魔笛天下第一,魔笛金球

相關焦點

  • 2018世界盃最冷門和最精彩比賽,亞洲製造!亞洲並非弱者
    隨著日本隊止步16強,亞洲5支球隊全部結束了世界盃的徵程。本屆世界盃,日本隊闖入16強,韓國、伊朗和沙特都位居小組第三,只有澳大利亞墊底,但這一戰績,和2014年巴西世界盃亞洲球隊3平9負的戰績相比,有了質的飛躍。
  • 世界盃凸顯力量足球趨勢 《熱血足球》重現純正暴力美學
    紅軍利物浦名帥比爾·香克力(Bill Shankly)曾說過,「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是的,對所有熱愛足球的人而言,足球並不僅僅是個體育項目這麼簡單,它是一場戰爭,是一場硬漢間沒有硝煙的較量。只有最勇敢,最有力量的人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 球球不說球:看《最後一球》賞析,「此生無悔入足球」
    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即將進入尾聲,在世界盃的火熱之餘,球球忙裡偷閒去看了《最後一球》,這是一部偏冷門小眾的電影,但球球覺得這部電影屬於一個熱愛足球的人應該去看的電影,因為足球世界的一切這其中都有。不免讓人想到當年,國王坎通納飛踹球迷,一面天才,一面瘋子。兩年後,生活糟透的尤裡卻意外收到了俄甲球隊流星隊的邀約,於是他拿起了教鞭,開始執教這支問題重重的魚腩球隊。起初球隊也是問題重重,球員超重,酗酒甚至參與賭球,尤裡嘗試了各種方法想讓球隊重回正規卻總是無功而返。直到他找到了球隊兒童隊的教練,找到了球隊的死忠球迷們。
  • 亞洲足球崛起!本屆世界盃戰績超南美5強,7大洲排名第2!
    俄羅斯世界盃是歷史上首次有5支亞洲球隊同時參加的一屆,雖然一直擁有國際足聯分給的4.5個名額,但是那最後的0.5個名額直到今年被澳大利亞拿到後才發揮了它的最大作用。兩回合淘汰宏都拉斯之後,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沙特以及伊朗一起代表著亞洲足球來到了本屆世界盃的賽場。
  • 2019女足世界盃落下大幕,10個關鍵詞總結本屆世界盃
    1.新星本屆世界盃最出彩的新星當屬荷蘭前鋒米德瑪。22歲的她來自於阿森納女足,上賽季在英格蘭女足超級聯賽中打出31粒進球10次助攻的超豪華數據。本屆世界盃米德瑪為球隊打滿所有比賽,並貢獻3粒進球,是荷蘭隊能夠奪得世界盃亞軍的重要功臣之一。
  • 足球世界盃歷屆冠軍名單 歷年奪冠次數球隊排行榜(國家成績排名表)
    最後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複賽的亞洲球隊。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 足球世界盃歷屆冠軍名單 歷年奪冠次數球隊排行榜(國家成績排名表)
    最後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複賽的亞洲球隊。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 俄羅斯世界盃 講述足球新故事(世界盃縱橫)
    在變革與創新中,世界盃為全世界球迷奉獻了一道足球盛宴。   富有戲劇性的決賽   在法國隊與克羅埃西亞隊之間進行的決賽,或許是世界盃88年來最富戲劇性的決賽。烏龍球、點球、VAR(視頻助理裁判)、球迷闖進球場、世界波……這些元素集中在一起,構成了一場跌宕起伏的巔峰對決。4∶2的賽果,也是1966年以來世界盃決賽進球最多的一次。
  • 俄羅斯世界盃:足球、政治,誰是主角?
    「涼戰」,「史上最冷世界盃」的「帽子」已悄悄靠近俄羅斯。正如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所言,相較於恐怖襲擊和足球流氓,此次世界盃的風險更多是由政治帶來的,「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因烏克蘭危機而『受損』,此次世界盃將不會容忍任何疏漏」。
  • 從「戰爭想像」到全球景觀:足球世界盃的隱喻與嬗變
    在組織者的精心策劃下,足球世界盃成了一種後現代的娛樂景觀。圖為當地時間2018年7月15日,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閉幕式表演。 東方IC 圖「足球無關生死,卻高於生死」。國家間的足球比賽一開始就依賴國家話語,並且在現代國際社會迅速蔓延,積累大量受眾。在現實主義主導國際政治的冷戰時代,從香克利的「足球高於生死論」可知,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情緒建構了對足球世界盃的「戰爭想像」,賦予了足球比賽「無硝煙戰場」的符號性意義。 然而,冷戰結束後,隨著消費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進場和在世界範圍內的狂飆突進,作為國家話語的世界盃開始祛魅。
  • 熱血足球-國足多久沒讓你這麼爽過了?全民嗨炸背後是歌唱祖國
    一過去最喜歡看義大利的比賽,是喜歡那幫義大利男模隊員。後來,義大利足球不斷遭遇滑鐵盧,甚至無緣世界盃,再看他們的足球,最大的精神寄託就是看奏國歌儀式了。而在這屆亞洲杯上,有很多國家,他們遠沒有中國隊幸福,國破家亡,戰火紛飛,足球很可能是他們在苦難中唯一的幸福維繫。很遺憾,敘利亞在本屆亞洲杯中表現不佳,兩輪過後1平1負,出線形勢不容樂觀。但是,一年前徵戰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時,他們留給世界的感動仍歷歷在目。你是否聽說過一支球隊在世界盃預選賽連打10個客場?這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而是敘利亞男足的真實遭遇。
  • 世界盃來了,如何偽裝成30年老球迷?
    也可能只是陪男朋友看球,但不想被他當成只知道追小鮮肉的傻白甜。所以有了本教程。我們將在 3000~4000 字之間,指引你入門本屆世界盃,保證你在各種純潔或不純目的的世界盃社交場景中,有得聊並聊得開心。如何選擇主隊?
  • 【深度】被MH17擊中的烏克蘭足球,2018抵制俄羅斯世界盃?
    不論是烏克蘭方面、俄羅斯方面、還是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民兵一方,當無辜的人被如此殘酷地傷害,任何的理由和正義都失去了意義。 醜陋的政治和無情的戰爭在這片土地上反覆碾壓,無數無關的人被捲入其中:馬航飛機上的人們無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獨立、公投、騷亂、分離主義和軍事行動的陰影籠罩在這片土地上。
  • 透視非洲杯槍擊悲劇 足球淪為政治博弈砝碼
    因為南非世界盃,本屆非洲杯首次吸引了來自世界範圍如此強烈的關注,而襲擊事件在高光下將非洲悲劇背後的種種利益糾葛展現得淋漓盡致。多哥政府&足協多哥總統福雷·納辛貝05年上臺,同時手握軍權,其父埃亞德馬曾任多哥總統40年。而多哥的足協主席是誰?總統的弟弟,洛克·納辛貝。洛克·納辛貝還是政府炮兵部隊司令。
  • 世界第一運動足球是一種藝術嗎?
    人們總說足球與政治無關,是因為熱愛它的人不想足球被政治牽連,然而現實卻是怎麼甩也甩不開。當一面支持科索沃的旗幟出現在球場時,你若不知道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的恩怨,你就不會明白足球比賽為什麼立馬可以升級為一場格鬥大戰,裁判只能終止比賽。
  • 以愛為名:看俄羅斯世界盃上的遍地「狗糧」
    以愛為名:看俄羅斯世界盃上的遍地「狗糧」 利物浦名帥香可利說:足球無關生死,足球高於生死。
  • 亞洲足球世界盃高光時刻!韓國掀翻德國戰車,日本險創歷史最佳
    換句話說,足球也是國家文化輸出的一張重要名片,但足球的強盛與否無關國力。強如美國足球也一樣不能在世界舞臺上展露頭角;同樣無關人口基數,印度,中國等都是世界人口大國,足球水平基本墊底,反觀冰島,三十萬總人口,能在歐洲杯創下四強,世界盃逼平阿根廷。所以,足球是一種信仰。
  • 世界盃關鍵詞A到Z
    Own goal(烏龍球)本屆杯賽共打進12個烏龍球,創了世界盃歷史之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比賽競爭之激烈。受益最多的法國,笑納了兩個烏龍球。最「漂亮」的烏龍無疑是小組賽摩洛哥對伊朗傷停補時階段摩洛哥後衛的「頭球攻門」,最關鍵的烏龍則是決賽第18分鐘曼朱基奇頭球蹭進的打破僵局之球。這也是世界盃決賽歷史上出現的首粒烏龍球。
  • 亞洲足球世界盃高光時刻!韓國掀翻德國戰車,日本險創歷史最佳
    足球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球類運動,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國家足球隊。換句話說,足球也是國家文化輸出的一張重要名片! 強如美國足球也一樣不能在世界舞臺上展露頭角;同樣無關人口基數,印度,中國等都是世界人口大國,足球水平基本墊底,反觀冰島,三十萬總人口,能在歐洲杯創下四強,世界盃逼平阿根廷。所以,足球是一種信仰。
  • 世界盃的魅力敗給功利足球?德尚的一席話,讓人茅塞頓開
    世界盃決賽法國VS克羅埃西亞,法國上半場表現中下,但憑運氣進球獲得了主動。而不是什麼「把握機會創造機會的能力還那麼厲害」,那實在只是運氣那麼厲害。法國當然強,對阿根廷一戰,是反擊強。對烏拉圭一戰是運氣相助下完全控場。對比一戰,是運氣好,對方的表現和機會並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