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擁有一雙銳步(需求面積:100-200平方米)球鞋是很多喜歡運動的男生的夢想。如今,中國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是商場裡的銳步專賣店全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銷聲匿跡了。
當年,擁有一雙銳步球鞋是很多喜歡運動的男生的夢想。刀哥的一個朋友,當初為了買一雙銳步的球鞋,在香港足足找了三天。結實耐操、經典、黑科技是那個時候人們對銳步的評價。
因為姚明,中國人知道了銳步
如今,中國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是商場裡的銳步專賣店全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銷聲匿跡了。
銳步曾是一代人的最愛,現在,面對新百倫,安德瑪等後起之秀的風靡,銳步只能無奈的搖搖頭,說上一句:「我和你們這些妖豔賤人不一樣。」在健身市場另尋出路了。
曾經幹掉耐克,紅極一時
銳步是老牌運動品牌,到如今已走過116年的歷程。創始人Joseph Foster在14歲時就發明了自己的釘鞋,20歲不到便創立了銳步前身J.W.Foster公司在英國賣鞋;1924年,英國運動員正是穿著銳步鞋參加了巴黎奧運會。
1958年,老福斯特的嫡孫喬和傑夫聯手創立了一家公司,以一種非洲羚羊的名字做為公司的名字,銳步公司誕生。
1987年,銳步取代耐克成為運動鞋製造業頭號大公司,1987年銳步在美國運動鞋業市場份額達14億美元,而耐克只有9億美元。
靠爆品紅極一時
1979年,體育用品經銷商保羅·費爾曼在國際博覽會上見到了銳步,經過協商取得了北美經銷權。當時正是美國大眾運動的熱潮,銳步推出了3款每雙售價60美元的跑鞋,雖然已是天價,但仍然供不應求,公司不得不在韓國建廠。
跑步運動的流行使得各大運動品牌爭相為男性開發跑鞋。出人意料的是銳步卻專門為女性打造了一款健身鞋—Freestyle,銳步預見了運動鞋的三大趨勢:健美運動興起、婦女參與運動熱情高漲、田徑鞋向休閒鞋的轉變。
當時女性有氧操正在流行,整個美洲大陸的女性居然買不到一雙好健美鞋。銳步僅僅用了一個腳踝支撐系統輕鬆拿下了整個美洲市場,並且次年成功上市。
自此銳步迎來飛速發展,從1983年的1300萬美元飆升至1985年的3.07億,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銳步銷量在其後一年內翻了三番,1986年達到9.19億美元,1987年14億美元,1991年27億美元。
靠黑科技梅開二度
在健美鞋領域,銳步沒有做過多流連,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籃球。那時,大部分運動鞋品牌盡辦法研發緩震、氣墊,銳步不但沒有跟風甚至反其道而行,不做緩震反而推出了包裹性系統—Pump
Pump說白了就是在鞋面或者鞋舌裝上氣囊,通過充氣和放氣控制鞋的包裹性。可是說是從根本上解決了鞋子不合腳的問題。
這種科技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人們對球鞋的概念。沒人想到緩震第一的球場上會有人玩這麼一套,徹底改變了高端球鞋的格局。
銳步籤約球星迪·布朗穿著Pump並且每次賽前都會給自己的Pump充氣。這魔性的動作不知道為銳步做了多少次免費廣告。
在1991年NBA的扣籃大賽中,迪布朗遮眼扣籃驚豔全場,擊敗喬丹,銳步引發了消費者的瘋狂追捧,再次席捲美洲市場。
在該款球鞋問世後的18個月內,銷量達到了400萬雙,創下了5億美元的銷售額。
如果你們在美國大街上隨便問問一個35至40歲的美國男性如何評價銳步Pump,你很有可能聽到這樣的反饋,它們剛面市的時候我才12歲,那時我覺得它是世界上最酷的玩意了,連Air Jordon也比不上Pump。
蜂巢技術見證了Reebok的黃金時期,Reebok的蜂巢氣墊據說是Reebok同NASA一同開發的,太空梭表面也有如此構造的材質。
銳步在整個1980年代把重心從製造網球鞋和健身鞋逐漸轉向了越來越火的籃球鞋、跑鞋,再加上品牌與職業球星的掛鈎,1990年代初,籃球賽場上有100多名職業運動員穿著當時最火的Reebok Pump,其中就有大鯊魚奧尼爾。
節節敗退,逐漸成為專業運動領域的棄兒
自從2005年被阿迪達斯收購之後,銳步的表現就一蹶不振,前六年裡有四年的營收都在下降,過去三年在北美地區沒有任何增長。市場份額已經從十年前的8%下降到了現在的2%。一度,有傳言稱阿迪達斯要賣掉銳步這個「大包袱」。
這個當年叱吒風雲的品牌到底怎麼了?
1.難出爆款,品牌精神不再
可以說,銳步到了今天的地步,和它與耐克無休止的「軍備競賽」有關,為了抗衡Nike1995年推出的Zoom,銳步為了回擊推出DMX氣墊。但是不出一個月這個氣墊就會漏氣,最後變成石頭一樣硬的中底,銳步想盡辦法也無力回天,自此之後,銳步離高端籃球鞋越來越遠。
銳步的商業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最富創新、最令人激動的體育產品生產商。」創新和黑科技當年一度成為銳步吊打耐克的強悍武.器,但這件武.器卻逐漸被銳步遺棄,反倒是耐克將之延續了下來。
並沒有新鞋款,科技的發明,一味的使用pump做一些無休止的聯名,缺乏創新的銳步著實傷了粉絲的心,銳步已經不是他們當年趨之若鶩的銳步了。
2.上了賊船,訣別競技場
在銳步巔峰的時候,銳步曾經籤下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NFL);以1.5-1.75億美元拿下了和NBA、WNBA自03-04賽季開始的十年獨家贊助合同;2004年銳步還成為了美國國家冰球聯盟NHL贊助商。
在 NBA、NFL、NHL三大聯盟合同的「保駕護航」下,銳步在十年多前的美國運動市場牢牢佔據市場第三的位置 。
2005年8月,阿迪達斯為了擴大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從而加緊對耐克的圍剿,斥資38億美元完成了對銳步的收購。而這次交易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銳步將NBA和WNBA的球衣贊助權益轉交給阿迪達斯。
而阿迪達斯從銳步身上薅羊毛可謂徹底,阿迪達斯2010年從銳步手上拿走了最後一個大合同——美國國家冰球聯盟 NHL,而NFL的收益曾經一度佔銳步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實際上銳步從2010年就撤離職業運動市場轉向健身領域,這似乎預示著銳步完成了一次輪迴,即便不至於走向衰亡,但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讓年輕人熱血沸騰的品牌了。
銳步的失敗,有人這樣總結:丟掉了品牌基因,也就逐漸喪失了生命力。
本文轉載來自:世界服裝鞋帽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