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德雲社如此紅火,最根本的原因是郭德綱老師在創業的時候,就定義了德雲社的宗旨,相聲回歸劇場,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也就是這個做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成功地使德雲社火了起來,而小劇場也成了德雲社的根本。
1月8日,德雲社公布了下一周的小劇場節目演出單,對於德雲社官方每周五的操作,很多觀眾都習以為常了,都會看一下自己喜歡的演員是否有小劇場的演出安排。如果有,那就立即行動,購買門票,近距離地聽一場相聲,當然,能夠互動一下那是更好的。如果沒有,多多少少也會失望,便會在下方留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期待。
雖然每周都發布演出單,但是演員的變動是很小的,除非遇到特別的情況。有著「神仙隊」之稱的七隊,因演員紛紛外出參加綜藝,導致德雲社官方不得不從其他隊伍「借」演員支撐演出。看到這,有人就說了,七隊這個情況正常,孟鶴堂、周九良、秦霄賢、劉筱亭等等都不在隊裡,能夠正常演出就不錯了。
確實,本來人就少,演員還「溜號」,但是有一點,人家隊的門票賣得好,這就讓德雲社高層不得不為七隊「擦屁股」了。除了七隊這個現象,別的隊伍就沒有了麼?這個當然有,德雲社小劇場演員緊張已經是很嚴重的問題了,但並不是任何一個隊伍都像七隊這樣受寵。
在五隊的演出節目單中,看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因演員緊張,德雲社在演出的安排上玩起了「車輪戰」,循環演出,演員不換,只是換了一個劇目而已。熟悉德雲社小劇場的朋友都知道,德雲社小劇場演出一般都安排6場演出,分別有六隊演員出場為觀眾奉獻,有時候也會加入單口、群口等表演形式,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但是這種「車輪戰」還是很少見。
在1月12日的演出安排中,丁楷罡和李鶴彪被安排在二場,演出的劇目是《下象棋》,接著馬霄盛和劉霄航出演《賣估衣》,按照常理,下邊應該換演員演出了,可是五隊不這樣,開始了循環模式。丁楷罡和李鶴彪繼續出場演出《五紅圖》,馬霄盛和劉霄航演出《舞臺軼事》,到最後由劉春山和劉喆為大家帶來《韻調詩》,就這樣整場演出到此結束。
有觀眾說,當天演員比較緊張,偶爾這樣一次還是可以接受的。確實,偶爾一次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誰都有分不開身的時候,可是連著四五天這樣子做,就有點過分了,這種情況直到1月16日的演出安排上才逐漸好轉。看到這,也印證了德雲社小劇場缺少演員的說法,否則任誰也不會這樣安排演出節目。
2021年已經過去很多天了,希望德雲社龍字科的招生能夠充實小劇場,也希望那些出了名的角能夠多回小劇場演出,畢竟參加再多的綜藝,根還是在德雲社的,基本業務還是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