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神是雲外鏡還真是出乎我的預料,我原本以為金魚姬的形象都出現這麼久了,又剛好是海國決戰,SP金魚姬想必是理所當然的,萬萬沒想到,晴明手裡的神器鏡子居然成了一匹黑馬!
初始皮膚的雲外鏡還真是給我一種兩面佛的既視感,又或者是塗佛和地藏像的合體。
面板SDSAS,單看面板似乎是偏向輸出的式神了,不過生命值似乎有點過低了。
普攻,陰形態名為落影,平平無奇的效果。陽形態名為曇無(看到這倆字就是貪汙。。。),是陰陽師裡少有的防禦為主的輸出。
二技能,陰形態下名為鬥轉,陽形態下名為昭回。總體來說,是個轉換雲外鏡陰陽兩個形態的技能(原來你才是陰陽師的真諦啊,傳說中的陰陽人!),好吧,看到這裡,作為一名三國殺玩家看到了陰陽轉換技的既視感。
首先說說二技能的施放效果,雙形態的施放效果相似,轉形態,為自身提速,加護盾。不過要注意的是,每次施放後,鬼火消耗永久+2。
不過尤其要注意的是,鬥轉和昭回是各種獨立的兩個技能,因此鬼火永久+2也是獨立計算的,簡單來說,就是鬥轉首次施放時,0火,進入陽形態的昭回此時使用時也是0火。
另外要注意的是,雲外鏡的二技能切換形態與瀧夜叉姬的不同,是消耗自身行動回合的,施放後就結束行動了。
對於常駐效果,雲外鏡處於鏡中世界,這個效果可謂是有利有弊。
無法通過治療回血,只能獲得護盾,但是在一個形態中失去的血量會加在另外一個形態上。
雲外鏡在戰鬥中的血條是以黑白兩色為顯示的,代表當前形態的血量減少,另一形態的血量就會對應增加,可以說只要在當前形態殘血時使用二技能切換形態就可以變身為血量很多的另一形態。不過缺點也很明顯,戰鬥開始時只有一半血量開局,雖然有護盾,好吧,我想到了鬼切。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雲外鏡的雙形態與陰陽師其他式神有所不同,雲外鏡是不固定初始形態的,例如久次良這類雙形態式神,無論何時,登場時一定是守備姿態,但是雲外鏡是初始形態是由玩家通過御魂搭配後可以改變登場時的形態的。
戰鬥開始時,初始攻擊高於防禦的500%,雲外鏡登場時就是陰形態,反之就是陽形態。
雲外鏡的三技能陰形態名為雲岸淨空,技能類似茨林,選中一個敵方目標,先群攻,在進行單體攻擊,不過與茨林不同的是,茨林的二段單體是可以在選中目標死亡時切換攻擊目標的,而雲外鏡不可以,這一點或許更類似於姑獲鳥吧。
滿技能後擁有陰形態生命比例每降低30%,額外追加一段黑蓮傷害的效果,這個黑蓮傷害就是單體傷害,注意,不是群攻。另外,登場時因為自身血量與陰陽形態各一半,所以登場時就擁有額外的追加傷害。
三技能有100%基礎概率為目標添加鏡怒,鏡怒是減益狀態可以驅散,但是同時在未消耗是也沒有存在回合限制,這個效果是可以在被添加的目標獲得下一個可驅散的增益時將其該增益抵消掉,好吧,作為三國殺玩家我第一時間想到了程昱的伏兵效果,不過陰陽師的是添上效果就自動生效了。
陽形態雲外鏡三技能名為苦海浮生,是個集輔助驅散拉條於一體的強力輔助技能。
陽形態的三技能雲外鏡自身始終是擁有鏡佑的,每次施放可以為一個友方添加鏡佑,同時群體拉條20%,最多使場上兩個友方獲得鏡佑,加上自身的話,也就是最多只有三個人擁有鏡佑效果, 再次對其他友方施放技能時,會將最先擁有鏡佑的友方移除其鏡佑。
鏡佑的效果很強,可以在受到控制時的那一刻就直接進行驅散,滿級最多一次驅散兩個 ,同時還具有增加行動條,治療等效果,失去鏡佑時還可以添加鏡盾。
鏡佑最強的一點是其沒有存在回合限制,施放一次就可以存在一個回目,在pvp登場的話,哪有第二個回目,那就意味著,沒有外力影響的話,可以從頭到尾保持驅散。
不得不說,雲外鏡這個鏡佑的驅散能力有些強的可怕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雲外鏡所有的增益都是狀態效果,應該是可以被驅散的,不過鏡佑驅散掉還會獲得鏡盾,這個盾或許還得再來一次驅散。。。難道需要瀧夜叉姬才能完成這個艱巨的驅散任務麼。。。還有就是雲外鏡自身的常駐效果為獲得鏡佑不知道能不能驅散掉。。。
另外要注意的是,驅散效果每個回合只觸發一次,如果是彼岸花開始控一次,御饌津結尾時再射一箭是不是會有效果,不過即使可以,兩個控制來限制雲外鏡這麼一個技能也是夠了!
總的來說,雲外鏡單從技能上看,目前的強度很高,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具體還要看實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