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冠折射本土球員質量 或成明年世預賽寫照

2020-12-25 馬德興

隨著北京國安隊在亞冠聯賽東亞大區1/4決賽被韓國蔚山現代隊以2比0擊敗,代表中超出戰今年亞冠聯賽的「BIG 4」已經全軍覆沒。四強中只有兩支球隊獲得了小組出線權、一隊進入到亞洲八強,這可以說是近些年來中超在亞冠聯賽中最差的一次。儘管受到疫情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與衝擊,中超球會在今年亞冠聯賽中的表現未必就具有代表性,但是,隨著中國本土球員的水準只降不升,加上中超限資、限薪等政策的出臺,外界普遍感覺到:中超在亞冠聯賽中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或許,類似像恆大奪取亞冠的場景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很難再見到。這並非危言聳聽。

特殊情況造就特殊結局

自從2015年廣州恆大隊二次奪取亞冠聯賽的冠軍之後,今年中超「BIG 4」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可以說是最近六年來最差的一次,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就是今年只有國安一隊闖入到八強之中,是最近六年來最少的一次。在2016賽季,魯能和上港兩支球隊進入到八強之中;2017賽季也是上港與恆大進入到八強之中,上港隊更是進入到四強之中;2018賽季儘管只有原來的天津權健隊一支隊伍進入到八強之中,但此外還有上港與恆大兩隊獲得了小組出線權、進入到16強中,是中超在亞冠聯賽中小組出線最多的一次;而在去年,中超依然有兩隊進入到八強之中,恆大隊最終則是止步於半決賽。

不光是出線球隊方面,即便是在積分方面,中超球隊的表現也很強勢,像2015年,中超四強一共拿到了48個積分;2016賽季為47分;2017年更是創紀錄地拿到了53分;而2018年則是48分;2019年則是拿到了49分。恰恰是由於中超球隊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很是強勢,使得中超在「亞足聯技術積分排名」中也相應地走高,至2019年底甚至已經升至亞洲第一!這應該說是出戰亞冠聯賽的中超各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但是,今年中超四強總成績為12勝4平8負,積分為40分,是最近六年來最低的一次。當然,這個「最低」並不具有代表性,因為今年亞冠聯賽受到疫情的影響與衝擊,賽制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像小組賽前兩輪依然還是主客場制,後四輪則變成了賽會制,而中超球會除了國安隊在2月份參加過一個客場比賽之外,其他全部都是賽會制下完成的。至於像廣州恆大隊因為同組的大馬JDT柔佛隊退賽,小組賽就只剩下了兩場比賽。即便是小組出線後的淘汰賽,也由過去的主客場制變成了單場淘汰賽。比賽場次相應地減少,加上賽會制中立地進行,使得最終的結果恐怕也就失去了與前幾年進行比較的真實意義。今年的40個積分儘管可以說明部分問題,但並不代表全部。

也正因為此,亞足聯都已經做出了將今年的比賽結果排除在「亞足聯技術積分排名」體系之外。所以,不能以今年的積分來完全斷定中超球會在亞冠聯賽中表現。而且,我們也應該看到:中超球會在出戰亞冠聯賽之前,已經在國內封閉狀態下完成中超聯賽,這導致中超球會的消耗包括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遠超以往,並不是在最好的狀態下出戰,這也影響到中超四強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

本土球員差距越發明顯

不過,拋開各種客觀因素,單就競技水平層面而言,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超四強中的本土球員因為整體質量與整體實力較往年相比呈下降之勢,特別是在與韓、日、澳等本國球員的較量中展現出的差距越發明顯,因而,即便是有眾多超級外援壓陣,但中超球隊在亞冠賽場上的競爭力也已經無法與以往相比。因此,中超球會想要重現當年廣州恆大隊問鼎亞冠的場景,恐怕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很難再現。

記得在2013年廣州恆大隊第一次問鼎亞冠聯賽冠軍之前,筆者當時曾有過這樣的一個判斷:即以廣州恆大為代表的中超球會奪取2013年亞冠聯賽冠軍是最好的時機,而且未來10年之內,中超球會恐怕很難再有所作為。此言一出,曾引起過廣泛爭議,甚至引來以廣州恆大為代表的球迷們的猛烈批評。而至2015年,當廣州恆大隊二度問鼎亞冠時,恆大球迷們更是將兩年的那個觀點「翻出來」再度展開聲討。

但實際上,筆者之所以在2013年作出那樣的一個判斷與預測,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當時對中國本土球員情況的一個判斷與預測。一支球隊想要奪取冠軍,首先是需要擁有一批相當優秀的本土球員作為基石,然後再引進三四名超級外援,使得球隊的整體實力與水準在亞洲範圍內達到某種高度。廣州恆大隊之所以能夠奪取亞冠,關鍵在於其介入中國足球之後,採用高薪政策將一批當打之年的中國本土球員集中到自己的帳下,然後再引進了穆裡奇、孔卡等這樣當時在亞洲稱得上一流的外援。在2015年能夠二奪亞冠,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當年夏天引進了像保利尼奧這樣更高級別的外援,在外援方面進行了「升級」。而之所以說恆大的「模式」是「不可複製的」,甚至即便是恆大自己也無法複製自己的成功「模式」,根本就在於中國國內的年輕球員、後備人才根本無法與像鄭智、孫祥等留洋歸來的球員,以馮瀟霆、趙旭日等為代表的85年齡段最後一批徵戰過世界大賽的球員,以及于漢超等為代表的、具有衝擊亞青賽冠軍實力的87年齡段球員等所組成的那一批球員相比

時至今日,當廣州恆大隊開始以95年齡段球員為主徵戰時,球隊在今年的亞冠聯賽小組賽中未能出線,固然有小組賽末仗被韓國水原三星隊與日本神戶勝利船隊聯手「做掉」的嫌疑,但根本恐怕還是現在隊內的本土球員質量根本無法與當初為恆大打天下的那一批老隊員相比。所以,包括恆大在內的中超四強未能在今年的亞冠賽場上有所作為,恐怕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比較能夠說明問題的,恐怕就是北京國安隊。

亞冠傳球數據
亞冠傳球成功率

根據亞足聯所提供的技術統計,北京國安隊在今年的8場亞冠聯賽中,「傳球」方面總次數為4758次,截止到東亞區決賽展開之前,名列亞洲各隊之首。這應該說是一個相當漂亮的數據,但場均傳球為595次,並非亞洲最好,場均傳球次數最好的是日本的神戶勝利船隊,為609次。但是,當我們將國安隊的傳球次數進行細化時,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即在東亞大區的決賽展開之前,在「個人傳球」方面,排名佔據亞洲前十位的球員中,北京國安隊有四人上榜,包括暫時排名第二位的比埃拉(494次)、排名第四的費爾南多(434次)、排名第九位的奧古斯託(420次)以及排名第十位的金玟哉(407次)。

亞冠進攻機會創造次數排名

僅這四名外援的傳球次數就達1755次,佔全隊總傳球次數的36.89%。國安隊場上11名球員,超過1/3以上的傳球都是由四名老外完成,這不是恰恰折射出本土球員「質量」之弱?當國內球迷特別是國安球迷一再對金玟哉表達微詞,特別是在對陣蔚山現代隊因為手球而被判罰點球時,國安球迷對金玟哉的「憤怒」甚至憤怒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是,金玟哉是目前為止進入傳球榜前十名中唯一一名中後衛。設想一下,假設國安隊中的本土球員有足夠的傳球能力、能夠達到與當年恆大隊問鼎亞冠時隊內那些中國本土球員的水準,恐怕國安隊應該不止於僅僅進入到八強之中!這個事實,恐怕根本就無需展開討論與爭執的。

傳接球能力最體現差距

前面提到了北京國安隊的傳球數據。之所以以「傳球」數據來進行說明,根本一點就是足球場上最最基礎的就是「傳球」,如果球員連球都傳不好、接不好,談再「高大上」的戰術意義又何在?今年的亞冠聯賽實際上是將中國本土球員與韓、日、澳等本土球員之間的差距更更一步而全面地顯現出來了。

由於受到疫情以及傷病的影響,加上採用賽會制,中日韓等多支球隊很多場次都以「全韓班」、「全日班」以及「全華班」的方式展開。於是,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中國本土球員與韓國或日本的本土球員之間的較量也就顯得更為令人刺目。譬如,上海申花隊前三輪比賽中基本都是姆比亞一個單外援出戰,像第一回合1比3負蔚山現代隊一仗,申花隊全場才240次傳球,而蔚山隊在外援出戰的情況下,全場傳球為566次;至末輪在莫雷諾等外援悉數出戰、蔚山隊以全韓班首發的情況下,申花隊傳球則達到了430次,但蔚山隊全場則傳球超過了600次。儘管最終的結果還是申花隊1比4失利,但本土球員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傳接球能力其實也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亞冠射門排名
亞冠射門命中排名

在對陣珀斯光榮隊的比賽中,申花隊第一回合比賽的傳球次數才395次,第二回合則為385次。至於對陣東京FC隊時,申花隊全場比賽才240次傳球,這是中超四強在今年亞冠聯賽中單場傳球次數最少的一場比賽。

而像上港隊在小組賽最後一場0比2輸給全北現代隊的比賽中,上港隊派遣的是全替補,對手也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本土替補球員,結果上港隊全隊才283次傳球、全北隊則達到了恐怖的765次。要知道,全北隊幾乎超過半數都是「00後」韓國本土球員!

即便是兵強馬壯的廣州恆大隊,在對陣「全韓班」的水原三星隊的兩場比賽中,第一場以422次對505次,恆大處於下風;第二場則是436次對397次,略處上風,但兩場比賽全部都是平局。以往廣州恆大隊出戰亞冠聯賽、成績不錯,靠的就是比賽中的控制力,包括對球權的控制。如今恆大隊的控制力蕩然無存,恐怕首先就是比賽中對控球權的喪失。於是,恆大隊能夠在比賽中勝出才是「怪事」。而在對陣日本的神戶勝利船隊的比賽中,恆大隊的傳球均處於絕對下風,而神戶隊第一場與第二場比賽傳球為597次與593次,相差不大,唯一不同的是,像伊涅斯塔等外援全部都缺席了第二回合的比賽,也就是說,致命性的傳球機會在外援缺少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大影響。但是,日本球員的傳接球能力遠甩中國球員「幾條街」,恐怕並不是貶低中國本土球員之詞。

亞冠射門轉化率排名
亞冠助攻排名

類似的數據還可以列出一大堆。應該承認:中國本土球員在今年亞冠聯賽中的整體表現尚可,特別是在外援缺席或發揮不佳的情況下,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以及戰鬥精神值得充分肯定。但是,這並不能掩蓋中國本土球員特別是新一代球員個人技術不足、能力缺陷明顯等問題。也恰恰是因為中國本土球員的實力與水準呈現下降明顯之勢,使得即便是有超級大牌外援壓陣也很難走遠。未來,在超級大牌外援大幅度減少的背景下,中超球隊在亞冠賽場上的戰鬥力大幅度下降也就不可避免。

與此相應的是,全部由中國本土球員組成的國家隊戰鬥力一屆不如一屆,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國家隊缺乏國際競爭力、難以在大賽中有所作為勢必也將是一種常態。這才有了「歸化」的市場。但是,「歸化」球員再多,因為整體本土球員為主的國家隊基礎大如此以前,即便是有了「歸化」球員,如同中超俱樂部球隊中的超級大牌外援那樣,依然難以在亞冠賽場上有所突破。所以,註定「歸化」之路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國家隊的問題。在沒有培養出一批在亞洲範圍內具有競爭力的中國年輕本土球員之前,想要進軍世界盃,註定只能是「夢一場」。此言雖不中聽,但卻是一個無需爭論的事實,僅此而已。所以,今年中超諸強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以及交出的答卷,某種程度上就是明年國足在世預賽中的一個寫照。

相關焦點

  • 從中超三隊亞冠出局談中日韓本土球員的差距
    申花、恆大、上港在亞冠比賽中紛紛折戟,在中超踢的風生水起到了亞冠賽場卻被壓制到「無法呼吸」,過去中超球隊中因為強力外援的存在,讓中日韓球隊之間的差距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大,如今隨著恆大、上港等球隊外援的狀態低迷,本土球員的差距就顯現出來。
  • 亞冠露怯,本土球員現四大通病!中軸線太差凸顯歸化特謝拉必要性
    輸給了蔚山,國安的亞冠之路止步8強。當國安打蔚山連輸5場,此戰再輸或許是一種宿命。而這場失利既把國安所存在的問題再次擺在了桌面上,也反應了中國足球的困境。 韓國球員比中國球員更會比賽,中軸線缺少拔尖球員
  • 歸化大軍集結,李鐵國足鋒線人才濟濟,世預賽不怕了
    這次咱們有李、蔣、艾、費、阿、洛這6大歸化球員,他們可任李鐵挑選,咱們進攻陣容十分豪華。由於國家隊前鋒人才濟濟,所以快馬武磊或面臨淪為替補的命運。從時間上來說,這次的國家隊集訓時間安排得沒半點毛病:大部分球員剛結束聯賽,需要恢復,尤其那些參加了亞冠的球員更可利用這1個多月好好調整一下。
  • 國足成亞洲足壇神秘之師!勁敵集體練兵,國足恐零比賽出徵世預賽
    而國足這個時候根本沒有集結,反而成了一支神秘之師。其中最具熱身質量的當屬日本和韓國了。日韓的兩場熱身賽中,均有一場是對陣中北美勁旅、世界排名第11的墨西哥。這兩場比賽,日韓都被墨西哥好好上了一課。韓國隊在1球領先情況下,被墨西哥3分鐘連進3球逆轉,最終2-3輸球。日本隊在1-0小勝世界盃球隊巴拿馬後,也被墨西哥「教做人」。
  • 中國隊世預賽重大利好!敘利亞主力球員被永久除名,末輪無緣出戰
    球哥談球/文由於疫情的關係,世預賽一直被推遲,這對於中國國家隊來說其實也算是一件好事吧。比賽時間推後,就給中國國家隊更多的時間來弄歸化球員的事宜,這無疑是增大了中國隊衝擊世界盃的概率。目前,中國隊在世預賽中還有四場比賽要進行,先後分別面對馬爾地夫、關島、菲律賓和敘利亞。
  • 北京國安隊把墨爾本勝利隊踢花了 張玉寧等本土球員表現出色
    北京時間11月27日下午6點,北京國安隊迎來了在亞冠賽場上對陣墨爾本勝利隊的比賽。結果出乎意料之外,作為在短期內連續進行多場高強度比賽的北京國安隊,竟然把墨爾本勝利隊給踢花了。張玉寧、王剛等本土球員表現非常出色,喬納森-比埃拉無疑是本場比賽中球迷們的焦點,他有一次助攻和一粒進球。
  • 日本世預賽名單:大阪鋼巴四人入圍
    當地時間10月1日下午14:00,日本足協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隊主帥哈利霍季奇公布了出徵世預賽的23人大名單。恆大亞冠對手大阪鋼巴共有4人入選,成為國腳的第一大戶。小將南野拓實則首次入選成年國家隊。在昨晚的亞冠半決賽首回合賽事中,大阪鋼巴客場1-2被廣州恆大(俱樂部官方微博)逆轉。
  • 世預賽繼續推遲到明年再踢! 中國足球迎來「好消息」?
    北京時間8月12日下午,亞足聯官方宣布,原定於2020年10月、11月進行的世預賽亞洲區40強賽,推遲至2021年進行。而這樣的延期,無論是對於國家隊的備戰,還是對於中超俱樂部徵戰亞冠,都是一個「好消息」。亞冠隊國腳不用「二選一」了世預賽的延期,對於參加亞冠的中超4支球隊而言,確實是一個實打實的利好。
  • 亞冠慘敗,中超有歸化踢不過日韓,國足進世界盃懸了
    隨著國安0:2慘敗,咱中超4強全部提前回了家,徹底告別了亞冠平臺。客觀來說,這次國安算是中超隊裡踢得最好的1支了,不過他們也沒能進決賽,這與球迷的預期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而且他們在亞冠慘敗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咱中超有歸化也踢不過日韓隊,那國足就算有歸化助戰的話,進世界盃不就懸了!
  • 上海兩強亞冠等亞足聯通知,國足世預賽客戰關島也遇類似麻煩
    由於澳大利亞政府的禁令,原本要趕赴澳大利亞,出戰亞冠聯賽的上海雙雄,只能改變行程,等待亞足聯通知了。而對於全國球迷來說,更大的麻煩在國足這邊,3月底的兩場世預賽,尤其是第二場怎麼去關島,他們將遇到與申花上港相似的問題。
  • 下午13點,中超BIG4遭遇大麻煩,亞冠+足協杯沒法踢了
    2020賽季中超聯賽已經進入到了倒計時階段,各支球隊也都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期待著聯賽的正式啟動,可以說新賽季中超聯賽在開打之後一定會格外激烈,因為在過去半年的時間裡,球員們一直都沒有正式比賽可以踢,大家處於訓練狀態之下,對於比賽的渴望程度非常高,如今在聯賽恢復之後,球員們也肯定會竭盡全力
  • 央視CCTV5直播世預賽:國足主場對陣關島,最低消費起步多少?
    恆大亞冠客場輸球給很多球迷節日添了堵,恆大已經6場不勝,而球迷在天河主場已經很久沒有為勝利歡呼,更不用說見到「最低消費」了。不過鬱悶總是暫時的,下周四(10月10號)晚間8點國足將坐鎮天河主場迎來世預賽第二個對手關島,業餘球員組成的關島就是本小組的最大魚腩!
  • 世預賽前瞻,19年前國足曾經19-0大勝關島,如今我們能勝幾個?
    但時過境遷,19年後的國足整體實力早已不如當年,即便是隊內新規劃了艾克森,李可這樣的高水平運動員,也擁有國足第一人武磊坐鎮隊內,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提高國足在亞洲的地位,而昔日的魚腩球隊關島,目前整體實力比之於當年,有一定的上升,他們早已不再是由全業餘球員組成,他們隊中有接近一半的球員效力過、或者從小在美國接受足球訓練的職業球員,近些年,
  • 世預賽推遲國足笑了,限制歸化讓高拉特笑不出來
    值得一提的就是,世預賽得到推遲,讓組建不久的「鐵家軍」可以獲得更充足的時間。而且,多名入籍球員也因為世預賽的推遲通過了國際足聯的歸化批准。阿蘭、洛國富和高拉特已經獲得代表中國隊的資格。據巴西媒體《gazetaesportiva》透露,高拉特已經在酒店隔離迫不及待獲得徵戰。萬萬沒想到的就是,傳聞歸化政策出現「剎車」。
  • 世預賽在卡達舉行 國足開始進行最後的衝刺
    跟亞冠聯賽一樣,這次世預賽同樣是賽會制,同樣是選在了西亞,地點是2022年世界盃的舉辦地,之所以說對國足不利是因為球隊接下來還有3個主場和一個客場,這樣四場比賽都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客場作戰,踢馬爾地夫和關島畢竟對手太弱在哪踢都無所謂,最關鍵的是面對菲律賓和敘利亞的比賽直接關係到國足能否打進12強賽。
  • 南下出徵奧預賽,王霜缺席、長期隔離的中國女足困難重重
    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在國內舉行的女足奧預賽B組的賽事被安排在澳洲進行,面對同組的對手,澳大利亞的賽事主辦方對於中國女足的刁難不可謂不重,女足除了被要求全隊隔離14外,還被通知只可以在酒店內部活動,這也就意味著女足球員們在最重要的備戰時間段無法進行有球訓練、戰術演練以及體能訓練。而直到昨天晚間,中國足協副主席孫雯才收到了澳方解除隔離的確認函。
  • 遼籃扎達爾替補全力爭勝,亞冠任務無法拒絕,在無奈中盡力拼搏
    在奪得冠軍之後,遼籃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時段,不論是商業活動還是隊員們的提高,都達到了頂峰,6名球員入選國家男籃集訓隊,就是遼籃最大的獎勵。但是天不如人願,趙繼偉的受傷又給遼籃蒙上了一層灰色,而現在遼籃主力球員的國家隊比賽任務,也成為了遼籃最大的煩惱。遼籃代表CBA聯賽參加在克羅埃西亞的扎達爾錦標賽,主力隊員不能全部回歸卻成了這次比賽的唯一遺憾!
  • FIFA建議推遲6月間國際比賽 國足世預賽最早9月開打
    昨天,國際足聯發布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首次會議提議摘要,FIFA建議推遲所有原定於今年6月期間舉行的國際比賽,而這也使世預賽亞洲區40強賽最早也得9月才會開打。中國男足原本在6月與菲律賓、敘利亞有兩場世預賽40強賽,而中國女足與韓國隊的奧預賽附加賽原定在6月開踢,但目前來看,這些比賽都將推遲。至於何時重啟,國際足聯還沒有給出結論。如果按照此前國際足聯公布的國際比賽日推測 ,世預賽亞洲區40強賽最早也要到今年9月才可能舉行。
  • 世預賽大概率將變更賽程 足球停擺至少延續到4月
    近日,新近當選敘利亞足協主席的哈特姆·加耶布向媒體透露,自己將向亞足聯提出申請,「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傳播,我們希望推遲與中國隊的世預賽,或者將比賽轉移到第三地進行。敘利亞足協需要維護球員、媒體團隊、技術和行政人員的權利和健康。希望我們的要求能夠得到亞足聯的批准。」
  • 中國本土球員轉會市場排行榜,你們認為最有價值的球員是誰?
    一個球員是否有價值,並不是自己說了算,也不是自己的俱樂部說了算,更不是自己的經紀人說了算,而是由市場說了算,評價一個球員是否有價值,最權威的機構是德轉市場,這個平臺十分有權威,也很公正,要了解一個球員真實身價和水平,到這個平臺了解,可以對自己喜歡的球員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那麼中國本土球員最有價值的球員是誰?誰的身價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