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巴斯,是來英國前就決定的。智者樂水,看到圖片中年代久遠的溫泉,至今還是碧綠可喜的樣子,不由對這小鎮生出十二分的好感。以倫敦為中心,短短一日就能往返於周邊許多小鎮,便捷的交通加上豐富的旅遊資源,真是相得益彰。坐上早晨第一班車,三小時左右就到了巴斯。來到巴斯,最著名的羅馬浴場(Roman Bath Museum)當然不能錯過,我想許多人和我一樣,被導遊手冊的圖片中,溫泉浴場的柔媚和雄渾吸引,才萌發了相同的嚮往。
都是本地人引以為豪的,宣稱那是世界上最美的票房。那根本就是以音樂廳的規格設計的,從建築到內飾,不曾有半點馬虎。然而在地基下發現掩埋已久的浴場,修復保護之餘,將未完工的音樂廳大材小用,派了以上用場。8.5鎊的門票,忠實體現出英國消費一貫的貴,然而導遊書印刷精美有如雜誌,簡介譯成各國語言供挑選,十分貼心。還能領取一個錄音導遊裝置,對於館內各處,不分巨細都作詳細介紹。有了它,連相互的交談都省略了,只見每人都做側耳聆聽狀。門票貴是貴了些,看在服務優良的份上,也就讓人心平氣和了。
溫泉水碧綠可喜,一如從前讓我一見傾心的照片;而鏡頭不曾捕捉到的,是歷經千年仍兀自沸騰的景象,串串的氣泡從水底冒上來,散發出蒸騰的水氣。這樣美的溫泉,難怪徵戰至此的羅馬人會收斂起暴戾之氣,樂不思蜀地長在泡溫泉。其實眼前這些維多利亞式的建築和羅馬戰士的雕塑,都是後人的附會之作,在歲月衝刷中泛出微舊的黃色,到也磨礪出屬於自己的一份歷史,與綠色池水相襯和諧。而從前的從前,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遺蹟,所幸保存完好,依稀能遙見鼎盛時期,萬人入浴的場景。現在想來,那真是個可愛的年代。侵略與被侵略的人們和平相處,沒有工業,也能繁榮,小鎮上雲集了各地為洗浴而來的人。而溫泉被崇拜它的人們,建造了神殿供奉著,泉水是否真能醫治百病,不得而知,然而的確保佑著這片土地,常享和平安樂。
出口處有個水泵房,也許是這鎮上最華麗的餐廳。那裡有個小小的噴泉,供應小杯的溫泉水,每杯50便士。想來這一點點泉水,便是有奇效也要大打折扣了。一笑而過。把小鎮逛了個大概,仍舊回到羅馬浴場門口,等著參加當地每日組織的徒步旅行團。看過最期待的溫泉,只剩下尋常城鎮風貌,想來沒多少新鮮。只是一向把LP奉作聖經,既然讀到好評,姑且一試。不知是事先並無太多期望才格外驚喜,還是巴斯得確像杯清淡的香茗,細細品來才發現值得回味;經過這短短幾小時的探尋,居然仍覺得意尤未盡。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了解並喜愛上巴斯,除了它本身的內涵底蘊,熱情的導遊也功不可莫。
一座完全由18世紀建築構成的小鎮,未曾受工業進步侵害,是摩登世界中的一個異數。躋身世界文化遺產之列,是理所當然,不只是我,誰都會希望它永遠維持自然。同樣的季節中,這裡的風,仍要比其他地方溫暖,也許是因為那流淌了百年的溫泉。這裡的建築,是一對父子花費畢生精力,在英格蘭營造出的義大利夢幻。被改建三次的巴斯大教堂,外牆的雕塑中,有兩排順著梯子攀爬的天使,活潑的造型,難道要告訴我們,沉淪和聖潔即是人生兩端。遠處山間還有另一座巍峨的教堂,美麗完整的,從來都只有正面。原來那位建築師,不滿有批評說巴斯特有的淡黃石料,如奶酪般鬆軟,偏用它造出教堂的形狀當做宣傳,用事實反駁給世人看。
在倫敦一座豪宅的價錢,在這裡也許只能買間陋室,住過太多有錢人,這裡的地價貴得讓人難以置信。不過富豪中也多精英,這一路過來,已經過了許多名人故居。諸多名人中最著名的一位,當屬簡奧斯汀(Jane Austen)。小說中的許多場景,源自生活中的巴斯,那條通往女作家故居的林蔭道,變成了書中男主角的求婚地。可惜看書從來一目十行漫不經心,如果將現實和故事重疊在一起,想必別有一番浪漫感觸。
等等!喜歡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