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 圖/文
前些日子,接受電視臺訪問,在化妝準備時,跟主持人聊到自然教學的經驗。她很遺憾,自己的孩子在孩提成長期間,很少帶他們到野外接觸自然。
話說著,頓時間,她突然想起了最近發生的一個故事,想要跟我分享。她住在臺北一棟公寓的十樓,旁邊有一海拔三百多公尺的郊山緊鄰。有天不知為何,竟有隻龐然大飛鼠從森林裡意外地誤闖進她家,一直找不到飛出的窗口。兩邊僵持時,她和三個女兒趕快上網搜尋,確定是一隻大赤鼯鼠,紅棕色皮毛非常華麗。
這種飛鼠具有強大的滑翔本事,廣泛分布於嶺南各地,包括臺灣和海南島。相較於其它飛鼠,也更敢於接近市區的山腳,主要以果實、嫩芽、花苞和樹皮為生。
只是她們以前沒有接觸過,一時間既害怕又慌張。沒想到,大赤鼯鼠也受到驚嚇,一直掙扎著,趴著窗口急著想要找一個洞口衝出去,卻始終找不到出口,陷在房子裡。她們不知如何是好,又不敢接近。更害怕打開窗口時,被它攻擊。
不得已,只好報請消防隊來處理,結果這隻大赤鼯鼠就被帶走了。但被帶走後,孩子不斷探問接下如何善後,她亦覺得良心很不安,隔天即打電話探詢如何處理。結果消防隊跟她說,已經交給不遠的動物檢疫所。她再打去動檢所探詢,豈知動檢所跟她報告,已經帶到動物園後山釋放。
動物園離她住的地方相當遠,她聽了很不高興,覺得動檢所的處理措施很失當。她雖不懂生態,但總覺得應該放回原來的森林。她家旁邊的森林才是這隻大赤鼯鼠的家園和地盤,怎麼可以隨便放生。
她再上網查詢,發現大赤鼯鼠不是保育動物,由此一情形,她嚴重懷疑動檢所只是應付她,以為她不會再持續關心,後來隨便處理了。萬一這隻大赤鼯鼠遭到不測,就糟糕了。
她想到這兒非常難過,更是懊惱。如果以前知道,就不會慌張地報警處理,應該會勇敢地打開窗戶,讓它離去。
但我稱讚她,想把大赤鼯鼠放回原來的地方是正確的思考。一個人雖沒有野外經驗,但知道如何愛護動物,讓它回到原來初生的地方,這些想法和步驟都是很正確的。
由此經驗,或許可以跟孩子進一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