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長江下遊城市正經歷嚴峻考驗。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李果
編 輯丨周上祺
在洪峰已過境武漢,鄱陽湖水位得到控制後,國內防汛的重點區域正逐漸向長江下遊地區轉移。
7月14日晚,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命令,要求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5市立即做好長江江心洲和外灘圩人員撤離工作。南京市亦處於防汛關鍵時期,截至7月15日8時,該市的7座主要水位監測站點中,已有6座的水位超警戒。
但據中央氣象臺預計,7月15日14時至16日14時,上述地區仍有發生較強降雨可能,長江下遊水位或繼續上漲,各地防汛進入關鍵階段。
安徽5市江洲外灘居民緊急撤離
7月14日22時,安徽省減災救災委員會將該省的救災應急響應等級由Ⅲ級提升至Ⅱ級,安徽減災救災委稱,當前,該長江幹流全線持續超警戒水位,預計未來1天至2天沿江各主要控制站將陸續出現洪峰水位,部分江心洲、外灘圩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洪水威脅。
據此,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命令,要求九江下遊的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5市立即做好長江江心洲和外灘圩人員撤離工作。
命令要求,相關市防指要對照有人居住的江心洲、外灘圩轉移預警表,預報達到預警條件的必須立即組織開展人員撤離工作,並儘快完成全部撤離任務,確保撤離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在洪水未完全退去、險情沒有根本解除前不得返回。
(長江下遊段重點城市示意圖。圖片來源:百度地圖)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入梅以來,安徽先後出現7次強降水過程,全省平均降水日數25.4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其中沿江江南降水日數達30.8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連續強降雨,造成全省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安徽省預計,受長江上中遊來水影響,安徽長江幹流匯口以下水位仍將持續上漲,防汛救災形勢嚴峻。
安徽省氣象臺7月15日5時30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六安、合肥、滁州南部、馬鞍山、安慶北部、銅陵、蕪湖、宣城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局部地區超過100毫米。
這意味著安徽省的部分江河湖水的水位或繼續上漲,這或將淹沒部分江心洲,或對圩堤安全造成影響。這亦是上述5市緊急撤離相關地區居民的主要因素。
事實上,接到撤離指令的上述5市,早已有完備的預案。以蕪湖市為例,7月10日晚,該市召開的防汛搶險工作緊急調度會指出,受長江上遊來水和區間降雨影響,長江蕪湖段水位持續抬升,內河水位居高不下,全部超警戒水位。據水文和氣象預報,未來一周上遊來水持續增加,主雨帶南北擺動,蕪湖市防汛形勢異常緊張。
由此,該會議強調,未來將依預案安全撤離江心洲、外護圩、地質災害點等高風險地區群眾,逐村逐戶落實好值守機制和就近避險地點、轉移路線。
(南京長江段。圖據新華社)
南京6水文站超警戒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上述5市地處長江九江段以下,是長江安徽省段的5個重要城市,滾滾長江水奔騰而下,經過馬鞍山後,長江便進入南京市。
南京擁有197公裡長江岸線,佔江蘇全省的28%。儘管2016年以來,南京投入80多億元,提升長江沿岸防洪能力,但2020年的汛情危急程度顯然已超出過去數年均值,這使得南京市的防汛壓力陡生。
(南京水位站點水位情況。綠色方框內為唯一正常水位。圖據南京水務)
截至7月15日8時,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南京市7座主要的水位監測站中,有6座處於水位超警狀態中。
長江南京站水位10.04米(警戒水位8.70米),超警戒1.34米,今年以來最高潮位10.10米(7月13日),列歷史第三,僅次於1954年10.22米、1998年10.14米。大通流量今年最高達到84600立方米每秒,列歷史第二,僅次於1954年92600立方米每秒。水陽江水碧橋站12.91米,超警戒2.41米、超保證0.11米;最高水位達到13.10米(7月7日),列歷史第三,僅次於1999年13.80米、2016年13.64米。
石臼湖蛇山站12.51米,超警戒2.11米,超保證水位0.01米,最高水位達到12.51米(7月15日),列歷史第三,僅次於2016年13.02米、1999年12.68米。秦淮河東山站10.28米,超警戒1.48米,最高水位達到10.28米(7月15日)。滁河曉橋站9.92米,超警戒0.42米;滁河六合站8.91米,超警戒0.71米;固城湖高淳站10.03米(警戒水位10.40米)。
據江蘇省水利部門統計,當地入梅至今,全省經歷8輪降雨,較歷史同期偏多98%,位列歷史第3。其中,淮北436毫米,江淮412毫米,沿江蘇南436毫米,均在歷史同期前列。
(全國落雨區預測。圖據中央氣象臺)
未來,安徽省和江蘇省的長江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據中央氣象臺7月15日10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7月15日14時至16日14時,四川東部、重慶西部和北部、陝西南部、河南東南部、湖北北部和西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四川盆地中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超過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