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12月16日訊(記者 陳淦璋 通訊員 李軍 何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湖南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記大功獎勵的決定》,對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總站等10家單位、顏湘峰等22位個人記大功獎勵。
為行業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省住建廳是脫貧攻堅住房保障工作的牽頭部門和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的行業主管部門,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總站(以下簡稱"省質安監總站")作為負責全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排頭兵,立足專業技術力量優勢,在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和芙蓉學校項目建設等民生事項中創新作為,銳意進取。一是全力支持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調集站內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管理專業技術人員進入廳扶貧辦,全程參與全省農村危房改造有關政策文件制定,組織動員各市州、縣市區137家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全面參加住房安全性鑑定、施工質量指導、竣工驗收及督查督戰。2019年和2020年,省質安監總站牽頭對全省農村危房改造項目開展了多輪質量安全隱患大排查工作,組織行業技術人員300餘人,深入1657個村,對2.09萬戶"四類重點對象"的危房改造住房進行質量安全隱患抽查排查,實現了"憂居"變"優居"。二是紮實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和芙蓉學校建設項目質量安全管理和服務工作。近年來,省質安監總站指導督促全省各級監督機構,將全省近2000餘項易地扶貧搬遷和芙蓉學校建設項目納入日常質量安全監管,並積極主動為項目辦理報建報監手續和竣工驗收備案等工作提供服務指導。同時,省質安監總站在季度督查和各類專項執法督查中將易地扶貧搬遷和全省芙蓉學校建設項目納入重點督查內容。三是充分發揮文明行業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示範作用。省質安監總站號召全省質量安全監督系統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以文明行業和省級文明標兵單位創建為抓手,組織開展了就業扶貧、工地食堂消費扶貧、"造血式扶貧"、文化扶貧、結對幫扶等一系列文明創建活動;積極推行全省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切實維護貧困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了省級文明行業助推脫貧攻堅的引領示範作用。
在駐村脫貧攻堅展現作為
一直以來,省質安監總站積極響應省住建廳黨組號召,幾乎每年都選派幹部投身扶貧幫困工作,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幹部評優評先,納入全省質安監系統文明行業創建評比,並從組織、措施、經費上給與脫貧工作全力保障。一是在扶貧中教育黨員、凝聚力量。省質安監總站黨總支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生工程,站班子會議多次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總支負責人率先垂範,先後10餘次帶隊深入駐點村組織開展結對幫扶、駐村慰問、送戲進村、黨建聯點、就業扶貧及消費扶貧等活動。近3年來,總站班子成員和全體幹部職工,先後組織開展結對幫扶27次,開展支部黨員"進基層"活動3次等,累計捐贈扶貧資金(含扶貧物資)60餘萬元,並通過消費扶貧倡議,購買貧困村農產品50餘萬元。二是在扶貧中建設隊伍、培養幹部。截至目前,省質安監總站已先後選派5批幹部(7人)深入古丈縣巖仁坪村、龍山縣白果村、瀘溪縣潮地村等地參與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其中有3名副處級以上幹部先後擔任扶貧工作隊長和駐村第一書記,現任站長石燦琪同志榮記二等功,總支副書記朱滿紅和原副站長張磊分別榮獲三等功,扶貧工作隊員徐勝華獲評"湖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其它扶貧參與者也多次被評為"省住建廳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特別是脫貧攻堅戰號角吹響以來,省住建廳駐七家坪村扶貧工作隊總站選派了3名骨幹力量任組長和隊員,通過總站的共同努力,扶貧隊在駐村近四年時間內,不僅使該村順利脫貧摘帽,其幫扶工作成為全省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面旗幟,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為此,駐七家坪村扶貧工作隊員先後榮獲記功嘉獎和各類扶貧表彰19次,時任副站長張磊獲評"全省駐村幫扶優秀駐村隊長"並被張家界市委記二等功1次。三是在扶貧中體現擔當、積極作為。省質安監總站在駐七家坪村扶貧過程中,全程參與,立足長遠,通過積極發展扶貧產業、建設扶貧車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舉措,工作隊帶領當地幹部和村民打造了"一園四地"(農業觀光園、黃桃基地、黴茶基地、獼猴桃基地、菸葉基地)的產業布局,建成了村級旅遊接待客棧和村級光伏發電站,村集體經濟穩定增長,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到6000元,七家坪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由過去的落後貧困村發展成為了"全國文明村",張家界市"黨建示範村",永定區"脫貧攻堅先進村"和"全面發展示範村"。
[責編:張雲龍]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