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子肖恩第 1 天 2014-01-29趁著春節假日檔期,預定了6天4晚自由行,帶妻子和爸媽去溫暖的暹粒過節度假。遠離城市的喧囂、霧霾,帶著書和相機去探尋吳哥的歷史和文化。28日傍晚從浦東起飛,晚上11點左右降落暹粒機場(晚點一個小時)。4天的遊玩,2月2日晚直飛回上海。預定了博瑞吳哥度假酒店,在6號國道旁,離十字不遠,沒有選擇鬧市老市場附近的酒店,可以好好休息。整個吳哥景區售1天、3天、7天票三種類型。我們買了3天的套票(40美元每人,會拍照列印在票面上,但可以不必連續出遊)。3天觀光,最後一天市區觀光購物、酒店休閒。景區離市區不遠,但需要乘車;各景點間包車比較方便。通過表妹介紹,我們預定了3天的包車服務含接送機(兩天tuk tuk, 一天轎車)。司機人很nice, 英文可以,供應瓶裝水和熱帶水果。家人都很滿意。3天的路線比較經典和為人所知,小圈-大圈-外圈。由於事先做了很多功課(蔣勳的《吳哥之美》、走遍全球)而且帶著長輩,這次著重一些精華景點,並非所有地點都去。事實證明非常明智,尋遍了遺蹟中的亮點,有適當的時間拍照,還避免了審美疲勞。巴戎寺吳哥的精華景點,不容錯過。迴廊的浮雕、高塔四面佛是亮點沒有選擇守候日出,睡醒吃飽後直奔早晨的巴戎寺。如果說整個吳哥只去兩個景點,我認為那應該是吳哥寺和巴戎寺。巴戎有著名的四面佛、浮雕迴廊,匯集著標誌性的高棉微笑。寺廟位於整個吳哥城(又稱通王城)的中心,由者耶跋摩七世這個吳哥史上著名的帝王修建,因為改信大乘佛教,建築風格上與其他寺廟有些不同,也有了50多個精絕的四面佛塔。從中心高臺向外望去,石塔連著迴廊,佛像在叢林的掩映下安詳地注視著四面。
遊巴戎寺,內外迴廊的浮雕也不容錯過。與吳哥寺浮雕的磅礴、正統、充滿神王色彩不同,巴戎寺的浮雕以平民生活和戰鬥場面為主,是了解當時吳哥社會縮影的時空隧道。遍尋不到一處帝王形象,者耶跋摩七世這個傳奇君王的胸懷、氣度和他對信仰的虔誠真是耐人尋味...第一迴廊東面的浮雕,行軍隊列中的中國援軍(留有髮髻和鬍鬚)。中柬友誼源遠流長哈!
昏暗的迴廊內依然發現斑駁的佛像靜靜地微笑著,美景美矣
來個阿普薩拉式的舞蹈(阿普薩拉 - 印度教神話中眾神攪動乳海時誕生的美麗精靈,相當於佛教中的飛天)
來到面前,仰視微笑的佛祖。斑駁的光影、歲月的痕跡
巴戎寺的理想遊覽路線是:正門開始順時針 - 第一迴廊 - 第二迴廊 - 中心高塔平臺。巴普昂寺相對完整、典型的大型金字塔寺廟,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去看看遊完巴戎寺,路過巴方寺。它是金字塔式寺廟,規模和完整度尚可,有佛祖臥像和王子藏身處的傳說。200米的筆直參道令人印象深刻。遠眺巴方。平地上平放著許多石塊,並沒有堆疊。據說是法國維修人員理出的石塊,但不幸在內亂中被殺害,現在已無人知道具體順序而還原。
透過石窗的巴方寺和那一泓池水
戰象臺階必經路線,側面的雕刻值得一看吳哥城內的景點很集中,戰象臺階(鬥象臺)是瀏覽路徑的主幹道,古代為閱兵、施政、接見使臣的地方。臺階上部的木製建築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高臺西側的大片區域古代便是古代皇宮所在(木製)。元朝稱柬埔寨為真臘,再早稱扶南。元朝使臣周達觀著《真臘風土記》記有吳哥城當時的情景。藉助古文,今天我們站在長長的高臺上、面對東方空曠的廣場,依然可以感受真臘王朝的實力和強盛鏡像。象臺上,美人閒坐,綠蔭為蓋池化壁,沐風習暖~
象臺一角, 一人高的迦魯達和伽家辛瑪撐起平臺。象臺靠北有處隱秘的內部空間,有精美石雕莫錯過哈。
空中宮殿小型高聳的塔廟,有美麗的傳說,可以去爬爬從象臺中部向西,穿過消失的王宮區域,便能看到空中宮殿。其實是印度教寺院,小巧和鮮豔,由於高峻外形和國王與蛇妖每晚相會的傳說,有了空中宮殿的名字。傳說就不細說了,大家懂的...臺階很陡,西側有扶手攀爬。登頂後回望下方風景
有人在學蛇妖,是在誘惑我嗎?(xixi)
聖琵麗寺Preah Palilay偏僻處的破敗遺蹟,不用刻意前往城西北處,一處荒廢的小型寺廟。荒煙蔓草、殘垣斷壁,只有三兩探險的遊客和虔誠的僧侶拜訪這裡。坍塌的石牆在古樹的掩映下,有著別樣的風情,讓人不禁聯想吳哥未被發現時的樣子。被鋸斷的古樹上已發出新枝~三顆老樹與石塔為伴
仰望,周圍是靜寂的光和樹
一上午的歷史與藝術的饕餮,讓人留連;下午2點才在景區附近裹腹,繼續去參觀吳哥的符號 - 吳哥寺。吳哥寺吳哥規格最高的寺廟/宮殿 必去景點 清晨門口觀日出 下午進去參觀 細看需半日吳哥寺修建於公園12世紀初,是寺廟也是國王的陵寢。規模和形制很高,別處的景點是寺廟,我更願意稱這裡為宮殿。160米寬的護城河,外迴廊,一迴廊、二迴廊、十字迴廊、中央宮殿。氣勢磅礴,壯麗的世界奇蹟。最佳遊覽時間是下午到夕陽西下,上午逆光不便觀看浮雕。不過可以早起在西側靜候日出,人多。橙紅色的袈裟點綴著吳哥。宗教、人文、歷史遺蹟的融合
十字迴廊通向中央殿堂,石柱和廊頂殘留著當時的紅色顏料。古代的吳哥是奢華、輝煌的
中央殿堂象徵宇宙的中心-須彌山,山上五座塔廟。柬埔寨的標誌
夕陽下的飛揚,宮牆的影子是你舞動的帷幔
第 2 天 2014-01-30第二天是大圈,又是我們的除夕,景點刪減了幾個,較第一天從容,直奔塔布籠,傍晚在比粒寺觀日落(沒敢去巴肯山擠鬧忙),晚上回酒店吃年夜飯。塔普倫寺人與自然的絕妙組合 古樹和些許廢墟是亮點不同於吳哥寺、巴戎寺的隆重、嚴肅。這裡是與自然的融合(寺廟+古樹),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近幾百年的樣子。由印度支援維修,也是拍攝古墓麗影的地方。者耶跋摩七世為母親修建的寺廟。無論是眼前還是遠窗,都是石與樹的纏綿
古廟麗影
石塊、植物、女神 - 仔細端詳,著紗裙的女神左手託著一隻小鳥 little bird ^_^
圍牆、古樹、你
開心的老媽
樹根肆意的蔓延下,女神在縫隙中淡淡笑著~
吳哥的美景 - 迴廊、陽光、紗裙
託瑪儂和周薩神廟在我們去聖劍寺的路上,不大,分立在道路兩旁。託瑪農神廟小型寺廟,順路轉轉,就在公路旁,10-20分鐘老婆都是高高在上的,俺們負責記錄美好(拍得不美是不行滴)
右邊的女神像雕刻精細,此殿堂內有不俗浮雕(錯過了,55)
周薩神廟大型寺廟,遊客不及巴戎寺、塔布籠、女王宮。西門的石橋、雙層劍閣是亮點。小型寺廟,順路轉轉,就在公路旁,10-20分鐘參道的石柱,上面的石板已不在,一直陪伴的是熱帶陽光,8百年~
聖劍寺大圈的景致,我最喜歡塔布籠和聖劍寺。是國王為勝利和父親修建的。看點:西門的攪動乳海石橋、兩層藏劍閣、舞女平臺及其門楣上13個跳舞的阿普薩拉...天神一側拉著巨蛇naga
阿修羅拔河代表隊。美女與野獸
整個吳哥難得一見的雙層建築。有些希臘神廟的風骨。難道真是「民族的便是世間的」體現?
13個阿普薩拉翩翩起舞,上部的佛像在古代的滅佛運動中被扣去
東梅奔寺大象雕塑是亮點,在公路旁交通方便,吳哥轉了幾個景點後看它有點審美疲勞。東梅奔是金字塔形式的寺廟,磚砌石制混合,每層四角有石雕大象石雕大象很可耐、傳神。古代吳哥工匠不僅擅長雕刻精美細巧的浮雕、門楣,大尺寸動物、神像也很棒。
大象、大象,為什麼你的鼻子那麼長,媽媽說鼻子長...
孔雀和象
比粒寺看日落的第二選擇,頂層的門楣雕刻可以一看暹粒從頂層俯瞰比粒寺入口。長方形的石槽在古時做火葬之用。做了功課自然不敢亂坐
暹粒向西望去,離日落還有40分鐘~
比粒寺作為第二觀日落處,遊客也不少。運氣不佳,那天的日落不出彩。晚上返回酒店吃年夜飯,酒店攤派的中式晚餐照貓畫虎、貽笑大方在此不表。第 3 天 2014-01-31第三天外圈的遊覽因為路途較遠、有路況差的路段需要搭乘轎車,前兩天穿行自如頗具風情的突突是應付不了的。因為是旱季,雨水不豐,荔枝山和高布斯濱沒有規划進路線。女王宮雕刻無疑是吳哥古代藝術皇冠上的寶石。規模小、雕刻精、遊人多。女王宮不大,但精絕的雕刻無疑是吳哥古代藝術皇冠上的寶石。注意:是精絕!不是精妙、精彩。所以這裡儘管遠離城市,卻有良好的遊客中心、廁所和市場。也是旅行團密度最高的景點,站滿了來自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的遊客。當然還有我國的各色民眾。這裡其實並非女王的宮殿(不然國王從通王城來一趟,騎象得好幾天),是發現它的法國團隊因為豔麗的紅色石料、眾多女神形象、柔美精絕的裝飾雕刻而想像的。這裡實為當時國師修建的家廟,受王室賞賜封地,但不願自用,建廟供奉主神溼婆。上午陽光斜射是較好的參觀時間,塔廟上雕刻的女神像有「東方的蒙娜麗莎」之稱。建於公元9世紀,距今一千多年。尖尖的寺門,布滿了細細的雕刻,就著晨光仔細欣賞
卷卷的簷角,穿越千年的歲月依然奪目
藏經閣門楣, 三重簷結構,雕有雷帝因陀羅降雨的故事,下層有黑天和眾生的形象(來自印度史詩《摩柯婆羅多》)
石門,用生命在雕刻
核心區域三座石塔,門口是守護神像(神鷹迦路達、神猴哈努曼...),牆上雕著俊美的男神、女神,門楣上按方位和級別講述著神的故事,五層的結構象徵須彌山,每層塔角上又是一個同樣的五層小塔。
魔王拉瓦那移動岡仁波齊峰以幹擾溼婆神清修的場景,溼婆懷抱夫人,一踩搞定
去女王宮的路上,有當地居民製作、銷售棕櫚糖的攤位。棕櫚 palm. 我們參觀了製糖全過程。割開果實,甜甜的汁液被收集起來,用大鍋慢慢熬煮,待糖漿濃稠後,導入棕櫚葉圈成的模具中。冷卻後就變成了一塊塊棕櫚糖了。純天然、綠色食品、無添加哈。我們買了一些帶回來做伴手禮。價格基本是1美元4-5捆,一捆有7、8塊糖。也有用草編盒子包裝的,稍貴一點兒。暹粒削開棕櫚果,可以吃到新鮮的果肉
暹粒司機說這是雄果,我簡單百科了一下,尚不能解釋。個人覺得像花苞或嫩芽。
暹粒切棕櫚果是個技術活,淺了果肉取不出,深了汁水會流出... 開始還沒說買,當地人就應司機要求切開給我們嘗,人挺和善的
暹粒熬糖嘍
暹粒晾糖的模具,好原生態哈
崩密列未經修復的寺廟廢墟,別有風味,離暹粒市區較遠,需包乘轎車。看個人喜好崩密列不在套票範圍內,需另行購買5美元門票。是一處完全沒有修復過的寺廟廢墟。崩在高棉語中為「河流」之意,密列是「花朵」;這沉睡密林的花束之池在我們心中綻放,留下了時間的影子,讓人看到法國人發現吳哥古蹟的情景。這裡沒有精細恢復的雕刻,沒有恢弘的陣仗,一切如舊的靜靜存在那裡。人處其中,是一種站在廢墟上的震撼,愛者自愛坐在大樹上歡笑,陽光從樹冠中灑下
漆黑的走廊擁抱著探險的孩子
暹粒迴廊已坍塌、大石堆砌一地,我們學著樹木坐在其上
巴空寺羅洛士三寺中最好的一個,外圈回來時順路可以遊玩一下。吳哥古蹟的最後一站 - 巴公寺。是羅洛士寺群中的代表,在從崩密列返回暹粒的沿途。旁邊有小學校,所以能遇到趴在石階上做作業的小學生,有人會用普通話要「糖果」吃通過山門遠望石塔
石獅守護著高塔
巴公剪影
吳哥的微笑時間充裕時去了解歷史和文化的商業秀。自助餐很一般,攜程的座位很贊。晚上去看了文藝秀《吳哥的微笑》。由柬埔寨和中國的文藝團體共同經營的商演,有助於了解吳哥歷史和文化。成熟度、環境及管理不及普吉的Fantasy show.通過攜程訂的門票,A座+自助餐,位置很棒沒話說。價格和當地買差不多 暹粒恢復的阿普薩拉舞蹈
暹粒
暹粒攪動乳海
第 4 天 2014-02-013天的遊覽挺累的,最後一天在酒店休閒,下午去老市場購物吃飯。老市場鬧市區,當地特產、服飾、餐飲集散地美好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我們採購了一些當地特產、帶著吳哥的記憶飛回上海。告別了熱帶的環境、淳樸的人們,告別了這個過去輝煌目前貧困的國家。希望和平和發展在這裡常駐。感謝它留給我們全家的美好時光~離開吳哥已有兩周,翻看照片和圖書依然浮想聯翩。願有一天再夢回吳哥~暹粒時值農曆新年,當地華人的醒獅隊在華人商鋪前採青慶祝,吸引來各國的遊客圍觀
暹粒路邊樹上的美麗花朵
暹粒高棉餐廳的午餐,餐具有特色,上菜很慢
暹粒冰鎮吳哥啤酒好喝,基本每頓都喝
暹粒老爸餐廳的晚餐,華人經營的,物美價廉。 father's restraurant
暹粒老市場一端買臘肉的攤位,這麼熱的天氣,有些不敢細看,更別說購買了
應網友的要求,說說餐飲和購物吧。柬埔寨當地飲食屬於東南亞菜系,但相對清淡和小分量。比較有名的是Amok、柬式火鍋、柬式酸湯... Amok其實就是咖喱、椰汁加蔬菜肉類的燉菜(咖喱亂燉呵呵),自己可以選不同的肉類搭配,比較正宗的是Amok fish. 柬式火鍋是涮烤兩吃,中間烤烤用雞蛋勾芡的牛肉,邊上一圈涮蔬菜,沒有中式火鍋的過癮濃烈。吳哥啤酒不錯的,在景區折騰一天,進到餐廳先叫一杯冰鎮啤酒,哈~,快活呀。夜市的烤大頭蝦不錯。總體飲食比泰國清淡,分量也小。購物嘛,基本買當地特產啦。柬埔寨褲子、裙子,寬鬆涼快,布滿當地圖案(大象居多),景區裡各國人民穿的很多。棕櫚糖(前面說過了)、腰果、熱帶水果乾什麼的都還不錯。市場裡還有不少畫廊出售各類畫作的。購物大家記得還價。商家都會簡單漢語開價的。另外還有出售各類紅木工藝品、錫器、仿古工藝品的,因為不太懂行,還是各位看官自己去實地鑑別吧。高棉語的謝謝是「奧昆」,當「好睏」比較好記。覺得當地人民挺淳樸,與人接觸說句「奧昆」效果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