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亞美尼亞英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中方:以中文為準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柳玉鵬】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13日,《環球時報》從了解內情的人士處獲悉,中方已就此事與土耳其方面進行溝通,表明該物資上的文字「應以中文為準」。

當地時間4月8日深夜,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的抗疫物資由亞政府一架伊爾-76運輸機運抵亞首都葉里溫。據了解,該批物資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捐贈的。同機抵達的還有亞政府在華採購的檢測試劑、醫用口罩以及護目鏡等抗疫物資。

阿拉拉特山(土耳其稱阿勒山)靠近土耳其、伊朗、亞美尼亞三國交界處,距伊朗邊境約16公裡,距亞美尼亞邊境約32公裡。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2日的報導稱,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歷史恩怨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阿拉拉特山地區多次被割讓、佔領,曾隸屬於包括亞美尼亞在內的不同國家。1923年蘇聯與土耳其籤訂條約,將阿拉拉特山劃給土耳其。但許多亞美尼亞人仍認為此山為其所有。阿拉拉特山也因發現聖經中「諾亞方舟」遺蹟而聞名,亞美尼亞國徽正中央即繪有諾亞方舟停在阿拉拉特山頂。俄羅斯《獨立報》12日稱,阿拉拉特山的圖像在蘇聯時期就出現在亞美尼亞共和國的國徽中,土耳其政府曾對此提出抗議。當時的蘇聯外交官回應稱,土耳其國旗上的新月也不是安卡拉的財產。

上述知情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土方肯定很了解外交層面的操作程序,一些土耳其媒體人也跟他交換過意見,他們均認為在各國共同抗疫的當下,出現這樣的事情絕非中方故意而為,「不排除是第三方公司或機構技術層面的翻譯瑕疵,畢竟中國地方政府、民間不太清楚這座山的歷史也情有可原。」

中國人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憲舉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阿拉拉特山的歸屬是個歷史問題,中國對此不持立場,不參與他國之間的爭論,「可能因為這批物資是去亞美尼亞的,所以捐贈方就按照亞美尼亞方面習慣的稱呼寫了,但這不表明中國在領土問題上有什麼偏向。」

王憲舉認為,寫在援助物資外包裝上的標語,是在表達兩國人民守望相助的感情,並不是官方文件。當下各國面對的共同威脅是新冠肺炎疫情,大家應把注意力放在應對疫情上,不要因其他話題淡化或影響抗疫主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中國援亞美尼亞英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中方:以中文為準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柳玉鵬】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
  • 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物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13日,《環球時報》從了解內情的人士處獲悉,中方已就此事與土耳其方面進行溝通,表明該物資上的文字「應以中文為準」。當地時間4月8日深夜,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的抗疫物資由亞政府一架伊爾-76運輸機運抵亞首都葉里溫。據了解,該批物資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捐贈的。
  • 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物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
  • 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物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專家:不要因其他話題淡化...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
  • 比納卡更重要:阿拉拉特山何以成為亞美尼亞和土耳其爭奪的焦點?
    抗疫援助物資標語折射出的阿拉拉特山歸屬問題2020年初以來,新冠疫情迅速在全球範圍內肆虐,即使是遠離世人關注的偏遠小國亞美尼亞也不能例外。在取得國內抗疫鬥爭階段性勝利的同時,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2020年4月,中國政府向亞美尼亞政府捐贈了一批抗疫物資,並按照慣例,在物資的包裝上寫有加油祝福的標語,但正是這些標語上的英文內容觸發了土耳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陳年恩仇。原來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
  • 亞美尼亞迎來「大國軍援」,土耳其發聲譴責,卻至今不敢動武
    近期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軍事行動,雙方就納卡地區展開激烈的交火。據悉當前已經死傷至少數千人,當地平民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亞塞拜然背後是土耳其在進行支援,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國際壓力,土耳其都很好的充當著「保護者」的角色。
  • 鄰國貼出「中文標語」,內容引中國遊客不滿,網友:自斷財路
    也正是因為大量中國遊客到當地旅遊,極大推動當地旅遊經濟發展,按理說當地泰國人應該對中國遊客十分熱情好客,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們居然做出這樣的事情。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鄰國貼出「中文標語」,內容引中國遊客不滿,網友:自斷財路!
  • 鄰國水果店貼出「中文標語」,內容引中國遊客不滿:以後不吃了
    不少中國遊客去越南旅行時,就是衝著多吃一些榴槤去的,當來到越南水果店購買榴槤時,卻看到了這些水果店貼出了中文標語,內容引中國遊客不滿,稱:以後不再吃了!到底是怎樣的中文標語在國內買水果時,大多數人都要拿起來挑一挑,選一選的習慣,沒想到在外國卻成了一件不好的事情,甚至有店家專門貼出中文標語作提示,難免有些遊客會很憤怒。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
  • 教皇言論引土耳其不滿 土召回駐梵蒂岡大使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4月12日報導稱,法國時間4月12日,土耳其召回其駐梵蒂岡大使,以示對教皇方濟各使用「種族滅絕」一詞形容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的境遇。據悉,土耳其一向不同意使用「種族滅絕」來形容亞美尼亞人在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的經歷。
  • 韓國再次惹怒中國遊客:景區中文標語引遊客反感,韓國遊要涼涼了
    每年去到韓國旅行的中國遊客不在少數,韓國不光風景比較不錯,並且韓國的物價相對來說也算是物美價廉,所以每年會吸引不少的中國遊客。韓國再次惹怒中國遊客:景區的中文標語引遊客反感,韓國遊要涼涼但是韓國的旅遊行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穩定,很多中國遊客去了韓國之後可能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並且曾經濟州島的居民就曾經萬人情願取消了,對於中國遊客的免籤政策,原因就是覺得中國遊客過多打擾了他們的生活。
  • 教皇言論引土耳其不滿 土召回駐梵蒂岡大使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4月12日報導稱,法國時間4月12日,土耳其召回其駐梵蒂岡大使,以示對教皇方濟各使用「種族滅絕」一詞形容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的境遇。據悉,土耳其一向不同意使用「種族滅絕」來形容亞美尼亞人在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的經歷。
  • 一文看懂,亞美尼亞為何對土耳其恨之入骨?
    亞塞拜然在宗教上與伊朗更親在民族上和土耳其更親但無論和誰親,都不會和亞美尼亞親...▼亞美尼亞的歷史有2500年之久,在歷史上這個民族國家的分布範圍不只有高加索地區,在今天屬於土耳其的東安納託利亞的高山高原也曾經是亞美尼亞人的家園。亞美尼亞人統治這裡,並在此休養生息長達1000多年。
  • 土耳其,亞塞拜然,喬治亞封鎖空域,俄羅斯怎麼援助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軍事衝突已經進行了十多天了,雖然時間不能說是很長,但是雙方也是出於真刀真槍的投入,作戰強度十分的高。對於武器的使用,雙方也是大量裝備了無人機等先進的軍事裝備,目前處於焦灼的均勢狀態。
  • 亞美尼亞——卡戴珊的故鄉,對中國免籤,和土耳其是世仇
    美國明星金.卡戴珊亞美尼亞對中國還是非常友好的。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這個不起眼的蕞爾小國還對中國免籤,並且今年1月19日已經正式生效,免籤期為三個月,喜歡旅遊的夥伴們多了一個上佳的去處,將來有時間可以看看這個外高加索山地小國的異國風情。
  • 國外景區的標語只用中文?中國遊客十分不滿,網友:該反省反省了
    最近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可以說非常迅速了,國內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如今,他們不用再為生活問題擔憂,手裡頭的閒錢多了起來,腰包漸漸鼓了,說話也硬氣了不少。最近有中國遊客去其他國家,發現很多國家的景區標語只用中文?中國遊客十分不滿,網友:該反省反省了。我們都知道標語是用來警示遊客的一些行為的,如「禁止亂扔垃圾」、「禁止拍照」、「請勿踐踏草叢」等等,這些標語用當地的語言才對,為什麼會用中文?我們去到日本、韓國、新加坡之類的國家的景點,會發現很多標語都是用中文來寫的,這意味著什麼相信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
  • 亞美尼亞割地求和是土耳其的勝利
    亞美尼亞以領土換和平,不是世界地圖要不要重新繪製的問題,而是世界地緣政治力量的版圖在進行改寫的問題,俄羅斯主導的以領土換和平的阿亞停火協議,持續不了多久,俄羅斯割讓領土的倡議不是對阿亞衝突的刮骨療傷,而是助漲了土耳其野心膨脹的氣焰。
  • 亞美尼亞的國徽裡,為什麼有土耳其的大阿勒山?
    雖然在當時,兩個亞美尼亞都成了沙俄的地盤,但沙俄和亞美尼亞在宗教上比較親近,被當成一家人。如果讓亞美尼亞在沙俄與土耳其之間做選擇,絕大多數亞美尼亞人都會選擇沙俄。直到現在,亞美尼亞與俄羅斯也不是一般的親近。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剛被土耳其進行大殺戮的亞美尼亞,聽到兩個好消息:一,土耳其戰敗,奧斯曼帝國瓦解。二,沙俄崩潰,蘇聯成立。
  • 細說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血海深仇
    如果你問一個土耳其人,這個世界上傷害土耳其最深的是哪個國家?他可能會思考許久,然後給出一份長長的清單。然而,如果你問亞美尼亞人同樣的問題,不到一秒鐘,他就會斬釘截鐵地告訴你答案——土耳其。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他會滔滔不絕地向您歷數土耳其的罪惡。除了猶太人,這個世界上恐怕找不到比亞美尼亞人更悲情的民族。
  • 繼景區中文標語後,韓國櫃檯上再現中文標語,值得中國遊客反思
    繼景區中文標語後,韓國櫃檯上再現中文標語,值得中國遊客反思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大,同樣我們的人口數量也很多,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去外面走走,領略不一樣的世界。最受國人的還是亞洲的一些國家,在當地人看來,中國遊客就是當地經濟發展的保障。但是近幾年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在國外的一些景區經常能看到標語,標語上全是中文,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但是現在又一個中文標語火了。在我們國家出現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闖紅燈等現象,這在我們看來是一種素質問題,這種現象在沒有得到改善的情況下,被中國遊客帶到了國外,引起當地人的不滿。
  • 歷史上的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有什麼深仇大恨?
    不過,在戰場之外,土耳其是這場衝突中表現最為積極的域外大國,不僅第一時間支持亞塞拜然,甚至直接出動了4000多名僱傭兵在亞塞拜然境內集結待命。而亞美尼亞面對土耳其的介入,則是做好了國戰的準備,隨時準備與這個世仇國家決一死戰。亞美尼亞與土耳其之間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