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選當年最出乎意外的事情,那麼小國之間的無人機大戰引發的驚奇,肯定要入圍。很多人驚嘆未來的戰爭形勢完全變了。全新的戰爭,在電腦前打就可以了。無人機技術不行的一方將被徹底壓制。其實參戰的雙方都是地區性的小國,二流無人機在戰場發威,不過是地區性的「軍事強國」直接下場參戰,欺負另外一個小國根本沒見過無人機作戰的模式,臨時不知所措而已。因此並非小國之間的無人機戰爭改變了未來的戰場趨勢,只不過是一方過於虛弱,才顯得另外有大量無人機的一方「前三板斧」過於凌厲,讓參戰的另一方無法頂下去。只能被動接受落後就要挨打的部分現實。無人機在戰場上發威,最早是超級大國用於中東和中亞戰場。而後來新興大國在無人機方面也逐步發力,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
但是過去20年,兩大國在無人機方面的遙遙領先,只是被認為無人機是正規戰場之外的補充,沒想到無人機完全改變一場地區性戰爭的進程,卻是由一個地區性中等國家最早實現的。那麼為何這類國家突然間就成了全球無人機領域的「第三強國」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這種「無人機地區強國」也不是偶然間冒出來的。也有其內在規律在裡面。第一個原因,就在於二戰後的全球兩大軍事強國,在中東和中亞這些全球的熱點地區,逐步呈現整體的撤退態勢。超級大國雖然在冷戰後,在中東和中亞發動過至少3次大的戰爭,但卻整體損兵折將,空耗國力。也正是因為逐步認識到這一點。因此最近十幾年,不斷從中東和中亞撤出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只保留少量的部隊保持地區性存在而已,
而另外一個在冷戰時期下大力氣爭奪世界霸權的國家,在解體後實力大大下降,雖然也主動介入了中東部分國家的內戰。但因為整體國力有限,在保住基本盤後,也是以維持局面為主,甚至個別時候都到了「打不還手」的地步,能忍則忍。兩大國都如此這樣,就為地區性強國提供了足夠騰挪的空間。第二,在用無人機直接介入兩小國的衝突前,已經在中東和北非大規模的運用過無人機作戰,不過對方也有更強的無人機對付,因此這種地區強國的山寨無人機被大面積壓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驚人戰果。而換了一個基本無外援的對手後,則可以任意施展了。第三,所謂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最近十幾,這個地區性強國可謂有棗沒棗都先打上三竿子。對周邊甚至隔著海洋的北非地區都要主動攙和一下。仗打得多了,自然可以總結出一些有用的經驗。再用在一個長期與外界脫節,實力不那麼強的對手身上自然是砍瓜切菜一般。
第四,該地區強國還是北約成員。而非西方大國也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在長期拉攏他,不惜主動推銷戰鬥機和防空飛彈。這樣該國就有能力自己攢出一些性能還說的過去的無人機,而且形成一定的規模。對地光電感應探頭等無人機上最關鍵的「眼睛」,還是從西方「盟友」那裡原裝引進的。現在被斷了供應,今後再想發揮無人機的優勢就沒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