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載有25000噸丙烷的巴拿馬籍貨輪格雷絲河號在靠泊浙江平湖玻璃港務有限公司碼頭卸貨通關完畢後駛離港口,這些丙烷將作為醫療防護用品的重要原材料火速投入生產。這是浙江平湖玻璃港務碼頭迎來的首艘外籍貨輪,標誌著該碼頭正式投入運營。
玻璃港務碼頭主要承擔浙江衛星石化平湖基地化工原料的運輸任務,衛星石化是國內領先的丙烷-丙烯-聚丙烯全鏈條生產企業,而聚丙烯是生產醫療防護用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在該碼頭獲得對外啟用資質後,為全力支持企業生產,海關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開展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驗收。
「海關派人到我們企業了解情況,收集資料,很快就完成了驗收工作。」浙江衛星石化平湖一體化產業基地總經理助理胡文振說。1月21日,杭州海關所屬嘉興海關向平湖玻璃港務碼頭有限公司制發《經營海關監管作業場所企業註冊登記證書》,標誌著該場所正式獲得進出、停靠進出境運輸工具和裝卸、儲存進出口貨物的資質。
「但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升溫,我們碼頭開啟運營的計劃被打亂了,當時心很慌!」說起前幾天的經歷胡文振還帶著一絲緊張,「不過還好,嘉興海關給我們帶來了『及時雨』。」原來,得知疫情可能會影響碼頭啟動運營計劃後,嘉興海關迅速指派專人「一對一」服務企業,特事特辦,快速協助企業完成口岸開放、場所設立和碼頭復工等審批手續,確保碼頭順利按照計劃啟用。
玻璃港務碼頭啟用後,運輸管道縮短、傳輸效率翻番,有效緩解了生產原料運力緊張的問題,衛星石化生產醫療防護用品的主要原料聚丙烯的效率也將得到大大提升。同時,企業經營成本也大幅降低,據測算,僅貨物裝卸費和船舶滯期費兩項,每年將為企業節省成本約7100萬元。首艘液化氣船到港卸貨後,為支持疫情防控,玻璃港務碼頭已全面復工,近期將持續滿負荷生產,全力支持防護用品原材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