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沒水了!貢多拉船擱淺在淤泥 「水城」

2021-03-04 精英看世界
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從2月底開始出現罕見低水位,運河水位下降,不少河道乾涸,具有當地特色的貢多拉船也擱淺在淤泥中……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如今卻「因水而憂」,人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前,威尼斯常年遊人如織。城市歷史中心的交通有四種選擇:步行、公交船、水上計程車、貢多拉船。被窄窄的貢多拉船載著在河道中穿行,聽著船夫唱起民歌,是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體驗。

但是今年2月底,威尼斯內城的水位一度低於海平面50釐米,城內河道河床裸露,許多貢多拉船也被迫停駛。安莎社報導稱,2018年2月底威尼斯上次遭遇嚴重低水位時,水位也曾低於海平面66釐米。

近年來「水城」可謂水患不斷。2019年11月,威尼斯遭遇洪水侵襲,最高水位達1.87米,創下53年來的最高水位記錄,政府宣布威尼斯進入緊急狀態。威尼斯城內眾多教堂、店鋪、博物館等被淹,人們需要搭起木橋才能在城內的廣場上行走。為應對該狀況,義大利政府在威尼斯潟湖東部與亞得裡亞海相連處建成了「浮動水壩」,被稱為「摩西工程」。其閘門在2020年7月通過了總測試,並已多次發揮作用阻擋了「高水位」侵襲。 

威尼斯城建於威尼斯潟湖內的灘涂之上,潟湖與亞得裡亞海相連。每當遭遇大風、暴雨天氣,亞得裡亞海的海水會出現倒灌;而如出現強高壓影響,潟湖水位則會下降。分析認為,這就是「水城」的水為什麼這麼難以捉摸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水城威尼斯罕見嚴重缺水 貢多拉船擱淺陷淤泥
    水城威尼斯罕見嚴重缺水貢多拉船擱淺陷淤泥 (1/4) "← →"翻頁
  • 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水上交通工具貢多拉船陷在淤泥中
    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水上交通工具貢多拉船陷在淤泥中時間:2018-02-01 13:38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水上交通工具貢多拉船陷在淤泥中 近日,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罕見低潮,城內運河水位下降,使得不少河道河床暴露,影響了威尼斯的交通和航運,水上交通工具貢多拉船陷在淤泥中
  • 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貢多拉船陷入淤泥運河交通癱瘓
    近日,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罕見「低潮」,城內運河水位下降,使得不少河道河床暴露,影響了威尼斯的交通和航運,水上交通工具貢多拉船陷在淤泥中。新華社資料圖據外媒報導,最新測量數據顯示,威尼斯的水位比平時的正常水位低70釐米,這也導致了城內運河交通的癱瘓。河水水位大幅下降,船隻陷入岸邊的淤泥中。
  • 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貢多拉船擱淺高物價致本地人口不斷流失
    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貢多拉船擱淺高物價致本地人口不斷流失時間:2018-02-01 1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貢多拉船擱淺高物價致本地人口不斷流失 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 威尼斯:水城的貢多拉,輕盈華麗共渡樂……
    利用這種方法來建造房屋的話,首先要清除地表的淤泥,然後在黏土中打下木樁,為了使木樁能夠與巖石層的河床直接接觸,木樁的深度不能超過4米。然而,最能體現水城特色的,是那如大街小巷般縱橫交錯的河流,以及穿梭其間的船隻——貢多拉。11世紀前後,威尼斯的達官顯貴將自家的貢多拉鑲金包銀,裝錦飾緞,十分奢華。貢多拉最盛行時多達上萬艘,那壯觀的場面恐怕只留在威尼斯先輩們的記憶中。後來,政府為了遏制膨脹奢靡之氣,下令將船統一塗成黑色,這標準化的顏色一直保存到今天,貢多拉的數量也僅剩千餘只。
  • 威尼斯 搭訕貢多拉船哥
    威尼斯水域的反差真是大,一邊是大海,另一邊便是阡陌縱橫的小河道了。水是威尼斯的特色,水又能生出許多浪漫,所以,坐一次「貢多拉」是早就計劃好了的。在我看來,貢多拉是威尼斯水城的古老魂魄,它的美是神秘而又詭異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同伴的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
  • 威尼斯:水城的那些船與水城的韻味
    貢多拉上的水城韻味走過水城的一座座橋梁和一條條水道,時常能看到經過的貢多拉。這種傳統的黑色平底船有著華美的裝飾,月牙形的造型,還有會唱歌、會吹口哨的船夫,可謂威尼斯的標誌。「貢多拉」(Gondola)一詞可以追溯出許多詞源,如拉丁語「cymbula」或希臘語「kuntelas」,二者都是小船的意思。然而這種船的真正起源則可以從馬爾他、土耳其,甚至令人難以置信的法國南部城市阿維尼翁找到。起初,貢多拉比如今的樣貌短且高,在船的中部安排有一個船艙,往往由百葉窗或帷幕保護,這就是城中貴族的交通工具。
  • 水城威尼斯航道乾枯船隻擱淺
    義大利威尼斯一直被認為是一座傳奇的「水上城市」,船隻成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河道間來往。但最近,不尋常的天氣籠罩著威尼斯,威尼斯的一些運河乾涸。當地時間2018年1月30日,義大利威尼斯不少河道河床被暴露出來,主要交通工具貢多拉船陷在淤泥中。
  • 「水城」威尼斯居然沒有水了?威尼斯剛送走了洪災,又迎來了旱災
    在我們的印象中,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人們出行不依靠汽車,而是駕駛著一艘艘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小船悠然而過,是人們對威尼斯獨有的印象。但是最近,威尼斯卻遇到了大麻煩——威尼斯的水位大幅下降,出現了罕見的缺水現象。
  • 早安·世界|「水城」威尼斯遇罕見低潮,船隻擱淺如廢棄之城
    當地時間2018年1月31日,義大利威尼斯,由於罕見「低潮」,「水城」威尼斯運河水位下降,使得不少河道河床暴露,影響了威尼斯的交通和航運,導致當地主要交通工具貢多拉船擱淺在淤泥中。
  • 世界最美的水城:威尼斯,乘坐著「貢多拉」旅遊是一種美的享受!
    「貢多拉」小船是威尼斯常用的交通工具,這種威尼斯小船甚至被人稱之為「水上奔馳」。其實「貢多拉」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浪漫多情」。每一個「貢多拉」(威尼斯小船)都是被威尼斯人精心打扮的,它那新月形的小船看起來十分精緻,它的外殼是美麗的黑色,船側的雕刻也很精美,它反映了當地威尼斯人的精緻和情趣。搖擺的船夫也很喜歡裝飾打扮自己,藍白相間的條紋毛衣是他們常穿的服飾。
  • 威尼斯沒水了,貢多拉歇工了,網友:都是氣候惹的禍
    16年曾經去過義大利旅遊,而被稱為水城的世界遺產城市「威尼斯」當然是必行之地了。威尼斯作為亞德裡亞海的明珠,被稱為「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城內縱橫交錯的水道,遊弋在水道內的貢多拉,貢多拉上喜笑顏開的遊客,水岸上古老而美麗的建築,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水城威尼斯迎來首個女貢多拉船夫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自11世紀以來,義大利威尼斯特有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平底船「貢多拉」一直是男性掌持。6月27日,一名兩個孩子的母親打破了男人一統「貢多拉」天下的局面,成為威尼斯首個女貢多拉船夫。
  • 劃不動的「貢多拉」:嚴重洪災剛過 水城威尼斯又嚴重缺水了
    毫無疑問,氣候變化是近一年來的高頻熱議話題,而義大利著名旅遊城市威尼斯,也成了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據BBC新聞1月13日報導,不久前剛遭遇了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洪災的「水城」威尼斯,現在水位又急劇下降,內陸河道多處乾涸。
  • 威尼斯貢多拉
    不容錯過:義大利 威尼斯 貢多拉貢多拉(義大利語:Gondola),又譯剛朵拉、共渡樂,是義大利威尼斯特有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划船,船身全漆黑色,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划動。幾世紀以來,貢多拉是威尼斯境內主要的交通工具。現今的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濟的水上巴士穿行於市內的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貢多拉已多作旅遊業用途。
  • 威尼斯遇罕見低潮 你見過沒有水的威尼斯嗎?
    面對這一狀況,威尼斯人的生存智慧就是:永遠不要把一樓的房間作為臥室,以免半夜裡連被褥都被水浸了。     聯合國已經是把威尼斯古城列為了全球變暖的首批受害者,大家都擔心這座世界聞名的水城,有朝一日會被徹底淹沒在水下,淪為現實版的「亞特蘭蒂斯」。然而近日,反常的狀況卻又再度出現:在巴黎水漫金山的同時,水城威尼斯居然沒水了!
  • 威尼斯罕見缺水:船隻擱淺泥巴窩
    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的小城威尼斯是全世界聞名遐邇的聖地。這座神奇的城市被世人所熟知,不僅因為莎士比亞的名作、三大電影節光環,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那獨特的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的城市地貌。
  • 貢多拉」因威尼斯而成名,威尼斯因「貢多拉」而陶醉……
    「貢多拉」名稱的由來現已無從考證, 可能源自希臘語的kondyle,意為快樂小舟;而現今的貢多拉是由15世紀執著的威尼斯工匠們按照古老的口傳工藝製造的。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對年輕情侶,來威尼斯旅遊或是舉辦婚禮。他們乘上溫馨浪漫的貢多拉,在穿過嘆息橋的瞬間熱烈擁吻,以此來見證他們的愛情天長地久。貢多拉已經成為威尼斯乃至義大利浪漫的徽章。
  • 水城威尼斯被水淹了
    作為義大利最具特色的「水城」威尼斯,在此次災難面前也未能倖免。當地時間11月12日,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爆發嚴重洪水,大部分的街道被淹,昔日平靜唯美的水城已不見了蹤影,狂風在威尼斯中心的聖馬可廣場掀起巨浪。據當地媒體報導,至少有2人在此次洪災中死亡。這次大潮的突襲,也使得威尼斯的水位達到了近50年來的最高值,僅略低於1966年的最高水位記錄。
  • 【李靈資遊記】義大利威尼斯的貢多拉小船
    在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中,專職導遊紀大姐告訴我們:威尼斯是義大利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亞得裡亞海的女王」「橋城」等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