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整版點讚 青田興業聚僑 高質量發展華僑經濟

2020-12-18 浙報融媒體

2018-12-12 10:3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雷堯 通訊員 葉春籠

12月12日,浙江日報整版刊登了《青田:興業聚僑 高質量發展華僑經濟》一文,全文如下:

星羅棋布的咖啡酒吧、中西合璧的城市建築……甌江之畔,閃爍的霓虹讓人流連忘返,充滿歐陸風情的城市掩映在青山綠水間,讓人仿佛置身於異國街頭。這是青田華僑經濟與城市文化建設水乳交融、散發無限活力的真實寫照。

改革開放以來,青田縣充分發揮華僑資源優勢,深入實施青商回歸,華僑要素回流工程,通過加大政策扶持,搭建發展平臺,確保華僑投資創業「回得來、安得下、融得進」。近3年來,已累計引進僑資5億元,發展僑資企業160餘家。

從漂洋過海到踏浪歸來,華僑們陸續回流反哺家鄉。青田藉此契機,搶抓機遇,高質量發展城市經濟。

縣城甌江段白鷺齊飛

僑商聚力 掀起回歸熱潮

荷蘭的奶粉、義大利的薩拉咪、西班牙的橄欖油……從青田縣城出發,驅車約10分鐘就到了僑鄉進口商品城,稍稍走走就可以發現,這裡聚集了日用百貨、母嬰用品、葡萄酒等琳琅滿目的進口商品,細心的人們還會發現,有些進口商品的價格甚至比免稅店還便宜了不少,但卻不必對真假心存疑慮,因為除了政府部門對其有嚴格的監管外,商品城還給出了有假貨就賠償的承諾。

青田歐橋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勇開設的酒莊位於商品城一樓,最近半個多月以來,除了招呼店裡的顧客外,他一直忙於整理髮貨清單。在前不久舉辦的首屆世界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上,他拿下紅酒訂單12萬瓶,總金額超1000萬元,收穫頗豐。2015年,在國外生活了20多年的他毅然回國創辦公司,成為了第一批入駐青田進口商品城的企業。

現如今,因為青田日漸火熱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發展政策,不少在外華僑紛紛攜資歸來,或開辦公司,或投資項目建設,助力家鄉發展。

商品城也吸引了海外商家的到來。去年,義大利羅薩露拉酒莊集團董事長裡卡多·科伯恩找到周勇,希望可以開拓中國市場。深入交流後,他將分公司落戶到了青田。

筆者了解到,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有5個市場,目前已建成運營4個市場,總營業面積6.5萬平方米,在售進口商品約有5萬多種,來自60多個國家或地區。當前,100多家入駐的公司大多數是青田籍華僑回國後開辦的。

僑博會開幕現場

親僑惠僑 搭建回歸舞臺

青田在外經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據了解,清初年間就有青田人經西伯利亞前往歐洲從商,以販售石雕、茶葉獲利。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華僑回鄉創業。在青田縣城的黃金地段,歸國華僑王益勇經營著一家拉斐西餐廳,歐式建築的外觀和味道正宗的餐食每天都吸引了不少顧客。

僑博會上,觀展群眾與參展商合影留念

當前,隨著吃西餐、品紅酒、喝咖啡日漸融入日常生活,咖啡館、西餐館、西點房、紅酒店已成為不少青田歸國華僑的創業選擇。青田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建設歐陸風情小鎮、咖啡小鎮、世界紅酒中心等,發展僑鄉特色經濟。

為了解決相應從業人員專業技能不足等問題,今年4月,青田縣委組織部、縣人力社保局、縣農辦等8家單位結合該縣人才發展規劃,制定培訓實施方案,重點培養紅酒師、西餐師、西點師、咖啡師等為「青田西餐師」系列特色技能人才。從業人員還以「傳幫帶」等形式,帶動一批從業者提升技術水平。

當前,青田共有西餐、酒吧200多家,逐漸形成了西餐一條街。

為了更加優化開放發展環境,青田還先後出臺了《促進華僑回鄉興業安居》等17個涉僑文件,加快構建富有競爭力的對外開放政策體系。

細緻到位的服務凝聚了僑心。「作為一名華僑,不管走到世界哪個地方,根一直都留在家鄉。」

近日,愛心僑領、歐洲青田同鄉會會長陳少奇,個人捐贈人民幣10萬元給臘口鎮高墳崗村,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

陳少奇說,不少華僑長期旅居在外,對家鄉的鄉村情況不了解,通過「百個僑團結百村,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平臺,能夠在家鄉鄉村振興的路上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既是反哺家鄉的正確舉措,也是作為青田人的一種情懷所在。

據了解,2018年以來,青田連續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百千工程」同心共促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引導和支持海外僑胞參與鄉村振興事業,充分發揮海外僑胞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積極作用。

青田縣城全景

僑資興業 發展城市經濟

據統計,青田共有海外華僑33萬人,分布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從事國際貿易、餐飲服務業等,擁有閒散資金超過3000億元。

初步統計,全縣具有500萬元以上投資能力的僑商近5萬人,可用於投資的資金超過3000億元。近年來,在青田的大力感召下,僑商回鄉創業的熱情持續高漲,「以回鄉創業為榮」的氛圍逐步形成。

冬日寒意陣陣,青田縣四都港兩岸卻是一派火熱景象。按照設計規劃,這裡將建成一座佔地面積47300平方米,總投資1.71億元,包含磚窯城堡酒吧、無動力水上遊樂園、生態農業觀光等項目於一體的全歐式休閒樂園。

藉助去年9月上線的麗水(青田)僑鄉投資項目交易中心,青田不斷提升精準招商、高效招商能力,引導華僑要素回歸。

據了解,項目交易中心平臺借鑑「淘寶」模式,主要通過「線上展示、線下交易」的方式開展招商工作。目前平臺已掛牌項目1227個,涉及金額達3800多億元。

歐陸風情一條街一角

「我們搭建這個項目交易中心,就是想打造撬動千億僑資的大平臺。」交易中心常務副主任尹愛華介紹,雖然僑商回歸投資意願強烈,但還存在「不了解、不敢投、不會投」的情況。項目交易中心上線,可解決僑商關心的項目效益分析、銀行對接、項目審批等問題,可以說是為僑商量身定製。

青田注重引導華僑資源,推動僑資和僑力,強化對接相關產業,輻射帶動全域、推動鄉村振興。

「想回歸的能回歸,回歸之後有舞臺。」青田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逐步完善項目交易程序,實現「走出去,引進來」,打造招商引資大平臺、項目交易大平臺、要素集聚大平臺,爭創浙江(青田)華僑經濟文化試驗區。

(本版圖片由青田縣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焦點

  • 浙江日報關注 | 青田:奔向全面小康 奏響時代強音
    蘊芝聚鶴的青田,是一幅流光溢彩的山水畫卷;奔騰不息的甌江,是一條閃耀千古的山水詩路;拼搏進取的僑鄉,是一座高速發展的未來新城。多年來,青田努力將華僑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將「華僑之窗」打造成為閃耀浙西南的靚麗風景,成就了今天歐陸風情匯聚的浙南濱江之城。星羅棋布的咖啡酒吧、中西合璧的城市建築、洋貨薈萃的「世界超市」、流彩璀璨的城市霓虹……走進這座充滿歐陸風情的城市,讓人仿佛置身於異國街頭。如今的青田,華僑經濟已與城市建設融為一體。33萬華僑,成了青田發展的最大優勢之一。
  • 僑浙好地方(6)|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
    ,讀歷史名人,品文化遺產今天,推出第六篇:《僑浙好地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世界青田人的精神殿堂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建設最早的縣級華僑歷史博物館,其前身為青田華僑歷史陳列館,於1993年9月落成。
  • 青田:奔向全面小康 奏響時代強音
    浙江日報 紫府青田任性遊,一聲清唳萬山秋!蘊芝聚鶴的青田,是一幅流光溢彩的山水畫卷;奔騰不息的甌江,是一條閃耀千古的山水詩路;拼搏進取的僑鄉,是一座高速發展的未來新城。二十年的跨越式發展,譜寫了一幅生態富民的小康畫卷。
  • 以僑築橋 聚力發展 ——麗水僑商助力家鄉高質量綠色發展
    以僑築橋 聚力發展 ——麗水僑商助力家鄉高質量綠色發展 2020-10-20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外學子浙江行」青田站 活動舉行
    日前,第十二屆「海外學子浙江行」青田站活動成功舉行,助力海外優秀留學人才到青田創新創業,為我縣引才聚才搭建了平臺。在僑鄉投資項目交易中心,我縣經合中心、科技局、經商局、華僑投資人、企業代表和20多名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生命健康領域的海外高層次人才進行了才企、僑智對接會。與會人員觀看了青田人才科技工作宣傳片,並介紹了僑鄉投資項目交易中心運行情況。隨後,浙江越影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苗長龍介紹了項目情況、落戶感受和對青田人才政策的感謝。
  • 浙江青田檢察機關積極發揮檢察職能 保障華僑僑資安全
    近日,葡萄牙華僑單前錦和西班牙華僑周海權專程趕到浙江青田縣檢察院,對檢察機關積極發揮檢察職能,保障華僑僑資安全、優化僑企發展環境表示感謝。青田是中國著名僑鄉,33萬青田華僑遍布世界各地,華僑回國投資與貿易總規模超過2000億元。地處青田縣城的四星級酒店——人禾王朝大酒店就是一家由華僑投資的酒店。
  • 浙江青田設立出入境記錄查詢專窗 提升為僑服務水平
    浙江青田設立出入境記錄查詢專窗 提升為僑服務水平 2018-04-     不少市民前來諮詢出入境相關業務辦理事宜 葉芳芳 攝   中新網麗水4月19日電(見習記者 周禹龍 通訊員 葉芳芳)19日記者獲悉,浙江省麗水市公安局出入境記錄查詢專窗在僑鄉青田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辦事大廳開設,為申請人就近提供查詢出入境記錄的服務,以進一步提升為僑服務水平
  • 2020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名單出爐:浙江青田第14名!
    全國「百強縣」名單發布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報告根據經濟規模、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和區域競爭地位等因素在全國近二千個縣域經濟單元中遴選出400強樣本縣(市),作為分析研究比較的基礎。
  • 全球「洋貨」匯聚浙江青田 首屆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開幕
    全球「洋貨」匯聚浙江青田 首屆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開幕 2018-11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卞磊     開幕式現場 周禹龍 攝   中新網麗水11月17日電(記者 周禹龍)首屆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暨青田進口葡萄酒交易會
  • 匯聚全球佳釀 世界商品從麗水青田走向全國
    此次展會主動承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集聚效應和溢出效應,將「走出去」和「引進來」更好地結合起來,同時,通過舉辦這個盛會,匯聚華僑的力量,堅持打好「僑」牌,高質量發展華僑經濟,打造百億進口產業和麗水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金名片」。
  • 興業銀行杭州分行深耕浙江,全面助力高質量發展
    「真誠服務,相伴成長」的興業銀行金融活水,如汩汩清泉,潤養著這片綠水青山。秉承「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為經濟建設多作貢獻」的初心,20年來,根植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浙江大地,興業銀行杭州分行始終與經濟社會發展節奏同頻共振,共贏共生。
  • 華僑成就的都市青田,就藏在綠水青山之間
    歷史悠久,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今天,就來聊聊它關於華僑的故事!變遷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田人也是一樣,清末民初年間有這麼一位不甘於現狀的青田人,他就是「吳乾奎」!
  • 青田打好「僑牌」 便利民眾出行
    「站在橋上,僑鄉歐陸風情和甌江自然風貌一覽無餘,帶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家鄉青田的獨特魅力。」臨近年關,西班牙華僑楊雪彬回到家鄉青田,讓他感觸頗為深刻的便是橫跨甌江兩岸的景雲大橋。正式對外開放一年來,這一僑鄉新地標已成為青田華僑回鄉必備網紅打卡點。
  • 青田到底是哪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義大利華僑?
    3月2日,浙江連續多日無確診案例的記錄,被7名歸國華僑打破了,他們來自義大利,是麗水市青田縣在義大利的華僑。突然增長的境外輸入病例,讓全國人民注意到了這個似乎是名不經傳的小縣城——青田。第一次知道青田,是2014年為了做二十四節氣專題而到麗水採訪,那時走訪了麗水蓮都、雲和、景寧、青田、龍泉等多個縣城,看遍了群峰錯落、湧泉不竭、碧波微浪、漁舟帆影和綠野平疇,覺得這些地方一如它們氤氳著江南水韻、飄散著溫婉和柔美的地名一樣美麗迷人。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青田,據說在那裡可以喝到來自全世界的咖啡。位於甌江中下遊的青田,是麗水市對外開放的東大門。
  • 《浙江日報》整版報導嘉善縣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經驗做法
    12月18日,浙江日報整版刊發《織密保障之網 共築幸福之基——嘉善全力推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從鎮、村兩級居養中心建設,社會化運營,為老上門服務開展,綜合保障等方面,對嘉善縣居家養老工作進行大篇幅報導。
  • 青田華僑書寫的傳承之書,見證直面疫情的國家力量
    歷史悠久,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今天,就來聊聊它關於華僑的故事!變遷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田人也是一樣,清末民初年間有這麼一位不甘於現狀的青田人,他就是「吳乾奎」!
  • 第三屆僑博會盛況空前,世界青田
    第三屆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暨青田進口葡萄酒交易會、首屆國際咖啡博覽會,即將落幕(11月14日至16日>11月13日晚8點,僑博之夜在太鶴湖畔舉行,炫彩奪目的燈光秀、水幕電影、遊艇音樂會、歐陸風情演出等吸引了眾多市民觀賞留影。
  • 聚僑心匯僑力服務甘肅發展——甘肅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工作綜述
    王虎 攝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尤婷婷 王虎2020年是甘肅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40周年。40年來,省僑聯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紐帶作用,廣泛凝聚僑心、發揮僑力、匯集僑智、維護僑益,團結引領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積極參與甘肅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促進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僑界力量。近年來,省僑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服務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履行僑聯職能、發揮獨特優勢,開創了僑聯工作新局面。
  • 廣場舞大媽登整版廣告號召兒女回家過年 網友點讚
    昨日,青島當地報紙《半島都市報》A13版整版刊登了一條被廣大網友點讚過萬的奇特廣告:當地一支平均年齡超過62歲的大媽廣場舞隊,自創《全家福廣場舞》,並號召兒女們回家看看,好讓媽媽們張羅一桌好飯菜,一起拍一張全家福。
  • 小鎮故事多#聽,浙理學子講述浙江特色小鎮的故事——青田小鎮#
    吹影鏤塵,孕青田之鄉——浙江青田小鎮周致遠青田縣山口鎮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城東南面,距縣城八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