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是青澀的高中時期,曾經被一個電臺裡講述的廈大愛情故事感動了多年。記得那檔節目叫隨身聽,故事的情節已淡忘,然而女聲淡淡的兩句開頭卻還深深的印在腦海中。她說:廈大的鳳凰花一向只開兩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來。
六月,畢業季,鳳凰木開始進入盛花期,滿樹結花,到處都是一片紅豔豔的景象,與綠葉相映成趣,美麗無比。到廈門,被稱為中國最美大學之一的廈門大學絕對是必須打卡之地。許多交通工具都可以直達廈大,十分方便。進入廈大參觀需要身份證,周一到周五會限遊,周末不限,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從南門進入校園,枝頭的鳳凰花已開放。順著主路向前,先前往中國最文藝的隧道,也是中國最長的塗鴉隧道——芙蓉隧道。這些漂亮的塗鴉都是廈大學子一筆一筆描繪而成的,凝聚了每一位塗鴉人的心血。天氣炎熱,不少遊人在隧道裡駐足閒逛,拍照留影。芙蓉隧道是一個很美的存在,參觀的時候請千萬不要在牆上亂塗亂畫哦。
從隧道出來,向南前往上弦場。上弦場是廈門大學主體育場,也是廈大必打卡的景點之二。上弦場是一個半橢圓形的大運動場,由於運動場與看臺都呈弧形,恰似上弦月,故稱之為「上弦場」。上弦場面朝大海,廈門又四季如春總是繁花似錦,如此浪漫與詩意的場地也是不少情侶約會談心的好地方呢。
再向西走,來到了芙蓉湖,這是廈大必打卡景點之三。廈大的標誌性建築群芙蓉樓群倒映在美麗的芙蓉湖裡,芙蓉湖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廈大的校園裡。
一路上看到不少即將畢業的學子們身著學士服,和鳳凰花合影留念。
亦有畢業多年的老校友們回到母校,重溫往日時光。
無論如何,大學生涯都是人一生最難以忘懷的記憶。再沿著群賢樓群一路向西,便來到了廈大的西門——廈大西村。走出西門,廈大本部老校區的基本景點也算一一了解了。
逛完美麗又浪漫的廈大校園,臨近中午,到了該與美食約會的時間了。閩南和臺灣一樣,有許多特色小吃,沒有吃過小吃怎能算來過廈門?小吃推薦位於廈大不遠處的沙坡尾的吃堡,這是由原來的老牌國企星鯊魚肝油廠房改建而成。裡面共有五層樓,匯聚了眾多知名品牌小吃。一樓和五樓是綜合館,二三四樓分別是廈漳泉三地的美食,讓您一站吃齊閩南特色小吃。
六月的廈門已然進入了盛夏,一進大廳就看到一個可愛的冰淇淋甜筒,趕緊迫不及待買了一個降降溫。這是廈門本地知名品牌古龍的招牌醬油冰淇淋。一支八元,第二支半價,甜中帶點淡淡的鹹味,還蠻特別的。一邊舔冰淇淋,一邊先放放鬆休息一下,欣賞一下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布袋戲表演。
接著就開始一層一層樓的掃吃了。除了冰淇淋,古龍還有廈門特色沙茶麵和花生湯,沙茶麵的湯頭是比較偏辣的那一種。
來到二樓的廈門館,有大部分都是我比較熟悉的同安小吃。必點的鑫旺旺湯包,是我從小吃到大的美味。湯包表皮吹彈可破,吃的時候要先咬開一個小洞,把湯汁吸出,不過要小心燙口哦。荔玲菠蘿炒飯,也是點單率很高的單品,更神奇的是全程用機器人炒飯,無需看管,相當666。他們家的餃子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個頭不是很大,一口一個正合適。
三樓的漳州館也有很多美味,同樣先來一份清熱解暑的漳州四果湯。各種配料任君喜好,冰冰涼涼吃起來真暢快!貓仔粥,米苔目,枸杞湯,鹹水鴨,芋仔條,也都是耳熟能詳的小吃。
在泉州度過了四年大學生活的我對泉州小吃也是比較有感情的。東街肉粽,碎肉拌麵,扁食湯,是最常吃也是最懷念的古早味。菜粿分量十足,外酥裡嫩。怕吃不飽可以來份排骨飯和白鴨湯。
五樓綜合館是整棟樓視野最棒的地方了。和鼓浪嶼對望,鳥瞰沙坡尾,這個時候再點上一份鹽雞,邊賞美景邊啃,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
吃飽喝足之後不妨在沙坡尾附近散散步,也有不少值得推薦的好去處哦。整治後的沙坡尾雖然不再停滿漁船,少了點懷舊的感覺,但環境相比之前更加乾淨整潔了。
這裡也成為了青年創業者們的平臺和聚集地,藝術西區就是這樣一個年輕文化藝術區。這裡包含了雕塑、陶藝、版畫、服飾設計、手作木藝、動漫、音樂、紙藝、影像等藝術元素,以工作室的形式免費向公眾開放,並且由各個領域的藝術家親自教大家創作,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創作的藝術品帶回家。
除此之外,藝術西區還提供自由滑板、音樂現場、復古市集等城市潮流元素。大家在這裡的每一次體驗,都將是生活與藝術的交融。
就這樣結束浪漫、文藝、美食與休閒的一天。廈門是個美麗的島嶼,期待您來慢慢品味,慢慢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