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7歲女孩如如突然腹痛難忍嘔吐不止被送醫。醫生檢查後竟然發現如如的胃裡和十二指腸裡藏著整團被頭髮包裹的結石,原來是「異食癖」在作祟。昨天,記者從溫醫大附一院兒科了解到,醫生現已行開腹手術從如如胃裡取出了巨大的「被頭髮包裹的結石」,目前如如恢復得不錯,再過幾日即可出院。
剛學會走路她就愛吃頭髮
如如剛學會走路不久,父母就發現她經常撿地上的頭髮往嘴巴裡塞,偶爾幾次還發現如如的大便裡有頭髮。「控制不住自己,看到頭髮就想往嘴巴裡塞,特別是早上。」提及吃頭髮行為,還在住院恢復的如如調皮地說。
十多天前,如如開始出現腹部疼痛,還伴有嘔吐症狀,沒有胃口,父母一開始以為如如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如如在口服藥物後仍有腹部疼痛和嘔吐症狀,隨即被父母送醫檢查。當天門診接診醫生孫媛媛檢查後發現如如中上腹有約10×10cm包塊、右上腹有3×5cm包塊,摸起來堅硬如石頭一樣,考慮是「消化道異物」,並仔細詢問如如父母「小孩子平時有沒有喜歡吃什麼異常的東西」,父母告訴醫生如如從會走路不久起就有吃頭髮的習慣,為了糾正孩子吃頭髮習慣,父母教育過她,也打罵過,甚至給孩子剃過光頭,但收效甚微,孩子還是瞞著他們偷偷吃。
考慮成團的頭髮包裹形成了結石,醫生將如如收治入院。通過胃鏡檢查,確認如如胃裡的包塊就是「被頭髮包裹的結石」。
「把頭髮吃到肚子裡,很難被消化掉,時間久了以後,就會包裹食物殘渣,慢慢形成結石。」消化內一科副主任吳金明表示,由於如如消化道的結石巨大,很難通過胃鏡拿出。
開腹取出胃腸樣頭髮團
胃鏡嘗試取出失敗後,孫媛媛請小兒外科邵歡義醫生會診。通過腹部CT檢查,邵歡義聯合胃腸外科朱冠保主任醫師以及麻醉科副主任胡明倫共同制訂了手術方案,希望能通過胃的單個切口將胃和十二指腸內的結石一併取出,讓如如得到最快康復。
取出的頭髮
5月16日,如如接受了手術。「開腹後將胃切開,才將整團毛髮取出。」朱冠保介紹,取出的頭髮體積很大,形狀像胃和十二指腸,數不清的毛髮密密麻麻纏繞成團,長達19釐米,寬15釐米。
手術很順利,手術次日如如就嚷嚷著肚子餓,想吃東西。
「之前再好吃的東西,她都提不起興趣,這幾天一天都吃七八頓。」如如媽媽說,先前如如胃口不太好,臉色有點蠟黃,經過術後休養,整個人白淨了許多。
邵歡義表示,患有異食癖的孩子一般常伴有厭食、乏力、面黃及營養不良等症狀。
「異食癖」多與心理因素有關
記者從各大醫院小兒外科了解到,每年醫院都會接診很多例孩子吞食各種異物,這些異物通常為紐扣、髮夾、電池、硬幣、磁鐵等,對孩子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溫醫大附一院兒科主任錢燕表示,「異食癖」通常表現為專愛攝取食物以外的某種東西,如吃紙、指甲、泥土等,大多數病例與身體缺乏微量元素或心理因素等有關。
對此,錢燕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患上異食癖後,應引起重視,要及時就醫。此外,平時要多加監管,注意孩子的行為、飲食方面的異常。對於有「異食癖」傾向的孩子,更應該多關心孩子,正面引導孩子擺脫不良習慣,也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專業指導,以幫助孩子徹底「戒掉」吃異物的行為。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李楊慈
新聞+:異食癖的診斷標準包括:
持續食用非營養物質至少一個月以上;
食用的物質被認為不適合患者年齡應有的身體發展水平;
食用非營養物質的行為並不是患者所屬文化之習俗的一部分;
異食行為很可能是一些其他的精神疾病併發症(如智力障礙,廣泛性發育障礙,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必須格外注意。
異食癖會導致很多嚴重的小兒病理症狀,例如腸阻塞,食物中毒,細菌感染,面黃肌瘦,胃部疾病等等。
導致兒童異食癖的常見原因主要有3種:
第一,學齡前兒童對外界環境的認知剛剛起步,十分不成熟,但又充滿了好奇心,孩子之間的相互模仿,可能會促使他們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包括攝食異物。
第二,缺鋅等會導致孩子味覺的淡化,從而使孩子形成異於常人的味覺需求。
第三,患有腸道寄生蟲疾病,如鉤蟲症、蛔蟲症等。
如果發現孩子患有異食癖,家長需要從兩方面加以注意:
一方面,需要對孩子的發育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包括營養狀況、智力發育、心理環境因素等等,只有找到了致病因素,才能「對症下藥」。
另一方面,在孩子的行為糾正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循循善誘,切忌責罵體罰。學齡前的孩子大部分已經慢慢懂事了,一味責罵和體罰,並不能有效幫助他們糾正異食癖,反而有可能導致情況加重。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