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伏虎橋將於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旅遊節期間投用

2020-11-08 義烏房產


備受關注的伏虎橋廊橋建設現已基本完工,所有掃尾工作在11月15日之前完成,將於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旅遊節期間正式投用。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伏虎橋集交通與景觀(廊橋)為一體,廊橋總長204.8米,橋面寬度33.5米,其中廊橋部分寬9米。採用木構架結構,由牌樓、長廊、八角亭等組成。



廊橋採用卯榫結構連接,廊橋以融合佛堂當地文化為基礎,體現歷史文化故事,其中雕刻當地的典故、瑞獸、花鳥蟲魚、琴棋書畫等,栩栩如生、造型優美。


其中,廊道採用古建築風格,通過設計行人休息區、搭配綠化等設施實現人車分流,並與義烏江沿河佛堂老街景觀、遠處萬善浮橋成為佛堂古鎮地標性一景。

相關焦點

  • 千年古鎮佛堂新添一處夜遊打卡地
    在即將迎來的2020年佛堂鎮最重大節日之一的「十月十民俗文化節佛堂有千年歷史,明清時期被譽為「浙東四大重鎮之一」,2007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佛堂以突出的佛教文化、商業文化和古民居文化,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 千年古鎮佛堂煥發新動力
    (圖片由佛堂鎮政府提供)11月23日,為期四天的2020義烏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節(以下簡稱佛堂「十月十」)盛大開幕。文藝演出是佛堂「十月十」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開幕式非遺綜藝演出、文化禮堂精品展演、民謠等精彩文藝演出,舞龍、獅子搶球、抬閣蹺等本地民俗表演點燃了現場的氣氛,婺劇演員們粉墨登場,為戲迷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橋段。除此之外,在古民居苑以及佛堂老街上的新華劇院裡,2020首屆佛堂「十月十」古民居苑收藏品展以及第四屆「今日看佛堂」全省攝影大賽正在同期展出中。
  • 2020佛堂「十月十」,義烏的朋友一起去趕興頭
    佛堂「十月十」已經有80多年歷史了,從原來單一的商品交流會,發展成了現在集綜合商業、地方產業、傳統文化和民間才藝於一體的盛會。佛堂「十月十」還被列入義烏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從2008年開始,傳統的廟會已升格為區域性的民俗文化節,既圓了百姓鄉愁,也充分展現佛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旅遊資源。
  • 江南名鎮數佛堂——義烏佛堂美麗城鎮建設紀事
    2017年,佛堂成功獲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小六石旅遊項目、團力村溫泉項目、小官餘理想村、田媽媽樂園等一大批農村旅遊項目正逐步推進中。兩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與城鎮交織在一起,將田園與城鎮緊緊相連,讓佛堂成為田園詩意裡的城鎮,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突出注重傳統文化挖掘,積極謀劃組織文化活動,提升「佛堂品牌」。
  • 【浙江日報】江南名鎮數佛堂 ——義烏佛堂美麗城鎮建設紀事
    2017年,佛堂成功獲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小六石旅遊項目、團力村溫泉項目、小官餘理想村、田媽媽樂園等一大批農村旅遊項目正逐步推進中。兩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與城鎮交織在一起,將田園與城鎮緊緊相連,讓佛堂成為田園詩意裡的城鎮,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突出注重傳統文化挖掘,積極謀劃組織文化活動,提升「佛堂品牌」。
  • 一部風俗百科全書:《佛堂古鎮民風民俗》新書分享會
    一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佛堂古鎮民風民俗》新書分享會舉行說起民風民俗,地方故老或地方精英會如數家珍,不僅細節翔實,而且還有許多美麗而動人的故事。翔實記錄佛堂古鎮這一美麗動人故事的《佛堂古鎮民風民俗》一書,於佛堂「十月十」民俗節前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 《佛堂古鎮民風民俗》序:一部佛堂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
    事實上,在浙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以浦江的上山文化為代表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定居農業和以耕作為生,日出而用,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已經形成。上萬年來農耕文化一脈相承,長久地存續於浙江的每一個片土地,每一個村落,影響著每一個人。
  • 浙江四大古鎮之一,義烏的佛堂古鎮,素有「小蘭溪」美譽
    佛堂鎮歷史悠久,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佛堂古鎮被稱為「小蘭溪」,由於水路交通便利,佛堂在明清時期是周邊縣市的農副產品集散地 今天的古鎮早已人跡罕至,但在古鎮民居中那些五彩繽紛的牛腿、窗欞、磚雕石刻中,你仍能窺見它的繁華,佛堂古鎮還在開發中
  • 正式投用!佛堂浮橋頭多了一幢「古建築」!
    正式投用!佛堂浮橋頭多了一幢「古建築」!為了符合老街歷史原貌,驛站依託原建築進行改造,內設服務大廳、駐派部門工作室、執法勤務室、智慧大腦控制中心等區塊,並配備政務自助服務機等設施,通過提供多元化立體服務,將清風驛站打造成佛堂美麗城鎮的新地標。
  • 一幅鮮活的生活畫卷——寫在王春平《佛堂古鎮民風民俗》首發之際
    義烏方志辦 劉俊義《佛堂古鎮民風民俗》這本書,記得很早看到過,近幾年加以增補、修訂、完善,才形成這麼一部比較系統,比較全面,比較豐富的地情資料書。《佛堂古鎮民風民俗》,其實也可稱之為《佛堂風俗志》,業內人士比較看好。
  • 行走丨逝水流年裡的故鄉:佛堂
    旁人都說,這是佛堂的正日,人山人海,不能去湊熱鬧,但我知道我必須要在這天成行,因為在我心裡,這是一個蓄積已久的儀式。我,還從未真正意義上的走近佛堂,當然,路過是經常。說沒進入,今年春日的一個午後,突發情潮,曾作了一次短暫地探訪。也許,那是為今日之行而作的一次預訪,潛意識裡覺得,今年的「十月十」終將有一場我與她的真正照面,有情可敘,有熱鬧可看。
  • 佛堂的設計與供養
    大家要注意,供水杯,如果是空杯,不可以擺在佛臺前面,最好是反扣過來或者是蓋上蓋子,放在佛臺上面就可以。空的東西不要擺在上面,而且那個花瓶插了花,如果花枯萎了,謝了,花拿走以後,空花瓶要不就收起來,要不用紅紙皮來把它蓋好,不要擺一個空瓶在那裡。 佛堂前面一定要很乾淨才行。
  • 如何布置佛堂
    譬如一個地區常有打鬥發生,或是屋主是個會干擾你清修,隨時可能趕你走的人,那麼該地就不是設置佛堂的好地方。  設置好佛堂之後,便要保持清潔,這是很重要的,就像保持自身的整潔舒適一樣。一個整齊清潔的佛堂是很有啟發性的,特別是相當的階段,這時內在的覺受將比外在的擺設來得重要,但對於一般的初學大眾而言,佛堂這些基本的工作仍是非常重要的。
  • 【佛堂】星雲大師告訴你居家佛堂的設計之道
    示範佛堂,即是依此理念而設計。大師希望信眾在學佛中能透過佛堂的莊嚴、正確的擺設,以正見、正信來如實修行。莊嚴、樸實、簡約是示範佛堂主要的設計想法,依循著大師的宏願,指導著每個家庭在修學上必要的佛堂陳設,依著佛像大小尺寸,乃至佛堂大小,以眾生平等之觀念而為示範,在此次展出中只有尺寸的大小〈依家庭坪數的不同〉,以簡約、樸實之風格,充分表現實用的價值。
  • 家庭佛堂的布置方法!(轉載)
    如果是與家人或同事、同學等共住一處時,應先徵得大家同意再設置佛堂;若是他人不同意,可以收藏方便的佛像代替於課誦時請出,課誦後在收藏,不宜勉強設立佛堂,以免引起他人困擾。   若住宅空間有限,佛堂無法單獨成為一間時,如何設置合宜的佛堂?
  • 佛堂是非常嚴厲的對境!不可以在佛堂放屁、擦鼻涕……
    毀壞佛堂有非常大的過失,反過來說修建佛堂也有非常大的功德。《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云:「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並曾於往世修故佛堂,由此因緣永得解脫。」大家應該懂得造佛堂的功德,以後如果有錢要發心造佛堂,如果沒有錢要隨喜他人造佛堂。
  • 私家佛堂設計示範及問答
    佛堂上可以置放道教的神明嗎?佛堂設置後,祖先牌位應放置何處?正信的佛教徒在設立佛堂時,應以供奉佛菩薩像為原則,佛堂不宜作扶乩問卜之用。若是因事外出多日,家中佛堂無人可以照料,行前需將佛堂整理乾淨,並注意用火、用電的安全,待事畢返家後,再行處理即可。更新、遷移、安全篇
  • 【佛堂】家中布置佛堂,這幾項一定要注意!
    很多信眾家中都會設置佛堂。家中布置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禮拜,修持功課,同時能夠帶來家庭的安樂和諧氣氛,具有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是家庭中的共同精神維繫。基於居住空間及家庭成員信仰的不同,佛堂的設置有下列幾種方式供參考。
  • 佛堂老街,雨中的情懷
    我在佛堂古鎮,你在哪?佛堂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歷史文化底蘊濃厚,享有千年古鎮、清風商埠、佛教聖地的美譽。佛堂歷經千年,憑藉雙林禪寺幾度沉浮和義烏江航運開發,而成為遠近聞名的數百年長盛不衰的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