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鳳凰花朵開放的時候,想起某個好久不見老朋友。」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想到位於廣州餘蔭山房的那些盛開著的鳳凰花。對於鳳凰花,可能蠻多朋友,對它的樣子比較模糊。或者說,一時間想不起來,它到底長的什麼樣子。其實,當你來到位於廣州的餘蔭山房,就可以看到它的樣子了。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原因是因為,在廣州的餘蔭山房,內有三株百年鳳凰木,最長者有近150年的樹齡,如今鳳凰木正值花開。因此,想要一睹鳳凰花開的樣子的話。尤其是居住和生活在廣州以及周邊的朋友們,何不抽空,去一趟餘蔭山房親眼目睹一下它的美呢?
位於廣州的餘蔭山房,也叫「餘蔭園」。它始建於清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了。並且,它和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東莞可園合稱廣東四大名園。在這個五月初夏的天氣,不僅迎來了鳳凰花開的季節,也是一個特別適合外出遊玩、踏春賞花的天氣。
廣州餘蔭山房的佔地面積特別小,只有1598平方米。因此,必須利用有限的空間,設計和布局出無限的與它有關的美的想像空間。所以,別看位於廣州的餘蔭山房面積不咋大。可是,大家在其它地方,欣賞和觀看的那些園林風光。在位於廣州的餘蔭山房裡面,都可以看到。除此之外,在餘蔭山房裡面,還有一些這裡獨有的建築以及歷史文化。比如,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棟復古的樓閣,就是其中之一。
剛才大家看到的那個復古的樓閣,它的名字叫文昌閣。它高15.4米,外觀呈八角形,採用貌似四層實為三層的空間分隔。除了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外,正是因為有它的存在,也給這個原本不大的園林,增添了一些濃厚的歷史感。當然,在這裡,還有很多類似的具有歷史氣息的復古建築。比如,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地方,它的名字叫均安堂。
沿著均安堂繼續前行,可以看到裡面的那間房,橫梁上寫著餘蔭山房開筆禮七個大字。它代表著古代人們的求學之路,也從側面說明這裡以前是屬於一個私塾學堂。而在古代人們的求學之路,主要是分為四大禮,它們分別是: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狀元禮。
除了大家剛才看到的那些復古建築,以及古代與求學有關是私塾學堂以外。在廣州餘蔭山房這裡,還有一些無論是從裝飾風格、還是用工用料方面,都特別能夠代表當時的一種園林設計和藝術形態。比如,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棟充滿年代感的小屋,就是位於餘蔭山房眾多古建築當中的一個。
還有,現在看到的這些木質鏤空圖案的雕花,也是從側面印證和說明了這一點。在廣州餘蔭山房裡面,真的可以說是一步一個景,處處留心皆感動。而且,由於餘蔭山房的整體佔地面積比較小,因此它們都是在有限的空間裡面,把古人的那些奇思妙想,記憶對於建築審美的理解,都全身心的注入到這些園林設計當中。
行走在這個有限的,或者說有點局限的空間裡面,人們不僅沒有感到侷促,反而會對眼前的這些設計精良、布局合理的這些奇思妙想所吸引。真的就像人們常說的那句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位於廣州的餘蔭山房,也以它的小巧玲瓏布局精細著稱。
小橋、流水、假山、亭臺、樓閣,這些古典園林應有的元素和風格,在位於廣州的餘蔭山房這裡,都可以看到。並且,它和我們去過和聽過的那些古典園林一樣。都有著類似的經歷,或者說歷史背景。那就是,這些古典園林,以前基本上都是屬於私家園林。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些景象,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復建和擴建而成的。而位於廣州的餘蔭山房,它以前是屬於鄔彬的私家園林。雖然在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之後,最後幾經周折和輾轉以後,最終劃歸國家所有。但是,在今天的廣州餘蔭山房裡面,大家還可以看到和聽到,許多與鄔彬有關的建築和歷史故事。
由於這裡不僅有著濃厚的歷史背景和故事,以及它的那些設計精妙的建築,還有巧用空間的整體布局,真的可以說是既有江南古典園林的身影,有融入了許多廣州本地風情在裡面。因此,對於在廣州居住和生活的朋友們。如果對這些復古建築以及背後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何不抽空來這裡逛一逛呢。
特別是在五月左右,也就是現在這個時候。當你來到廣州,走進位於這裡的餘蔭山房。除了可以遊山玩水,欣賞這裡獨特的復古建築,以及了解它們背後的那些故事以外。還可以親眼目睹一下,盛開著的那些鳳凰花。在這些紅似火的鳳凰花的裝扮以及點綴之下,使得整個餘蔭山房,不僅好看,而且還時不時的散發出陣陣花香。如果說對這個地方感興趣的話,可以先收藏一下。等以後有空了再出發,帶著她或者親朋好友一起,好好的擁抱和感受一下吧。